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学基础》是高职院校经管相关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教材主要承袭人大版《西方经济学》的框架和内容。然而《经济学基础》的教材在内容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材深度依然过深,相关概念和模型依然过于抽象化、数学化;教材缺乏对经济的整体性把握与认识;教材忽略了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批判与扬弃等等。这都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们去研究与分析,找到完善该教材框架和内容的解决思路与解决方法。
【关键词】经济学教材 经济学基础 西方经济学
一、提出《经济学基础》教材内容问题的背景
《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是我国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对高职院校经管专业的学生们认识经济现象,掌握部分经济规律,用经济学的部分常用分析方法来分析实际经济现象是有很大帮助的。鉴于此,各高校对这门课程都予以高度重视。
笔者是重庆某高职院校经管相关专业《经济学基础》的授课老师,翻阅过十多种不同出版社的《经济学基础》,在这门课的授课过程中,一方面感受到了高职院校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得到了学生们和同事们不少关于教材内容的反馈。学生们普遍认为教材内容较难,特别是部分数学模型看不懂,有些甚至是听不懂,相关经济学的概念高度抽象化,与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联系不太紧密等等。总之同学们觉得这门课较难,教材有些脱离实际。
该课作为学生们的专业基础课,往往是他们进校后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这门课学生们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学好,对他们和我们而言都很重要。不少学生因这门课的难度过大,影响了学习其他专业课的信心,十分可惜。因此,针对同学们反映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经济学基础》这门学科教材内容产生的背景以及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一下探析。
二、《经济学基础》教材产生的背景
对于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这门课程的名称为:《西方经济学》,其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组成。在职业教育阶段,这门课的名称为《经济学基础》。两门课虽然在名称上不同,但是教材的内容与基本框架大致是相同的。
说到这本教材的背景,不得不提到我国经济学的教育学家高鸿业先生,是他在建国后最早翻阅并引入《经济学》这门课程。先生1988年出版了《现代西方经济学(上、下)》,随后1996年出版了《西方经济学》,正是这本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经济学》,成为了我国经济学教科书的经典,之后不断再版,现已是第五版了。在基本沿用高鸿业先生《西方经济学》内容与框架的前提下,其他出版社和其他高校的经济学教育者们都各自出版了自己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同时也出版了适合高职教育经管相关专业的《经济学基础》教科书。
《经济学基础》的版本不少,但无论什么版本,其主要结构框架与内容基本承袭了《西方经济学》的框架与内容,只是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相关特点和学生们的接受程度,删减了部分难度较大的章节。正是因为这一特点,使得不少教师感到《经济学基础》实际上就是一个简略版的《西方经济学》。这样一本经过删减与部分改编之后而成的《经济学基础》,能否让高职学生们真正学习好?又是否能紧密联系实际并用较通俗的语言将经济学理论讲述给学生们?
三、《经济学基础》教材的问题
根据笔者对不同版本《经济学基础》教材的翻阅与思考,结合其他经济学教育前辈们的丰硕科研成果,笔者认为当前各版本用于高职教育阶段的《经济学基础》教材在内容存在着三个问题:第一是教材深度依然过深,相关概念与模型依然过于抽象化和数学化;第二是教材内容缺乏对经济的整体性把握与认识;第三是教材内容忽略了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批判与扬弃。
(一)教材深度依然过深,相关概念与模型依然过于抽象化、数学化
笔者翻阅了十多种不同版本的《经济学基础》,其的内容结构基本上与《西方经济学》的内容结构大同小异。由于东西方的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难免不同,沿用《西方经济学》的框架与理论,即使是删除部分被认为是难度较大的概念和理论,依然会给学生们造成难度过大或不易理解的感受,笔者举出四处较为典型的例子:
首先是绪论章节,该章介绍了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在人类欲望无限情况下如何更好配置稀缺的资源,即选择问题,同时引申出资源的利用问题。再通过资源的配置问题和资源的利用问题,引申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作为大部分学生而言,他们对经济学就是“选择的科学”这一说法普遍反应是很抽象的,不好理解。笔者认为,什么是经济学?用西方经济学的观点解释并不能代表普遍所认为的经济学的涵义。在高职阶段,笔者认为将经济学定义为:社会商品与劳务的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规律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个体关系和社会整体关系的学说。恐怕这样定义更有利于高职学生们理解与接受。
其次是边际效用这一《西方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边际效用认为消费者每增加消费一单位商品,从不断增加的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感是下降的。《西方经济学》通过这一消费者的心理感受构建了消费者选择理论,即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理论中的消费理论。笔者承认用这一理论解释消费者的行为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作为学生而言,边际效用乃至于之后的边际产量、边际收益等等边际的概念依然十分抽象,笔者在上课的时候不停的用生活中最简单的例子,如渴了喝水,对喝的每一口水的感受是不同的,再比如吃饼,对吃第一个饼和吃饱前的最后一个饼的感受是不同的。通过这样的例子,才能让学生们慢慢理解这样的概念,但往往第一天理解了,但是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很快又忘记了,可以说教学效果并不太好。说对于我们大部分非本科或研究生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并非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与其强迫接受边际分析法,还不如通过更加通俗的语言,让学生们理解消费者行为理论就是通过对自身消费的合理规划,最终让自己过得更舒适。可以通过模拟某工薪阶层如何消费来更好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与思考力,让他们模拟动手消费,规划自己的消费。
再次是成本理论中的短期成本曲线与长期成本曲线,期中特别是长期成本曲线。长期成本曲线是作为短期成本曲线在考虑厂商可以无限调整生产规模的时候,所有以不同规模为代表的短期成本曲线的包络曲线。笔者上课每次讲到这里,都会用整整一节课的时间,通过作图讲解和与学生们的互动交流方式来尽全力告诉他们这一概念,可依然发现同学们很难理解。这比让他们接受边际效用更为困难。学生们难以理解实际上情有可原,因为这需要高等数学的知识与很强的空间想象力,而这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们而言,即使是学习很努力的学生,理解起来也确实是有困难的。与其让老师们用尽全力还不能让大部分学生们理解,还不如换一种有效的教学办法,从教材的编写上,就尽量绕开这一晦涩难懂的概念,笔者建议可以通过要素成本的比较法来模拟厂商的选择,确定厂商的最优生产规模。在中国,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城市化与劳动力成本上升,故生产要素中劳动力的价格上升,因此厂商将会逐步倾向于不断通过资本替代劳动的方式来生产。单位商品的成本并不一定会上升,反而由于机器设备的巨大产能与劳动力投入的下降,成本下降。
最后是宏观经济学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在《经济学基础》中一般只占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二的篇幅,因为《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难度偏大,因此《经济学基础》中宏观部分被大量删除,不过依然保留有两部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乘数理论等。但是学生们在学习这一理论时,由于忽略了这一理论的背景与假设,往往很难理解这一理论要解释的是什么问题。学生们往往问,为什么总需求的增加马上就能增加国民收入,难道需求的增加不会提升普遍的价格水平吗?老师回答说这个理论模型是以1929~1933年大萧条为背景的,那个时候大量的产能过剩,总需求的增加能直接增加国民收入?学生又问,那既然大萧条,厂商为什么不降价?老师回答因为存在着工资价格刚性与工资价格粘性,价格变动困难……,越深入下去,这一系列的问题不但不能让学生们完全理解,反而引申出更多的概念,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笔者建议对于国民收入理论,可以适当介绍乘数理论与国民收入核算的相关理论,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特点与功效,尽量略去以需求决定论为模型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和IS-LM模型等比较晦涩的模型。
(二)教材内容缺乏对经济的整体性把握与认识
对于本科生与研究生而言,《西方经济学》只是其经济学理论架构构建的一个方面,但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经济学基础》几乎就是他们在大学期间学习经济学的唯一机会了,因此一方面需要传授学生们相关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同时,更需要他们在整体上对社会经济有一个把握。这是《经济学基础》教材在继承《西方经济学》的框架下所不能完成的。
我们日常的经济生活由四大部分构成,即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对于经济的整体性把握,一方面需要搞清楚这四个方面的循环与联系,另一方面需要对这四个方面进行整体的把握与认识。在《西方经济学》中,首先介绍的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然后通过生产理论涉及到成本学说,可以说仅仅只是触及到交换理论,然后是生产要素理论,即分配理论,可以说既不系统也不全面,学完之后同学们要么是云里雾里,要么是碎片化的知识点,很难形成体系。特别是部分《经济学基础》教材删除了生产要素理论,直接略去了分配理论,那就更加不完整了。因此完全承袭《西方经济学》结构与框架的《经济学基础》教材,不利于学生们在整体上对经济学进行把握,可以说《经济学基础》的体系与框架是不太合适高职院校的同学们的。
(三)教材内容忽略了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批判与扬弃
系统学习过《西方经济学》的读者们都对这部教材的结束语部分印象深刻,结束语部分是这本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意识形态上对《西方经济学》的批判,从第一版到第五版,从未被删去,目的就是让读者们不要盲从,不要尽信书,要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进行批判吸收,即扬弃。这么做一方面是维护我们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还能给读者以警醒,告诉他们这是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对于我们中国而言,不能全盘照搬,必须要批判吸收。
那么继承《西方经济学》的结构与框架的《经济学基础》教材,几乎在笔者所见的所有版本教材中都没有提到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批判,由于教材名称是《经济学基础》,给人造成一种这本书所讲的就是经济学普遍真理的假象。这一问题实际上是比较严重的,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们而言,他们对理论的批判性吸收能力普遍不足,如果因为篇幅或其他原因删除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批判部分,确实是不足取的。《西方经济学》用边际效用来解释商品的价值,完全回避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用边际分配法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体中各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完全忽视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试图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解决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完全不反思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对抗经济周期的有效性等等。如果在给学生们教授这些理论的同时,不加批判的让学生们来学习,会让部分缺乏分辨力的学生认为该理论就是真理,对于维护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实际上是不利的。很遗憾,现在的《经济学基础》教材,绝大多数都没有对《西方经济学》的学理论进行批判,让读者们警醒不盲从。
四、解决教材问题的建议的浅探
针对上述提到的《经济学基础》教材在内容上的三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两个思路来思考。
首先第一个思路即是在继续延续《西方经济学》的结构与框架来编写《经济学基础》这部教材,然后针对到笔者上文提出的三个问题,对教材的框架与内容进行修改与完善。针对第一个问题,建议可以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优化,删减部分学生们依然觉得晦涩的理论,进一步增加案例教学和案例分析。针对第二个问题,建议教材内容中增加对经济再生产理论的讲解与简要分析,让学生们对经济整体是如何运行的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与认识。针对第三个问题,建议保留对西方经济学的部分理论的批判,指出其在理论上的错误,同时也要指出其合理性所在。
当然我们也有第二种思路,即根据中国这么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发展与经济学说发展的特点,编著一部全新的,适合高职院校老师与学生们的教材。教材应借鉴《西方经济学》内容中有用的部分,同时更应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经济学家们这么多年来的经济学理论创新,同时这部《经济学基础》教科书还应充分考虑到高职阶段学生们的接受程度。通过学生们对该课程的学习,能让他们对经济和经济学理论有一个整体与宏观上的把握,能对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关系有清晰的把握与充分的认识。
五、结束语
《经济学基础》作为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们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对教材质量的要求是很高的,因此对于这门教材在框架设计与内容编写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给予高度重视与仔细研究。笔者只是通过对当下多种版本《经济学基础》教材的翻阅解读并与同学们和其他授课教师的交流中总结出的上述三个问题,还不全面,也不尽系统;提出的解决方案也不尽完美,需要进一步的探究与分析。笔者希望通过我们教育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能进一步系统分析这本教材在结构与内容上的不足,解决这门课学生们接受度不高,学习热情不够的原因并予以彻底解决。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康亚红,毛德敏.经济学基础[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3.
[3]王庆春,王华.经济学基础[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4]夏新燕.经济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5]行怀勇.《西方经济学》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13):376-377.
[6]周娟.建构主义视角下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研究[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7):202-202.
[7]张晓燕,孙秀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2,28(11):63-65.
[8]王琼芝.高职营销专业《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才智,2014(3).
作者简介:王炜炜(1983-),男,汉族,重庆市渝中区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就职于重庆电讯职业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