付 琳(西安医学院附属西安市北方医院,陕西 西安 710043)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骨髓检测分析
付 琳
(西安医学院附属西安市北方医院,陕西 西安 710043)
目的 探讨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骨髓检测方法与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血小板减少症患儿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2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取新鲜骨髓样本,都进行骨髓象检测和Tfh淋巴细胞检测。结果 观察组骨髓的胞体、核形、染色质、胞质、巨核细胞等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骨髓的CD4+CXCR5+IL-21+/ CD4+CXCR5+细胞比例分别为(58.21±6.44)%和(14.28±4.4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骨髓检测能够有效反应骨髓象与Tfh细胞异常情况,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判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血小板减少症;骨髓象;Tfh细胞;检测意义
血小板减少症是儿科出血性疾病中最常见的原因,多为获得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外周的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症的具体发病机制还不太明确,其中T细胞亚群功能异常和比例失常是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存在Th1/Th2比值异常、Thl7细胞数量和功能因子的升高等辅助性T
细胞的异常,同时也存在髓系细胞分化、造血功能衰竭、成熟异常等表现,此外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大多合并血小板减少[1-2]。当前对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诊断方法比较多见,但是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骨髓检测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具体探讨了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骨髓检测方法与价值,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血小板减少症患儿200例作为观察组,经临床血涂片、骨髓涂片、骨髓切片确诊,临床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肝脾肿大、发热等,其中男103例,女97例;年龄6~10岁,平均年龄(7.44±1.24)岁。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2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01岁,女91例;年龄6~9岁,平均年龄(7.23±0.98)岁。研究方案经过我院委员会批准,本研究中的所有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骨髓象检测:所有患儿都进行骨髓象检测,骨髓穿刺前禁止用药,骨髓避免稀释,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瑞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在低倍镜观察有核细胞增生程度,选择涂片满意的样本在切换油镜后观察各系细胞形态。
1.3Tfh淋巴细胞检测:两组都进行骨髓Tfh淋巴细胞的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都取新鲜肝素抗凝骨髓液各50 μL,实验管加入CXCR5-APC、鼠抗人CD4-FITC单抗各10 μL。对照管加入鼠抗人CD4-FITC、IgG-APC同型对照各10 μL,4 ℃避光孵育30 min,红细胞裂解液溶血8 min后,1500 rpm/min离心5 min,弃上清,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并固定、400目滤网过滤,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XCR5+IL-21、CD4+CXCR5+细胞含量,并进行比例分析。
1.4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14.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数据选择百分比表示,对比采用卡方分析,而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比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
2.1骨髓象形态对比:经过观察,观察组骨髓的胞体、核形、染色质、胞质、巨核细胞等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骨髓象形态对比(n)
2.2CD4+CXCR5+IL-21+/CD4+CXCR5+细胞比例对比:经过观察,观察组与对照组骨髓的CD4+CXCR5+IL-21+/CD4+CXCR5+细胞比例分别为(58.21±6.44)%和(14.28±4.4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CD4+CXCR5+IL-21+/CD4+CXCR5+细胞比例对比(%,±s)
表2 两组CD4+CXCR5+IL-21+/CD4+CXCR5+细胞比例对比(%,±s)
组别 例数 Tfh淋巴细胞比例观察组 200 58.21±6.44对照组 200 14.28±4.44 P <0.05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儿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出血与外周血的血小板减少等,其发病原因可能是骨髓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的数量减少或外周血小板破坏增多所致。血小板减少症在早期起病缓慢,进展缓慢,约半数病例无明显自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轻重取决于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程度[3]。
目前诊断血小板减少症主要依赖血象、细胞遗传学、骨髓细胞形态学、分子遗传学、骨髓病理等方法,不过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发展与多种机制共同介导,导致患儿其骨髓象与临床表现的检测结果也并不全部相同。相关研究表明确诊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仅需与临床表现相符合,并除外血小板与其他的血象异常,就能够将其诊断[4]。本研究显示观察组骨髓的胞体、核形、染色质、胞质、巨核细胞等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病例中以红系病态造血多见,髓中有核细胞增生大多为活跃或明显活跃,外周血大多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红系可见幼红细胞比例的增高或减低,粒系易见核浆发育失衡、环形核;核形异常包括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多核、巨核细胞、小圆核及大单圆核小巨核细胞等。
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B细胞产生自身抗体结合血小板引起其破坏是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表达趋化因子受体5(CXCR5)的CD4+T细胞也被称为Tfh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淋巴组织中经抗原刺激后,CXCR5+CIM+T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效应T细胞。IL-21是Tfh细胞执行效应功能的主要细胞因子,狼疮样表现患儿CD4+CXCR5+T细胞的数量的增加和IL-21表达增强有关[5-6]。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骨髓的CD4+CXCR5+IL-21+/CD4+CXCR5+细胞比例分别为(58.21±6.44)%和(14.28±4.4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也表明血小板减少症可涉及Tfh细胞表达的异常。
总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骨髓检测能够有效反应骨髓象与Tfh细胞异常情况,从而有利于进行疾病判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1] 伍星,瞿文,王珺,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25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1,19(2):450-454.
[2] 陈红,黄玉柱,杨惠泉,等.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1):67-69.
[3] 赵丽丹,乔琳,徐东,等.骨髓巨核细胞数目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免疫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5,7(23):455-459.
[4] Pinto AK,Brien JD,Lam CY,et al.Defining New Therapeutics Using a More Immunocompetent Mouse Model of Antibody-Enhanced Dengue Virus Infection[J].MBio,2015,6(5):1316-1315.
[5] Brandt S,Krauel K,Jaax M,et al.Polyphosphates form antigenic complexes with platelet factor 4 (PF4) and enhance PF4-binding to bacteria[J].Thromb Haemost,2015,114(6):1189-1198.
[6] 唐海平,谭建国.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Th17和Th22及其细胞因子关系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2):144-146.
R558.2
B
1671-8194(2016)22-00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