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勤玲
〔关键词〕家庭教育;自主性;亲子沟通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1到3岁的幼儿处于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的发展阶段,其中心任务是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积极的经验可以引导孩子认可自主活动,然后产生自主性。如果孩子经验的大部分由消极经验构成,则会导致孩子感到羞怯并怀疑其自主活动力。
这个阶段的幼儿,表现出一些比较典型的行为特征如否定性、探索性及自理能力,表明他正在努力成为一个自主的个体。自主性发展的一个信号是否定性,即孩子开始说“不”。这表明孩子开始能把自己当成独立于母亲和其他人的个体,他意识到了自我——他与生活中的成人有所不同,他发现了权力,并开始运用这种权力。自主性发展的另一个信号是孩子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周围环境中的事物。他对事物感到好奇,想去触摸和尝试,他用这种探索来认识他们是独立的个体,是与其他人和事物相分离的。自理能力的提高也是自主性发展的一个标志。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及其他照料者能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帮助孩子发展积极经验,将有利于幼儿的自主性获得健康发展。
首先,父母要创设幼儿自主发展的家庭环境,使幼儿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探索活动。
家中的环境应该是安全的,要确保孩子探索和体验的物体是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比如清洁剂、药品、剪刀等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玻璃等易碎物品不要放在桌子上,插座要盖好等。父母给孩子提供的玩具要安全,没有尖锐的边角和细小的零部件等。另外,家中的环境应该是宽松自由的,父母要鼓励孩子的自由探索,不要对孩子的探索活动设置太多限制。如果父母什么都不让孩子碰触,不让孩子自己尝试,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在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严格限制时,他们的好奇心就会消失殆尽,从此不愿冒险和独立,也再不愿为自己努力。
父母在鼓励孩子自由探索时,可以利用幼儿喜欢模仿并乐于参与成人生活的特点,引导幼儿适当参与到生活中。我儿子小时候喜欢在厨房里看我做饭,于是,我就分给他一些简单的活,如剥蒜皮、搅拌蛋液、洗土豆等。儿子不仅非常乐意干,而且干得像模像样。有一天晚上,儿子想看我在水池里洗衣服,可他个子矮看不见,就自己跑去拿来一个小板凳站在上面看。我想这正是锻炼他劳动的机会。一会儿,我将他的小衣服洗净拧干并对他说:“妈妈交给你一个任务,能完成吗?”“能!”儿子很干脆地回答。“帮妈妈把衣服晾到暖气片上去。”“好。”他接过衣服,一溜小跑就去了。一会儿回来说:“妈妈,晾好了。”“再去帮妈妈打开卫生间的门,我把水倒掉。”他又颠颠地跑去开门。这一晚上,我洗衣服,儿子帮我晾,帮我开门,他忙得不亦乐乎,我也觉得心里美滋滋的。
其次,父母要重视游戏在幼儿自主发展中的作用。
幼儿通过游戏能发展各种技能;幼儿通过游戏构建自己的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一种控制感,从而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游戏还为情感提供了一个安全阀,通过游戏,幼儿以一种积极有力的方式去应对焦虑、恐惧和其他令人不安的情感。对于儿童游戏,一方面孩子需要父母及家人的主动参与,另一方面,对于孩子与同伴间自发的游戏,父母尽量不要干预。
儿子小时候,大部分时间由我父母照料。我父亲经常带他去集贸市场买菜,回家后,菜就成为了儿子游戏的道具。他把菜摆在地板上,拿出家中的小秤,让我母亲扮演买菜人,他自己扮演卖菜人,两人一问一答,讨价还价,最后达成交易,完成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儿子自主地选择游戏,分配角色,控制进程,从充分体验到一种控制感和力量感。邻居家有一个与我儿子同龄的很文静的小女孩,他们两人喜欢一起模仿在医院看病打针的游戏。我儿子经常去医院看病打针,小女孩的姥姥是医生,她对医生这个职业比较熟悉,因此在游戏中,小女孩扮演医生的角色,对我儿子扮演的病人既温柔又耐心,儿子体验到了愉悦、平和的情感,消除了在现实世界中看病打针所带来的紧张和恐惧。
最后,父母要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
处于自主性发展阶段的幼儿,有了独立做事的能力和需要,父母应顺应需要适时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吃饭、穿衣、洗脸、整理玩具等,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有耐心,不要因为孩子做事慢或者做得不好就包办代替,这是剥夺了孩子独立做事的机会,影响他发展出相应的能力。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过程中,父母要给予指导和示范,使孩子掌握做事的技巧和方法。只有掌握了相应的方法,孩子做事才能有条理、有效率,才能体验到做事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有一天我在洗衣服,儿子在旁边看着,也跃跃欲试。我给儿子拿来一个小塑料盆和一块小小的肥皂,然后给儿子讲解洗衣服的程序:浸湿、拧干、打肥皂、轻揉、漂洗、再拧干、晾晒。接着我开始洗衣服,儿子照着我的样子去做,很快就掌握了洗衣服的技巧,把自己的小手帕洗得干干净净,并亲自晾在衣架上。等把这一切干完,儿子红扑扑的小脸和兴奋的神情表明做事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和满足。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过程中,父母要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用赞赏、鼓励的话语,肯定孩子做的工作,让孩子体验到做事的乐趣,产生自信和自我价值感。即使孩子做得不完美,也不要苛责他,而是用温柔的语气告诉他,“如果那样做,可能就更好了”,这样不仅使孩子明白怎样能做得更好,而且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做事的积极性。
(作者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胜利庄路12号,济南,250031)
编辑/王 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