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军
一、关于规划背景和编制过程
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培育发展成渝城市群,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提出的重点任务。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是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由之路。
培育发展成渝城市群,发挥其沟通西南西北、连接国内国外的独特优势,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契合互动,有利于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拓展全国经济增长新空间,也有利于保障国土安全、优化国土布局。
按照中央政府负责跨省级行政区的城市群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省级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内的城市群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的原则,自2014年5月起,国家发改委启动跨省级行政区城市群规划编制工作,向有关地区和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跨省级行政区城市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会同中科院研究制定了《城市群规划编制技术规程》。
按照技术规程的规范性要求,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编制,历时1年半,经历了七大环节:一是委托相关省市的先期基础性研究;二是委托相关机构对城市群总体定位和布局、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难点问题的专题性研究;三是国家发改委会同住建部的实地深入调研;四是国家发改委会同住建部、相关课题研究机构、相关省市发改和住建系统,集中起草形成《规划》;五是《规划》征求国务院相关部门和相关省市的意见;六是《规划》提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七是国家发改委会同住建部印发实施《规划》。
二、关于长三角和成渝城市群的目标定位
长三角城市群是全国最有条件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但目前与世界上比较成熟的五大城市群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突出表现为上海全球城市功能相对较弱、城市群发展质量不高、城市包容性不足、城市建设无序蔓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五大矛盾。因此,深入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世界标准、瞄准国际标杆,以上海建设全球城市为引领,以共建全球科技创新集群为支撑,以共守生态安全为前提,以健全包容共享的体制机制为保障,从战略高度打造改革新高地、争当开放新尖兵、带头发展新经济、构筑生态环境新支撑、创造联动发展新模式,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长三角城市群的总体定位是,建设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这一总体定位,又由六个分领域定位共同支撑,一是最具经济活力的资源配置中心,二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三是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四是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五是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六是美丽中国建设示范区。实现上述目标定位,《规划》提出要分两步走:一是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经济充满活力、高端人才汇聚、创新能力跃升、空间利用集约高效的世界级城市群框架;二是到2030年,要全面建成全球一流品质的世界级城市群。
成渝城市群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也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示范区。但目前成渝城市群还不成熟,距离建成国家级城市群的目标较远,主要表现在核心城市背向发展、次级城市发育不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程度不高、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加剧、协同发展机制不健全等五个方面。从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城市群目标和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规划》强调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城市群为目标;以强化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和培育发展中小城市为着力点;以强化创新驱动、夯实产业基础和保护生态环境为支撑;以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和双向开放平台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形成城市间资源优势互补、功能合理分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拓展发展新空间。
成渝城市群的总体定位是,建设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国家级城市群。围绕这一总体定位,必须在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西部创新驱动先导区、深化内陆开放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美丽中国先行区五大发展定位上加快取得突破。
三、关于长三角和成渝城市群建设的主要任务
这两个城市群规划都围绕着空间管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政府职能,瞄准短板问题,突出共建共享,强化合作共赢,确定了六大既有共同点又存在较大区别的重点任务。
一是在优化空间布局方面,长三角城市群核心是要从主体功能分区出发,引导人口向不同区域流动,在此基础上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一体化城乡体系;成渝城市群则是要突出重点地区的发展,构建“一轴两带、双核三区”的空间格局,一轴,是指成渝发展主轴;两带,是指成德绵乐城市带、沿江城市带;“双核”是重庆和成都两个中心城市,三区是指川南、南遂广、达万城镇密集区。
二是在产业发展和创新驱动方面,长三角城市群主要侧重创新驱动,围绕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面向全国全球聚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在此基础上,瞄准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强科技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创新提升产业链;另一方面,积极利用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实现产业贯通创新链。成渝城市群更强调促进产业分工与协作,立足比较优势,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整合发展产业园区,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壮大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两个城市群都着眼交通、信息、能源、水资源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但建设的“标准”有差异,比如长三角构筑以轨道交通为主的综合交通网络,成渝城市群则首要强调交通运输成网。
四是在生态共建环境共治方面,成渝地区是长江的上游,也是生态源头,按照城市群外建好生态屏障、城市群内打造生态安全格局要求,严格保护水土资源,严格控制城市边界无序扩张,实施环境共治,建设绿色城市,确保流域生态安全。长三角地区要紧紧抓住治理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的关键领域,溯源倒逼、系统治理,带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重点要在生态环境机制建设上探索新路。
五是在深化開放合作方面,成渝城市群重点是向东向西、对内对外开放,共建向东出海、向西达欧和向南开放的三大通道,参与“一带一路”务实合作。长三角城市群要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集聚国际化人才,推广自贸区经验,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区。
六是在建立健全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方面,两个城市群都要围绕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等关键环节,建立健全要素市场一体化管理机制、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