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小微企业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6-09-15 09:39:20吴晓青
中国领导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小微升级融资

吴晓青

加快小微企业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

吴晓青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微企业多处于传统的产业链,普遍面临着成本高、利润低、产能过剩的问题,转型升级是解决问题的途径。由于小微企业自身规模、经营状况、资金等问题,企业发展受到限制,部分企业生存和发展举步维艰,所以,加快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小微企业;转型;现实难题;建议

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最基本、最细小的细胞,是提供就业的主要渠道,是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报告,截至2013年底,全国小型微型企业1169.87万户,将4436.29万户个体工商户纳入统计后,广义小微企业总数达5500多万户,从业人口超过2亿人。如此庞大的“草根”经济体在扩大就业、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激活民间投资、增强经济内生动力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据统计,小微企业提供的新增就业达90%以上,完成65%的发明专利,生产总值占60%以上,上缴税收占全国企业50%以上。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和国际经济下行因素影响,小微企业存在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不足、融资难等难题。当前,相当数量的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较为困难,发展后劲和活力不足,表现在:

(一)小微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竞争力不强。首先,对小微企业而言,创新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石。目前大多数贸易型小微企业仍停留于用“价格战”的手段来增强竞争力,缺乏新意和吸引力;其次,服务观念落后,企业往往只注重硬件建设,忽视注重营造消费氛围,在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方面明显不足;三是服务型小微企业不仅品牌少,有效需求不足,带动能力较弱,而且普遍存在规模小、效益低、创新能力弱等突出问题,缺乏竞争力。不少小微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不健全,投入尤其不足,现有技术人员所掌握的知识老化,小微企业缺乏吸引人才的激励条件。

(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仍然是最大短板。长期以来,我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一直面临融资贵和融资难问题,不仅很难获得融资,而且融资成本居高不下。调研发现,只有10%左右的小微企业能够从银行获得贷款,获得贷款的利率普遍上浮约30%,融资成本达15%左右。90%的小微企业要靠小贷公司和民间借贷获得资金,融资成本在25%左右。应急式的过桥贷款利率更是高达40%以上。高昂的融资成本挤占了企业狭窄的利润空间。另外,产业链上游的大企业拖欠下游小微企业账款,使小微企业艰难的资金链“雪上加霜”,加剧“钱紧”和“钱贵”。产业链上游往往都是大企业,相对比较强势,占用下游的资金,能拖则拖,所以小微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都大幅增多。

(三)小微企业结构调整缓慢、转型升级困难。市场机制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显现,广大小微企业认识到粗放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但是由于缺少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支撑,转型困难。一是超过80%的小微企业是个人创业,由于受教育程度、市场认知水平、管理能力、商业眼光等方面良莠不齐,导致企业的经营水平也参差不齐;二是小微企业不具有定价能力和议价能力,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参与竞争,无法及时应对和转嫁上游各类投入成本(如原材料、环境、劳动力)的变动,无法获得竞争优势;三是小微企业缺乏有效的组织,不能抱团式和链条式发展,各自为战,形成不了行业的产业优势。

小微企业是我国产业链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也最具有活力的一个群体,实现小微企业顺利转型升级,对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实体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依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利用科技进步,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同时需要不断完善扶持政策,有效整合各种金融资源服务和支持小微企业,增强小微企业竞争活力和后劲,从而巩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这里,就加快小微企业转型发展提几点建议:

第一,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转变政府职能,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努力营造有利于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外部环境。要强化对小微企业的服务与引导,帮助企业转变意识,协调解决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财税政策支持,实行“少取多予”政策,减少小微企业税费负担,激发企业创业活力,并为初创型小微企业“快生多活”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组织小微企业参加各种博览会、经济洽谈会等国内外经贸交流活动,引导企业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同时,还要加强对小微企业的培训以及技术服务的力度,支持小微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利用网络扩大市场。

第二,整合金融资源,切实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位,构建与小微企业发展相匹配的多层次金融体系,形成大中型金融机构和草根金融机构、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共生共存的多元化金融格局,缓解企业融资困境。一要通过小微企业贷款的税收激励、扩大风险补偿基金和信贷差别化管理措施,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二要降低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的门槛,扩大发行规模,引导城市商行通过差异化和特色发展,提升服务小微企业融资的水平。三要引导民间金融健康有序发展,多疏少堵,使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合法化,防止民间金融风险向正规金融的传导。四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不同资本市场间的互联互通机制和转板机制,降低小微和创新型企业上市门槛,让资本市场惠及更多中小微企业。五要加大对金融担保的财政投入,创新抵押品,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担保难”和“抵押难”问题,多方位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六要完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小微企业征信体系,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发展面向小微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专业化服务机构,提高金融公共服务效能。

第三,着力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小微企业具有规模小、适应性强、应变迅速等比较优势,灵活性很大,能比大企业更迅速的将市场需求商业化,是将新技术应用于产品生产的先驱,是集群创新的推动力量。小微企业要增强创新能力,通过对产品、技术、工艺及营销模式等的自主创新,寻找转型升级的突破口;要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核心技术、关键技术、领先技术,促进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发展,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要加强产学研技术合作,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导技术开发推广体系,加快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当然,小微企业创新也充满了很多风险,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研发,这并非一般的小微企业所能承受的。各级政府要促进创新资源向小微企业开放和服务,发挥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提供创新研发平台,鼓励小微企业参与技术研发,共享研究成果;鼓励、扶持小微企业对传统产业实施技改,引领企业向“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小而新”发展。

(本文作者:国家环保部副部长)

责任编辑:张颖智

猜你喜欢
小微升级融资
融资统计(5月24日~5月30日)
融资统计(5月17日~5月23日)
小微课大应用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融资
房地产导刊(2020年8期)2020-09-11 07:47:40
融资
房地产导刊(2020年6期)2020-07-25 01:31:00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金桥(2020年12期)2020-04-13 05:51:14
回暖与升级
小微企业借款人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