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母婴护理课程建设的实践

2016-09-15 07:26朱桐梅马荣华张秋实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产科精品

朱桐梅,潘 青,艾 梅,马荣华,张秋实

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母婴护理课程建设的实践

朱桐梅,潘 青,艾 梅,马荣华,张秋实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教育对社会贡献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要理清建设思路,做好顶层设计,并与用人单位合作,做到资源与临床一线无缝对接,紧跟行业发展动态,彰显课程资源的先进性。

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母婴护理

母婴护理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多年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苏州市立医院临床护理专家进行合作办学,在与临床一线的紧密合作中,不断更新护理理论知识与理念,使得培养的护理人才具有与行业需求相适应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始终贯彻ICS(Imitation—Cooperation—Service,即模拟仿真—校院合作—服务社会)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卫生人才。

1 母婴护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背景

《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指出: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响应教育部号召,推进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于2014年全面启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相关工作。启动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对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本文结合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母婴护理课程开展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实践,探讨高职院校护理类专业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2护理专业母婴护理课程建设思路

2.1明确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妇产科护理模式也做出了相应调整,国内现代产科护理发展迅速,从国情出发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和尝试,正逐渐与世界产科护理接轨。如创建“爱婴医院”“温馨待产”以及开展纯母乳喂养活动的“母婴同室”等。医学护理模式的变革,引发了医学护理教育模式的变革。

2.2课程设计理念、思路对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作用

为了使护理教学更好地满足临床需要,并为之服务,急需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材等诸多方面进行同步改革,为此,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在护理专业设置了母婴护理这门课程。母婴护理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为配合该课程教学,江苏省教研室2007年主持编写《母婴护理》教材。母婴护理课程是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以培养高职护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紧紧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开展教学。

本课程针对高职护生特点,突出母婴护理基本理论和实践,简化医疗知识;按照“系统化整体护理”基本思想,将护理程序贯穿始终,并强调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具有理论性强、针对性强,突出应用性、实践性,注重临床护理的特点,以满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护理人才需要。

2.3持续建设和更新情况

母婴护理课程以突出应用性、实践性为原则,更新教学内容,结合当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基于PBL教学理念,以职业定向为依据,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满足职业岗位发展需求。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潜能。力求专业教学与临床结合,突出护理技术,注重临床护理,加强人文教育,特邀请临床专科护理教师参与教材编写和教科研活动,体现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母婴护理课程主要围绕妇女在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所出现的生理变化、病理变化、心理活动、社会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妇女在计划生育方面的生理、心理等特点进行教学,同时增加新生儿相关疾病与新生儿护理技术教学。

3 母婴护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实践

3.1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整体框架[2]

3.1.1选择与资源对应的教学内容 母婴护理涵盖产科护理与新生儿护理内容,强化了母婴护理的专科特色。教学内容包括妇女在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所出现的生理变化、病理变化、心理活动、社会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妇女在计划生育方面的生理、心理等特点,新生儿相关疾病以及新生儿护理技术,共分12个单元。根据护理工作岗位设置教学内容,具体见表1。

表1 母婴护理课程内容

这种设计促使教师积极围绕专业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包括进行每堂课的教学设计、制订实施方案、评价考核方案等,不仅改变了过去教师80分钟“满堂灌”、学生“被动听”、考试“死记硬背”的局面,还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提升了教学质量。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学习兴趣大增,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完本课程后不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较熟练的技能,还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合作沟通能力。

3.1.2合理安排课程资源框架 课程资源设计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版面安排与内容都要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本课程在框架设计上,围绕6个工作岗位设计了6个学习情境,具体内容包括学习目标、电子教材、教学日志、电子教案、电子课件、教学视频、作业与考试、教学互动等。学生按照教学日志自主学习这些内容,基本掌握了母婴护理工作内容和操作要领。另外,还设置了拓展资源,包括母婴护理常见疾病案例教学、专家讲座、文献资源、常见问题等,便于学习者开阔眼界,举一反三,更好地掌握本门课程。母婴护理课程资源结构见表2。

表2 母婴护理课程资源结构

3.2与本地区三甲医院合作,凸显资源与临床一线无缝对接

苏州市是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随着地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母婴保健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比如“家庭化产科监护”“母婴友好医院”在本地区成为产科服务的主流与品牌。课题组以提高产科服务质量为目的,召开行业专家研讨会,共同探讨母婴护理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根据产科与新生儿科工作岗位对从业者知识、技能的需求设置学习情境,具体为:围产期保健门诊护理、待产室产房护理、产后修养区护理、产科病房护理、新生儿科护理、计划生育科护理6个情境。建设学院妇儿实训中心,由专兼职教师共同培养专业护理人才,较好地解决了课程教学资源融入区域医疗服务的问题。

3.3紧跟行业发展动态,彰显课程资源的先进性

本课程根据临床母婴护理保健知识的更新与发展,新增加了家庭化产科监护、母乳喂养知识宣教、产后抑郁症产妇的护理、新生儿抚触等内容。在课程建设中,由临床专家参与编写临床实践案例,通过对常见产科、新生儿科案例的研讨、实训,锻炼护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例如,新生儿窒息急救,引入临床先进的窒息复苏术流程进行训练,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与掌握,规范护理操作,促进其良好职业作风的形成,最终培养出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使得职业教育真正与职业接轨。

4 结语

随着母婴护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建设成果不断产出,必将推动母婴护理课程整体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不仅可以达成教育部提出的精品课程建设“五个一流”指标,而且能使高职院校教书育人水平得到提高。

[1]卢森林.关于高职院校营养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3,11 (33):71-73.

[2]邱福明.高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思考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3,29(34):30-32.■

G423.07

A

1671-1246(2016)17-0137-02

2014年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课题“基于护理专业群建设的妇产科教学体系与教学团队构建的研究”(JGXM201410);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助产教育与专业建设研究”资助项目(szwzytd201305)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产科精品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心经精品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