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通过对14种“唐人选唐诗”选本当中收录的245首边塞诗进行定量分析,基于统计数据的逻辑推论,揭示现存“唐人选唐诗”选本当中入选边塞诗作品的丰富思想内容、浪漫主义色彩、崇高美学特质。
关键词:唐人选唐诗 边塞诗 审美风尚 定量分析
唐人对本朝诗歌的编选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查阅《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崇文总目》、《唐音癸签》等古典目录文献,可知唐人编选的唐诗总集当在百种以上,可惜这些选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大多已经亡佚。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于1958年出版的《唐人选唐诗十种》,将现存选本大体收罗完备,此书收入:佚名《唐写本唐人选唐诗》、元结《箧中集》、殷璠《河岳英灵集》、芮挺章《国秀集》、令狐楚《御览诗》、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姚合《极玄集》、韦庄《又玄集》、韦縠《才调集》、佚名《搜玉小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傅璇琮编著的《唐人选唐诗新编》在前书基础上重新编辑,共收录13种选集:许敬宗《翰林学士集》、崔融《珠英集》、元结《箧中集》、殷璠《丹阳集》、殷璠《河岳英灵集》、芮挺章《国秀集》、李康成《玉台后集》、令狐楚《御览诗》、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姚合《极玄集》、韦庄《又玄集》、韦縠《才调集》、佚名《搜玉小集》。
鲁迅先生在《集外集·选本》中说过:“凡是对于文术自有主张的作家,他所赖以发表和流布自己的主张的手段,倒不在于作文心、文则、诗品、诗话,而在于出选本”。“凡选本,往往能比所选各家的或选家自己的文集更流行,更有作用……选本可以借古人的文章,寓自己的意见,博览群籍,采其合于自己的意见的为一集……如此,读者虽读古人书却得了选者之意……”[1](p138)“唐人选唐诗”是唐代诗学的重要成就,作为一种有意识的诗歌编纂活动,每家的选本接受各有其审美尺度,用心和眼光亦不相同,具有极重要的文献价值,不仅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可资校勘之用的善本,而且为探讨唐代诗歌审美取向、诗学理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原初史料。
一.数据来源及相关界定
为了明确下一步所要进行之定量分析的数据来源,在此我们选择现已结集刊行于世且较为常见的《唐人选唐诗十种》和《唐人选唐诗新编》两书中收录的选本作为数据来源的底本,并两相比较,择其善者而从之,共计14种:首先选择《唐人选唐诗新编》中收录的13种选本作为数据来源的底本。《唐人选唐诗十种》所收录的《唐写本唐人选唐诗》极具文献价值,此抄本残卷用实物证明了唐代边塞诗在当时影响之甚,即使在遥远西域也有人书写、编选、传播,故本次定量分析仍将其作为数据来源之一。
学术界关于边塞诗定义讨论的焦点是广义与狭义之分,区别在于时间、地域和内容三个方面。在此取广义内涵将“边塞诗”明确界定:从内容上说,上自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下及朋友之情、夫妇之爱、思乡怀亲、生离之痛、死别之悲,只要具有突出、鲜明的边塞地域性特征,都可归于边塞诗之列。从时间上说,盛唐边塞诗的繁荣是特定时代的文学现象,但并不排斥其它历史时期有性质相类似的诗歌。从空间上说,反映四境边事的诗都属于边塞诗。
二.依据选本的统计结果
以广义的边塞诗定义为标准,据作为来源的14种“唐人选唐诗”底本当中入选边塞诗之实存篇目统计,具体数据列表显示如下:
说明:1.同一首诗歌在不同选本中每入选一次即按一首统计;2.每种选本之下所选边塞诗数除以入选诗总数即为所占比重。
说明:1.同一首诗歌在不同选本中每入选一次即按一首统计;2.每种类型入选诗歌数量之和除以入选边塞诗总数之和即为所占比重。
说明:1.同一首诗歌在不同选本中每入选一次即按一首统计;2.每种类型入选诗歌数量之和除以入选边塞诗总数之和即为所占比重。
说明:1.同一首诗歌在不同选本中每入选一次即按一首统计;2.每种类型入选诗歌数量之和除以入选边塞诗总数之和即为所占比重。
“唐人选唐诗”的每一次选录和品评,对于任何一首入选的边塞诗都构成一种新的诠释,其重心都落在了读者对文本的重读之上,这便是文学发展的动力所在。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既不是纯客观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在读者的阅读中不断加以建构的,文学作品只有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才获得了现实的生命和存在。
三.基于统计数据的定量、定性分析
以上述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对14种“唐人选唐诗”选本当中收录的245首边塞诗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尝试发现唐代人对本朝边塞诗思想内涵、艺术风格的独特感知及其审美趣味。
1.统计数据展示的丰富思想内容
把“唐人选唐诗”14种底本中入选的边塞诗按照思想内容分为五大类,并分类统计如下:叙写边塞战争与讴歌守边将士84首;描写边塞景色与记述边地民风77首;闺怨、征人怨与乡恋40首;抒发壮志豪情与赠别饯行25首;鞭挞战争、主张和平、批判穷兵黩武政策与表达凄惋之情19首。
这些选诗中体现出在边塞艰苦环境中铸造的乐观向上、顽强自信、积极进取的大唐精神,在唐代其他类型的诗歌中是极为少见的,唐代的选家已经充分认识到这种时代精神,纷纷在选编实践中凸显这一主题思想的诗作,例如祖咏《望蓟门》:“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2](p289)另如李白《送族弟绾赴安西作》:“尔挥白刃出门去,剪虏若草收奇功。”[3](p12)再如陶翰《赠郑员外》:“儒服揖诸将,雄谋吞大荒。金门来见谒,朱绂生辉光。数年侍御史,稍迁尚书郎。人生志气立,所贵功业昌。何必守章句,终年事苍黄。”[4](p143)这些边塞题材的选诗,展现了唐人昂扬向上的精神,令我们今天的读者依然为之振奋,可见其永恒的艺术魅力。
这些选诗中的另一个亮点是对塞上风景与边地风土人情的生动描写,诗人以粗犷的笔触、浓重的色彩,图绘出一幅幅绮丽苍茫的画卷,向我们展示了充满神秘、雄奇、壮美的边塞自然风光和异域情调。例如:王之涣《凉州词》:“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直上白云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5](p286)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一座边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而玉门关外,春光不度,杨柳不青,勾起游子无限的乡思。此诗写得悲壮苍凉,但绝无衰飒颓唐的情绪,表现出诗人广阔的心胸。再如:李益《过五原胡儿饮马泉》:“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6](p430)描写五原的原野上,杨柳拂水,丰草映目,风光绮丽,春意盎然,一派色彩明丽,景色诱人的美景。而夜间的五原,明月当空的原野上哀怨的胡笳声,蕴含着一丝忧伤的情调,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人倚剑云天,赞叹了守边将士远离家乡,捍卫疆土的英雄形象。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唐代边塞诗是当时民族关系的一面镜子。而这14家选诗中,最值得一提的也正是它真实展现了唐代人对和平生活与民族和睦的热切向往。例如:崔颢《雁门胡人歌》写少数民族“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7](p165)他们同中原人民一样向往着和平宁静的生活。高适《营州歌》[8](p157)和王昌龄《城旁》[9](p6)同样热情洋溢地赞美了江山一统之下少数民族少年善骑尚武的精神风貌。频繁而残酷的战争无论带给哪个民族人民的都只是无尽的苦难,例如李颀《古意》中说:“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能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10](p149)反映了战争中官兵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他们反对战争,要求民族和睦的强烈愿望。兵戎相见并非处理民族问题的高明手段,一些远见卓识的诗人立足民族友好的高度,提出了“弥兵”、“文治”、“文德”的主张,这无论从当时民族关系的实际还是从文学内涵的高度来看,都具有进步意义。例如:裴催《奉和御制平胡》诗中提出“将军行逐虏,使者亦和戎”,认为“非用武为雄”,标榜“文德在唐风”。[11](p983)李白《战城南》忠告“乃知兵者凶器,圣君应不得已而用之。”[12](p16)杨凭《边塞行》更是一语中的指出“圣主嗤炎汉,无心自勒兵。”[13](p439)
2.统计数据展示的浪漫主义色彩
在唐代,边塞诗派尽管没有共同的旗帜、共同的组织,甚至没有统一的、明确的创作主张和理论,但是读者和研究者只要把他们的作品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和研究,就会发现其中共同的艺术特色,即唐代边塞诗以其慷慨壮大的气势和恢弘壮美的意境著称于世,弥漫着浓烈的英雄浪漫主义色彩。
通过对14种“唐人选唐诗”底本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这其中收录了80首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边塞诗作,看到了这样一群激扬英武的英雄,他们中既有少侠、将军等个体形象,也有戍边士卒群体的形象。这些形象刻画得大多豪气横溢、顾盼生姿,在文学长廊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身影。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各底本入选的边塞诗中,少年英雄形象比比皆是。如:王昌龄《邯郸少年行》、《城旁》[14](p6),王维《少年行》[15](p132),李廓《猛士行》[16](p721)等。一个个意气风发、身手矫健、英姿飒爽的倜傥少年跃然纸上。英雄不仅只是那些闪光的个体,更有无数不知名的士卒。广为传唱的便是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7](p233)它表现的是视死如归的豪迈和旷达,酒还未喝,人已沉醉在激昂的情感之中,这样的英雄浪漫主义只能诞生在边塞辽阔苍茫的大地上。再如:崔颢《古游侠呈军中诸将》:“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还家行且猎,弓矢速如飞。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腰间带两绶,转盼生光辉。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18](p162)这样充满男子汉豪放、粗犷气度的诗作也正是生活、战斗在这片热土的将士们所特有精神面貌的真实反映。
无论是借诗中人物形象刻画来传情达意,还是直抒胸臆,浓烈的英雄浪漫主义气息在唐人所选的唐代边塞诗中都是普遍存在的。英雄浪漫主义作为一段壮丽的旋律,构成了大唐恢弘乐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必然被同时代的人所欣赏,亦必然被唐代的选家所重视。
3.统计数据展示的崇高美学特质
通过对14种“唐人选唐诗”底本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这其中收录了146首具有“崇高”美学特质的边塞诗作,占入选边塞诗总数的59.6%,由此可见,唐人对具备“崇高”美学特质的边塞诗情有独钟。
在“唐人选唐诗”入选的全部唐代边塞诗中,尤其是盛唐边塞诗,充斥着一种压倒一切、征服一切的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它们真实地再现了祖国边疆壮丽苍茫的自然景色,生动地塑造了守边将士的英雄群像。主人公的伟岸形象,民族的伟大性格总是浸透在那云沙飞扬、苍茫雪山、黄沙金甲,红旗半卷等悲壮场面的描述以及北风卷地、白草摧折、宝刀冻断等威力无比的自然形象中,人作为主体也总是处在对自然威力的支配驾驭地位之上,人在与自然环境的对抗当中,凸显出“崇高”的美感。各个不同的边塞诗人总是潜移默化地沐浴在这种艺术风格之下,在各自的诗歌创作中放出异彩,给人慷慨激昂的审美感受。
唐人是与我们有共鸣的,例如殷璠《河岳英灵集》评王昌龄诗云:“惊耳骇目”,[19](p183)是说他的诗作句奇格俊、雄浑自然。再如唐代边塞诗坛的领军人物高适,其诗中灌注着雄健奔放的气势,激昂慷慨的精神,殷璠《河岳英灵集》亦有评语云:“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20](p152)而同一书中评陶翰诗曰:“历代词人,诗笔双美者鲜矣,今陶生实谓兼之,既多兴象,复备风骨,三百年以前,方可论其体裁也。”[21](p142)在“唐人选唐诗”中除上述几家之外,崔颢、王翰、李益等所作边塞诗同样境界阔大,气魄宏伟,意气豪迈。
唐代边塞诗中所有这些被称为奇丽、俊逸、雄浑、刚劲、峭拔、悲壮等艺术特色的诗作,常引发读者敬畏、豪迈之情,这在美学理论中统统可称为“崇高”,其审美作用必然使人精神上接受洗礼,受到陶冶,焕发出激昂进取的力量。
四.结语:关于本项研究局限性的讨论
“唐人选唐诗”各种选本亡佚颇多,如顾陶《唐诗类选》等综括全唐的扛鼎之作今已不能得见,实在叹为惋惜!而现存者仅九牛一毛,且收录唐代各个时期及各种风格的诗歌极不均衡,仅能反映出唐诗演进中某一阶段、某一侧面的传播与接受情况,由此一斑实难窥到全豹。故选取14种选本作为定量分析的数据来源确是乎薄弱匮乏,对“唐人选唐诗”选录唐代边塞诗的分析论断难免出现偏颇,据此所见之唐代当时人对本朝边塞诗审美接受与评价情况,着实存在着相当的局限性,很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4][5][6][7][8][10][11][13][15][16][17][18][19][20][21]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9][12][14]元结,殷璠.唐人选唐诗十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作者介绍:张华林,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