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学校发展的“文化脚印”

2016-09-10 07:22刘爱国
基础教育参考 2016年14期
关键词:高级中学校友办学

刘爱国

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的前身是爱国金融家、实业家秦润卿先生于1925年创建的钱业公学,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更名为新中中学。世纪之交,学校更名为新中高级中学,于2005年成为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揭开了新的发展篇章。2015年,学校举行了90周年建校纪念活动,通过活动,溯源学校精神,追寻学校发展的“文化脚印”。

一、以寻访校友活动树立学校文化自觉和自信

在“以人为本,以德立身,沉毅笃行,自信自为”的学校传统精神基础上,结合当代学生发展特点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提出了“为学生终身奠基,让学生终身怀念”的办学新理念。“为学生终身奠基”是从当下畅想未来,“让学生终身怀念”则是站在未来的视角提升当下的教育,二者共同构成了学校的办学新理念。

学校以建校纪念活动为契机,通过寻访校友等活动更好地传承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两年多来,由校领导组成的寻访团共寻访了百余名校友。1950届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材料科学家郭景坤先生10多年前身患癌症,曾两次复发,仍与疾病作顽强抗争。近日他回到母校,与师生谈起当年的学习生活时,深有感触地说:“正是母校‘追求上进,不怕困难挫折’的校风,激励我战胜了病魔。”

曾获上海市“教育功臣”称号的1950届校友、著名的桥梁结构和抗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范立础先生说:“正是学校这种严谨甚至近乎严苛的学习环境给自己打下了扎实的学业基础。”他特请前去拜访的校领导转告母校的小校友——学生时代打下坚实的学业基础将会受益终身。这也是范老对新中学子的殷切期望。

寻访的校友中有90多岁高龄的老教师,有“两院”院士、著名科学家和教授专家,有在国际体坛上指导运动员为国家屡夺金牌的优秀教练员和我国最年轻的象棋特级大师,还有许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添砖加瓦的普通劳动者。在寻访中,广大师生深切地感受到校友们对母校的怀念和感恩之情,正是这种感情促使他们时刻关注着学校的发展。

回首90年来“从钱业公学到新中高级中学”的发展历史,学校英才辈出,值得每一个新中人骄傲和自豪,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做学校文化的传承者和发展者。新中的每一次发展无不体现其固有而独特的文化脚印,传承新中文化,要求我们办学不仅要有脚踏实地的干劲,还要有仰望星空的视野;既要有对传统的尊重和弘扬,更要有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这样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二、以“三校一丛书”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结合建校90周年纪念活动,学校做了以下可载人“新中发展史”的文化大事。

一是建校史馆。为记录与再现“从钱业到新中”的历史足迹,展示学校办学风貌与教育实绩,弘扬学校文化精神,学校建立了新中高级中学校史馆,并邀请学校2000届毕业生、中国象棋特级大师孙勇征为校史馆题写馆名。校史馆按照学校办学进程的阶段与特点,通过文字、图片、实物、模型、雕塑以及影像资料,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多角度、全方位、系统地展现新中高级中学的悠久历史、教育传统以及优良校风,以追思先贤、激励当代、启迪后世。

二是确立校训。学校创始人秦润卿先生于1923年创建了“修能学社”,1925年扩建为“钱业公学”(新中前身)。在纪念建校90周年梳理学校历史文脉活动中,学校将“树德修能”确立为校训,并邀请学校1950届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郭景坤先生题写了校训。“修能”一词始见于《离骚》:“又重之以修能”,即美好的外表仪形,意指很强的才干和能力。

三是重谱校歌。新中(钱业)校歌是由1955届校友、《安徽日报》高级记者、安徽省文史馆馆员、安徽省优秀新闻工作者费修竹先生提供的,由同为钱业学生的费修竹先生的姐姐根据回忆整理而成。学校党总支书记、上海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特聘教授陈聆洁为之重新谱曲。

四是出版“新中教育丛书”。“新中教育丛书”是学校办学育人工作发展水到渠成的成果,是学校集体智慧的结晶。丛书既呈现和展示了当前教育、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又体现了“钱业一新中”90年来学校文化的积淀和传承,也对现阶段学校的工作和未来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目前学校已出版了《把分数拉长了看——奠基终身发展的高中教育》《青春练习曲——新中高级中学学子风采集》《师说新语一新中高级中学教师论文集》《春华秋实——新中高级中学校友回忆录》4本书。

除了庆典活动外,学校还举办了以“课程创新与人才培养”为主题的国际教育论坛,邀请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以及全市重点高中和国际国内友好学校校长出席。通过这样的交流,进一步拓宽了学校的国际视野,并更好地推进了本土教育的发展,在让新中走向世界教育的同时,也让世界教育逐步认识了新中。

三、以创新精神谋划学校文化发展蓝图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给教育带来的活力和机遇,使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经历了一条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在规模和内涵上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世纪之交的易地重建和实验性示范高中的创建实践,使学校经历了发展历史上最快的一个阶段。

纪念新中建校90周年活动是对学校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今天的新中人,既要尊重历史,成为学校文化的“薪火传递者”,又要不断汲取当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文化的营养,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不断构建新的发展愿景。

一所学校只有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才能实现提升学校综合素质的目标,从而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校训“树德修能”的核心是育人,而课程是实现办学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将把“树德修能”的校训落到实处,紧紧围绕“为学生终身奠基,让学生终身怀念”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与教学的育人功能,在丰富多彩的基础上追求特色,构建奠基终身发展的课程,把课程这一粒“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让其发芽、开花、结果。

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背后折射的是教师的素质。作为教育者,教师自身也需“树德修能”。为此,学校始终把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终身学习的教师队伍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从统一认识、明确目标,专业发展、聚焦课堂,重视青年、建设梯队,改进评价、促进发展四个方面开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工作。

建校纪念活动是阶段性的工作,而以创新精神思考、探索和实践学校文化,是学校不懈追求的永恒目标。放眼明天,新中人将继续沿着“奠基终身发展”的道路前进,努力打造与时俱进的教师团队,构建面向世界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

(责任编辑 杨晶晶)

猜你喜欢
高级中学校友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香港服装学院专场发布
校友资源开发管理智慧系统初探
“互联网+”校友资源开发探索思考
如何才能做到回归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