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翔老师的另一种表情

2016-09-10 07:22杨金才张新村
中国教师 2016年2期
关键词:语文老师教师

杨金才 张新村

如果说课上得精彩,甚至把课堂教学演绎为一门艺术,是程翔老师职业生涯中最丰富、最富感染力的一种表情,那么,他的另一种由读书与写书两个元素构成的表情,则显得沉静、睿智与深刻。

程翔老师说自己的人生经历是:读书、教书、写书。他认为,教书须建立在读书的基础之上,不读书就不能成为合格的语文教师。他在散文《书情》中抒发了对读书的特殊感情:“我家里最多的就是书。看到这些书,心里就踏实,就感到充实。深夜,我孤灯一盏,清茶一杯,有滋有味地读着书,吸吮着人类思想的精华,这是多么美好的时刻呀!”一位语文老师这样评价他:“程翔老师读书的特点是指向性、实用性非常强。他备每一篇课文,都会竭尽全力购买书籍、搜集资料,然后潜心阅读。这么大的阅读量,在别人看来必须是‘苦读’,但程老师却是‘醉读’。其人、其文、其课堂充盈的是淡雅的书香气,其文化修养、其道德情操、其艺术追求,浸透的是浓郁的书卷气。”

笔耕不辍是程翔老师最突出的特点。从教30多年,程翔老师共写了十一本书,既有教育教学方面的,如《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语文人生》《一个语文教师的心路历程》等,也有古代文献方面的,如《说苑译注》《论语译解》等。本文从中选取了独有特色的五本,并附上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程翔老师的第一本书是《语文教改探索集》,1994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该社设立“教育基金”后首批出版的四种书之一。程翔老师的恩师、著名语文教育家吴心田先生在该书《序》中写道:“程翔对语文教学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并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他善于巧妙地组织教学,环环相扣,教法灵活,既严谨充实,又生动活泼,体现了教改精神。”

此后,程翔老师陆续出版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播种爱心》《语文人生》等书。程翔老师的第五本书是《课堂阅读教学论》,2005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在这本书里,程翔老师对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做了专门系统的论述。程翔老师十分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他说,阅读体验不是舶来品,而是地地道道的“国货”。之所以重提阅读体验,是为了消除教师“讲析”带来的副作用。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特别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教师并不怎么讲,只在关键处点拨一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照搬苏联模式,过分强调思想内容,加之高等师范学校的教学方式就是以讲为主,学生继承老师衣钵,于是大开讲析之风。讲析并非不好,高僧讲法传道,顽石点头,信徒醍醐灌顶,不可谓不生动。但是,并非所有的讲析都能取得如此效果。课堂上,学生主要不是来听教师讲的,而是来阅读课文并接受教师指导的。那种认为阅读课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观点是不对的。学生的阅读、讨论、交流必须在课堂上占大部分时间;教师的点拨、讲解只能占少部分时间。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就是强调把读书时间还给学生。5世纪的鸠摩罗什,是把佛经译为汉文的最大翻译家之一,他认为,翻译工作恰如嚼饭喂人。一个人若不能自己嚼饭,就只好吃别人嚼过的饭。不过经过这么一嚼,饭的滋味、香味肯定比原来乏味多了。中学生阅读课文首先是自己嚼,嚼不烂,再请教师帮着嚼,而不是全由教师嚼了喂给学生。著名语文教育家韩雪屏教授在本书《序》中写道,“作者在这本书中所表现出来的十分优秀的学术品质是从哪里来的呢?在阅读他的书稿时,我深深地感受到:艰苦的学习和不停地攀登,是成就他教学和研究业绩的根本。”

程翔老师的第六本书是《一个语文教师的心路历程》,2009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年该书被《中国教育报》评为“影响全国教师的100本书”之一。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先生为本书作序。温先生写道:

本书最有价值的,是用教学实践经验回应了当前课改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如何看待基础训练的问题。课程改革强调人文性,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是必要的,也是改革的一个亮点,但不能偏至,不能离开语文教学的规律,否则会淘空了语文,适得其反。程翔提出以读、写为核心,以语言为“抓手”,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和谐地发展,是有意义的。当前课改中确实出现了某些形式主义的做法,如该书所指出的,有些语文课上得花里胡哨:有人文教育,有创新教育,有合作教育;有探究式,有讨论式,有发现式,等等,怕的是唯独没有了语文本色。一节课下来,学生说说笑笑,课堂热热闹闹,若问达到了什么教学目的,完成了什么学习任务,有哪些“干货”,则茫茫然恍兮惚兮,语文课变得好看而不务实。程翔的批评是有根据的,他提醒我们不能忘记,语文课最根本的任务是学习和运用母语来表情达意,人文性虽然是题中应有之义,却也并非刻意凸显,必须和工具性自然融合起来。

程翔老师的第七本书是《说苑译注》,200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有人会问,中学语文老师为什么去研究《说苑》呢?程翔老师在该书《后记》中有一个解释,高中《语文》课本的练习题中,有一篇《愚公谷》,出自《说苑·政理》。程翔老师发现“教参”提供的译文值得商榷,于是就找来相关材料核实。这激发起了程翔老师对《说苑》的研究兴趣。于是,他用五年的业余时间完成了这部百万字大书。刘国正先生高兴地对他说:“要做一名学者型的教师。”王世堪先生说:“以后你看语文的视角就不同了。”程翔老师自己说:“注译《说苑》有一个重要收获,就是心沉静下来了。做学问是可以净化心灵的。”2014年第4期《中国典籍与文化》杂志上,发表了程翔老师写的《发现莫斯科国家图书馆藏宋版〈说苑〉》,使这部销声匿迹达70年的珍贵版本重见天日。《中国教育报》记者杨桂青在《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文化追求》中写道:“《说苑译注》对程翔老师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意味着他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更加自觉地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站在文化的制高点教书。”

最近,程翔老师的第十一本书《做有灵魂的教育》,即将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程翔老师一部分新作,特别是写作教学部分,有很多富有启发性的论述。

程老师在该书提出,要重新构建中学写作框架,将写作内容、写作文体与写作技能结合起来,形成三维写作体系,编写三维写作教程。

第一,“内容”是锻炼学生思想的载体。写作内容分为“必写内容”和“自选内容”,二者同时推进。所谓“必写内容”,就是中学生在写作课上必须要写的内容,简单说就是人、事、物、理、情五个方面:写自我生活、情感、思想和经历;写家庭生活,家庭是学生最熟悉的、最亲切的、也是最深刻的地方,因而是必写的;写学校生活,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具有不可替代性;写社会生活,学生与社会不是隔绝的,特别是在资讯发达的今天,对那些重大社会事件,学生不能充耳不闻,不能闻而不思,不能思而不写;写自然生活,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一个心中装着大自然的学生,他的写作就有了源头活水。

“自选内容”可以通过“随笔”或“周记”来进行,每周或两周写一篇,都可以。

第二,“文体”是写作训练的抓手。以记叙文为例,小学生,以写实、有趣为主。写实,就是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有趣,就是好玩,形象性强,不要求深刻。这属于初级标准。初中生以写故事为主,可以虚构,尽量生动,但不强求深刻。这是中级标准。高中生写记叙文,能对素材进行提炼、加工,能够通过故事表现人性、人生和社会,具有深刻性。这是高级标准。

议论类文章的写作,主要在高中阶段完成,初中稍有接触即可,小学不作要求。议论类文章的写作,关键在说理,要有表达观点,逻辑性强,体现理性思维,能够运用客观材料为说理服务。初中生能做到观点与论据相符,达到初级标准即可;高中生则要有一定的逻辑思辨能力,达到中级标准;高级标准则应在大学阶段或者在工作后逐步达到。

应用类文章训练应从实用出发,重点训练文章格式和表达得体;要有现代观念,不要再在电报稿、请假条之类的东西上浪费精力了,要转到应聘、演说、计划、总结、新闻、文书之类的文章上来。不过,要处理好一个关系,即职业学校有很完整、规范的应用文写作教学计划,普通中学的写作教学要与之区别开来。

至于教学文体之外的文学写作可以分为两个渠道:一是放在必修中,二是放在选修中。

第三,“技能”训练是基本方法写作技能训练,就是将陈述性写作知识与程序性写作知识结合起来,按单元有规律、有梯度地分布在各个年级,从而形成系统的技能训练教程。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侧重于“知”。这些知识总体来看属于静态的,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有益,但不能很快地转化成写作技能。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侧重于“行”。程序性写作知识就是我们常说的写作技巧,或写作技能,很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还有一些专门对付考试的所谓“亮点”技巧,比如“审题、立意、拟题、选材、扣题”,等等。这些知识介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之间,操作性略差,稍加改造,就可以变为程序性知识。技能训练点要按单元分布,体现写作教程的编写体例。

目前,程翔老师的三维写作教程的构想已经进入实施阶段,总体构架及单元样本已经经过几轮研讨并初步确定,预计于2017年出版。

走进程翔老师的精彩课堂,阅读他倾情投入的神情,喜悦之情会在全身潜流涌动。驻足程翔老师的精神世界,凝视他睿智深刻的表情,幸福之感会在心灵深处弥漫。

(作者单位:北京一○一中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猜你喜欢
语文老师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