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天和他的飞鸟战略

2016-09-14 00:28
中国生态文明 2016年2期
关键词:盘锦鸟类协会

□ 夏 华

刘德天和他的飞鸟战略

□ 夏 华

刘德天

1950年出生,辽宁营口人。1991年发起成立中国第一家纯民间环保组织——辽宁盘锦黑嘴鸥保护协会。2002年以来,先后获得“地球奖”、“2012~2013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阿拉善生态奖”、“辽宁环保十杰”等多项荣誉。

他1991年发起黑嘴鸥保护协会,成为“中国环境NGO第一人”;

他爱黑嘴鸥如亲生孩子,护黑嘴鸥呕心沥血,被称为黑嘴鸥的保护神;

在他和同伴们的保护下,当地黑嘴鸥数量从1990年的1200只增加至2015年的11000只;

他创造了NGO保护濒危物种的成功案例;

他就是辽宁省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会长、原盘锦日报社高级记者刘德天。

许多人问刘德天,你身为记者,怎么会参与到鸟类保护的行列中来?面对这样的提问,刘德天常常给人讲述“落水论”——“环境问题好比有人落了水,呼吁救人是必要的,但是每个人都在喊,谁也不下水救人,落水者就会溺水而死。因此既要呼吁救人又要下水救人。”他就是既呼救又下水的一个人。

中国NGO需怎样运作?黑嘴鸥该如何保护?既无教科书可查,又无先例可模仿,刘德天摸着石头过河,创新性地提出了“飞鸟战略”。

所谓“飞鸟战略”,即不是蹲在鸟巢旁守护,防止狩猎,防止捡拾鸟蛋,而是整合多方面资源,像鸟体的各部分一样形成有机整体。

鸟头:代表方向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方向?这是以黑嘴鸥为首的物种保护方向。

黑嘴鸥是一种什么样的鸟类?全世界有44种鸥类,遗鸥和黑嘴鸥是最后为人所认识的。黑嘴鸥有浅灰的翅膀、雪白的身体、乌黑的圆脑袋、尖尖的黑嘴巴,属于鸥形目鸥科鸥属。1871年,法国传教士司温侯第一次在中国厦门采集到一个标本,并给它定名黑嘴鸥。

此后的100多年,黑嘴鸥“消失”了。

1990年,世界自然基金会鸥类专家梅伟义博士,带领几位中外专家来盘锦考察,想确认黑嘴鸥的繁殖地是不是真的在辽河入海口的湿地。刘德天当时是《盘锦日报》的记者,正好采访梅伟义博士,这次采访,让刘德天成了一个愿意为拯救黑嘴鸥而自动下水的人。这一坚持,几十年岁月匆匆而过。

在保护实践中,刘德天发现,在一个地区保护了黑嘴鸥,这个地区的其他鸟类、其他物种也会同时得到保护。25年来,刘德天朝着这个方向,矢志不移,把一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黑嘴鸥保护事业。

鸟身:栖息地保护

对于鸟类来说,栖息地是最重要的生存条件,现在全球物种的灭绝速度如此之快,其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主要栖息地在快速丧失。

刘德天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栖息地保护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栖息地一旦遭到破坏,鸟儿何处落脚,何处藏身?

刘德天发挥生态智慧,遇事敢于担当,一次又一次保住一片又一片鸟类栖息地,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环保好戏。

一片面积为4200亩的湿地,承载着全球一半的黑嘴鸥,却长期属于“被保护遗忘的角落”。在这里,曾经有人用猎枪对准黑嘴鸥狩猎,有人进到黑嘴鸥的巢区捡蛋,一次竟捡到40余枚,回去蒸蛋羹,甚至还灌水淹没巢区。刘德天写文章说“这里的黑嘴鸥是从辽河东岸生态逃难而来,而这里依然有生态隐患”,他呼吁保护这片具有全球意义的湿地。

他首先选择了开展环境教育。怎样才能让人们认识到这片湿地的价值呢?必须以情动人。什么是人间最动人的情呢?他认为是母子情。

2002年,刘德天策划了 “送黑嘴鸥雏返回家园”的活动,把受伤后被会员救治的一只黑嘴鸥雏鸟,治疗痊愈后,再带回受伤地放飞。当地苇场、油田采油厂、自然保护部门、环保部门、学校、居民等各相关方都参与了放飞活动。当时,他创作了两首诗歌,《回家吧,小鸥》,和《放飞吧!妈妈》,由小学生朗诵。这种母子情感动了人们,大家逐步认识到了湿地的价值和保护鸟类的重要意义。

第二年,这里再次发生人为水灾,黑嘴鸥卵被淹,800多只黑嘴鸥被淹死。刘德天痛心不已,他认为有必要争取社会舆论的支持和监督,多家媒体包括《人民日报》都对此事件高度关注报道。媒体的呼吁和监督带来了很大的社会影响,这块湿地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

怎样解决这片湿地的环境问题?刘德天协调几家媒体,发表了有关专家关于“在那里建立保护站”和“控制调水时间”的意见,并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在各方努力下,那片湿地终于建起了黑嘴鸥保护站。

这块湿地鲜为人知,也没有名字,刘德天从保护的角度出发,从不公布其方位。后来,由于新闻报道的需要,必须取个名字。叫什么好呢?刘德天再三思考,想出一个名字——“南小河”。“南”有两层含义:一是把方位搞混,不想被人找到,因为从行政区划上讲,这里实际上在小河村的西边;二是“南”同“难”谐音,代表保护工作困难重重,不可掉以轻心。

刘德天历时3年,先后采用开展环境教育、借助舆论监督、发挥专家智慧,影响政府决策“四步法”,终于促成自然保护部门在那里建立了保护站。

建站后,更重要的是怎么维护。这其中,也有很多故事。

2010年春,某县引进一个企业,在滩涂上开发30万亩的海参养殖场。企业于春节放假期间悄悄开工,大年初三有志愿者电话举报了这一行为。节后一上班,刘德天就向市环保局汇报。在现场,刘德天向环保局长介绍了这片滩涂对黑嘴鸥等鸟类生存的重要意义,以及开发将给鸟类带来的影响。环保局长当场表示,“要使这个工程停下来”。第二天,《盘锦日报》头版刊发消息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当地电视台《盘锦新闻》也进行了报道。在舆论压力下,县政府作出了放弃开发计划的决定。目前这片滩涂依然完好无损。

2012年冬季,黑嘴鸥保护协会发现一家企业在黑嘴鸥繁殖地南小河建车库。南小河是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里的核心区,怎么可以建车库,协会在自己网站发布了这一信息。有人出来说情,要求删除网站上的信息。刘德天表示,删除可以,但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拆掉车库,二是要恢复此地生态环境。经过多次协商,企业将投资100多万元的违章建筑拆除,并投资30万元进行了生态恢复。

这样的事做了多少, 刘德天都记不清楚了。他只知道,无论在何种困难条件下,自己都没有后悔过。为这样的付出得到了认可和肯定,2003年,刘德天荣获第六届地球奖。“世界地球日”倡导者、美国环保专家丹尼斯·海斯给刘德天的信中这样写道:感谢你对鸟类保护所作出的杰出贡献。50年前在我住所50米远处有过秃鹰,不过现在绝种了。中国有像你这样的人在保护鸟类,真是难得。

鸟之两翼:开展环境教育和打造黑嘴鸥文化

刘德天始终认为,保护黑嘴鸥的行动,仅仅依靠个人或者协会的力量是不够的,而是应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黑嘴鸥的重要性。

正在觅食的黑嘴鸥

鸟之一翼,是开展环境教育。刘德天提出:“少年绿则中国绿”。黑嘴鸥保护协会从25年前就对青少年进行环境教育。协会先后与鼎翔风景区等4个风景区合作创建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鼎翔基地已晋升为国家级)。

协会把环境教育定位在一个“玩”字上,以景区为课堂、以景点为教材,寓教于玩,以达到环境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先后有16万名中小学生在环境教育基地参加过生态体验、绿色夏令营、观鸟和开展无痕海滩等活动,在“玩”中接受了环境教育。

成功的环境教育,带动了辽河油田兴隆台第一小学在2012年获得“国际生态学校”称号,2013年获得“地球奖”,大洼县高级中学2013年获得“国际生态学校”,15所学校获省市环境友好学校和绿色学校称号,1000余名中小学生获得“绿色小卫士”、“环保好少年”称号。

刘德天说,很多人难以相信黑嘴鸥协会有两万多名会员,其实,协会的个人会员并不太多,才3000名左右,多的是团体会员。辽宁盘锦的中小学、大学,几乎都是团体会员。一个小学,几百名学生,个个都是黑嘴鸥的保护志愿者;校长换届了,下一届校长继续支持。保护黑嘴鸥,在盘锦已成全市共识。有的会员,一直在救治受伤的黑嘴鸥;有的会员,把自己的企业用地发展为黑嘴鸥环保教育基地。

用文化的力量保护黑嘴鸥,是协会的一大创造,也是鸟之另一翼。刘德天认为,传播一首环保歌曲的作用胜过没收一万支猎枪。他们从零做起,打造定位为吉祥文化的黑嘴鸥文化。

打造文化的方式有民间传说、小说、绘画、摄影、书法、诗、辞、歌、赋、舞蹈、剪纸、刺绣、苇艺、油雕、葫艺画、粘帖画等18种。打造黑嘴鸥文化15年,已有作品6000余个(件)。其中属于《渔雁文化》的《吉祥鸟》、《瘦鸟救凤凰》、《妈妈唤》等民间传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飞吧,黑嘴鸥》在北京鸟巢演出。

300多名艺术人才,齐聚黑嘴鸥保护协会志愿服务团队。他们当中,有当地的作家、诗人、摄影家、剪纸、刺绣名人、词曲家及民间艺人。

刘德天颇为得意他的文化保护论:“用文化的力量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保护动物、保护鸟类,是软功夫,是长久之计。我们既要继承先人留给我们的生态文化,又要不断酿造生态文化之新酒,以飨公众。目的就是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段,为保护黑嘴鸥摇旗呐喊。”

鸟足:生态恢复

近些年来,有的国家从我国收购沙蚕,用作海上钓鱼的鱼饵。受利益驱使,黑嘴鸥觅食地周边的一些农民滥采滥挖沙蚕,导致黑嘴鸥精品食物沙蚕资源锐减。“食堂”少美食,黑嘴鸥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2011年开始,刘德天提出了一个构想,用人工孵化沙蚕苗播撒湿地的方法,保证黑嘴鸥优质食物供应。这一构想得到了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辽宁省环保厅的支持,最终项目落地并付诸实施。

恢复黑嘴鸥觅食地生态,首先要有沙蚕苗。相关资料极其有限,黑嘴鸥保护协会聘请水产专家组织技术攻关,进行实地生态研究,结合传统水产孵化经验,不断突破技术难题,终于取得攻关成功,孵化出了沙蚕苗。

2015年7月17日,一场隆重的沙蚕播撒仪式在红海滩畔进行,政府官员、基金会代表、公安边防官兵、油田工人、社区群众、学校师生和志愿者共170人参加。经过5次播撒,3亿尾沙蚕苗安家落户在150亩滩涂上,黑嘴鸥“食堂”修复首战告捷。

鸟尾:全方位保护

从2001年开始,刘德天除继续加大对繁殖地的保护力度外,还把保护的触角延伸到黑嘴鸥的越冬地——江苏盐城、山东东营、浙江温洲、福建福州等地。协会每年冬天都派人到越冬地考察湿地保护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应对措施。

江苏盐城是黑嘴鸥重要越冬地之一,刘德天先后两次去盐城考察。在盐城,他还采访了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的主人公、为救丹顶鹤牺牲的女孩徐秀娟的事迹,以及盐城保护区保护湿地的经验,并在媒体上刊发有关报道。

浙江温州是全世界最大的黑嘴鸥越冬地,1997年全球60%的黑嘴鸥曾在这里越冬。刘德天两次去温州,发现那里由于过度开垦滩涂,黑嘴鸥已越来越少,到2012年2月,竟连一只黑嘴鸥都没有发现。他写信给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呼吁停止开发。此后又将信在网上公开,引起了中国新闻社、南方周末等多家媒体记者的关注。最后,温州最大的填海工程“瓯飞工程”停工。

人类活动有国界,而鸟类活动没有。刘德天将保护的步伐跨出了国界。他到日本北九州考察黑嘴鸥越冬地,到韩国仁川等地考察黑嘴鸥繁殖地,并出席了“2001韩中黑嘴鸥保护论坛”。2003年,黑嘴鸥保护协会在盘锦举办“黑嘴鸥保护国际研讨暨信息网络成立大会”,成立了有三国(中、日、韩)五地(辽宁盘锦、丹东、山东东营、日本北九州、韩国仁川)的黑嘴鸥信息网络。

刘德天说,我一个大男人,为了保护黑嘴鸥哭过、委屈过,但从来没有后悔过,在未来,我也决不会退缩。如今,刘德天虽已经年过花甲、两鬓斑白,但那份对大自然真真切切的关爱和牵挂,那份赤子之心,始终没有改变。

(作者系辽宁盘锦日报记者)

猜你喜欢
盘锦鸟类协会
善于学习的鸟类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我的湿地鸟类朋友
鸟类
下一站,盘锦
盘锦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交流活动
“盘锦大米”品牌价值荣登全国大米品牌榜首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