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志东
摘 要:笔者通过对高中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选手上报的教学设计、模块计划和教案统计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共性问题,让更多的体育教师能够在今后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加以注意。
关键词:第三只眼;基本功大赛;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2-0043-04
2014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高中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在徐州一中取得圆满成功。笔者有幸作为评委全程参加了大赛评审工作。选手中专业技能全面、课堂教学水平高的不乏其人,让在场评委和观摩教师眼前一亮,令人折服。但也有一些选手在通用技术(粉笔字、演讲、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课堂教学)、专业技能展示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为了维护比赛的权威性、严肃性、保密性、隐私性,减少主观人为因素的影响,笔者对选手上报的教学设计、模块计划和教案统计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共性问题,让更多的体育教师能够在今后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加以注意,少走弯路,快速发展。
一、教学文件的数据统计
1.参赛教师情况概述
本次参赛选手共有26位,其中男教师15人(占57.6%)、女教师11人(占42.4%);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27岁;研究生学历5人(占19.2%)、本科学历21人(占80.8%);一级教师20人(占76.9%)、二级教师6人(占23.1%)。
2.教学内容的选择(表1)
3.模块计划及课次的安排(表2)
4.教学目标的制定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26篇教案均比较合乎要求,100%预设正确,目标指向具体,行为动词用词规范。
5.运动负荷(包括时间分配)
从教案中发现在练习时间预设上存在严重错误的,篮球有3篇、健美操有1篇、单杠有1篇、田径有3篇、足球有2篇、技巧有1篇。
6.教具器材使用(表3)
7.教学方法(表4)
在教与学的方法使用上,每位参赛教师都能够使用多种教与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
8.其他
在场地使用方面,有7节课是在体育馆授课,它们包括健身操4节、武术2节、篮球1节。
在器材发放上也有一些变化,2节篮球课、1节足球课是事先将球发到学生手中,其他一些课,均是在课中通过教师的巧妙设计分发器材。
每节课教师都对学生加强了体能和身体素质的训练,且练习时间均比较恰如其分。
二、分析
1.从基本条件因素看
从参赛教师的性别特征情况看,男女比例没有太大差异,说明在各市选拔当中,男、女教师都能够参加基本功的选拔,教师积极性比较高,各市没有出现性别歧视。
从参赛教师的年龄情况看,老中青教师都有,年轻教师居多。据资料和现场演讲中反映的情况来看,刚工作几年的教师不在少数。一方面,说明年轻教师成长比较迅速;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中青年教师青黄不接。此外也说明在基层选拔中,中老年教师在专业技能展示上因年龄大、身体素质退化等原因,不能够参加省级比赛。
从参赛教师的学历情况看,高中教师学历都能够达到国家、省、市要求,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占19.2%,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在进行教学和科研上有一定的优势。
从参赛教师的职称情况看,一级教师占76.9%,二级教师占23.1%,高级教师参赛比率为0,实际上也反映出职称高的老师在职业追求上有懈怠。也有几位岁数较大的老师参赛,其中45岁教师参赛更加说明了体育教师对申报高级职称的渴望与追求。二级教师比例占1/5,进一步验证了参赛教师年龄偏小、教龄偏短。
2.从教学内容选择上看
因考虑到徐州一中模块选项教学中没有开设排球内容,故没有选手选择排球教学内容。六个必修内容运动技能系列都在选择教学内容中,分布比较均匀。这进一步证明了:在江苏省各地高中教学中,教师能够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结合各地的学生实际情况,按照标准和省教研室高中教学要求去实施教学。
3.从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看
大部分教师敢于选择难度大、挑战性强的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性别特征,选择新兴体育项目,特别注重技能教学。教师敢于选择这样的教学内容,是有一定的教学功底的。
当然也有一些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难度偏低,约占15.4%,选择难度偏低的教学内容,说明选手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解还存在偏差,对教材的熟悉程度不够,驾驭难度大的教材的能力弱等。通过了解,不少教师在大学学习时,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导致在高中教学时,难以选择不熟悉的教材去给学生上课。也有的是各地在开设模块教学中,任课教师只选择自己的本专项项目,这让他们在比赛中选择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教学内容时心中没底。
4.从模块计划及课次安排上看
从教学计划文件中发现,3节课既有规范的模块计划也有单元计划;12节课只提供了简单的模块计划和单元计划;10节课仅有单元计划;1节课既无模块计划也无单元计划。在教学计划上明显存在着不规范之处,且文档书写、标点符号等不规范。上报省级比赛的教学文件,都没有模块计划,甚至于没有单元计划,这暴露出平时课时计划(教案)制订的依据从何而来的问题。高中课标明确要求:高中教学按照模块计划执行,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是跨年级、跨班级选项学习,也可以是班内选项学习,但是必须是模块教学。模块计划中包含了若干个单元计划。作为省级比赛提供的教学文件,必须是全面的、成体系的,便于评委和观摩教师了解参赛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对模块内容计划的制订能力等。
5.从教学目标的制定看
26篇教案目标预设正确,也再一次说明江苏省各地很重视新课标的培训,培训的效果比较明显。以连云港市为例,近三年连云港市教育局针对执行课标中出现的问题,在对体育课学习目标制定、体育课中运动负荷的设定等,开展了多次培训,教师受益很大。例如篮球突分配合一课中,“80%以上的学生会用运球同侧步技术突破对手,并掌握合理分球的方法、时机。其中有60%以上的学生能运用突分配合进行实战演练,20%的学生能在消极防守下完成突分配合”等。
6.从运动负荷的预设看
发现11篇教案,运动负荷的设定是错误的,学生练习时间预设错误,造成运动负荷中的练习密度势必是错误的,甚至于是凭空想象的。这部分选手不了解运动负荷这个指标中学生实际练习时间究竟是什么意思,故出现了把45分钟全课结构时间作为练习时间,11位教师出现同样的错误,占全部选手2/5之多,可以想象他们对于体育教学论的知识还严重缺乏,需要尽快弥补。
7.从场地使用上看
大家更加注意节约化,小场地,大应用。7节课在室内馆进行,也反映出江苏省许多学校运动场地条件的现代化,更有利于学生的体育活动。
8.从教学方法使用看
大部分老师运用多种教与学的方法,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将传统的实用的教学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如将讨论法和分层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结合起来运用等。当然在教案中也发现高一年级的立定三级跳远课使用的是情境教学——青春舞会,情境教学方法使用于高中体育课尚需商榷。
三、建议
1.教师个人自我发展原动力需要内外因共同作用
从参赛情况看,年轻教师在积极努力地进取,中老年教师的竞争动力明显缺失。晋升高级职称,是年轻教师积极参赛的因素之一。同时也反证了:职称高的中老年教师在取得高级职称后,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职业懈怠,体育课应付教学,体能下降,示范能力降低,对参加专业竞赛意识淡薄。为了提升高级教师的积极性,必须走两条路:一是,学校层面要进一步发挥中老年教师的积极性,如让他们带教年轻教师;在绩效考核和学校考评中,将高职称的比重相对加大等,用政策杠杆来撬动教师低落的职业动力。二也是最重要的,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要正视自己,身体素质不如年轻人是不争的事实,要敢于向年轻人挑战,坚持锻炼身体,一般的技术动作还是能完成的。竞争的平台也给了职称高的中老年教师良好的机会,如果能够在省、市基本功比赛中获得较好的奖项,对于晋升正高级教师的职称无疑是最好的支撑。
参赛教师中也有年龄偏大的,证明了在学校中教师教龄长、职称偏低现象依然存在。一是政策上要为教师提供晋升的机会。二是教师要在工作中注意加强各方面的积累,如教科研、教学成绩(包括运动训练成绩)、教学竞赛等,保证自己在晋升中有较好的业绩,从而“搭上每一班车”。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中年教师都必须有自主的、自觉的、主动的专业发展意识。那种被动的、迫于工作或升职压力的专业发展意识是万万不可取的。
2.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与修炼
这次参赛选手上报的教学文件中发现的运动负荷中练习时间、练习密度预设错误,选择的教学内容深度不够等现象,暴露了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系统、教材熟悉程度较低等,教学能力亟待提高。一是要补上体育教学论的知识,像运动负荷中练习密度、学生练习时间、平均心率、练习指数等基本知识必须搞懂学会。二是要进一步更新课程理念,研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文件,了解各水平学段学生的体育学习基本要求,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三是要补上专业技能与知识缺乏的这一课。当今的大学课程设置和20世纪的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有很大的不同,体育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学校对教学要求松懈,使得许多大学生根本没有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体育专业知识比较缺乏单一。加之高中的模块教学,导致了许多教师教学内容选择的时候只选择自己的专项技术,很少去选择跨栏跑、背越式跳高等难度大的教学内容去教。到了参加教学竞赛时,有心想去挑战自己,却由于缺少实践,没有积累,对各种教材心中无数,力不从心。因此,要想驾驭得了教材,最佳办法是把每一个教材亲自去教授一遍、研究一遍、熟悉一遍,“有了金刚钻,敢揽瓷器活”。对于许多教师来说,从头学习一遍初高中教学必需的专业技术很有必要,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学科知识广泛、运动技能全面的全能型教师水平。
3.教师课前教学设计技能提升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培养
教师教学技能一般包括课前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课后反思与学习技能等,本文主要是根据参赛选手提供的教学文件来分析与思考,所以仅就课前教学设计技能加以阐述。教师课前教学设计技能包括各种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目标的确定、重难点的把握、教法学法的设计、场地器材的布置及选择等。这一次基本功比赛中的教学文件上暴露的问题正说明了这一点,如教学计划提供的不完整、器材教具选用的不合理,包括教学方法使用的不适宜,等等。
教学计划制订是老师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教学设计是否规范决定了体育课的好坏。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体育教学的区别,是选项学习基础上的模块教学大同小异,但是无论如何必须要制订教学计划。就课前教学设计而言,一是要有一定的设计能力,教师要掌握设计的基本知识,表格式、文字式均可。二是要熟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知道在高中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学习内容,充分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标准的框架结构。三是对教材熟悉程度要高,要保证在模块计划确定后,自己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实施下去。四是要根据学情,结合校情,发挥备课组集体智慧,共同做好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需要经历研习-分析-了解-学习-编写-实践-完善的过程。“研习”即为研究课程标准;“分析”即分析教材;“了解”即学情分析;“学习”即学习他人的经验;“编写”即编写教学计划,从学段计划到课时计划;“实践”即设计实施;“完善”即通过教学实践,进行修改完善。因此,教师课前教学设计技能提升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加以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