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小学阶段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研究

2016-09-10 07:22李亦菲 张海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小学农村

李亦菲 张海燕

〔摘要〕本研究根据“上学路上”公益组织对我国东部、中部、西北、西南六个省市农村地区2000多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对中国农村地区小学阶段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进行分析。通过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非留守儿童与三类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关注不同类型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异,希望能呈现中国农村小学阶段留守儿童情绪状态的现状。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情绪状态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6)02-0004-04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长期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农村,由家中其他长辈或父母其中一方抚养的儿童。不同研究者对留守儿童的年龄界定差异较大,一般有18岁以下、16岁以下、6~14岁、6~18岁、0~14岁等多种界定方法[1]。根据父母外出情况,可以分为父母双方都外出、父亲一方外出、母亲一方外出三种情况。

近年来,虽然学者对“留守儿童”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尚未研究的问题。以“留守儿童”并含“问题”为篇名,在中国知网上可以搜索到期刊文章1231篇。其中,核心期刊文章181篇。总的来看,研究者们普遍假设留守儿童是有问题的群体。各种媒体中频繁出现关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通过分析当前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研究者大多从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探讨。其中,以心理学为视角的分析多关注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心理适应、主观幸福感、心理弹性以及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而很少有文章关注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即使有的研究关注了留守儿童的情绪,也只是关注了留守儿童的情绪问题。比如在孟筱[2]的研究中,介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情绪问题;李建花[3]则主要研究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性行为问题。此外,许多研究将“留守儿童”看成一个整体,忽视了“留守儿童”群体的内部差异。

鉴于以上三点不足,本研究试图以客观的视角,全面了解中国农村地区小学阶段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并且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以及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进行比较分析,重点关注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差异,试图全面呈现农村地区小学阶段留守儿童情绪状态的现实状况。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的农村儿童来自我国东部、中部、西北、西南六个省市的农村地区,由“上学路上”公益组织实施调查。本文所有数据来源于“上学路上”公益组织的调查结果。该调查发放问卷2218份,回收有效问卷2131份,回收率96%。在2131份有效问卷中,东部地区的问卷来自山东省的4所小学,共323份,占15.2%;中部地区的问卷来自河北省的2所小学,共301份,占14.1%;西北部地区的问卷来自甘肃省陇南市的6所小学,共455份,占21.4%;西南部地区的问卷来自贵州省、广西省、云南省的11所小学,共1052份,占49.4%。

该调查通过询问家人外出打工情况判断被调查的儿童是否为留守儿童以及留守的类型。具体说,对于“家里有哪些人长期(半年以上)在外或经常(每月或每星期)外出打工(可多选)”这一问题,选择“无人外出”或“哥哥或姐姐外出”的被判断为非留守儿童(父母均在身边);选择“父亲外出”“母亲外出”“父母都外出”被判断为留守儿童。

(二)研究工具

该调查通过情绪词自我评估的方法了解学生最近一段时间的情绪状态。采用二维模型的分类,选用了20个情绪词,分为四组(如图1)。其中,第一组为描述积极高唤醒情绪的词汇,包括开心、愉快、轻松、好奇、有信心,对应的潜变量命名为“愉悦度”(Pleasure);第二组为描述积极低唤醒情绪的词汇,包括镇定、平静、舒适、满意、有安全感,对应的潜变量命名为“平和度”(Peaceful);第三组为描述消极高唤醒情绪的词汇,包括伤心、害怕、紧张、忧愁、心烦意乱,对应的潜变量命名为“烦乱度”(Disorder);第四组为描述消极低唤醒情绪的词汇,包括寂寞、孤独、无聊、迷茫、缺乏信心,对应的潜变量命名为“迷茫度”(Confusion)。

(三)研究程序

在调查中,对每个情绪词,要求学生判断其与自己近期的情绪状态相符合的程度,按照1~5的等级作出判断:1——最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将属于同一潜变量的5个词汇的得分计算平均值,作为衡量该潜变量大小的数值,分别称为“烦乱指数”“迷茫指数”“愉悦指数”“平和指数”。根据5等级评分的规则,各种指数的最低分为1分,最高分为5分,低于2.4分判定为符合程度较低,高于3.4分判定为符合程度较高。“烦乱指数”和“迷茫指数”高于3.4,表示学生烦乱度和迷茫度较高;“愉悦指数”和“平和指数”高于3.4分,表示学生的愉悦度、平和度较高。

“烦乱指数”“迷茫指数”“愉悦指数”“平和指数”四个潜变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643、0.697、0.559、0.542,基本达到心理测量的要求。

三、研究结果

(一)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对比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四个情绪变量上的分值见表1和图2。从表1可以看到,在“迷茫指数”和“烦乱指数”两个消极情绪变量上,留守儿童的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t检验表明差异显著(p<0.001);在“愉悦指数”和“平和指数”两个积极情绪变量上,留守儿童的得分均略低于非留守儿童,但t检验表明差异不显著。根据这一结果,留守儿童的迷茫度和烦乱度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愉悦度、平和度与非留守儿童没有显著差异。

(二)非留守儿童与三类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对比

本调查将父母外出情况分为“父母均在”“父亲外出”“母亲外出”“父母均外出”四种情况,其中,“父母均在”的情况为非留守儿童,其他三种情况是留守儿童的三种类型。非留守儿童和三类留守儿童在四个情绪变量上的分值见表2。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迷茫指数、烦乱指数、平和指数三个变量上,父母外出四种不同情况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愉悦指数这一变量上,父母外出四种情况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图3显示了非留守儿童和三类留守儿童在情绪状态四个变量上的得分情况。参照差异检验后的多重比较,可得出以下结果:

第一,在烦乱指数方面,非留守儿童的得分均显著低于留守儿童的得分,母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父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与父母都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差异不显著。这表明,与父亲外出相比,母亲外出对儿童烦乱度的影响更大。

第二,在迷茫指数方面,非留守儿童的得分均显著低于三类留守儿童的得分,母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父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与父母都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差异不显著。这表明,与父亲外出相比,母亲外出对儿童迷茫度的影响更大。

第三,在愉悦指数方面,非留守儿童的得分与三类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三类留守儿童得分之间的差异也不显著。这表明,父母是否外出以及外出的不同情况对小学阶段农村儿童的愉悦度没有显著影响。然而从数值上看,在四类儿童中,母亲外出留守儿童的愉悦指数是最低的。

第四,在平和指数方面,非留守儿童的得分与父亲外出、父母外出两类儿童的得分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与父母都外出儿童的得分之间的差异得到了显著水平;父亲外出儿童的得分与母亲外出儿童的得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与父母都外出儿童的得分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这一结果说明,父母都外出的孩子在平和度方面不如其他儿童。

四、讨论

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的迷茫度和烦乱度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愉悦度、平和度与非留守儿童没有明显差异。这说明留守儿童更可能表现出寂寞、孤独、无聊、迷茫、缺乏信心、伤心、害怕、紧张、忧愁、心烦意乱等情绪。罗静、王薇和高文斌[4]在留守儿童研究评述中认为:在情绪问题方面,留守儿童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躯体化、恐怖、敌对、偏执、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焦虑和抑郁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并且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年龄越小问题越突出,女性比男性更突出;在自我意识方面,留守儿童一方面有严重的自卑感,对自己智力、外貌等方面的评价明显偏低,另一方面又存在明显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本研究的结论与这一研究结论一致。

将非留守儿童与三类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进行对比发现,母亲外出对儿童烦乱度、迷茫度的影响更大。母亲外出的儿童在愉悦度方面不如其他儿童。父母都外出的儿童在平和度方面不如其他儿童。不难看出,母亲的陪伴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母亲的陪伴有助于留守儿童降低烦乱度与迷茫度,提升愉悦度。同时,父母双方的陪伴可以有助于提升留守儿童的平和度。

五、结论与建议

首先,我国农村地区,小学阶段留守儿童的迷茫度和烦乱度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愉悦度、平和度与非留守儿童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留守儿童更可能表现出寂寞、孤独、无聊、迷茫、缺乏信心、伤心、害怕、紧张、忧愁、心烦意乱等情绪。在面对留守儿童的时候,应该对其情绪给予更多的关注。

其次,母亲的陪伴有助于小学阶段儿童减少烦乱度与迷茫度,提升愉悦度。而父母双方的陪伴有助于提升儿童的平和度。在小学阶段,应该尽可能地增加母亲陪伴以及父母双方同时陪伴儿童的时间。

参考文献

[1]罗国芬. 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问题评述[J].青年研究,2006,03:8-14.

[2]孟筱,张铁军. 农村留守儿童情绪特点及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0,02:51-54.

[3]李建花. 农村留守儿童情绪性行为问题研究[J].学周刊,2014,08:16.

[4]罗静,王薇,高文斌.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05:990-995.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100875)

编辑/王抒文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小学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