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线平
BBC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引起较大反响,有人从中看到了中国教育的优点,甚至从中生发出爱国主义的情绪。有人从更广泛的角度反思基础教育的刻板与宽松。这种反思是有必要的,能开阔人们的视野,让人们在多角度的比较中,认清基础教育需要什么,该如何进行。但如果只是在刻板与宽松之间反思基础教育,显然离教育的本质还太远。刻板与宽松本就相对而言,它们也只是形式的不同,而基础教育的本质在于知识的传授与创造力的培育。
本文从知识的角度反思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功能有两个,一是教育知识,二是培育学生创造力。单有前者,显然是不行的。知识也不等于创造力,一个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是有创造力的人。基础教育的刻板与宽松,背后反映的是知识的接受和创造力培育的不同,所导致的最终结果也不同。创造力天生与刻板、严肃教育不容,创造力源于知识的灵活运用。当然,宽松也不一定能培育有创造力的学生,学生的创造力需要有知识作为基础。
一个人接受基础教育的成功,是他未来走向成功的基础。基础教育固然要接受知识,具备牢固的知识基础,是接受更高知识的前提。一般来说,知识越多,学上得越高,成功的机会越大,为社会所做贡献大的机会也越大。
然而,基础知识接受有两种,一种是刻板地接受知识,它与灌输教育联系在一起,另一种是将知识接受与现实解释结合起来。这两者是不同的,知识有基础知识和高端知识之分,例如,中小学知识是基础知识,硕士、博士课程是高端知识。刻板地接受知识,更多的是从知识的进阶角度讲的。在一定范围内,知识是固定的,从基础知识到高端知识有一固定通道,所谓知识逻辑就在此。为了知识进阶,只要死记硬背知识就可以了。有人为了加速由基础知识到高端知识的进程,不断提高对中小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幼儿园开始进行小学化教育,小学进行中学化教育,中学进行大学化教育。对知识的接受,以及更快到达固定的高端知识来说,这样的教育是成功的,表现就是应试可以拿高分。确实,很多人在这种教育中也取得了他所得到的东西。
这种教育对学生来说,有没有兴趣并不重要,只要拿高分就行,只要把公式记住就行。应付完考试,将所学知识抛到一边。过不了多长时间,就忘得差不多了。为了应付考试,平时的兴趣爱好抛到一边,接受军事化的教育管理,有时要受到来自长辈和教师的各种压力。考试过关,能得到家庭、社会的肯定,至于知识以后是不是用得上,是不是跟工作有关系,不是他们考虑的范围。当所学与工作没有关系,或者所学不能提升工作能力,压力是自然而然的,那时,谁能帮助他们?要么所有的人都如此,带来的是社会创新力的普遍降低。高分低能正是中国教育所面临的严重问题。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真正的知识与其应用密不可分。无论是将知识运用于现实,还是创造新的知识,都要建立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基础教育如果只是重视知识的灌输和接受,会带来两种结果,一种是接受完基础教育,不再接受高端教育,知识没有进阶。仅有的知识,因为并不完全被理解,对现实工作、生活没有多少帮助。或者以知识死套现实,带来的是现实中遭受挫折,上学不顺利,工作更不顺利。
另一种是继续上学,接受更高端的教育。知识可以进阶,但知识总是不断变化的,高端知识也在不断进步。知识进步有两种方式,一种渐进的,另一种是跳跃的。对于渐进的知识进步,原有的基础教育知识还能起作用,继续通过原有的方法,获得知识范围内的认可。对于跳跃的知识进步,原有的知识及其进阶逻辑完全不管用。面对新知识,这样的学生只能束手无策。好些的,通过知识的重新理解,获得知识和方法的新生,从而能接受新的知识。但这需要花费极大的成本和代价,能成功的也仅限于少数。不好的情况是,面对新知识,完全是面对一个新的世界,不但花巨大成本和精力所学的无用,而且,要么刻板地看待这个世界,要么从此萎靡不振。知识的跳跃是一种常态,这就是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所提出的范式转变。在知识进步越来越快的今天,这种跳跃更频繁地发生。
当然,知识的跳跃也仅限于对刻板接受知识的人来说的,因为在他们的知识逻辑范围内,完全不能了解这些新知识。对于将知识与世界结合起来理解的人来说,知识跳跃是很自然而然的,有的人从知识进化的角度去理解,有的人从世界运行规律去理解。
所谓的知识创造力,是指将知识与生活解释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知识去了解生活,另一方面,通过生活去了解知识。这样接受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面对生活新变化,可以做出知识的解释。同样,面对新知识,可以有生活的创造,并不断在生活中领悟新知识。基础教育的重要作用在于培育这种创造力。例如,数学是抽象知识,对基础教育而言,不但要教会学生具体的数学运算,还要教会学生如何了解数学,生活为什么需要数学,数学与生活的具体关系是什么。其他的学科教育也一样。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才对知识感兴趣,才能真正领会为什么学,该如何学。
知识创造力培育是建立在学生感兴趣基础上的。学生的世界与成年人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同样一个东西,学生的理解与成人的理解不同,所谓格式塔转换就是如此,同样一幅画,有的人看来是动物,有的人看来是一幢建筑。如果说在基础教育中,知识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东西,这个东西与各自世界结合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教师由于知识结构与生活经验不同,他对所教知识的看法是一个样子,学生则是另一个样子。如何将两者结合,考验不同的教学,也由此形成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本身也是不断探讨的过程,相信未来可以找到更好的普遍适用的教学。未来的事对当下没有多少借鉴,但并不意味着,走向更好的未来,当下没有一些需要遵守的基本规则。其中,要让学生更好接受知识,学生对知识感兴趣是必需的,违背这种兴趣,则与基本的教育规则相悖。学生如何对所学知识感兴趣?知识与他们的生活世界结合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否则,只会使他们索然无味。
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不是简单地变换知识的形式,将知识本身视为玩具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对于玩具,不同的学生感兴趣的点是不一样的。要真正使学生对知识感兴趣,一是从外部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结合。这需要非常了解他们的生活,对于基础教育的学生来说,也许只有父母才能做到。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很难针对每个学生准备一套教学方法,也很难去真正了解学生的生活。二是给予学生更自主的学习空间,一方面,让他们系于知识上,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使他们在个人兴趣自主地与知识结合起来。
当学生的兴趣与知识结合起来时,他们的生活也与知识结合起来。生活与知识是同步变化的过程,有时由生活变化导致知识变化,有时由知识变化导致生活变化。不怕学生生活的幼稚导致知识的幼稚,因为生活不可能长期幼稚下去,也不怕学生知识的幼稚导致生活的幼稚,知识也不可能长期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相反,生活与知识的互动,更有效地推动生活和知识的进步,知识的创造力孕育其中。当生活变化时,可以创造出新知识来解释,新知识又可进一步推动生活朝好的方向进化。
知识创造力的培育是学生个性健全的基础。学生个性健全,包括自尊、自爱、自主,同样以自尊、自爱、自主的心情去对待别人。当知识传授与他们的生活结合,使他们的兴趣得到发挥。他们自然可以更深地理解知识的精髓,从而按照知识的要求去做。相反,如果只是外界强制灌输知识,一方面,他们并不理解知识的要求,另一方面,外界的强制只会干扰他们个性的完善。他们受到压制,会将压制视为社会常态而传输到其他人。
知识创造力培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工作、生活。学生接受基础教育,未来面对两种结果,一种是中断教育,走向社会。另一种是继续接受更高端教育。对于前者,好的基础教育能起到它该起的作用,当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时,接受了教育比没有接受教育好,基础教育可以使生活变得更好。不能说基础教育中断了,就视教育失败。更不能因基础教育中断而怨恨社会,将不满发泄到社会。教育是个持续的过程。创造力培育也是个持续的过程。接受知识教育可以培育创造力,生活也可以培育创造力,关键是要理解知识的本质和它与生活结合的关节点。任何一个阶段的教育都应起到它该起的作用。对于后者,当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知识,他接受更高端知识会更轻松,也能应对知识的创新和变化。而不只是形式上接受高端知识,碰到知识变化无所适从。
刻板严肃教育天生与知识创造力不相关。刻板严肃意味着将教师的生活整个强制灌输到学生身上,知识是教师理解的知识,教师通过知识灌输将他所理解的知识以及知识背后的生活强制灌输到学生身上。这种教育学生首先不感兴趣,教师的生活与他们的生活不相干,不能因为教师的功利,要求学生功利,不能因为教师受到挫折,要求学生受到挫折。其次,学生接受不了知识,因为这不是他们所能理解的,如果要接受,也只能是按教师的要求死记硬背,最后,这种教育所起的负面作用多于正面作用。负面作用包括教育成本与教育成效不成比例,还包括学生心智成长的代价。
与刻板严肃教育相对的是宽松教育。宽松教育并不必然培育学生创造力。宽松有两种,一种是听之任之,另一种是有所维系的宽松。前者完全脱离了教授知识的本来面目,与其说宽松教育,不如说不教育,因为面对新知识接受,人都会有畏难情绪。一说的宽松教育,或者素质教育,我们马上想到的是听之任之。这达不到宽松教育培育学生创造力的目的。正当的宽松,是指知识接受之外的宽松,只要有利于知识的接受,在学生知识学习范围内,学生自主个性的运用,都是可接受的。而知识的考核是通过特定方式进行的,学生选拔也是如此。除此之外,对学生的管束都有过于严厉之嫌。学生只有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才有利于知识接受和创造力培育。
从这个角度再次反思BBC教育片,教育也许不是在刻板与宽松之间摇摆,更不能将刻板与宽松视为两种文化的不同。一旦系于文化之上,教育知识接受的本来面目更加模糊。刻板的会更刻板,宽松的会更宽松。只有从教育知识这个根本出发,才能更深刻反思BBC教育片。反思的结果就是,基础教育要有利于知识的接受和创造力的培育,做到这一点,需要不断寻求认识知识接受的规律,完善现有的方法。教育并不只在刻板与宽松之间摇摆,任何现有的教学都需不断深化,根据知识接受知识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