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的发展使得外部审计的重要性不断被增强。外部审计所提供的信息是企业投资决策、银行信贷决策等经济活动的重要参考。我国外部审计在发展的同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首先对外部审计进行了概述,然后重点对外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这对提高外部审计的审计质量,改善外部审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外部审计 问题 对策
一、外部审计概述
(一)外部审计的内涵及构成
外部审计区别于内部审计,它是指独立于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外的国家审计机构所进行的审计,以及独立执行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进行的审计。外部审计包括政府审计和民间审计。
(二)外部审计的特点
独立性。外部审计的灵魂是独立性。外部审计机构独立于被审计对象,遵照审计准则开展审计工作,使得外部审计更具有独立性。保持审计独立性,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对于外部审计显得尤为重要。
客观性。外部审计人员和被审计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没有内在的利益纠葛,在独立性的前提下,遵循审计准则的要开展的外部审计工作,提供的信息更加具有客观性。
审计主体专业性。外部审计人员大多数是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显得更为广泛,而且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的专业性、广泛性的意见对于被审计单位改进财务状况,更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外部审计的作用
外部审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委托方优化内部审计、改进财务状况、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参考依据。外部审计对企业本身、投资者、银行等具有重要参考决定作用,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他们的利益。外部审计因为具备较高的独立性,发表的审计报告更加客观、公允,可靠性更强,对于内部审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可以提高内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完善我国外部审计的对策
(一)加强外部审计的独立性
在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情况下,应明确高层管理人员的权利与责任,减少管理层人员对外部审计人员的影响,使外部审计得以独立开展,从而提高外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同时企业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公司的治理经验,切实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要强化董事会的地位与作用,并加强监事会的监管,以减少管理层追求一己私利违法造假的现象。审计机构应与被审计对象进行有效沟通使股东或管理层以一个正确的心态对待外部审计,减轻管理人员对外部审计独立性的影响。上市公司应建立审计委员会,让审计委员会开展外部审计的聘请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外部审计人员由于股东或管理层的压力而丧失独立性的现象。最后,审计委员会的人员应保持独立性同时保持高度的自律性,从根本上保障审计的独立性。
(二)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构建良性审计市场
外部审计机构应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与储备制度。在招聘审计人员时,要根据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招聘那些综合素质能力强和职业道德水平高的人员,并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审计机构应时刻关注最新学习型文件,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学习。同时让审计人员相互交流学习心得与工作经验,促使外部审计人员整体业务能力的提升。同时,审计机构可以建立道德素质评测制度,建立内部考评制度,内部人员相互评分,使审计人员时刻保持警醒,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外部审计机构可以建立工作绩效考核奖惩制度,对外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效果与素质能力及工作态度进行衡量,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素养,促进审计机构健康发展。
要扩大大规模审计机构的影响力。可以对规模较大的审计机构进行合并,提高其市场影响力,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于规模较小的审计机构,应加强市场规范,监督其执业水平,必要时进行市场剔除,防止恶性竞争。要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政府可以对审计机构进行“准入监管”。只有那些审计质量符合要求的审计机构才可以进入审计市场。并限制执业水平低、信用度不良的审计机构,从而促使审计机构的优胜劣汰,促进审计市场的健康运行。
(三)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水平
首先,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保证制度的有效运行。企业应明确内部各部门的权利与责任,避免工作的交叉重复。其次,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应选择那些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又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在职业道德方面应具备公平、公正、客观的道德修养的人完成内部审计工作。这样,才能为内部审计质量提供保障,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公允性。最后,外部审计人员可以与内部审计人员就专业知识及工作经验方面交流学习,通过收集法规政策或者是管理信息,来讨论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从而提高内部审计质量。这样在内部审计质量优秀、双方在保证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前提下的沟通交流,可以使外部审计人员减少共同涉及的审计领域方面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四)构建审计机构外部审计质量评价模式
构建审计结果与审计过程相结合的二维评价体系。委托单位作为审计成果的最终使用方,更注重于审计成果,所以审计成果应赋予较大权重;被审计单位作为直接接触审计人员的被审计主体,则更侧重于服务过程,因此服务过程分值应赋予更大权重。同时,委托方、债权人、外部投资者、银行信贷机构等更注重审计成果的参考价值。应分别赋予委托方、债权人、外部投资者、银行信贷机构等不同的评分权重,综合打分得出测评结果。将审计过程纳入质量评价范围,有利于全面评价审计机构的审计工作质量,规范审计机构具体执业行为,可以促进审计质量的提升。设立审计质量评议委员会,定期召开评议会,根据评价结果对审计机构实施分类管理。这样可以促进审计机构的优胜劣汰,建立审计质量评价结果运用的长效机制。
(五)加强对外部审计的监督
加强审计机关的监督。审计机关应完善审计项目抽查制度,对审计机构完成审计项目情况进行随时、随机的抽查,对审计人员进行全方面考核,从而加大对外部审计的监督。加强群众的监督。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和组织座谈会等方式向社会群众宣传加强外部审计监督工作的重要意义。群众对外部审计的监督,可以督促外部审计主体不断改善自身审计质量。加强媒体对外部审计的监督。媒体没有审计机构来自于被审计对象管理层和董事会等的压力,因此媒体监督相对于审计机构来说更有独立性。媒体的监督曝光也可以促使业务水平不合格的外部审计机构被淘汰,净化外部审计环境,提高外部审计质量。
(六)慎重选择客户
审计人员不能盲目接收种审计项目,应根据自己的职业判断和对被审计对象的大致了解,慎重选择是否接受审计业务。审计人员可以联系之前为该单位提供审计服务的审计机构,咨询要接受审计单位的管理层的道德水平、公司内部控制情况和诚信等级等。然后进行筛选,再决定是否开展外部审计工作。这样可以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审计固有风险和审计检查风险,避免审计风险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法律诉讼。
(七)探索研究审计技术与方法
高等院校应注重学科发展的创新精神,科研所人员应重学科的前瞻性。应加强他们的学术交流,探索新的审计技术与方法。根据我国的政治、经济、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审计工作发展的趋势,探究对审计工作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审计技术与方法。同时,应结合审计机关好的评价结果,增强其管理、推广的应用度,从而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八)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应加快完善《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同时,应建立明确、有效的民事赔偿制度,详细审计机构的民事赔偿责任划分与赔偿金额。应加快建立一个权威度高的统一的外部审计法律法规体系,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使得外部审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改善外部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晓樵,试论如何充分利用外部审计手段确保内部审计质量[J],会计师,2012.05.
[2]李杰,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博弈分析与研究[J],财会通讯,2013.09.
[3]张中渊,对我国审计质量问题的探讨[J],商业经济,2012.12.
作者简介:张洋(1991-),女,汉族,河南南阳人,毕业于河南大学,研究方向:会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