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张 虎
争做绿色低碳发展的排头兵
——在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大鹏策会上的主题演讲
□ 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张 虎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本届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大鹏策会的主题,也是多年来深圳推动城市发展的基本理念。深圳是一座具有开放、创新、绿色显著特质的湾区城市,与香港、澳门等城市共处粤港澳大湾区,过去36年以GDP年均增长23%的速度,从一座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人口超过1500万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如何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正如陈吉宁部长在今年“两会”答记者问时所讲的,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探索如何破解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近年来,深圳始终注重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环保部等国家部委的支持指导下,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始终坚持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走出一条有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深圳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突出统筹规划,构建绿色发展的城市格局。深圳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出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深圳的决定,努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近年来,我们率先实施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把全市一半土地面积划入生态控制线严格保护,率先实施十年期的低碳发展中长期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率先推行绿色建筑标准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率先建立像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一样的环境形势分析会制度,同时充分发挥特区立法权优势,率先在碳排放管理、循环经济、绿色建筑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等方面创新立法,着力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制度化和长效化。
二是突出创新转型,提升经济发展的绿色含量。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通过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不断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按照国家要求,大力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05%,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46.9%,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5524家,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碳排放核查等技术创新及应用居国内领先水平。深圳着力打造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五年累计淘汰转型低端落后企业超过1.7万家,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规模约2.3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0%,其中节能环保产业2015年增长12%。此外,深圳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截至2015年底,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85.4%,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超过15%。
三是突出市场牵引,形成市场、政府协同推进绿色低碳的良好格局。深圳坚持以市场化机制推进绿色低碳建设,积极打造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港口,加快构建“绿色都市”。在碳交易方面,深圳作为全国碳排放交易试点七个省市之一,在全国率先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将621家重点企业和197栋大型公共建筑纳入碳排放管控范围,目前成交量累计达659万吨,交易金额3亿元,成为中国碳交易最活跃的市场,下一步还将把公共交通纳入碳交易管控范围,逐步建立完善多层次的碳交易市场。在绿色交通方面,深圳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累计应用规模近4.2万辆,获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颁发的“全球城市交通领袖奖”,并计划今年内将公交大巴电动化率提高到70%,三年内实现全部公交车电动化。在绿色建筑方面,深圳从2013年起率先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绿色建筑总面积超过3600万平米,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及规模稳居全国各大城市榜首。大力推行公共建筑合同能源管理,全市公共机构建筑面积一半以上完成节能改造,累计超过1200万平方米,年节电1亿度以上。在绿色港口方面,深圳作为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港,已率先全面推广使用岸电和低硫油开展港口船舶污染治理,市财政2015年起每年预留2亿元补贴资金用于港口、船舶岸电设施和船用低硫油补贴,并完善航运企业使用岸电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靠港船舶岸电使用率。
四是突出重点难点,增进全体市民的绿色福利。湾区城市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聚集的地区,也是经济社会先发展地区,通常较早承受资源环境压力。作为率先发展、较早面对资源环境约束的湾区城市,深圳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大气十条”、“水十条”,大力实施大气环境、水环境、绿化美化三大提升行动,出台了深圳大气质量提升40条、水环境治理40条等系列措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深圳PM2.5年均浓度从2012年的42微克/立方米降至2015年29.8微克/立方米,全面推广使用国V汽油、国V柴油,完成全部电厂脱硫脱硝,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31.2万辆,建成公园911个、绿道2400公里,绿道总长和密度居珠三角城市首位;“十二五”期间水环境整治总投资243亿元,是“十一五”的3倍以上,新建污水管网1400多公里,污水日处理能力由266.5万吨提高到479.5万吨。“十三五”期间,深圳将投入超过800亿治理水环境,全力打好治水提质攻坚战,同时力争到2020年左右实现PM2.5浓度低于25微克/立方米,进一步营造宜居宜业的优美湾区环境。
五是突出开放互动,广泛开展绿色低碳国际合作。作为一座开放之城,深圳积极加强与先进国家和地区合作,不断提升绿色低碳国际合作水平。深圳主动融入世界绿色城市阵营,发起设立世界低碳城市联盟,加入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与世界银行、R20国际区域气候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的深圳国际低碳城,是中欧可持续城镇化合作旗舰项目,2014年获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美国保尔森基金会颁发的“可持续发展规划项目奖”,吸引了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美国低影响开发中心等一批国际知名研究机构落户,已成为低成本、可复制的低碳样本。每年举办的国际低碳城论坛,广泛吸引国内外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参与,成为绿色低碳领域交流对话和汇聚资源的重要国际平台。
(本刊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