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你慢慢来!

2016-09-10 07:22张琳玲
课外语文·下 2016年2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语文课堂

张琳玲

【摘要】本文针对现今“高密度、高容量、高节奏”这样的“三高”语文课堂提出质疑,进而分析了原因,并试图从允许出错、细读文本、关注重难点和关注生成四个方面找到对策,让语文课堂放慢脚步。

【关键词】语文课堂;放慢脚步 ;文本细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质疑:“三高”的语文课堂真的高效吗?

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化,教师们努力打造着高效课堂,随后,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了“高密度、高容量、高节奏”这样的“三高”语文课堂。

以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叶》专题为例,以下是公开课上一位教师的教学思路:

一、观叶赏文,我们可以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感。

阅读四首古诗,把描写色彩的语句或词语划出来,看看诗人怎样去表现色彩的?你还从这些色彩中感受到什么,读出了什么?

二、用心体会,我们能感受作品的具体内容。

1.阅读《绿叶的声音》,你对诗中哪句感受最深,从而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2.你对绿叶的声音有什么独特的感受,把自己听到的绿叶的声音补充在诗歌里。

三、深入灵魂,我们能从作品中获得深刻的启示。

1.阅读《绿叶》《二裂银杏叶》《一片树叶》这精选的几段文字,包含着怎样的人生道理?

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整堂课,教师领着学生阅读了四首古诗、一首现代诗、三篇现代文。试问,学生有多少时间来细读文本,有多少时间可以“深入灵魂”,那么又何以能“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感”,获得深刻的启示?

二、反思:是什么催生了“三高”语文课堂?

(一)完成进度(预设)的想法,急于求成

公开课上,有些教师为了完成预设,在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教师的意图,连着回答错误时,就迫不及待地说出答案,然后按原计划进入下一问题。教师总感觉,完成了原先设计好的教学活动,课就成功了。但是一堂课下来,听课教师也是晕乎乎的,学生又真正收获了什么?

(二)急功近利的应试心理,忽略文本

在当前的评价制度下,教师把大部分精力放在钻研考点上。由于语文课程的特点,课文之间没有很强的衔接性,因此对于教材上的课文,考试要考的,就教,不考的,就匆匆带过,甚至直接跳过;而对于一篇课文,则是直入主题,直接强调某种手法的重要性,进行答题技巧指导。这样的应试语文课堂,缺少了对文本的阅读和感悟,何谈文本细读!

(三)害怕生成的心理,按部就班

课上,教师最怕的就是学生的回答不在自己预设范围内,这样的课堂生成,让很多教师慌了手脚。于是,或是轻描淡写一语带过,或是索性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台阶》一课,让小组写下了预习时产生的问题,其中五个小组的问题都围绕“为什么父亲坐在砌好的高台阶之后反而觉得不对劲、不自在?”,但有一小组提出了“为什么要写父亲的脚?”。很显然,第一个问题一定是教师之前就预设的问题,所以教师以此切入文本。但是对于另一问题,教师选择了视而不见。但笔者认为,“父亲的脚”这一问题却是一个极好的切入点,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当时父亲的生存状态,父亲的态度、感受,进而理解洗完脚后父亲却感觉“轻飘飘”的原因:父亲已经习惯辛苦、劳累,习惯低人一等的生活。进而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父亲坐在砌好的高台阶之后反而觉得不对劲、不自在?”。

教师在备课时,都苦于找不到好的切入点,但是当学生给了我们机会时,却因为害怕生成而错过。

三、对策:语文课堂,你慢慢来!

(一)放慢脚步,允许出错,还语文课堂自然之态

以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绿》为例,张家港韩建萍老师的一节课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了在写绿之前,写这么多景是为下文写“绿”做铺垫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在第三小节中找到依据,但是,学生似乎并没有能够理解老师的意思,始终找不到。韩老师非常耐心的根据学生的回答一步步引导他们,直至找到句子。

卢梭说:“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是要浪费时间。”这时间应该浪费在哪里?笔者认为,学生不理解、出错之处就是教师应该浪费之处,而这也应该是语文课堂应有的自然之态。

(二)放慢脚步,细读文本,还语文课堂宁静之态

吕叔湘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这是在提醒我们注意:文本细读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语言。黄厚江老师也说过:“阅读教学应该以文本理解为基础。”他执教的《我们家的男子汉》很好地诠释了他的观点。以一个片段为例:

师:黄老师自己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也有许多问题。首先,我对课文的题目就产生了疑惑——“我们家的男子汉”,是谁的家?

生:作者的家。

师:对,是作者的家。可是,既然是作者王安忆的家,作者为什么不说是“我家的男子汉”,而说是“我们家的男子汉”呢?

生:课文中提到的这个小孩是王安忆姐姐家的小孩。

师:哦,原来这个家不是作者的“小”家,而是一个比较大的家,还有作者的姐姐、姐夫等其他家庭成员。除此以外,大家再想一想,从表达效果上看,“我”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生:“我们”有一种亲切感。

师:对。表达出作者和孩子的亲切,可是除了亲切感呢?——好,我们大家一起来把这个题目读一读。想一想,如果要在标题后面加上标点,加什么标点好?

生:(齐)感叹号。

(教师在题目后面加上感叹号)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一学生读)

师:他读出了什么感情?

生:自豪感。

师:很好,同学们品味出了其中的自豪感。确实,作者在同外人讲述他们家的男子汉时充满了自豪。

……

在这个片段中,黄老师抓住课题中的“我们”引领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在学生理解不够深入时,让学生将“我们”与“我”进行比较,接着又让学生在后面加标点符号,在学生加好感叹号,再朗读之后,作者在文本中流露出的自豪感也就呼之欲出了。这堂课在文本细读中给我们展示了语文课堂应有的宁静之态。

(三)放慢脚步,关注重难点,还语文课堂深刻之美

苏教版八下的小说《窗》,文字简洁,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如果说欧亨利是小说写法的创始者,那么泰格特应该就是他的最佳拥护者和最好诠释了。但是学生对于这一点是很难理解的,因此,我将理解小说结尾的内涵确定为本文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的是给学生缺少结尾段的文本材料,在了解故事内容,分析人物心理后,让学生给文章设计一个结尾,并说出自己这样设计的理由,随后再给出作者的原本的结尾,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作者设计“一堵光秃秃的墙”这一结尾的用意。在交流设计理由的环节中,学生都能联系并思考到前文靠窗病人口中的那段美景到底缘何而来?从而对这位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呈现了课文的结尾原来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时,学生对作者的写法赞叹不已,这时,再介绍“欧·亨利式笔法”也就水到渠成了。

文本如果没有深入阅读,就只是沉默的文字,黑色的墨迹,沉睡的思想,冬眠着的灵魂。教师的作用不是浪费时间去重复那些学生一眼能读懂的地方,而是要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在学生难理解的重难点上,还语文课堂应有的深刻之美。

(四)放慢脚步,关注生成,还语文课堂思辨之美

学生由于个体差异,对文本会有不同的理解,会产生“矛盾”。这时,教师绝对不能置之不理,或是直接告知答案,而是应该把它当作极好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思辨。

在教学《梵天寺木塔》一文时,学生对“患其塔动”中“患”字的理解有一些分歧,一部分学生认为应该解释为“担心”,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是“嫌”的意思。我并未马上就告知学生正确解释,而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自己明确哪一个解释更合适。最终,在自主探究之后,一个学生说出了大家都认可的解释:“我认为解释为‘嫌’更为恰当,因为当时钱帅已经登上了塔,感觉塔在晃动。如果解释为‘担心’,就应该理解成他还没有登上塔,只是担忧塔会晃动。”在这样的思想碰撞中,学生不仅明确了“患”字在这里的意思,更掌握了一种理解文言字词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

课堂的精彩在于学生的精彩,而学生思辨的过程应该是课堂最难得的精彩。

非常欣赏台湾作家龙应台的一段文字:“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它的自然,它的宁静,它的深刻,正是语文课堂所追求的。

参考文献

[1]田芳.教育快与慢:我的“慢语文”教学追求[J].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2013(8).

[2]李继东.语文教学,请放慢脚步[J].江苏教育科研,2010(3).

[3]黄厚江.享受语文课堂——黄厚江本色语文教学典型案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4]张俊平.教师,做个思想者[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语文课堂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的方法谈
细读文本,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从《成功》走向成功——“让学”,让语文课堂“学多于教”
构建趣味盎然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