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6-09-10 07:22温艳
决策探索 2016年12期
关键词:工学顶岗校企

温艳

一、以多种形式进行人才培养

(一)分阶段培养人才

高职院校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企业岗位性质,制定“2.5(在校)+0.5(顶岗实习)”学制为代表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方案。笔者建议,按照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是在校学习基本理论知识,教师引导未来就业方向;第二阶段以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重点,教学+实训实践(2个月);第三阶段深化学习专业技能,依据学校《顶岗实习考核与管理办法》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半年),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保证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走上岗位并胜任工作。最后一个阶段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监督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实训,完成学生管理、成绩评定等工作。

(二)合作办学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学校可与企业联合打造专业学院,充分利用相关信息,共同制定专业课程实施计划、专业课程标准、实训实习标准,保证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培养、校内实训、顶岗实习等各项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使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符合企业人才的需求目标,以达到企业用人的要求。

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成立校企合作组织机构,保证校企合作有效运行

高职院校可采用“2.5+0.5”的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办学方向,坚持校内实训与企业实习相结合,同时可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由学校领导、企业兼职教师、行业协会带头人、教学骨干等人员组成,全面指导协调校企合作各项工作。“专业指导委员会”也可协助学校设置、调整专业和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内容,学校和企业可共同安排实践教学计划,共同完成学生从专业技能的培养到就业岗位的过渡,缩短课堂与岗位、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更好地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

(二)参加职业技能竞赛

高职院校的技能水平在职业技能大赛中最能体现出来,从校赛到市赛再到国赛,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利用技能竞赛的平台,与兄弟院校找差距、比技能,提高学生的技能竞赛水平。

(三)共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相关专业技能训练的实践场所,为了和企业的生产实际相吻合,如今大多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都采取了校企合作共建开发的模式,实训基地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实训基地建设应根据开设专业的情况进行,根据企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要将企业的一些先进设备引进学校,模拟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开展实践教学;同时与一些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三、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冲突

根据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情况看,观念冲突普遍存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职业院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障碍。这种观念冲突主要表现在:顶岗实习期间,企业完全把学生当作员工进行管理,要求实习生必须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生产要求、安全操作规范等,自觉以主人翁姿态、敬业精神、职业操守进行工作,但实际状况是,大部分的学生没有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企业的一名员工,达不到实际的工作状态。学生从学校到企业工作,生活、工作条件上和学校有一定差距,所以学生经常出现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擅自离岗、不愿意加班、不服从企业的实习安排管理,甚至以身体不适为由退缩的情况,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过分注重实习期间待遇,不服从公司管理的事屡有发生。这就加大了企业管理的难度,影响了企业对工学结合的积极性,对于企业而言,接纳这些毕业生的要求也就大打折扣,所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否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在工学结合之前,指导教师一定要做好对员工的培训工作。

(二)合作动力不足

学校与企业合作,有的企业并不是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目的,而是以招聘为目的合作,形成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企业认为,不进行校企合作同样可以招聘到人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加大激励机制,不能让企业因招聘而招聘。

(三)实践经验传授效果不佳

学生在企业实习时普遍感觉到在实践的过程中,师傅并没有将经验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实习结束后表示实习只是一种形式,很难深入,很多技能只能靠自己不断的实践操作才能摸索出来。

(四)顶岗实习时间与企业用工时间不吻合

企业用工存在着季节性,大多数企业用工招聘一般安排在春节以后,而这段时间职业学校没有毕业生,学校采取的措施是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勤工俭学,等开学后再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工学结合。

四、多种形式参与职业教育,提高工学结合质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实现企业与学校共同育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课程体系的开发与设计,根据企业的需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听取企业的意见,确定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职业素养等课程的设置。第二,与企业合作组建师资队伍,促进“内涵式”发展,安排专职教师到企业锻炼一年或半年时间,积累工作经验,使教学与实际工作更好地对接,不仅能建设一支技能精湛的“双师型”队伍,同时也能提升办学质量。第三,改革教学方法。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实地参观、模拟、引进案例教学,走进企业体验岗位。

(一)“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模式

高职院校应坚持“校内培养与企业聘请”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每年召开校企合作委员会会议,从中选拨出与学校长期合作的、来自企业的在职人员为学校兼职教师,担任实训指导教师。他们进校园、进课堂,参与学生实训、竞赛,优化教学管理,融入企业文化。还可以经常到学校授课、讲座,加大校企互动。学校组织技能竞赛也可邀请学校聘请的企业兼职教师为竞赛裁判,学校专业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技能竞赛中去。

(二)顶岗实习的评价环节

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企业管理人员、实习指导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将以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工作态度及工作质量为重点给予综合的评价,其中有学分成绩、实习期间的表现、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答辩环节,为每个实习生建立实习档案,作为评优和推荐就业单位意见的重要依据。

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可以实现双赢

学生完成在校期间的学业后到企业顶岗实习,经学校实习指导老师和企业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后在企业多个岗位轮岗,可以了解企业各岗位的实际运作,增加实践经验。通过顶岗实习的学生大多数能把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工作中去,在工作中锻炼了沟通能力,提高了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会了适应社会的技巧和综合能力,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作者单位: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工学顶岗校企
盐工学人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工学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