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分析

2016-09-10 03:18袁野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2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文小学生

小学是学生学业生涯中的基础阶段,也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时,需注意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语言运用方式,将语文知识通过语言灵活表达出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我国小学语文教师未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只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传授中,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法将文章内容情感有效表达出来,对语文教学有着直接的影响。那么,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要把握哪些特点呢?

1.小学语文教学需把握规范性语言特点

在小学阶段,学生还处于学习的基础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模仿能力十分强,但由于小学生缺乏一定的分辨能力,他们往往无法区分好与坏,因此在学习上还十分盲目。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语言的发音、语言的表达方式往往会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教师在讲解课文时会逐步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如果不规范就会使学生形成不好的语言习惯,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爱好,也使小学生从小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标准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普通话需具备一定的标准性,语言表达要清晰,对个人习惯的口头语做到及时修正。在讲解语文课程内容时,语言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用规范的语言方式来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来不断修正自身的语言缺陷,逐步地影响学生养成规范用语,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2.小学语文教学需把握情感性语言特点

语文学科本就是一门充满丰富情感的学科,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若没有将课文内容情感充分表达,则会使得语文课文失去自身魅力,也使语文课程内容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因此,教师在讲解时要根据语文课程内容合理运用语言的情感表达方式,根据课程当中文章作者的情感流露,呈现出高低起伏的情绪,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与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普遍会让学生先朗读一遍课文,再由教师带领朗读一遍。教师在朗读时,可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片段,课文中人物说话时不同的文字内容表达出不同的语气,通过变换语气方式让学生了解人物在对话时的不同情绪,从而感受到不同人物的情感。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具魅力,使学生在跟随教师朗读的过程中学会不同情感的不同语言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情感理解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3.小学语文教学需把握形象性语言特点

小学生的知识水平还停留在基础阶段,过于复杂或修饰词语过多的语言往往难以让学生轻易地听懂。当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出现了寓意深奥的语言时,学生常常会对语言内容出现难以理解的现象,这种现象会使得学生无法完全掌握语文知识内容,这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来采用合理的语言表达方式讲解课文。同时,注意根据学生的思维方式来运用语言,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强语文课堂的灵活性,让学生认识到语言的多种魅力。

小学生在学习一整篇语文课程内容时,普遍只能看懂文章的表面意思,对文章内容所表达的情感以及中心思想往往还无法深刻地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使语文课程内容变得简单易懂,将课程中难以理解的课文片段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讲解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课文内容,让学生轻易地理解文章含义,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小学作为学生整个学业生涯的关键时期,教师在讲解语文课程内容时,需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来合理运用教学语言的表达方式,根据课程内容采用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根据不同文章的思想感情运用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使原本枯燥的语文课程变得富有魅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通过教学语言的多种运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袁野,教师,现居黑龙江大庆。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课文小学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