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出的智慧

2016-09-10 07:22范建健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写景黄山关联

范建健

现今,语文教材以一篇篇课文构架起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由于文本初始的创作目的并不是服务于教学,因此教学内容相对会比较零散。又鉴于文本与文本之间相对独立,致使学生学完该课文之所得很难直接运用于以后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语文教学缺少整体感和连续性,序列性不强,教学也往往是事倍功半。欲根治这些顽疾,还需打破传统的线性教学模式,改变按序逐篇教一册课本的观点,将文本、教学内容、教学板块等进行重新的选择、排列、融合,寻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使之产生有效联系。这样,一篇文章分散的教学内容就能聚拢,围绕某一点去展开;学完一篇文章之收获就能通过关联,直接迁移到下一篇类似文章的学习中,这就有效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本文以《黄山奇松》一文的教学为例,试做粗略探讨。

一、教整篇文章:教学板块“整体化”

《黄山奇松》是一篇写景状物类文章,篇幅不长,只有三个自然段,集中介绍了黄山松,特别是三大名松之奇。文章虽简单,但文字优美,选材得当,详略适中。细数下来,可以作为教学的内容实在太多,简要可罗列为以下几点:

1.生字词教学,侧重理解与积累。如:情有独钟、饱经风霜等。

2.积累文中优美语段,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通过抓关键词句等方法,感受黄山松之奇。

4.体会作者对三大名松描写之精巧。如用词的准确、比喻的巧妙运用、详略的安排等。

5.第三段,连写八种姿态,发现句式特点,感知这种句式独有的表现力。如长短句结合,比喻、拟人的运用。

6.三、四段对比阅读,发现概写与细写的区别,懂得描写应抓住事物的典型特点。

7.感受黄山松旺盛的生命力,体会作者对黄山松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

……

如此多的教学内容,如果按照以往线性式的,一个点一个点地去教,就把课文简单上成了知识点的串联,课堂必然冗长而重复,教学效率必然十分低下。欲想改变这种困局,就必须把这些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关联。

(一)整合相近处,发现关联点

实际教学时,我们会根据学情与自身特点,对以上罗列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选择,去粗存精,留下几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内容,然后把相近的内容整合到一个教学板块中。《黄山奇松》经过这样的整合之后,逐渐形成两个教学板块:一是细读第二段,感受三大名松奇妙的同时,发现作者描写三棵松有相同点——比喻,不同点——有详有略;二是通过三、四段对比阅读,发现其中细写与总写之间的关系,了解细写所选取的对象必定是典型。把相近的内容进行整合,其实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关联。

但是这样的简单关联,不足以凸显课堂的整体性。纵观整个课堂,两个教学板块各自内容是集中的,但是板块与板块之间却是独立的。学生学完第一个板块,就结束了,然后丢掉了,再重新去学第二板块的内容。外表上是一堂课,但实则上是两堂课。一篇课文,不可能所有内容都存在相似性,因此上述的简单关联,只是把一个个“小点”,聚合成几个“大点”,这样的点,我们可以称之为关联点。《黄山奇松》中,比喻、详略、细写与总写,都是一个个关联点。这时候,我们只要找到一根“线”,把这些“点”串联起来,就能形成一个整体,课堂的整体性就得以显现。

(二)以文章线索,串联关联点

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整体,它也是由一条“线”串起来的,我们通常把它称之为文章的线索。这条线贯穿了文本的始终,使文本内容、情感、表达构成了一个整体。找到这条线,我们就能发现各个关联点之间的联系,就能把各个关联点串联起来。

去看过黄山松的人,不难发现,黄山松姿态其实大同小异,长得都差不多。但被作者写进文本的时候,却是千姿百态,不断在变化的。究其原因,就是作者描写不同松树的语言是“千姿百态”的,也是在不断变化的。《黄山奇松》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手法上,最重要的一条线索就是变化。找到这条线索,再去看抓典型和有详有略这两个关联点,一下子就有了关系。一抓取典型,那么三大名松就与其他松不一样了;一有详有略,详写的那一棵树就被凸显出来了。抓取典型和有详有略这两种方法,看似孤立,但在《黄山奇松》一文中,却有内在联系的,即变化。语言的巧妙变化,就使得姿态相似的三棵松,读起来没了重复感;就使得二、三两段雷同的内容,读起来没了重复感。循着文章的线索,我们就发现了两个关联点之间的关系,促使它们产生了联系,形成了关联,构成了一个整体,这时候教学也就有了整体感。变化,既是文章的线索,也是关联各教学板块的主线。

(三)依附主线,厚实板块

一旦找到了语言变化这条主线,能与之形成关联的绝不仅仅只有上述两个点。如描写三大名松时,刻画同一姿态的词语有变化;相同比喻之间,比作的人有不同,迎客之人,陪客之人,送客之人,给人的感觉也就不一样;陪客松不写姿态,直接比喻,结构上就有了不同。再比如第三段,一连写了八种姿态,但词语不同,修辞不同,长短不同,不仅不重复,反而更有诗意了。这些,因各种原因被我们“舍弃”的教学内容,它们都有了“新”的教学意义。依附在语言的变化这一条主线上,我们的教学板块很简单,只有一个,即感受语言变化带来的美,但内容却非常充实,学生感受也会更加充分。同时,这些教学内容以语言的变化这条主线关联了起来,教的时候只要讲透一个内容,其他自然也就理解了。

一个“变化”,牵出一种方法——关联。通过整合相似的教学内容,发现几个具有重大教学价值的点,形成关联点。然后通过文章线索,寻找到那条能串联起各关联点的线,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最后,以依附主线的方式,去吸纳更多的教学内容,更多的关联点,使板块不断丰富。这样,课堂教学将变得有序简洁而又充实高效。

二、用有关文章:孤立教学联结化

一直说,学生来上课,不是带着一张白纸来的,他们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语文学习经验。然而,语文知识通常都是由一篇篇相对独立的文章去呈现,在教学时也往往是就篇论篇,经常会忘记去“瞻前”。《黄山奇松》是一篇写树的景物类文章,这样的题材,学生学过的很多,自己写过的也不少。因此,在这方面,他们有着比较多的学习经验,积攒了比较多的这方面的学习技能。如果能将以往的这些经验技能加以迁移运用,那么学习本篇文章的时候,他们的起点就高了,理解品悟就能往纵深处发展。

(一)瞻前:在共通处发生迁移

想要调动起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最直观的方式就是找一篇类似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学生学过的一篇写景状物类文章,如果把它和《黄山奇松》放在一起,会发现许多共通之处。

通过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学生已经了解到作者重点描写樟树的枝叶和香气,就是因为描写景物需要抓典型。这一取材的技巧,已经内化成了学生的一种经验,存储在了记忆之中。在学习《黄山奇松》为什么要重点写三大名松时,学生就可以直接将已有的学习经验进行迁移,解决当下的问题。这样的迁移,是水到渠成的。通过比较性的关联,发现共通处,其实是为了发现这类文章选材时的一般规律。掌握规律,学生就能高效自学,那么在上《黄山奇松》这一课时,他们的起点就高了。

(二)顾后:在不同处促使升华

比较性关联不仅仅在于发现共通处,更重要的是要能发现两者之间的不同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感悟到每篇课文的独特之处;才能发现新的教学价值。绝大部分写景状物类文章都会对事物的典型特点进行细致描写,这是共性,但是有没有区别呢?《莫高窟》在介绍壁画、彩塑的时候同样采用抓取典型的方法,同样有详略。描写的技巧与方法是共通的,但因描写对象、角度、需要的不同,细节上,《莫高窟》与《黄山奇松》并不完全一样。《莫高窟》,先概写后具体;《黄山奇松》,先具体后概写。两者能不能换一换?效果有什么差别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通过细致的比较,发现每一个细微的不同之处,寻根究底,这些不同往往就能成为新的、更深的教学内容。那么,对于同一知识点,学生的学习就有了层次,有了递进,对于这一类的写作手法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比较、发现不同点,其实是为学生更进一步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台阶。

比较当下要学的课文与以往所学的类似课文,是使当下学习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产生关联,再发现、思考共通与不同处,既能保证学生迁移巩固旧知、加速学习新知,又能推动学生更细致学习、更深入学习。比较性关联,给了学生一个更高的平台,又给了学生一个向上的台阶。这样的教学是有序的,是有梯度的。

三、学一类文章:单一学习拓展化

景物类文章,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册教材中都会安排多篇课文,由短到长,由简到难,逐步深入。又会根据不同的具体内容,穿插各种写作技巧,陶冶学生各方面的鉴赏能力,带给学生各种美的感受。但是一篇又一篇文章,几乎每篇都在变,描写对象在变,重点在变,教法在变,学法在变……在这千变万变之中,老师与学生都被变得有些糊涂,有些茫然:教了一篇,下篇依然不会;学懂一篇,下篇依然不懂。同是写景类文章,是不是有一些东西是必然有的,是必然要教的、要学的?这里面有没有一种规律?如果有,那么循着这一轨迹,至少拿到一篇新文章的时候,能有方向,能有的放矢,那么无论是教还是学,都不会产生过大的偏差。

这类文章通常是明里有景,暗里有情;眼中是景,心中是情。《黄山奇松》亦是如此。作者虽然没有直接将“情”语写出来,却藏进了文字里:潇洒、挺秀、饱经沧桑、依依不舍等含有真情实感的词中有“情”;强调生长位置:山顶上,陡崖边,藏着敬佩;将三大名松想象成三位热情之人,更是情感的体现。读与教这类文章,不仅要看到作者是如何去选材,如何去谋篇“布段”,也要知道作者为什么去写,即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特别是那些藏匿在文字之中,不为人所轻易感知的。知道这一点,那么学生在学习下一篇《黄果树瀑布》的时候就知道,不仅要体会到黄果树瀑布声形之壮阔,还要想想作者为什么写。读《莫高窟》的时候,学生就知道,我们不仅要了解莫高窟里那些精美绝伦的壁画、彩塑,更要读到作者深切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就知道了学习写景状物类文章的一般方法:看景悟情。那么,即使没有老师指导,学生依然能有所收获。

当然,如果只关注这一点,而不去考虑其中的具体变化,就会固化思维而没有长进。所以,在教给学生一般方法的同时,还应该让他们知道,因为具体描写对象的不同,所用的方式方法是有不同的。比如动景类文章与静景类文章表现手法的不同、单一景物文章与群体景物文章谋篇布局的方式不同、人文景观文章与自然景观文章情感传递方式的不同、地点视角不变的文章和不断转变的文章写作顺序的不同……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能跳出教一篇文章的固定思维,把眼光放长远,有意识地对文章或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教学,既让学生知道写景状物类文章有哪些相同点,又知道要去了解哪些不同点,学生视角就会变得越发开阔。老师上的是一篇写景状物类文章,关联的却是多篇同类文章;老师讲的是寄情于景的内容,关联的却是多篇同一表现手法的文章。这样,学生学一篇文章,达到的是学几类文章,关联几类文章的效果。

以《黄山奇松》一文为例,通过语言变化使课文教学板块整体化,教学就更具整体性;通过与《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等文比较,明确教学重点,拓展教学内容;通过类的视角去教一篇文章,学生掌握了如《黄山奇松》一类自然景观的文章的学习视角……这样,一次次去寻找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我们的教学就会变得更简洁而高效,学生的学习也会变得更轻松而深刻。

猜你喜欢
写景黄山关联
示范·情境·交流——以“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为例谈默会知识的作文教学启示
黄山冬之恋
学生写话①
不能为写景而写景
奇趣搭配
拼一拼
智趣
写景成语连线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无关联①
黄山迎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