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学院 康贤刚
基于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网络融资模式探究
武汉学院康贤刚
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汇聚在相对集中的区域空间内,彼此按照价值链流动的方向围绕在若干核心企业周围,形成供应链网络。本文通过对供应链网络及其资金流的定性分析,提出三种供应链网络融资模式,即银行参与质押模式、3PL-供应链网络整体模式、内部3PL参与模式,以缓解中小企业因资信原因导致的融资难问题,并对供应链网络融资模式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
供应链网络融资模式风险控制
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全国工商登记实有企业超过1500多万户,而其中绝大多数都属于中小企业。当前,国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国家层面上支持和鼓励中小企业的建立和发展,这不仅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也扩大了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尤为突出,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基本状况主要表现为融资渠道窄、获得银行贷款难、民间借贷风险高。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快对特色产业园和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力度,并从政策上对产业集群化发展予以支持。而且,出于对企业成本的考虑,产业价值链上的企业从自身发展利益出发,从不同区域的分散发展模式逐步走向聚集在相近区域的集群化发展模式,如以上海、广州等地为代表的汽车生产业集群,以及武汉光谷光电子产业集群等。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优势在于,能以相对集中的地域环境为据点,汇集以产业关联为纽带的供应商、制造商和批发商,通过彼此的业务合作,最终形成一体化的供应链网络,并加强供应链网络节点企业间的横向关联。本文基于供应链网络环境背景,提出较之以往不同的融资模式,为中小企业和银行的供应链融资业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一)降低了企业间交易成本中小企业聚集在某一地域,供应链网络内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变得更为便利,交流更加频繁,信息流动也更加快捷,节点上的任一企业只需以较低成本就能有效地与供应链网络内外其他企业进行信息交流。同时,供应链网络内的企业可以通过共同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共享营销渠道和市场信息等技术资源,使得整个供应链网络形成系统,实现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成本。
(二)优化了组织关系供应链网络的建立一般都是在核心企业的发展带动下形成的,加上政府的政策鼓励与支持,企业间的链网关系会更加稳固,而且企业间彼此通过长期合作会建立起相互的信任和依赖,在这种情形下,一方面供应链上的企业有着类似于社会网络的关系,企业间存在相互的牵制作用,类似于生理上的反馈调节机制,企业行为会被动限制而得到规范。另一方面,稳固的关系和信任、依赖会增加企业的责任感、积极性、协同力,自觉地减少违约行为,有利于实现供应链网络和企业的双赢。
(三)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网络内的企业都是因专业化分工不同而聚集,由于供应链网络内部企业之间能够共享基础设施、劳动力和市场等方面信息,因此能节约投资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不仅扩大了整个供应链的生产范围,更进一步提升了经济效益。随着供应链网络规模和影响力的日益扩大,作为供应链网络内一份子的中小企业的利润水平和资信水平也会不断提高,进而使其在资金借贷、其他方式融资中的主动权越来越大,易于扩展融资渠道,获得资金支持。
(四)降低了交易和融资风险通过彼此间的多次合作,企业间的业务关系变得日益密切,在供应链网络中逐步建立起良好而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产生无形的经济价值。同时,供应链网络中的每个企业在实际合作经营中的任何行为都会受到网络自身的约束,提高了企业的违约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供应链内企业的违约现象。
随着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供应链网络和与之配套的第三方物流企业(3PL)也迅速形成和发展。基于价值链延伸的产业集群内大多数3PL除了提供运输、仓储等传统的物流业务外,在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方面亦可有所作为,将物流业与金融业进行结合,实现业务创新。
(一)供应链网络的特点供应链网络的优势在于,在相对集中的区域中能汇集供应商、主制造商、分销商甚至末端的零售商,对中小企业而言,这极大地节约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同时也促进了技术创新。相比传统(单链式)供应链,供应链网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完整性。供应链网络是以产业集群为平台的网络式供应链,一方面,它通过保证完整性来维系集群地域中供应链的每个环节。由于产业集群十分重视内部合作企业的专业化程度及劳动分工精细度,它提供了为某一品类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的内分化和衍生所需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地域还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吸引外部企业加入,如“创新网络”以及“外部经济性”,这就进一步为供应链网络在集群地域中形成基于本地一体化的、完整的供应链奠定了基础。
(2)多核性。产业集群中由于核心企业的聚集,迫使其必须以供应链组织这样的更高组织层次来进行竞争,因此每个核心企业势必在产业集群中结盟,建立能创造竞争优势的上下游企业的单链供应链。同时,由于生产内涵相似并聚集在同一区域,更利于多个单链式供应链间的合作,这样就逐步形成了供应链网络组织。
(3)适用性。传统供应链由于供应链各个环节企业分布地域较为分散,需要建立基于相应的信息系统,来保障企业运作能协调一致。因此,客观上要求各企业在前期进行大量的投入,而这些是中小企业能力所不能及的。在某种意义上,就供应链网络的优势而言,其更适合中小企业之间的协作发展。因为中小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最大的障碍是信息的闭塞与不对称,而在产业集群区域中,由于地域相邻及上下游合作畅通的优势,无形中解决了集群内部同一产业、不同环节的中小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问题。
(二)供应链网络资金流的特点相较普通供应链而言,供应链网络资金流运作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集群内部中小企业间关联、运作及资金流动等方面。
(1)相互间应收及应付账款多。产业集群化的特点决定了供应链网络中中小企业地理区域比较临近,通过长时间的交流、磨合、协作,网内、链上的供应商、零售商之间会随着合作关系的日益密切而逐步建立彼此信赖的伙伴关系,并以此为纽带共同融入同一集群供应链网络中。同时,合作与信任的加深使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当遇到自身资金周转困难时,供应链网络中的上游供应商企业或下游零售商企业通常会向核心企业佘货和借款以缓解资金紧张。除横向企业间的资金流动外,纵向的多个分销商间也会存在短期少量的暂时融资拆借,以及多个供应商之间可以相互进行紧急补货。但资金流动的便利和频繁也造成企业间应收、应付账款的增多。
(2)资金量小而频繁。供应链网络非常复杂,其中的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因为生产水平的局限性,主要还是面向对商品要求多样化、批量小、频次多的消费市场,这使得供应链网络的资金量呈现小而频繁的特点,供应链网络内中小企业的订单由于批量小、批次少,导致生产时间并不稳定,存在波动。
(3)物流与资金流有机结合。当产品在供应链上流动时,物流的每一次运转(从采购、生产到销售、配送)都会对产品附加值施加影响,发生货物价值增量的变化,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生产资金中货物价值通常比重较大,因此,一旦货物在物流运作过程中发生意外,极易导致中小企业生产上的资金周转问题。因此,物流与资金流在供应链网络中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随着供应链网络内各企业间的合作不断深化,他们不再仅仅服务于一条供应链上的企业,供应链网络内中小企业之间既有垂直的纵向关联,也有水平的横向关联。与此同时,物流活动成为各企业间的天然纽带,第三方物流企业在集群内通过建立一个物流中心,服务于与之配套的各中小企业,可以将其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借助于物流的这一关联互动性,引入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到企业间资金流的活动中,可以将物流与资金流衔接起来、将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供应链上企业连接起来,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上述思路。
(一)供应链网络内部3PL参与的资金周转模式3PL参与的资金周转模式通常以供应链网络配套的物流企业为纽带进行企业间货款垫付及代收业务,其作用如下:
(1)利用物流企业的“物流”优势。为供应链网络服务的3PL可利用其良好的仓储、配送、信息管理等优势。如图1所示,供应商1出现原材料困难时,协调供应商2跨链紧急补货,实现网内资金的横向流动,同时也解决了供应商1的燃眉之急。这种网内资金周转模式借助于3PL,在未将新的资金源引入供应链网络的前提下,只是对存货资产做了移动,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状况,但有利于加强网内企业间资金流与物流的合作协调性。
(2)发掘3PL的衍生服务性。除了利用3PL的“物流”服务的优势,也可以发掘其新的服务功能,即利用自有资金为配套企业提供资金垫付的金融服务业务。如果3PL资金充足,可以通过提前预付全部或部分货款,使得供应链上的资金流不再局限于供应链纵向企业间的垫付货款业务,以实现资金流的灵活性和网络化,避免了链上供应商由于资金不足而无法维持企业正常经营周转而导致下游企业缺乏货源进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价值实现。3PL参与供应链资金周转,不仅缓解相应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也可加快整个供应链网络上资金的流动速度,提高供应链网络的运作效率,增强供应链网络的抗风险能力。
图1 供应链网络内部3PL参与的资金周转模式
(二)供应链网络存货质押融资模式如图2所示,由于融资需求企业集聚在一定的地理区域,且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基于本地一体化,某一供应链内部以及不同供应链之间存在着横向和纵向的物流活动(如同类企业间补货等)和资金流的流动。通过银行的参与,资金需求企业(存货所有者)首先分别向3PL和银行提出书面申请,委托3PL开立货物所有权凭证并将其转移给银行,请求银行根据市场情况对其存货进行估值,在资金需求企业与银行达成协议后,银行按估值的一定比例向资金需求企业提供授信额度,方便其获得融资。链内货物购买者向银行偿付货款(此时的货款包涵原始货物价值、利息和服务费用)获得货物所有权,银行确认后,3PL按要求将货物送至指定位置。在此过程中,银行也可直接将货物估值的活动交给3PL,由其代替银行与资金需求企业(存货所有者)交洽,确定货物价值。上述由银行提供资金,3PL进行具体的业务操作,使得供应链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模式即为存货质押模式。3PL起到中介作用,为之担保,银行根据这些信息来确定具体的授信额度。不同供应链上的企业均可以此来获得金融融资,进而使整个供应链网络内资金流更充足,供应链网络能更高效的运转。
这种融资方式通过吸收辐射产业集群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对银行来说使其能节约借贷成本,降低资信评估费用,对客户服务能变得更容易;对3PL来说,不仅充分发挥了自身的纽带作用,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更加有效的融入中小企业产销供应链中,更好服务各企业;供应链网络内中小企业也更容易快速获得银行的存货质押贷款。
图2 供应链网络存货质押融资模式
(三)3PL-供应链网络整体融资模式由于供应链网络企业之间的生产经营都相互影响,彼此之间形成了牢固的合作关系和业务联系,因此,供应链网络内中小企业在本身无违约风险的情况下,供应链网络及核心企业愿意将自身的信誉和知名度等有形或无形资产作为中小企业的担保融资,形成一种一体融资的模式。如图3所示,在这种整体融资业务初期,由于产业集群内的产品集中在供应链末端的零售商手里,通过选择零售商以供应链整体行为(代表整个供应链网络)将存货存入获得融资银行资质认定且与供应链配套的3PL仓库中,以之作为融资标的向银行借贷。银行根据供应链龙头企业知名度、信誉和质押物价值等作为参考确定放贷资金金额。在整个销售周期中质押物的销售收入(主要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都存入其与银行联名开设的封闭式账户内,将产品销售收入存入该账户,当资金量不足时,银行可以从供应链网络的核心企业自身存款账户中扣除本息。
这种融资模式是基于供应链网络内中小企业与3PL广泛接触并开展过融资合作的基础上,借助供应链网络的产业链影响力、充分利用供应链网络的一体化以及核心企业的无形和有形资产将供应链上企业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整体,并以整体名义向银行借贷获得更多资金的模式。开展上述供应链网络整体融资,不仅可以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金额,也有利于降低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风险。
图3 3PL-供应链网络整体融资模式
(一)供应链网络融资风险分析
(1)供应链网络融资业务的外部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于宏观产业经济层面,当国家经济发展稳定健康时,产业间的联动作用会使行业内企业获益;当经济形势出现危机时,就会出现产品滞销、经营困难、资金链断裂等问题,一旦核心企业生产经营不能持续,网络内的中小企业都将受到“牵连”。此外,在我国,供应链金融、物流金融业务还未形成规范的行业准则,缺乏对参与企业的约束,在供应链网络的融资行为中,一旦有中小企业或物流企业违背协议,利用这些漏洞进行骗贷、故意违约等,银行将承受相当大的损失。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不是供应链网络能够准确预测的,这种风险带来的损失也难以估计。
(2)供应链网络融资业务的内部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来自质押物的价格波动、融资主体经验不足、融资中的信用风险。第一,质押物有一定的市场风险。存货质押业务中质押物价值可能会受到市场需求变动和其他因素(如季节性因素、天气突变、自然灾害等)的影响,这给银行对最终贷款的价值实现带来了不确定性。第二,就整个融资过程而言,最大的风险来自信用。首先,3PL作为质押融资业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节点,连接着银行和中小企业,控制着物流与资金流的方向,一旦出现差错会给银行带来巨大损失。若物流企业在未经银行同意的情况下允许融资企业提取质押物,或违反质押合同允许更换质押物,这些方式都将使银行遭受风险,属于骗贷行为。
(二)供应链网络融资风险防控
(1)保持与政府部门或相关机构的沟通协调。首先,供应链网络内的企业(尤其是核心企业)要与当地政府建立良好关系,因为政府享有当地环境的第一手资料,对国家的经济政策等能优先了解并进行传达,这会为供应链网络内企业熟悉了解国家政策及发展动态提供快捷的信息,降低其遇到形势政策变化的风险。其次,通过与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的交流,可以加深彼此间的了解,在某些意外风险发生时寻求政府理解和支持。
(2)严格审核。对于物流企业的选择,银行应严格把关,选择在行业内信誉较好,综合实力强,业务水平高的3PL,同时不能完全忽视对中小企业的资信水平等信息的核查。在供应链网络融资中,银行和3PL要共同参与到对中小企业的审查、核实活动中。一方面,要查看分析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报表、历史贷款记录等财务信用指标,借此判断企业经营运行状态、未来的发展情况、参与融资的水平、偿还能力和信誉级别,为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提供依据;另一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也要选择优秀的3PL来协助其开展质押融资业务,这就需要了解、核实物流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包括及时的物流配送、大型的公共仓储、价值评估、质押物的监管、信息平台互动能力等)、客服满意度、信用等信息,据此来认定3PL与中小企业间的服务质量是否过关。通过严格审核,将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剔除,提高融资安全系数。
(3)制定全面的融资协议。这是一种参与融资的各方以限制各方的行为为目标的签订协议(合同)行为。首先,3L与银行之间应通过法律保证的形式,对双方融资过程中产生的责任与义务加以约定,同时对应享有的保护和权利也应通过签订合同协议的方式加以保证;其次,通过签订融资贷款合同的方式,一方面减小银行融资风险,另一方面限制融资企业行为。再者,3PL与企业之间也应签订协议,除阐明违反协议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和法律后果外,还需规定双方行为必须合法、公开、正当。
(4)建立监管体系。积极探索建立从内部约束参与融资的企业的监督管理体系。如成立类似管理委员会架构的组织,且该组织能得到供应链网络内企业的共同认可,根据实际情况,由该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系统,并且该系统能对供应链网络内企业进行定时地评价与考核,并辅之一套奖惩激励机制。通过大家的共同参与形成内部约束力量,抑制企业的违约风险。同时,根据已开展的业务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应对机制,以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1]刘倩倩:《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时代金融》2014年第5期。
[2]沈清源:《供应链融资物流业务模式及风险管理研究》,《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1年第11期。
(编辑朱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