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融理念下的人文关怀

2016-09-10 07:22陈健珊
中国教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小南小梁小赵

陈健珊

“遇见是一个契机,遇见是一条路线,遇见改变的是心态”,这是我对“家校共融理念”最深刻的体会与感受。我所任教的学校是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中小学(以下简称“工小”),这所学校创建于1966年,地处老工业区。校园不大,但建筑古朴,林木葱茏。学校的教学班不多,只有20个,其中包括2个特殊教育班。

从学校舞台旁的斜坡走上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莲花池,池中金鱼畅游,莲花怒放。特殊教育班的学生小南聚精会神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看到他专注的样子,便打趣道:“小南,有什么好看的?”他眼睛都不舍得离开,头也没抬地说:“陈老师,金鱼在捉迷藏!”“哦?是跟谁捉迷藏呢?”“我啊!”小南指了一下自己,又指了一下金鱼,我能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喜悦。

小南去年刚从特殊学校转学过来,短短一年时间,他俨然成了“工小通”,这里的一草一木他都了如指掌。看到小南的成长,我不由得想起工小“融合教育”的发展历程,想起这些年与学生、家长在“融合理念”上的磨合与成长。

初遇特殊教育,举步维艰

1988年,随着国家特殊教育事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工小也开办了首个特殊教育班。由于缺乏师资,只能招收临聘教师满足特殊教育班的教学需求。学校领导和教师对于特殊教育都一无所知,更不要说学生和家长了。特殊教育班的12名学生刚刚进入学校时,引起了其他学生的围观和指点,也给任课教师带来了困扰。怎样才能让这12个孩子在学校有存在的价值?如何让其他普通班的学生理解、尊重身边的特殊人群?怎样打消特殊孩子家长以及普通孩子家长对学校教育管理的顾虑?这其中的艰辛,尹老师的体会尤为深刻。尹老师今年60岁了,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已经20多年了。他亲历了特殊教育班的成立、发展与变化。当年,调皮的普通班学生甚至公然称特殊教育班的学生为“傻子”,尹老师十分担心班里的家长会责备学生。可是,家长们非但没有丝毫责备,还心怀感恩,感谢学校能给孩子进入校园学习的机会。是啊!在那个年代,除了极少数民办机构,海珠区几乎没有一所学校可以接收特殊孩子。家长愿意让孩子走出家门,学校欢迎孩子走进校门,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家长们对学校的理解和支持,减轻了任课教师的顾虑,特殊教育班成立初期的舆论压力也得到缓解。学校领导专门为特殊教育班设计课程,把普通班专科教师的部分课时调整到特殊教育班。这样,既丰富了课程内容,又能让更多的教师了解特殊学生,研究特殊教育的教学方法。“万事开头难”—初遇特殊教育,是契机,也是考验。

家校共融,始于特殊教育

经历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初期风雨,特殊教育班的运作开始步入正轨。尹老师是特殊教育班的班主任,他虽然是一名男教师,却非常耐心细致,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方式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因为班里的孩子能力不足,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会更密切。大多数家长都会接送孩子上下学,每次遇到家长时,尹老师都会主动和家长沟通孩子在校一天的情况。上下学期间,校门口附近都会聚集很多家长,其他家长看着这些特殊孩子跟普通孩子在同一所学校学习,听着尹老师和特殊孩子家长的交流,也慢慢了解了这些特殊孩子的情况。渐渐地,家长们的疑虑消除了,大家都习惯了有这么一群特殊孩子进出校园,有时还会主动询问特殊孩子的情况。

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如春游、运动会、艺术节、家长开放日等,都会让特殊教育班的学生参与,并鼓励他们利用自己的特长参加校外的比赛,为校争光。我曾教过一名有智力障碍的学生小梁,他虽然在学业上有些吃力,但在运动方面却很有优势。为了说服小梁的父母同意他参加田径训练,我进行了家访。他的父母很朴实,听到我夸奖小梁,很不好意思地说:“孩子能上学就很不错了,其他方面我们都没有什么要求。”我给他们看了小梁体育测验的分数,并诚恳地说出了我的想法:“小梁虽然学习跟不上,但他有自己的特长。如果能在体育方面取得成绩的话,一定会大大增强他的自信心。”在我的劝说下,小梁的父母终于同意了。不善言辞的父亲把双手放在儿子的肩膀上重重地按了一下,小梁的眼睛里顿时充满了光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梁代表学校参加了区残疾人运动会,并且在多个项目中名列前茅。我清晰地记得,小梁在赛后回到教室时,同学们都起立为他鼓掌,掌声久久不停。他自信地挺直腰杆,目光坚定,迎接这属于他的荣誉。那一刻,在同学心目中,小梁简直成了英雄般的人物。如果没有那一次家访,小梁的父母也许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多么优秀。

专业扶持,家校共育

路走远了,还要往回看。20多年来,工小的特殊教育一直都在摸索中前进。一路走来,改变的不仅仅是教学方式,更多的是教育心态。

2009年,我接一年级新班,教这个班的语文和数学,同时担任班主任,工作量特别大。开学前,校长找我谈话,问我是否愿意接收一名自闭症学生,并强调家长极度抗拒把孩子安置到特殊教育班,而且还要求陪读。看到校长为难的神情,我虽然内心忐忑不安,但还是一咬牙答应下来了。虽然我的班上一直都有特殊学生,但接触自闭症孩子和家长还是第一次。为了“有备而战”,我提前与家长进行沟通,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小赵的情况,还上网查阅了许多关于自闭症的资料。

第一节课,小赵觉得很新鲜,到处张望,时不时拍拍手,站起来跳一跳。他很喜欢笑,也会突然哭起来。因为都是一年级新生,同学们都处在兴奋状态,大家对小赵都没有太多关注,第一天顺利度过了。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课堂上怎样关注小赵的需要,课间怎样安排他的活动,家庭作业如何布置等,都让我感到很棘手。但当这些问题都一一解决时,我才发现最困难的是让家长把期望值降到孩子的能力范围内。小赵的父母都是高才生,他们对小赵抱有很高的期望。为了不让小赵掉队,妈妈买了厚厚一叠参考书和练习册回家补习。每天晚上,小赵除了要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外,还要做妈妈安排的练习。早上上学时,小赵总是不停地打呵欠,上课时也会频繁爆发不良情绪。在这样的强压之下,累的不仅是孩子,家长迟早也会崩溃。为了与家长深入交流,我决定进行第二次家访。

为了获得学校的支持,家访前,我向学校领导说明了小赵目前的状况,建议在申请随班就读资格前先放下对小赵学业成绩的要求,把社会适应和生活自理放在首位。在得到领导的认同后,家访的目的就容易达成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赵的父母听了我对小赵能力现状与近期发展目标的分析后,终于接受了我的建议,并表示愿意配合学校的教学计划。家长松了一口气,我也找到了教学的方向。

为了给小赵制订合适的发展目标,我特意请教了特殊学校的教师,向特殊教育专家学习如何制订“IEP”(个别辅导计划)。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家长看到了孩子的进步,也对当初的及时放手感到庆幸。这是我在特殊教育工作中第一次制定“IEP”,也是我通过专业途径进行的一次家校共育。家校共育除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要有专业支持,有理有据有成效,才会让家长信服和配合。

不知不觉中,工小特殊教育融合之路已经走过了二十八载,从工小毕业的特殊学生有的已经参加工作,自食其力。如果没有教过特殊学生,我不知道他们是那么的可爱;如果没有接触过特殊孩子的家长,我不了解他们是那么的宽容、善良;如果没有接触过特殊教育,我永远不理解“因材施教”的真正含义!

(作者单位: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中小学)

责任编辑:江丽莉

jiangll@zgjszz. cn

猜你喜欢
小南小梁小赵
借钱
迟到没商量的逗趣好友
不能什么都吃
赔了多少?
补缺
补缺
都不易
你见过我的海吗
微商
我该辞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