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父母评价造成的“投射性认同”

2016-09-10 07:22袁阿潭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亲子沟通

袁阿潭

〔关键词〕亲子沟通;父母评价;投射性认同

在网络上看到一位母亲所写的这样一段求助文字:

我女儿的爸爸刚刚去世两周,虽然现在还不知道难受,可慢慢明白就会很自卑,缺乏安全感。她是个内向胆小的孩子,一直在溺爱中成长,不知道关心体谅大人,总感到你做什么都是应该的,事事爱犟嘴顶撞,逆反心理特强。我都不知道怎么跟她交流才能成为她的朋友。我想关心她、讨好她,可她不怎么领情,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今天让她答了试卷,她还不屑一顾,嫌我多事,我只想多给她一些温暖,弥补她爸爸的爱,好像不奏效,我真不知道怎么办好,希望你能指点迷津!

初看这位妈妈的信,开头写得很奇怪,不是“我丈夫(我爱人)”而是“我女儿的爸爸”,我反应了一下才意识到她讲的其实是自己的爱人。妈妈好像并没有表现出自己对爱人去世的伤心和悲痛,而是把情绪和焦点全都转移和寄托到女儿身上,对女儿有很多的担心和负面的评价。这位妈妈可能是将自己潜意识的观念投射到了孩子身上,也许她自己现在正需要关心和温暖,转而把这份需求认为是孩子的需要,并强加在孩子身上,这也可能是她采用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这就是人际互动中的一种投射性认同机制,就像是一个人将自己内部舞台上正在上演的一个角色(一个涉及早期客体关系的角色),潜意识地强行派给另外一个人来扮演。

投射性认同是精神分析的重要概念之一,是一个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行为模式。它源于一个人的内部关系模式(即当事人早年与重要抚养人之间的互动模式,这种模式的内化成为自体的一部分),并将之置于现实的人际关系的领域中。成为被投射目标的人,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一点,也就是说,他们将无意识地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投射。在投射认同中,接收者被迫对于投射者的投射性幻想作出反应,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接收者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进行投射的人感受和内在表象的储存室。所以,投射性认同也特别容易发生在家庭关系和亲子互动当中,简单地讲就是,孩子会不自觉地成为父母所想的那个样子,并且这种关系模式将影响孩子将来的发展。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一位母亲问道:儿子今年十岁了,我发现他现在胆小懦弱,记忆力差,又不喜欢和别人接触,只喜欢待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对什么事情都不在乎,自己想要的东西又不争取,感觉到在别人眼中他就像傻子一样,我不知道怎么办,孩子到这个年龄了还能改的过来吗?

这位母亲也是一样,对自己的孩子一味做负面评价,文字间透露着自身扑面而来的焦虑情绪。这可能跟很多中国母亲由于自我感缺失,而将关注点全部投射到孩子身上有关,而她的孩子也可能成为她所“投射”的角色性格。

还有一位重点高中尖子生的母亲谈到,自己的孩子很优秀,在省重点高中就读,曾获得全国性物理数学化学竞赛奖项,突破了学校有史以来的记录,因参加竞赛一个月没去学校,随便考考都名列前茅。但最近两周却不想去学校,说无聊,怎么劝都不行。母亲为孩子感到着急,自己分析道,我的孩子有清华情节,所以导致焦虑不安不想去学校,我希望他能够明白,如果考上清华固然好,考不上也没什么,不能代表什么,等等。我问,妈妈是怎么希望的。妈妈说,我当然是希望他考上清华啦。然后我又问,那么这些想法真的是孩子自己的想法吗?你跟他核实过吗?怕考不上,所以焦虑不想去学校?这是他的焦虑,还是你的焦虑?因为你那段想安慰他的话,听起来好像是在安慰你自己。

在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中,林永健老师在节目和采访中不止一次提到“我家大竣就是胆子小”,而胡军及其他爸爸却不这样认为。其实大竣的怕脏和怕泥鳅都是挺正常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这不是胆小,他也在节目中也常表现出胆大,例如主动和石榴姐对话,动不动要杀个牛啊羊的吃。而林永健一味地强调和定义大竣为“胆小”,很容易造成“投射性认同”,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发展出独立的自我意识,就会接受父亲的这一“定义”,真的成为一个胆小懦弱的人。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我家孩子挺聪明就是不仔细”“我家孩子脾气差”等。林老师对大竣的定义可能来自于自己内心的投射。实事上,他自身极有可能不是一个很有安全感的人,这并不表现在他不敢承担危险的任务或体力活,而表现在他对人的态度可能是谨慎怕得罪。从他的说话口气我们可以感觉他很严肃,不如其他爸爸放松亲切,这也许正是他用后天的努力来压抑自己潜意识的行为。

作为父母,应当如何避免自己与孩子互动过程中产生投射性认同机制,而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呢?首先,察觉自身的焦虑情绪,尽量不把自己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父母都是有自己的焦虑情绪的,但是他们不能很好地识别这份情绪属于自己,而是向外界进行投射。于是将注意点集中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从而看自己的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其实孩子只是自己的一面镜子,这些父母往往由于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缺乏价值感,因而在潜意识里将“控制孩子,改变孩子”作为注意点。

合理地使用投射性认同机制,适当传递出对孩子正面、积极的期盼,会使得孩子的人格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淳辉高级中学,南京,210033)

编辑/曹朦升

猜你喜欢
亲子沟通
请别用责骂来“帮助”孩子
父母千万别轻易“偷走”孩子的梦想
追逐理想之光
家长应学会给孩子和自己“留白”
初中生亲子沟通问卷编制
用关心化解家庭教育中的强迫
智障儿童亲子沟通能力评估的研究进展
成长自己 成就孩子
妈妈,请不要念动你的“咒语”
为孩子的心灵打开另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