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究学习

2016-09-10 07:22陈杰吴方持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化学探究教师

陈杰 吴方持

[摘 要]

随着新一轮课程的改革到来,教学理念、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改革,笔者在本文中阐述了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自主探究学习的理论基础、自主学习的教学程序,以及在实施自主探究学习时几点注意,并结合实际案例加以说明。笔者认为,这有可能对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化学教学;自主探究;学习

自主探究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因此,作为化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必须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究的思维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去探究,去亲近化学、体验化学、“再创造”化学和应用化学,真正成为化学学习的主人。

一、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法而获得。建构主义强调教师提供资源、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地进行问题的探究学习,强调协作活动意义建构。

美国当代教育家萨其曼、施瓦布等人倡导的探究教学,中心思想是教学本身应是一种探究过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探究知识发生过程,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具体地说,就是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以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心向,通过实验亲自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二、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顺序

在教师的引导和一定的教学情景下,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借助老师和同学提供的信息帮助,利用文本及文献等必要的学习资料,围绕问题,收集、加工,处理信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以独立探究或协作探究,或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得出结论,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由此可见,学生能否进行自主探究,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给学生创设一种探究的氛围、一种探究的情境。而引发学生好奇心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二)质疑思考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善于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是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开始。在实际教学中,应首先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化学知识着手,培养学生从平常生活中追根溯源,使学生有较强的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探究建构

这是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的核心部分,教师把探究的问题、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让学生围绕探究目标进行阅读、观察、探究、验证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思维和探索中产生灵感,体验探究的乐趣。初步感知、逐步归纳、整理,从而建构知识。

(四)深化迁移、发展知识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获得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环节注重了知识的迁移、形成和发展。

三、自主探究学习的几个注意点

(一)善于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

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也能一改畏首畏尾、缩手缩脚的状态,而能大胆地、自由地质疑、积极地思考、主动地发言,思维能时时迸出火花,这样的学生才能各抒己见,表现自我,锻炼自我,才能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二)善于创设探究情景,善于启发和诱导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努力为学生提供探索机会,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知识发生,亲历问题研究,构建相应知识,在“做科学”的过程中获得未知知识和技术,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应放开学生手脚以言导其学,以问导其思,不强加自己的主观意愿,应多鼓励、多扶持、多帮助。只有这样,才会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开发智力,创造出一块适于学生成长的新乐土。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进行积极的反思,鼓励学生进行相互评价,不断地修正和调整自主探究策略,这样,既可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主体意识,也能强化学生的元认知调控意识,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善于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当学生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教师不能简单地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其主动探究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

(四)善于倡导小组合作,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探索,但是,当学生在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在个人探究有困难时,在意见不一有争论时,就要进行合作交流。明代学者顾炎武说:“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这点明了合作学习的意义。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参与学习,使学生更多地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的快乐,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群体中,自主地探索,获得知识。

(五)善于创设有层次性探究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还要善于创设层次性问题,要按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的原则,为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创造不同层次的探究体验。

(六)善于采用延缓评价或不作评价策略,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

教师在听了学生的探究结果后,要采取延缓评价或不作评价的策略,暂时不肯定也不否定学生的结论。经过学生激烈的讨论,努力寻求正确解答策略后,教师再适时加入到学生的争论中,给学生以引导式的提示,使学生体验正确思路,并让学生评判优劣,这可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四、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应用(案例)

(一)情景导入:背景呈现,思维激发

对“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这节教学内容的引入,笔者是这样设计的:先展示三张分别是十年前和十年后的敖江中学操场边的环河铁栅栏和敖江码头的图片,通过这些图片的观察让学生提出由此感受的金属腐蚀的严重危害,自然而然的会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

通过以上的图片是同学身边的发生的一些现象,观察这些身边的事物的现象,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热情。

(二)质疑思考:教师引导,设置悬念,学生质疑

教师设问:我们这节课主要研究《金属的腐蚀》的有关知识,大家想想,你们认为应解决那些问题?

①什么是钢铁腐蚀?金属在什么的环境下容易腐蚀?

②腐蚀的条件是什么呢?

③金属是怎样被腐蚀的?

④为什么在水面以下的钢铁比水面上的腐蚀要严重得多?

……

该阶段教师必须创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多多提问。教师则把学生的问题引入主题。

(三)探究建构

1.质疑聚思,设计实验

金属腐蚀的原理,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了解金属腐蚀的原理才能对钢铁做合理、科学的防护。学生在教师指导把问题进行整理,如:

①金属的腐蚀的本质是什么?

教师可展示腐蚀了的钢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及通过看书进而让学生获得金属腐蚀的本质。

②钢铁的腐蚀形成的条件、原理

学生在认识了钢铁的腐蚀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中见到钢铁腐蚀发生的周边环境的回忆、讨论、思考逐渐的形成钢铁腐蚀可能的几个条件,以及腐蚀的原理。以上问题教师先不急于要求学生马上回答,只是倾听学生的议论,让学生从讨论和相互评价中产生正确的结论。在此过程中,教师相应渗透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以丰富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和途径。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对可能的几个条件,排除掉不可能的一些条件,归纳出:主要研究两种条件——钢铁在酸性条件或者在中性条件发生。接下来引导学生对的几个条件进行试验的设计,考虑选择那些药品、器材?试验应分几步,具体的步骤?等等

2.分组合作,深入探究

在此环节中,学生以四个人为一个小组,像科学家那样兴趣盎然地开始按拟定的方案实验,边做边想边记。教师巡视,注意他们设计是否合理,仪器使用是否得当,数据记录是否正确,做个别辅导。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和教师、教材、同学、教具相互作用,进行信息交流,自我调节,形成一种和谐亲密、积极参与的教学气氛,一个思维活跃、鼓励创新的环境。学生的思维在开放、发散中涨落,在求异、探索中又趋于有序;这能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3.汇报结果、分析原理

分小组汇报结果,并引导每小组学生讨论分析钢铁腐蚀的原理,归纳总结出:钢铁腐蚀的原理——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

(四)深化迁移

1.归纳总结,应用迁移

学以致用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最终目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很有成就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金属腐蚀的有关知识深入研究一个问题:昨天林校长在大会上提出因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和不美观,要重建操场边的铁栅栏,但同时也提出要解决好钢铁的腐蚀,也就是说想办法长时间地保持不生锈。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关心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重视反馈,纠错评价

这一课堂教学环节的目的,是通过练习、质疑等方式接收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便能及时查漏补缺,消除疑难。如检测学生的习题有:①请概括本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点?②各知识点的主要内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③请比较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异同点。通过做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总结、矫正、评价、巩固的效果。

实践证明,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持之以恒,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只要给学生以学习主人的地位,在学生心中播下自主的种子,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就能发掘学生个体的自我潜能。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结论,习得方法,丰富体验,进而在“再创造”的活动中,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并成为一种习惯。

[参 考 文 献]

[1]陈思学.化学教学中的学习策略[J].化学教学,2006(2).

[2]李学富.化学课堂互助互动教学探索[J].化学教育 2007(9).

[3]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外国教育资料.1999(1).

[4]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责任编辑:张华伟)

猜你喜欢
化学探究教师
设问引导探究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秋天在哪里
奇妙的化学
美育教师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