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鸿
随着《纲要》的颁布实施,笔者开始思考如何创设一个能吸引幼儿、引导幼儿、支持幼儿活动的区域环境?如何将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使幼儿获得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孩子们在区域游戏活动中究竟收获些什么?针对以上的问题,近年来,我园本着传承、创新的精神,提出一个新课题“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的开展”,将主题与区域有效结合起来,从而使区域活动成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效的游戏活动。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我园近年的实践与思考。
一、在主题课程背景下区域活动的创设
区域活动是以游戏化的个别教学、小组教学活动的形式进行。个别教学是每个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活动区以及区域中的活动材料;小组教学是不同区域自然地将幼儿分到不同的活动小组;要创设与主题教学相关的区域活动,首先确定好主题教学内容,要结合本地、本园的实际,既要对幼儿发展有利,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些主题要与幼儿的生活、幼儿的经验、幼儿渴望探索发现和理解的周围的人、事、物密切相联。如:“好吃的蔬菜”这个主题活动的选材就贴近幼儿的生活。蔬菜是每个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看到和感知到的,对幼儿是有一定的认知和感知的食物。在主题活动的开展中了解幼儿对蔬菜印画、美味菜肴、以及模仿成人炒菜、切菜很感兴趣。我们创设了美工区——艺术长廊、探索区——操作区——乐乐快餐厅等。幼儿把在教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创设区域活动中进行探索与实践得以解决。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需求,引出的问题等,创设出有区域氛围、有主题环境特色;又游戏性强、操作性强、探索性强、趣味性强的区域活动。把主题环境区域活动有机整合。使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相辅相成,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呼应、形成教学合力。
二、主题课程背景下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在区域活动中,材料是影响幼儿学习、探索的重要因素。材料的投放一定要具有层次性、多样性、开发性和暗示性,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材料的投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活动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幼儿的兴趣、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新发现或新问题,教师对材料进行撤换和调整。然而,活动材料作为一种教学资源,他将花费教师大量的精力,凝聚了教师大量的创造性劳动,那怎样让材料的生命在区域活动中得以延长呢?我们在主题与区域活动的实践中尝试得出,当一个主题结束、另一个主题即将开始的时候,如果两者缺乏过渡,幼儿会感到不适应。因此,在前一个主题结束之前,教师要有意识的在各区域中投放一些与下一个主题内容相关的材料,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幼儿对下一个主题的兴趣和参与欲望,实现主题与主题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自然过渡。在更换部分材料的基础上,在原有材料状态下做一些迁移调整,使材料在组合与变换的过程中赋予新面貌和价值,以挖掘材料的潜在力,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
在“多变的色彩”主题过渡到“好吃的蔬菜”主题中,我们把前面主题中有用的材料进行组合与调整,把它们分类投放到我们“好吃的蔬菜”主题的各区域中。在美工区——艺术长廊:我们为小朋友提供大量的操作材料有:绘画用的各种颜色的卡纸和圆形、半圆形、长条形的小碎纸片,幼儿根据蔬菜的颜色选择彩色纸,画出相应的蔬菜再用小碎纸进行装饰,再用剪刀剪下展示在艺术长廊或主题活动中;还有蔬菜拓印、橡皮泥制作蔬菜、制作的蔬菜拼图卡、颜料等。还有最具特色的操作区——乐乐快餐店,发动家长和幼儿收集蛋糕盘、塑料刀具餐具(碗、盘、勺筷子)、各种蔬菜分类摆放、菜板、调料、小平锅、锅铲、布置出快餐厅的氛围、餐桌并贴上餐桌号、打印各种丰富的菜谱及菜肴图案等。这些区域活动很受小朋友们喜欢,他们每天在区域活动中体验着快乐的玩中学,学中玩。通过活动区,使他们在动手动脑的实践操作过程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快乐,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创作的愿望。而随着区域活动的深入开展,主题活动环境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从中呈现出了主题环境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三、主题课程背景下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作用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恰到好处的师幼互动是最重要的。当孩子活动时,教师就是孩子的最佳观众和听众,倾听孩子的交流,观察孩子的表现;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教师是孩子的合作者和支持者,为孩子搭建起通往成功的桥梁;当孩子在探索、尝试的过程中,教师以引导和鼓励的方式,鼓励孩子发现更优化、更合理的操作方式,帮助孩子提高操作水平;当孩子对活动规则模糊和不清时,教师要耐心示范引导,帮孩子逐步建立规则意识;当孩子在活动中兴趣减退或转移时,教师应成为孩子的玩伴,用激情感染孩子,激发孩子活动兴趣……可见,有了教师细致的观察,才能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并适时做出调整;有了教师及时指导,幼儿区域活动水平才会显著提高,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区域活动,带给孩子更大的主动性,也带给教师很多的疑惑,那教师怎样引领幼儿开展区域活动呢?
首先是为幼儿提供有关主题的相关资料及量多类足活动所需的操作材料、活动的时间、布置有氛围的活动场地等等。幼儿可按照自己的兴趣与需要,自由选择活动区,自主解决与环境相互作用或活动的方式方法(包括玩什么、怎么玩、和谁玩等)。使幼儿可以在区域中展开尝试与探索活动,形成主题;其次是教师的引导,教师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学习观察思考,尽量不直接,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以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发展状态,对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以及表现,做出适宜的、及时的反应,提供适时的、适当的隐性指导与帮助,并对特色区活动进行调整、补充、修正,支持和扩展幼儿的学习活动,使幼儿在特色区的游戏中探索与认识周围世界,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人交往、合作,调节与表现自己的情绪。这是以个别指导为基础,以教师支持和扶助为特征的。既是指导同一区内的同一内容,方法要因人而宜。对于能力强的幼儿而言,老师只是观众欣赏者;对于能力一般的幼儿,老师常在他遇到困难时出现在他身旁,有时建议他改变一下操作方法,有时提醒他注意哪一步骤,对于他们而言,老师是他们成功的阶梯;老师更多的时间是留给能力弱的幼儿,当语言启发没有效果时,老师还要给予直接的帮助,如折纸时示范折的过程,表演时拉着他的双臂一起舞蹈。老师好比他们手中的拐杖,他们每走一步都会感觉到有老师在支撑着他们。空间距离的接近,使教师能走近孩子,有可能了解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水平。运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幼儿开展主题、生成主题;借助操作的材料、幼儿活动情景、活动兴趣提出主题,抓住教育教学契机对幼儿进行点拨,把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把区域活动推向高潮。
在“主题课程背景下开展区域活动”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区域活动是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区域活动不再是形式和摆设品,我们让环境说话,使地面、墙面、桌面被充分利用,使环境布置、材料、设备等蕴涵的教育因素发挥作用,充分挖掘每一个幼儿的潜能,使他们获得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同时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本园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我们将继续探索、创新,开展好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让孩子从真正意义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责任编辑:张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