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寿平全集》等出版
《恽寿平全集》,蔡星仪主编,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该书是以收入恽寿平书画、诗文作品为主的大型精品画集。全书共分为四卷,卷一到卷三为图版部分,主要收入恽寿平书画作品,为了体现恽寿平艺术风格的演变过程,绘画、书法作品采取按年代混排的方式编排。该画集共收录图片870幅,将国内外博物馆及公私收藏的书画作品一网打尽,作品皆来源于国内外多家博物馆、美术馆及收藏单位,部分作品源于历史上的重要出版物及私人藏家,经专家鉴定收入此集。对确认为恽寿平作品又暂时无法征集到高质量图片的,则收入作品遗珍部分。作品遗珍作为补充部分收入第四卷始,其余文献部分主要收入恽寿平诗文集《南田画跋》《南田诗钞》及《瓯香馆集》和其作品编年、年谱、常用印等相关板块。诗文集《南田画跋》是根据藏在国家图书馆的清嘉庆年间张海鹏的《借月山房汇钞》本;《南田诗钞》根据国家图书馆藏、徐永宣编《毗陵六逸诗钞》所辑《南田诗钞》五卷本;《瓯香馆集》根据清道光年间蒋光煦别下斋本,由主编蔡星仪点校而成。应该说,《恽寿平全集》集学术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实用价值于一身,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系统、最完整介绍恽寿平书画艺术的全集,不仅具有重要的美术史意义,在文化积累及对外艺术交流领域亦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其社会效益无疑是巨大的。
《中国绘画大师精品·龚贤》,孟繁玮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龚贤是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又名岂贤,字半千、半亩,号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江苏昆山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市),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明末战乱时外出漂泊流离,入清隐居不出,他与同时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等并称“金陵八家”,是金陵画派杰出的代表性人物。又工诗文,善行草,著有《香草堂集》。孟繁玮编写的《中国绘画大师精品·龚贤》介绍的就是他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并辑录了画论等内容。本书收录大量龚贤绘画精品,对龚贤少年、青年、中年、晚年四个阶段的生活、学习、创作等进行了述评,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进行了深入剖析,对龚贤的画论包括画跋进行了辑录,并收入了名家评论,附年表简编,是龚贤书画爱好者和研究者的一本好书。
《书画印艺的象与神》,谷卿著,长春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艺术史的发展有规律吗?为什么文人要革“文人画”的命?书法是任意挥洒的艺术,还是必须遵守的法则?那些经典作品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文化政治内涵?怎样欣赏作为篆刻艺术的印章?该书叙述从绘画、书法和篆刻等古典艺术入手,在勾勒三种艺术类型演变小史的同时,也作出了精妙的细致分析与反思。比如,谷卿从“留白”的美学旨趣进入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探讨,认为“中国画”是一个哲学观念的形而下的具体体现,它承载了传统文化中许多重要的概念和范畴。也即,绘画不仅是单独的艺术门类,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系统性格局中的重要分支。正所谓“画事不须三绝,而须四全,四全者,诗、书、画、印章是也”,它们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割裂的,而绘画在魏晋后承载的文人精神则决定了我们的祖先对世界真与幻、善与恶、此岸与彼岸的理解。
《赵之谦集》,赵之谦著,戴家妙整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赵之谦是清季一位杰出的具有全面修养且都有开创之功的书画家、篆刻家,对后世影响至为深远。同时,他还是一位著名学者,一生致力著述,于经学、史学、词章、金石学等,都有突出的成就。赵之谦著述颇丰,《赵之谦集》收入其现存所有著作,包括《悲盦居士诗剩》《悲盦居士文存》《悲盦居士四书文》《补寰宇访碑录》《张忠烈公年谱》《勇卢闲诘》《汉学师承续记》《六朝别字记》《章安杂说》等,除此之外,散见诗文、题跋、尺牍亦尽力搜罗,纳入书中,附录收录赵氏传记数据及序跋题辞等,以备参考。本书是目前为止最为齐备的赵之谦著作集。戴家妙说,赵之谦是书画印三绝的艺术大师,整理《赵之谦集》有几个难题:一是赵之谦去世后,著述没来得及整理刊印,手稿散佚严重,连沙孟海先生都扼腕叹息。1964年,沙先生就有意编纂《赵之谦文集》,但是当时条件不允许,未能完成。二是赵之谦遗留下来的手稿涂改严重,难以辨认。三是赵之谦的书法人争宝之,伪作极多。《赵之谦集》理清了赵之谦的学术体系,为后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书道探赜·历代经典书家研究—何绍基》,赵宏主编,周昌军著,安徽美术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该书由“何绍基评传”“何绍基书法作品”“何绍基年表”三部分构成,其中第二部分精选了何绍基的传世精品,按照楷书、行草书、篆书、隶书分类,每体又按照作品的幅式进行编排,每种幅式则又按照早期、中期、晚期的时间顺序进行编排,以方便读者直观地感受何绍基不同字体的风格变化。《评传》部分介绍了何绍基的生平,年表部分则简要地呈现了何绍基的交游、学艺、创作等,来帮助读者还原一个更为丰厚饱满的人物形象。该书作者收集了大量高清何绍基作品图版,对于精彩的局部,给以整版呈现,配以释文、基本相关信息,既是赏读何绍基书法的精美图册,又是研究何绍基书艺的重要参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