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2016-09-10 23:56梁苍霞
时代金融 2016年21期
关键词:内部监督预算编制财务人员

梁苍霞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适应性提出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剖析存在的五大方面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供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财务 内部控制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现状

(一)对财务内部控制不够重视 认识存在偏差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普遍对财务内部控制认识度及重视度不够,认为财务上只要遵守财经纪律,不出现贪污腐败行为就行了。财务工作只是“你报账”和“我给钱”的简单活动,财务内部控制是可有可无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是否有效执行并不重要。有些财务人员对财务内部控制的意识也很淡薄,认为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制度约束了,把日常的账务核算处理好,做好财务报账,不需要再设置单独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内部控制制度缺失或不够完善 执行不到位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并未按要求制定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或存在制定的制度不够完善,有制度不严格执行的情况,使实际操作中不相容岗位未能分离。比如,财务支付款项印章保管岗位应相分离,但有时某岗位职工请假或参加会议等原因,可能会出现所有印章都由某职工单独保管的情况;出纳人员保管会计凭证的情况;合同签署与合同条款订立为同一人的情况;固定资产采购与验收为同一人的情况。

(三)会计人员配备不完善 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规模小、人员少的行政事业单位,未设置独立的财务部门,将财务工作划归单位办公室或秘书处、行政处管理,财务负责人往往由该处(室)的负责人担任,而不是由专业的会计人员担任。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并未系统学习过财务知识,甚至由其他岗位的人员兼任等。有些财务人员虽学习过财务知识,但未能经常更新知识,缺少与同行的业务交流,知识陈旧,闭门造车,按惯例、老方法做财务。诸如此类原因,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质量。

(四)缺乏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

目前,在内部监督方面,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未设置专门的机构对财务活动进行核查,没有内部监督机制,财务活动缺乏内部监督,财务内部监督流于形式。在外部监督方面,目前,按《预算法》要求,公开单位的预算及决算,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监督。但由于公开的内容有限,监督的效果有限。

(五)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效果有待加强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一是预算编制质量不高,预算项目不够细化。有些单位认为编制预算就是向财政“要钱”,先编几个项目“要到钱再说”。使有些项目的申请之前,并未经过严格的论证,在预算上报时,很多只是一个项目名称,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具体的资金用途等。二是预算绩效评价机制未落实到位。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缺乏实际性的评价机制,预算编制中的绩效分析评价指标也只是停留在“编制”上,而未真正发挥作用。三是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约束力不够。很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未能专款专用,出现项目资金混用、超范围、超标准支出等。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策

(一)正确认识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国家有关内部控制的宣传,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使单位领导及广大干部职工都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做好财务内部控制不单是财务部门的责任,而是单位全体人员的责任。如果内部控制出了问题,单位领导是负首要责任的。在单位里面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将财务内部控制落实到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财务人员的日常财务工作不应仅停留在记账、做报表上,只关心“收到多少钱”和“花了多少钱”。更应想方设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等财务风险。财务工作是单位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应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财务管理,应做好财务分析,为单位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财务数据的参考。

(二)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单位应当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规章制度,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建立适合本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体系应覆盖单位经济业务的方方面面,如货币资金业务、采购与付款业务、工程项目业务、固定资产业务等。内部控制的制定做到全员参与,流程化、系统化,易于理解并贯彻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还应明确各岗位职责、承担的责任和问责机制等,使经济业务的各岗位和环节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应与奖惩和年度考核挂钩等[1]。

(三)完善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应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首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独立的财务部门,配备专职财务人员。其次,应挑选素质较高的、经过系统学习财务专业知识的人员。第三,加大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专业素质。定期组织同行业间的学习交流,取长补短等。财经法规数量多,变化快,财务人员自身应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与业务技能。

(四)强化内部监督及外部监督

在内部监督方面,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或者成立一个具有财务专业知识人员参加的工作组,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本单位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在外部监督方面,财政、审计部门应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检查,出现问题的应相应的问责或惩罚等。

(五)提高预算编制管理水平

一是要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加大对预算编制人员的培训力度,使预算编制人员在政策法规、预算软件使用方面都有提高。预算项目使用部门人员也应参与预算的编制,使编制预算更符合项目要求。二是要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预算评价要落实到位,并要与预算项目负责人的奖惩、升迁挂钩。三是要严肃预算执行。按照《预算法》的要求,预算一经批复,就应严格执行。在执行过程中不应随意调整预算使用标准和范围。

三、结语

在内部控制方面,企业的做法相对较为成熟,内部控制已经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借鉴企业内部控制的做法,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使之有效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单位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为了使全体人员能够更好的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加大内部控制与个人奖惩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完善及有效执行有利于防范风险,有利于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有利于经济业务在合法合规的框架下进行。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讲座[M].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2013.

猜你喜欢
内部监督预算编制财务人员
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的有效措施探讨
企业会计内部监督问题及对策探究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