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新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影视作品也追随数字革命的潮流有了新的形式。影视技术的突飞猛进、影视设备成本的大幅降低为微电影的普及和大众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型的创意表达工具,引起了不少学生的关注,很多中小学生开始加入创作微电影的队伍,他们使用单反相机、家用DV、卡片机甚至手机完成微电影的创作,记录自己的生活、学习,抒发自己的情感。
2015年9月,我开始编写《学拍微电影》一书,此书作为威盛中国芯HTC成长数字营创新课堂系列丛书之一于今年7月正式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本书是针对青少年学习微电影创作的普及读本,系统讲解了如何编写微电影的剧本,怎样选择拍摄器材,如何进行拍摄、录制声音、编辑视频以及与电影有关的知识。
通过近几年在小学辅导学生拍摄微电影的实践,我发现学生们会以微电影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用独特的视角观察和感悟生活,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更加阳光、更加热爱生活。我带领学生们拍摄了《让我们一起追梦》《收获》《投票》《同学我们能否再见》《还是朋友》等微电影作品,其中四部获得市级以上的各种奖励。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一谈微电影课程给学生们带来的收获。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传授知识不是教师的全部工作,教师更重要的任务是关注学生如何做人。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能只是说教,还要通过各种方式让他们进行社会实践。
我校的行动公益社定期组织学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我让学生随身携带DV将老人们的生活拍摄下来,回来后制成DV短片给全体学生播放,让他们看到老年人生活的诸多不便,教育他们关心身边的老人,同时组织他们编写有关关心老年人生活的微电影剧本。
我指导学生拍摄微电影的目的是让他们发现身边的真善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量不要去触及一些个别现象,避免一些负面影响。中小学生拍摄微电影应该把视角放在熟悉的学生生活中,这样才真实可信,尽量不要去涉及不熟悉的生活,凭空想象所完成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
学会用镜头讲故事
微电影是一种新的表达方式,要想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必须学会使用电影的语言。在学习拍摄微电影初期,教师可以多让学生观摩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选择电影中的部分情节让他们写出类似分镜头的拉片(如上表),还可以让他们模仿影片中的运镜方式拍摄出来并进行讨论:说一说导演为什么采用这种方式?导演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如果换成你来拍摄,你想如何实现?
通过这种训练方式,学生可以从优秀的作品中学习和借鉴,有效提高自身的拍摄水平。
学会协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拍摄微电影和拍摄电影都是一种团队行为,这个团队中一般有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师、剪辑师、配乐师、特效师、灯光师、美术师、服装师、道具师等人员,但由于拍摄微电影的成本低、周期短,往往是一人身兼数职。
在微电影团队中起核心作用的是担任导演的同学,导演的职责是熟悉、编写文字脚本,编写分镜头剧本,并组织摄制工作。导演要对剧组各成员提出具体的任务和技术要求,领导整个录制工作,并进行现场摄制指挥。对一个学生来说这些工作无疑是繁重的,实现起来困难重重,这需要辅导教师辅助学生完成,并不断培养、提升他们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不断地成长,同时整个团队成员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学习数码设备的使用,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微电影的拍摄需要学生学会使用单反、DV、智能手机等数码设备。
目前,智能手机的功能非常强大,录像、录音、照相等功能一应俱全,而且便携、操作方便,学生可以在学校、家里任意地方取景拍摄。在后期的编辑中,学生还需要使用网络查找素材,利用计算机录音,并使用视频编辑软件进行素材的加工和编辑,这些操作不仅会使他们掌握更多的数字媒体技术,而且能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学会拍摄微电影并不难,难在拍摄出高水准的微电影,相信学生们能够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走进微电影的世界,通过自己的实践拍摄出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艺术水准高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