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征帆 杨丹丹(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2)
鄂西北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调查研究
——以十堰市张湾区为例
乐征帆杨丹丹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2)
以十堰市张湾区农家书屋的建设为例,从管理人员、运营保障、影响力三个方面调查、分析鄂西北农家书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拓宽管理员来源、吸纳社会公益力量、拓展农家书屋功能、建设数字书屋的角度提出对策,为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数字书屋
编者按农家书屋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实施的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迄今为止,仅湖北一地已经建设了29148家农家书屋,实现了全省行政村全覆盖。2015年8月,湖北省编辑学会学术研究工作委员会组织研究人员实地调查了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农家书屋的建设情况,试图“解剖一个麻雀”,以期豹窥一斑湖北省乃至全国农家书屋的发展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
农家书屋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实施的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2012年9月27日,在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总结大会上,宣布农家书屋建设目标提前三年完成任务。从2007年起,农家书屋的建设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在不同地区其发展情况仍有较大差异。农家书屋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其充分发挥文化服务功能的关键。
张湾区是198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市辖县级区,位于秦巴山区十堰市城区的中西部,是东风汽车公司的发源地。张湾区版图面积657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5万人,辖8个乡镇街办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一个工业新区、69个行政村。十堰市张湾区既是老工业基地也是秦巴山区连片扶贫的重点县市区,在从农业化的小乡村走向现代化工业城市的过程中,张湾区农家书屋承载了农民、工人、库区移民等多元化的阅读需求,肩负了传播科学知识、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助力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多项使命,其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因此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从2008年至2012年,十堰市张湾区在69个行政村和6个南水北调移民安置点共建设农家书屋75家,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张湾区农家书屋进入常态化的运营轨道。
1.1建设方式
在建设方式上,主要有共建、自建两种方式。共建主要指村负责场地、桌椅、书柜等配套设施,图书由上级新闻出版部门配送;自建主要由村负责场地、桌椅、书柜、图书等全套设施,上级补助1.5万元。在张湾区全部75家农家书屋中,共建49家,自建26家。建设初,每个农家书屋都按照国家标准配备图书1500册,光盘100盘,报刊20种。
表1 十堰市张湾区农家书屋建设时间表
截至2015年初,张湾区农家书屋已拥有政经、文化、科技、生活、少儿、综合类藏书18.8万册,辖区读者免费借阅9万多人次/年。
1.2制度保障
对农家书屋建设,张湾区结合省、市新闻出版部门的相关要求,独创性地提出了“十有、七统一、六个结合”的目标。“十有”即:有不少于30平方米的房子、有不少于1500册的图书、有不少于5种的报刊、有书柜、有桌椅、有照明设备、有电视机和影碟机、有专兼职管理员、有各种规章制度、有活动记载。“七统一”即:统一书柜、统一阅览桌椅、统一制度上墙、统一档案盒、统一有电视机VCD、统一报刊架、统一农家书屋标识。“六个结合”即:与新农村建设结合、与文明行为养成结合、与科技培训结合、与法律普及结合、与婚育新风结合、与和谐邻里关系结合。
1.3管理人员
在管理人员方面,张湾区农家书屋管理员均为兼职,一般由村上负责妇女、共青团、工会工作、计生工作的村两委委员分管,部分地方由大学生村官或者网格员[1]负责。书屋管理员一般为1名,人员不稳定,流动性较强。
1.4运营维护
张湾区农家书屋一般设在村委会会议室或村民活动室,部分建在村民较为集中的村小组。农家书屋的场地、桌椅等基本设施一般由村上提供,并负责日常维护,农家书屋图书的更新一般由上级新闻出版部门负责。
农家书屋的正常运转离不开人、财、物的支持,即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稳定而充足的经费来源、完善的配套设施。除此之外,农家书屋提供的各项服务是否切实有效决定农家书屋的运营效果。通过对张湾区农家书屋的调研,笔者发现农家书屋的运营保障还不健全,常态化的工作举措并不完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亟待提升。
2.1管理人员流动性强,专业素质欠缺
此前有学者对西南地区农家书屋管理模式的研究发现:西南地区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多为义务性服务,人员不固定,没有劳动报酬,造成管理人员基本专业知识缺乏,责任心不强[2]。赵秀清等学者也指出书屋管理员大多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对书屋管理知识了解不多,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3]。
同样的现象在张湾区也不鲜见。首先,张湾区农家书屋管理员均为兼任,多由村上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村委会委员兼任,虽然经过多次专业培训,但由于日常工作繁忙,很难全心全意顾及农家书屋的工作,在笔者走访时,农家书屋“铁将军”锁门的情况时有发生。
其次,部分农家书屋由大学生村官或网格员负责,这些村官或者网格员往往工作时间不长,对农家书屋工作并不熟悉,缺乏专业知识,常常对图书分类、借阅和管理一头雾水,加大了农家书屋的管理成本;频繁的工作调动,更造成农家书屋管理员的不稳定性。
2.2图书投入不足,运营缺少保障
虽然经过数年发展,农家书屋的图书得到不断丰富,但由于缺乏稳定的资金保障,张湾区农家书屋图书的更新时间、次数和数量并不固定。例如:农家书屋配备了出版物需求登记本,但效果并不明显,需求图书并不能得到及时补充。村民读书的需求和供给存在较大缺口,农家书屋“吃不饱”的现象突出。
杨思洛、卢亚飞、颜琼英等在对全国8省20县的农家书屋调查后发现,89%的被调查书屋年经费在4000元以下,管理人员和办公经费比例较低[4]。华瑛等学者指出,农家书屋后续配套资金较少,导致书屋后期维护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缺少应有的经费保障[5]。
另一方面,村上的发展条件制约了农家书屋的发展。在张湾区,经济发展情况较好的村,往往能提供较大的书屋场地、较为丰富的配套资源,保障日常的维护开支;而经济条件较差的村,书屋的位置相对偏僻,条件相对较差,日常管理也相对缺失,制约了村民读书看书的热情。
2.3农家书屋吸引力降低,难以满足阅读需求
农家书屋建立以来,农村居民的阅读需求量仍然巨大,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我国成年国民对当地举办全民阅读活动的呼声较高,而农村居民的期望程度要高于城镇居民。其中,城镇居民认为当地有关部门应该举办阅读活动的比例为65.5%,农村居民中这一比例则高达72.3%[6]。表明农家书屋所提供的阅读服务功能并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居民的阅读需求,农村居民对举办全民阅读活动等各类文化活动、文化服务具有较高的期盼。
以张湾区农家书屋借阅量比较显著的寒暑假以及春耕秋播的时节为例:寒暑假主要的读者是中小学生,借阅图书以文学类和少儿类为主,同时不乏家长到书屋为孩子借书。春耕秋播时节主要读者是中年农民,主要借阅以科技类关于种植和养殖的图书,20—30岁青年读者数量较少。
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农家书屋图书更新慢,限制了村民对农家书屋的长期利用。部分读者反映农家书屋的图书专业性很强,但是更新太慢,部分内容已经与现实需求有较大差距。笔者在农家书屋的借阅登记本上也发现,从2010年至今,农家书屋的图书借阅量逐年下降,部分农家书屋2015年至今半年的借阅量只有个位数。
另一方面,农家书屋的功能过于单一,使农家书屋的作用固化,进一步导致农家书屋吸引力降低。在如今网络信息量大、方便快捷,各种信息平台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农家书屋成为文化生活中众多选择之一,已经不再是人们读书的必须选择,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针对农家书屋人员素质不高、保障投入缺乏、吸引力降低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主动利用社会资源,拓宽管理员选拔途径,充实书屋资源,拓展书屋功能,要将农家书屋建设为公共服务的综合性平台。
3.1拓宽管理员来源,调动书屋活力
农家书屋管理员是农家书屋的直接负责人,是农家书屋与读者之间沟通的纽带,管理员是否尽职尽责决定其能否调动农家书屋的活力。目前以兼职管理员为主的书屋管理员队伍,面临着精力较分散,专业素质缺乏的困境。任宪俊等指出对农家书屋管理员应进行岗前集中培训,就图书的采编、排架、借还、保管、流通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7]。也有学者提出要保障管理员队伍的待遇,例如游青青等提出,以适当的薪酬待遇通过招聘的形式选聘图书管理员[8]。
笔者认为这都无法解决管理员实际面临的身兼多职的问题,并没有减轻图书管理员的负担,与其在有限的村干部中赋予重任,不如拓宽管理员的来源,让真正有精力有素质的人担负起农家书屋的管理任务。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鄂政办发[2012]46号)指出,充分整合农村文化资源,选择有一定文化水平和管理能力、热心公益事业的退休教师、退休干部、大学生村官、农村文化员等担任管理员,加强对管理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管理员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
例如,黑龙江省推行的“五老”选聘法,重点从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职工、“老乡绅”中选聘管理员。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志愿者都是农家书屋合适的管理员。同时,鉴于大多数农家书屋阅读高峰与学生寒暑假及大学生社会实践相重合,农家书屋可以依托大学生社会实践,招募一批大学生志愿者,在寒暑假开展农家书屋相关活动。另外,引入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农家书屋的管理,亦是值得尝试的选择。
3.2引入社会力量,扩充书屋资源
农家书屋的建设模式主要包括共建、自建和援建,其中援建即是引入社会力量对农家书屋的建设给予援助,不过援建在农家书屋的建设模式中,并不常见。农家书屋的建设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中央财政关于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安排,按每个农家书屋每年2000元的资金标准(中央财政补助1000元、省财政配套1000元)进行出版物更新补充。但是农家书屋仅仅依靠政府投入和村上自筹显然仍是远远不够。资金投入的不足不仅会影响农家书屋的发展,同时限制了村民的读书热情。
根据中央8部委印发的《“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农家书屋的建设思路鼓励社会捐助: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家书屋工程,鼓励国内外各界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捐助,扩大投资来源,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实施方案中提出:捐助人可根据公布的农家书屋建设规划、资助标准,自主选择捐助对象,通过指定的慈善公益组织和农家书屋工程组织机构,统一安排落实。李英等学者提出建立“政府投资主导下的多来源灵活经费投入机制”[9]。
笔者认为,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拓宽书屋的建设资源,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引入社会公益性力量。一方面,可以由政府或者社会公益组织募集图书、设施捐赠给农家书屋;另一方面,可以依托农家书屋的平台,开展系列帮扶活动。例如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的扬帆计划捐书项目通过捐助课外图书、举办夏令营,帮助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公益组织“新公民计划”开展的“未来国流动儿童阅读嘉年华”活动致力于帮助流动儿童爱上阅读,学会自主学习。其他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的助学、扶贫等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农家书屋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
公益性社会组织在参与农家书屋活动的过程中,也可以将公益性组织管理的先进做法传递给农家书屋,有助于提升农家书屋的管理水平。农家书屋可以为公益活动的开展提供场地平台,而公益性组织又将拓展农家书屋的资源,更大地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
3.3丰富活动形式,拓展书屋功能
农家书屋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农家书屋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各级主管部门。比如全省开展的“我的书屋,我的梦”农家书屋主题活动、农家书屋“书香门第耕读人家”评选和阅读展演活动等,这都有助于拓展农家书屋的影响力,提高村民对于看书读书的认知度,但目前的活动形式主要以比赛竞赛、评比表彰为主,相对单一重复。
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农家书屋的平台优势,将农家书屋建设与各类活动相结合,拓展农家书屋的功能。例如张湾区花果街道丁家村将农家书屋与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相结合,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将本辖区中小学生接到农家书屋完成家庭作业,开展娱乐活动,对孩子进行公共安全、文明礼仪知识普及等教育,在全市开创以书屋为阵地的“四点半学校”试点。2014年5月10日,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与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全省“农家书屋科普示范行动”,实现全省农家书屋和农村科普组织的优势互补,整合资源,这正是拓展书屋功能的有效尝试。
除此之外,也有学者提出农家书屋的建设与农村公共图书馆存在服务功能上的重合,金武刚提出“要将农家书屋纳入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现建设主体合一,经费统筹使用、设施统一管理、服务统一规范、人员统一培训”[10]。十堰市张湾区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农家书屋的扶持,配合市图书馆汽车图书馆经常开展免费送书进社区、进农村业务,将市中心书库的60万册藏书与农家书屋的藏书融为一体,为有需要的农家书屋配送流通图书15000多册,拓宽了农家书屋的图书容量。
因此,以各类宣传、评比、竞赛活动为抓手,结合“四点半学校”、关爱留守儿童行动,整合科协、广电、公益组织等多方力量,促进与地区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联动,将大大增强农家书屋的容量,拓展其功能,使农家书屋作为公益活动的共享平台发挥重要作用。
3.4推进数字书屋发展,提升书屋容量
2012年9月召开的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总结大会上,原新闻出版总署明确提出将“数字农家书屋”建设作为今后农家书屋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
2013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文化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和使用工作的通知》(新出联[2013]7号)提出,为进一步丰富农家书屋出版物资源,有关地方可因地制宜建设数字农家书屋。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年下发了新出农字[2014]4号《关于填报2014—2015年数字农家书屋建设计划摸底调查表的通知》的文件,拟对各地数字农家书屋建设计划进行摸底,研究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文件要求以地市为单位初步测算拟建数字农家书屋数量,并合理规划建设区域,重点加大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支持力度。文件指出,数字农家书屋建设采用的模式主要包括卫星、互联网、有限电视等几种模式。文件说明,各地在保证传统出版物按规定配备的基础上,可安排一定比例出版物补充资金用于数字农家书屋的建设,鼓励自筹资金。
不过,数字农家书屋的建设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拓展,大部分农家书屋尚未具备数字阅读的条件。笔者认为,农家书屋的数字化建设应该包括数字阅读、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信息交流三个方面,数字阅读即阅读载体数字化,包括电子书、手机报等;数字化管理则是采用一套数字化的数据库系统管理农家书屋的管理,实现农家书屋图书和借阅信息的数字动态管理;数字化信息交流,则是在农家书屋之间以及农家书屋和上级之间通过数字化交流,实现图书信息和阅读需求的即时上传和汇总,提高农家书屋的管理效率。
数字出版是大势所趋,农家书屋的数字化升级,也必然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变得愈加紧迫。构建一个完善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将使农家书屋的数字化建设事半功倍。
李国新教授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体制机制应低成本、高效益、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11]。农家书屋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要在设施设备、服务功能、活动体系上不断创新。农家书屋不仅仅是农民朋友读书用书的平台,更应该成为更广范围的公益性活动共享平台,通过引入社会公益性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家书屋建设,拓宽管理人员招募途径,在数字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不断丰富农家书屋的功能,拓展活动形式,打造基于农家书屋的综合性服务体系,给予农家书屋新的活力,实现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1]网格员是在城市网格化管理中由政府招募的,负责化解社会矛盾、服务社区(村)居民的基层工作人员。十堰市网格员由综合治理办公室主管,主要负责基础信息的采集上报,协助做好综合治理、城市管理、劳动保障、民政服务、计划生育、环境卫生、食药品安全等工作。
[2]王频,喻又进,胡兴荣.西南地区农家书屋管理模式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1(12):41-44
[3]赵秀清.浅谈农家书屋的管理[J].大众文艺,2014(15):220
[4]杨思洛,卢亚飞,颜琼英.农家书屋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基于8省20县(市)的调查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8):102-106
[5]华瑛.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农家书屋[N].云南日报,2015-06-17
[6]息慧娇.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在京发布[EB/OL].[2015-04-20].http://cips.chuban.cc/yjsdt/201504/ t20150420_165698.html
[7]任宪俊.加强“农家书屋”科学管理与利用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2):233-234
[8]游青青.农家书屋建设管理现状与对策[J].贵图学刊,2014(2):18-19
[9]李英.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1):104-107
[10]金武刚.农家书屋与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探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1):84-92
[11]姚秀敏,樊会霞.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12(22):92-95,54
StudyofSustainableDevelopmentofVillageLibraryinNorthwestofHubeiProvince
LeZhengfanYangDandan
(SchoolofInformationManagement,WuhanUniversity,Wuhan,430072)
ThisarticletakesZhangwanasanexampletoanalyzeissuesinthedevelopmentofthevillage libraryinthenorthwesternofHubeiProvince,whichincludestheconstitutionoflibrarians,theoperation process,andtheinfluenceontheresident.Thisarticletriestooffersolutionssuchasenrichingtheconstitution oflibrarians,cooperatingwithsocialorganizations,expandingfunctionofthevillagelibrary,anddeveloping digitalvillagelibrary,for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villagelibrary.
VillagelibrarySustainabledevelopmentDigitalvillagelibrary
G231
A
1009-5853 (2016) 02-0015-05
乐征帆,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5级硕士生;杨丹丹,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1级博士生,湖北省编辑学会学术研究工作委员会秘书,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编辑部编辑。
2015-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