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虎
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实际上是教师带领学生探究文本秘妙的过程,往往是教师紧扣某一支点,引导学生多方寻求,追根究底,最终解决心中的疑问。因此,找准文本解读的支点,就成为文本解读得以成功实现的关键。为此,笔者作了一些探索。
一、 探求好奇点
人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地观察世界、探求奥秘的内部动力。受好奇心的驱使,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学生常常会提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若漠然视之,往往会泯灭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相反,教师如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爱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抓住好奇点,引导学生多方思考,探求问题的根源,常常能“曲径通幽”,收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
如教《五彩池》一课,初读课文后,一位学生突然好奇地问:“五彩池里能不能游泳?”教师先是一愣,略加思考后,肯定学生问题提得好,随即反问:“确定五彩池能不能游泳,取决于哪些条件?”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归纳出四个条件:池子的大小、池水的深浅、池水是否干净和池底有没有障碍物。于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饶有兴趣地研读课文,探求答案——“水池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底”(大多数太小、太浅);“所有的池水来自同一条溪流”(水质干净);“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池底有危险的障碍物)。由此,学生得出结论,五彩池不宜游泳。何况这样神奇的自然风光,应当得到很好的保护,怎么能让人去游泳呢?一波刚平,一波又起。一位学生再次发问:“阴天或下雨的时候,五彩池里的水会显出五彩的颜色吗?”这是教师备课时未曾想到的。学生振振有词道:“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开头是这样写的:‘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们乘车来到藏龙山。’由此,我想到阴天或下雨时会怎样?”学生提得有根有据,足见其善读善思。教师对学生一番赞扬后,又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再次研读、探求:五彩池颜色形成的原因是石笋像折光镜一样反射了太阳光,作者去的时候是“晴朗的日子”,说明阳光是充足的,所以形成了许多颜色;而阴天或下雨天没有阳光,石笋无法折射,因此不可能有五彩的颜色,阴天或雨天去五彩池,就观赏不到神奇的景色。这样,教师抓住两个好奇点,引导探究,学生轻松地领悟了五彩池神奇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也有利于养成勤思好问的习惯,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 探讨争议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学生不再满足于别人告诉他们现成的结论,喜欢独立地探讨有争议的问题。因此,教师通过创设认知冲突,让学生去探讨争议点,有利于激发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争议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如教学《我们家的猫》一课,教师提出了一个讨论题:你认为老舍先生家的猫可爱吗?由于对“可爱”的标准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因此学生分化为正、反两方,一场围绕争议点的辩论就此展开。
反方:你看这只猫,性格多古怪,“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这样的猫难道可爱吗?
正方:人在不高兴时,脾气还有点儿倔,何况是猫!“它要是高兴,能比谁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这难道不可爱吗?
反方:你看它多么贪玩,“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出来”。
正方:玩耍要痛快,工作要踏实嘛!它工作起来多么尽职,只要“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好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反方:“它什么都怕,总想躲起来”,真是个胆小鬼!
正方:谁说它胆小?它是“那么勇猛,不要说对付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学生围绕争议点,各抒己见,唇枪舌剑,异常激烈。就在双方争得不可开交之际,教师点拨道:正、反双方各有道理,正因为如此,老舍先生才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生:古怪)可是作者为什么说“喜欢还来不及呢”?请大家细读课文,再来探讨探讨。这样,学生通过探讨争议点,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整合知识,发展了思维。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又把注意力放到了新的问题上,激发出更为浓厚的探究兴趣,对文本开始了更深层次的解读。
三、 探寻空白点
“空白”,指的是已经描述的部分向读者所揭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语文教学中,教师依据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探寻空白点,学生往往能充分调动已有的经验积累,透过已知部分解读出文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从深层次上把握文本的主旨。
如古诗《静夜思》中,李白面对明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这是空白点,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思维空间。有教师这样引导:
师(指图):诗人站在窗前,想到这轮明月此时不仅照着自己,也正照着故乡,照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不由得想起了许多。诗人想起了什么呢?
生:诗人想起了村旁的那条小河,小时候诗人总在小河里游泳。
生:诗人想起了童年的伙伴,小时候他们在一块儿玩耍、嬉戏。
生:诗人想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他在心中默默地问候: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
……
师:诗人从青年时代,就独自一人离开了家乡,四处漂泊。在这深秋的夜晚,月亮洒下银白的光辉,夜风吹来阵阵凉意。夜深了,诗人仰望着天上那轮圆月,内心很不平静,他有多少话要对故乡、对亲人倾诉啊!他会说些什么呢?
(出示:诗人在心中深情地呼唤着, )
生:诗人在心中深情地呼唤着,故乡啊,我时刻都在想念着你,我真想马上投入你的怀抱!
生:诗人在心中深情地呼唤着,父老乡亲们,你们都好吗?身体都康健吗?
生:诗人在心中深情地呼唤着,故乡啊!你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叫我难以忘怀!
……
教师抓住空白点,让学生探寻文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强化了诗情,扩展了诗境,丰富了诗韵,学生探究与解读文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四、 探明模糊点
文学艺术的形象既是鲜明的,又是模糊的,具有一定的张力。不同生活经历、个性特征的学生对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教师抓住模糊点,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文本解读,探究文本的外延,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文本的丰富内涵。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爸爸为什么会打她呢?作者写得很模糊。教师可抓住这一模糊点引导讨论,学生提出了许多设想:①可能是爸爸爱喝酒,在等她拿钱回来打酒喝;②可能是家里有人卧病在床,等钱买药;③可能是爸爸对小女孩没有一点儿爱心;④可能是家里一点儿米也没有了,等钱买米过年;⑤可能是家里等钱还债。学生探究的信息十分丰富,但其中掺杂了不合理因素。教师又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原因都合理吗?为什么?在讨论中,学生通过进一步解读,认为答案①不合理,因为家庭如此贫穷,爸爸决不会喝酒;答案③也不合理,因为一般父母亲都是疼孩子的,小女孩的爸爸怎会不疼她呢?答案②④⑤是合理的,要不是家中有这些特殊情况,爸爸怎会让小女孩在大年夜赤着脚出来卖火柴,又怎会因她卖不掉火柴而打她呢?这样,学生通过探究文本的模糊点,明白了爸爸打她,完全是生活所迫,这就进一步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合理、准确、透彻地解读文本,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更是一个人享受阅读、品味语文之美的过程。文本解读,恰如欣赏美景一样,找准一个支点,在文本中慢慢地走,细细地品,学生才能从中发现别人不曾留意的细节,才能有机会与许多美景不期而遇。
(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东区校 22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