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艺术教育一体化及其启示

2016-09-10 07:22刘昊
世界教育信息 2016年19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一体化创新能力

刘昊

摘 要:英国是全球艺术活动最活跃、最富创意的国家之一。英国政府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与发展经济和培养创意人才的关系,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其对文化的理解和批判。文章对英国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的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若干政策进行述评,从中汲取养分,学习英国艺术教育的思路和经验。

关键词:英国;艺术教育;一体化;创新能力

基于对艺术教育与国家经济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公民跨文化理解力相关性的认识,英国政府高度重视学生艺术教育的发展,不断审视、挖掘艺术教育可能对学生未来生活带来的影响,构建了政府与社会、学校密切合作,课内与课外互为补充的大中小学艺术教育体系。

一、英国大中小学衔接有序的国家艺术课程框架

2014年出台的《英国国家课程框架文件》(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Framework Document),明确了英国小学至初中的9门基础课程——艺术与设计、公民、计算、设计与技术、外语、地理、历史、音乐和体育。除了与我国相似的音乐课外,英国没有“美术”的课程设置,取而代之的是“艺术与设计”和“设计与技术”课程。其中,“艺术与设计”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知识学习与技能的体验,创造工艺设计艺术作品,教学内容涉及绘画、雕塑、平面设计、建筑、工艺、艺术史等多方面;“设计与技术”课程强调实践性,指导学生就过去和现在的设计与技术及其对生活的影响进行批判性评价,并帮助学生运用数学、科学、工程、计算机及艺术等知识设计和制作产品,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这样的课程中,学校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与社区、企业、博物馆、文化行业有效联系与配合,在真正的动手实践中接触到绘图、模板、切割、焊接、电路等各项实际生活中需要具备的技能,了解机械、纺织、建筑等多方面的基础材料和审美特质,掌握通过计算机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方法,学习领域涉及能源、农业、食品、建筑、园艺、时尚等多个领域。《英国国家课程框架文件》甚至将“烹饪与营养学”也作为独立的一部分纳入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与设计”课程,认为烹饪是人类发挥创造力的伟大体现之一,健康的饮食和高超的烹饪技能能够让学生在当今及日后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充分反映了教育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到了高中阶段,艺术课程成为选修,除了基础教育阶段的3门必修课程外,艺术领域进一步扩展,“艺术”(包括艺术与设计、音乐、舞蹈、戏剧、新媒体艺术)、“设计与技术”、“人文”(包括地理和历史)、“现代外语”形成四大选修领域,学校必须向学生提供以上所涉领域中的至少一类课程。如果学生提出需求,学校则应该能提供这四大领域的任一门课程。

由于在英国基础教育中艺术课程与科学、数学、语言等共同归为基础课程,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学生在这样的艺术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的广度、接触社会的维度、对技能掌握的深度以及将所学技术应用于生活实践的程度均可以实现逐步递进,形成大中小学衔接有序的普通学校艺术课程结构。

二、国家层面设立多类艺术教育推广与合作组织

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是由政府拨款的非营利组织,致力于促进英国文化、教育、国际关系的拓展和交流,承担着对外交流活动,以及包括艺术、教育在内的教育改革项目的开发和实施。英国文化协会目前在全球109个国家、200多座城市设有分部,共有7000多名员工,至今已成立81年,是根据英国皇家宪章建立的慈善机构,政府核心拨款占机构年度收入的25%。2015年,英国政府对其拨款总额为7.81亿英镑。该协会设置了一系列艺术、教育、社会领域的项目,让世界更好地了解英国文化与创意。

英国创意文化与教育中心(Creativity Culture and Education,CCE)是英国文化协会的下设机构,负责开发与实施艺术教育创造力培养的各类项目,与英国教育部、艺术家、学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其现任执行长保罗·寇拉(Paul Collard)在2011年底参加在台湾中山大学举行的世界教育研究学会年会论坛接受采访时谈到,“英国政府统计,现在还在中小学念书的孩子,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有60%都还没有‘诞生’。现在成人们锻炼孩子的特定工作能力,等到他们25岁时,特定工作却可能已经消失。当代社会,科技推陈出新,知识的生产与淘汰,以10倍于过往的速度发展;媒体网络信息爆炸,价值多元而混乱……全世界在面对一个完全无法‘准备’的未来都在期待传统教育体系该如何教导下一代。因此,我们应该重新思考教育的核心和目的,发展孩子的创造能力,让他们未来有能力发明新工作。因为未来的世界不需要‘找工作’的人,但需要‘创造工作’的人。”这反应出英国教育部在培养未来合格公民方面体现出的高度责任心,是英国社会对人才创造能力培养的强烈呼吁。

创新伙伴关系项目(Creative Partnerships,CP)是CCE开发并实施的的项目之一,成功地将艺术、文化和创意方法带入课堂。CCE因该项目获得2011年卡塔尔世界教育创新峰会智慧奖。此项目支持包括艺术家、表演者、建筑师、多媒体开发人员和科学家在内的创意专业人士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前者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习惯的催化剂,如想象力、好奇心、纪律与合作、韧性等,见证了学校学生出勤率、成绩、通识教育、家长参与等各方面的有效改善,提高了学生对未来的信心,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艺术潜能。2002-2011年,创新伙伴关系项目的8000多个子项目成功惠及英格兰2700所学校,并优先考虑教育弱势社区,重点帮助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寻找改革的机遇,促进教育公平,让100多万名儿童和9万名教师从中获益。另外,CCE与德国、立陶宛、挪威、韩国、巴基斯坦、新加坡等多个国家与地区广泛开展创新伙伴关系计划,主题涉及艺术类师资培训、艺术类教师交换、艺术家走近贫困地区学校等多个方面。

三、教育部拨专款为普通学校设立“艺术成就奖”

“艺术成就奖”(Artsmark Award)在英国艺术教育领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是英国普通中小学相当看重的荣誉和奖项。该奖项分为3个级别,分别为“艺术成就”基础奖、银奖和金奖。每个奖项的有效期为3年,获得低级别奖项的学校可以在3年以内继续申报高一级别奖项。“艺术成就奖”为政府提供了一个全面考察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评审体系,推动了学校与家庭、社会各文化组织等之间的联系。申请“艺术成就奖”的学校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在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领域提供广泛的实践机会,必须保证学生在走近艺术家和走进艺术机构开展艺术实践方面拥有足够的课内外学时。

早在十多年前,英国国家创意和素质教育咨询委员会(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Creative and Culture Education,NACCCE)便发布了《我们的未来:创造力、文化和教育》(All Our Futures: Creativity, Culture and Education)报告。该报告指出,国家需要从课程改革、师资培训、设立“艺术成就奖”等方面着手,并于2000年9月推动创造力教育相关活动,由政府拨款来奖励成功推广艺术教育与创意教学的大中小学校。该项活动至今已经延续了15年。

四、博物馆设立艺术教育部门,为艺术课堂搭建平台

英国是最早建立博物馆的国家之一,大英博物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早在1931年,英国教育委员会便发布了《博物馆与学校:公共博物馆与公共教育机构不断增加的合作可能性备忘录》(Museums and the Schools: Memorandum on the Possibility of Increased Co-operation Between Public Museums and Public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该备忘录展示了英国国内博物馆教育的发展状况,列举了一些国内及国外的优秀案例。1988年,英国 《国家课程》(National Curriculum)明确指出,学校课程可与博物馆教育相互连接。此后,博物馆开始配合国家课程标准“艺术与设计”课程的指标,针对不同学龄儿童分阶段制定活动手册,与学校各课程相连接,提供详实的参观指南供教师使用。新世纪以来,英国大多数的博物馆都设立博物馆教育部门,形成了博物馆与当地教育部门的常规、多样的合作模式。

以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为例,这家以设计艺术著称的博物馆与英国中小学“艺术与设计”课程非常契合,其官方网站上设有专门的学习板块。学习板块根据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不同阶段进行纵向分类,每一阶段均罗列出该阶段学生在参观前所需达到的知识储备能力和技巧水平,并设置出学生回校后需要重点完成的作业及学习目标。不同的区域详细对应不同阶段的展品、器具和材料,以及不同年龄层次的参观者可以开展的活动范围。例如,在小学阶段的“发现区域”(Discovery Areas),儿童可以在驻馆艺术家的指导下把玩一些艺术复制品、试穿各种道具服装,学习各种搭配的技巧并相互评论;到了中学阶段,则在小学基础上更加系统和专业,添加了更多的对艺术作品原作的欣赏、对画作历史背景的了解等,要求学生从交流和讨论中获得艺术与设计的灵感。除去常规的参观学习之外,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同时开设包括陶艺、视觉艺术、游戏设计等主题的工作室,学生们可以免费参观和参与制作。并且,该馆定期为中学团体举办特色时装设计展、装置艺术展等,邀请艺术家指导学生的绘画和设计练习。

五、政策与建议

一系列由英国政府支持推动的课程体系、项目、行动、计划,将艺术家、企业、社会、学校联动起来,形成良性互动圈,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对发展艺术教育的意识,反映了英国教育界普遍倡导的艺术教育与创造力培养理念,为我国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开拓了思路。

第一,英国艺术教育大中小学紧密衔接,序列清晰,评价体系健全。良好的基础教育为学生积累了较高艺术素养,进入高水平大学后,艺术课程列入大学人文课程体系,与科学教育一起为大学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通道。

第二,英国艺术课程着眼于未来与全球化竞争环境,关注创造力与新媒体技术紧密结合。未来职业需要越来越多的创意型人才,当代工艺与设计、艺术与科学发展迅速,面对时代中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媒体在当代生活中以及艺术课程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教育管理部门需要联动相关学科力量迅速做出反应,进行艺术课程改革,加强教师培训。

第三,英国艺术课程强调学生直接的艺术感受和动手参与艺术实践的过程。艺术学习是学生认识社会、文化、生活、经济、环境的重要载体,应鼓励学生在校内外艺术课堂的探索、实践中发现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发现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并鼓励学生对文化事件形成自己的判断与评价。

第四,政府教育机构应与文化机构开展长期的协同合作。教育管理机构要积极打造平台为学生拓展校外艺术课堂,充分地发挥社会资源对学校艺术教育的持续推动作用。

第五,政府应通过各种文化项目、奖项与资金支持普通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并通过不同项目对学校艺术教育建设与发展进行有效评估。政府在政策上的鼓励,特别是经费上的支持,是学校艺术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六,艺术教育师资培养应注重学校和社会资源的整合。英国政府通过一系列计划和激励政策,要求青年艺术家或专业艺术工作者承担一定的基础艺术教育实践工作。学校与艺术家、社区、文化场馆密切联动,职业艺术家、文化艺术场馆、企业、家庭与学校一起共同肩负起公共艺术教育的工作。

编辑 郭伟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一体化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