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林
[摘要]党的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把党的群众观点引入群众路线理论之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一是继承了毛泽东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著名论断;二是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对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内涵本质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三是把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贯穿于邓小平理论整个体系之中,体现在他一生的丰富实践中。
[关键词]群众观点群众路线邓小平 继承发展
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邓小平有许多提法。首先,邓小平把群众观点引入群众路线理论之中,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邓小平在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认为群众路线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他认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他认为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取决于是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由邓小平主持起草并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并列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并把群众路线准确、简洁地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常情况下,人们把群众路线理解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邓小平则从群众观点和领导方法、工作方法的统一中来理解、规定群众路线的内涵,这是一个重大理论贡献。
一、邓小平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思想,是对毛泽东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新实践
长期以来,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主张英雄史观。例如德国的唯心论者尼采鼓吹“超人”哲学,认为“超人”的个人意志是决定一切的力量,把人民群众看做是“一堆供伟人使用的无定型的材料”。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相反,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坚持群众史观,即:“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认识论和历史唯物论运用于党的全部活动,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步创立和形成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明确提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根本组织路线,并把群众路线载入了党的章程。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认识不断深化,当然,在执行上走了一些弯路。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在指出毛泽东晚年所犯错误的同时,坚定地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特别强调要恢复和发扬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1979年11月,邓小平指出:“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最根本的一条。不要‘做官当老爷’,要反对‘衙门作风’,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些根本的思想观点,现在我们还是应该按照这些思想观点去办事。”1981年6月,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概括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并强调,我们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这个旗帜丢不得。
邓小平作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认识问题。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在新中国成立之初,1956年9月,邓小平在中共八大《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就指出:“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具有极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马克思主义向来认为,归根结底地说来,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工人阶级必须依靠本阶级的群众力量和全体劳动人民群众力量,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解放自己,同时解放全体劳动人民。”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没有固定模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靠亿万群众的实践去创造、检验。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希望,寄托在中国人民自身的力量上,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而不是别的什么力量去实现国家的振兴。他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很多旧问题需要继续解决,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邓小平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思想,是对毛泽东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新实践。
二、邓小平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创造性地运用、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思想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邓小平第三次走上党和国家领导岗位以后,面对新的时代特征,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对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进行了创造性地运用、丰富和发展。
1.注意倾听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心声,把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准则。邓小平一贯坚持: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以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代表人民的意志作为衡量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坚持以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注意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了解人民群众的愿望,制定了一系列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的路线方针政策,例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质是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坚持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政治体制改革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可见,改革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他确定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人民生活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三步走,步步离不开人民的利益。在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他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并进一步明确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引入社会主义本质。实践证明,邓小平“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人民生活也得到明显改善。
2.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作为形成和完善党的政策、理论的源泉。邓小平之所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正如十四大报告所说,就在于“他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邓小平指出:“什么是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呢?简单地说来,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在一方面,它认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在另一方面,它认为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邓小平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善于从群众的实践经验中汲取智慧,并把它总结升华,及时有效地加以推广。他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最好的办法就是靠人民群众的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创新。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18户农民按下手印秘密签订契约,搞起了“土地承包”。他们的做法很快在全国传开,当时一些人支持,一些人反对。1979年6月,安徽省委主要领导到凤阳调查时,听到当地干部转述农民的顺口溜:“大包干真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给干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邓小平在听取了安徽省委的汇报后,高瞻远瞩地从这件事中看到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方向。1980年5月,邓小平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在邓小平的支持下,到1981年7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迅速推广。此外,经济特区、股份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都是邓小平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适时概括群众的实践经验,并上升到理性高度,在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内推广、弘扬的结果。正如邓小平所说:“近十年来的成功也是集体搞成的。我个人做了一点事,但不能说都是我发明的。其实很多事是别人发明的,群众发明的,我只不过把它们概括起来,提出了方针政策。”“一个党和它的党员,只有认真地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指出正确的方向,领导群众前进。”
3.高度重视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群众路线提升到关系党和国家盛衰兴亡的高度来认识。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这些是我们的出发点。”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深刻地感觉到,党员干部如果不能有效地抑制腐朽思想的侵蚀,不能正确地运用手中的权力,脱离群众的危险及所带来的危害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1980年,邓小平告诫全党:“党的组织、党员和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1982年,他又指出:“我们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这股风来得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末,我们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1989年的政治风波,使邓小平更深刻地意识到,对执政党来说,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他严厉地指出:对于腐败、贪污、受贿等严重脱离群众的行为“要雷厉风行地抓……不管是谁,一律受惩罚”,否则“就会丧失人心”。“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为了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防止脱离群众,1990年3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会上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决定》开篇就重申:“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决定》对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性、紧迫性作了精辟的阐述,对党员干部如何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出了具体措施和严格要求。
4.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对党的群众观点的内涵进行了补充和完善。1990年3月,十三届六中全会上,我们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是国际共运史上,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党群关系的历史文献。它从六个方面重新对群众观点作了概括,即: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这“六点”与七大报告中的“四点”(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既有历史地联系,又作了新的补充,使党的群众观点更加全面、准确,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很强的针对性。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作为第一点,较之“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更科学,更能体现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新的历史使命。新增加的“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毛泽东虽然讲过,但未正式写进党的文献,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深刻地理解和认真遵循这一点尤为重要。“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比原第二条更全面,更准确。它既反对片面地只向上级机关或领导负责而忽视人民群众利益的做法,又反对只顾局部或眼前利益,无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损害人民整体和长远利益的错误做法。“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是新增加进去的,这既可防止“自发论”和群众运动“天然合理论”,又体现了党的领导作用。可以说,对群众观点六个方面的概括,是改革开放十几年来,邓小平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它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观点。
三、邓小平对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贯穿于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体系的方方面面
邓小平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无论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还是改革开放最终目的的把握;无论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还是加强党的建设;无论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还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等,都始终强调坚持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并且紧紧依靠人民。人民为本,人民至上,这是邓小平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上,邓小平认为,一个新的社会形态,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应该体现在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上。“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1992年1月,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逻辑的天堂请回到现实的人间,使亿万人民群众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得到了丰厚的实惠和利益,并因此坚定了社会主义的信念。
在改革开放理论上,邓小平在倾听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并对国际国内形势进行科学分析后提出:“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就要严重脱离广大群众。”“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在判断改革开放的具体方针政策成败上,他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是唯物史观和人民本位价值观相统一的根本标准,其实质都是物化了的人民至上的思想观点。
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上,邓小平反复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扭住这个中心不放”,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使我国摆脱贫弱、走向富强,人民摆脱贫穷、走向富裕。邓小平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构思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高度统一。
在党的建设理论上,邓小平着力思考和解决“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1982年,党的十二大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而指明了党的基本性质、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和作用。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邓小平强调必须要加强党同群众的联系,否则“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针对党员干部中出现的严重脱离群众的腐败行为,邓小平深刻地认识到:惩治腐败、加强廉政,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不打击、不严惩,不足以警示全党,不足以取信于民。他指出:“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更能获得人心。”并坚信,“我们依靠人民的力量,一定能够逐步加以克服”。
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理论上,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必然要求劳动群众共同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民主,不是资产阶级民主”,“要有群众监督制度”。他还指出,只有发扬民主,才能调动千百万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才能防止决策失误。1980年9月,邓小平在《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中,把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之一确定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在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理论上,邓小平一贯主张,社会主义文化、精神文明的成果应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享有,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服务。1979年,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群众”,“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1986年,邓小平主持召开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指出,要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注意力“集中到团结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上来,集中到满足人民的文化和精神需要上来”。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思想,并在改革开放的总体设计和具体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群众观点,牢牢把握群众路线这个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生命线,使我们党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马永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