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成
摘 要: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电商逐渐成为当前农业领域的热门话题。发展农业电商不仅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分析农业电商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出发,指出了当前农业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 农业电商 优势 机会 存在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046-02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电子商务热潮,农业也开始涉足互联网,也想赶上“互联网+”这个热潮。农业电商是一种新兴的发展模式,它从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方式中逐步演变而来,本应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助力器和加速器,但是由于技术、物流、产品质量标准化等难以配套完善,农业电商在目前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难题和阻碍,需要政府、商家、平台、农户共同努力,制定政策、战略解决并促进其健康稳步前进。
农业电商发展空间大,潜力十足,不仅可以推动信息传播,使不同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和合理价格的发现,而且可以扩大规模生产和经营,并且逐步实现针对性生产,进而慢慢提高农业及农产品的竞争力,促使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走向完善,故可大力采取合理的战略措施借助互联网促进农业电商发展。
二、农业电商发展的优势和机会
(一)巨大的市场潜力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多达8亿人,而且城乡差距很大,发展农业电商可以选择先将个体农户组织团结起来,然后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统一综合管理,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同时,可以凭借互联网将我国农业市场拓展到世界各国,形成中国特色的农业电子商务模式。
(二)积极的政府支持
在我国,农业是基础产业,国家政府部门一直关注农业、农民、农村等问题,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出了很大的投入和扶持。最近几年,互联网迅速发展,农业电商也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在各种会议上,国家领导人相继提到创建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都为农业电商提供了帮助。
(三)先行者的经验和借鉴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进步,为农业电商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外国农业电商的率先起步和极速发展给了我国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和参考。
(四)高效的交易传递速率颠覆着传统模式
与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相比,线上销售省去了很多烦琐的中间渠道和环节,缩短了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时间,提高了整个生产、消费、使用的效率和体验感。运销企业可通过互联网直接与产地农户取得联系,摆脱对传统商业中介的依赖,使终端消费者能够获得更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农户的利益。电子商务在拉近生产者与运销业主距离的同时,也使农户的商务活动变得更加高效,农户只需花极少的时间即可获取尽可能多的市场信息,从而大大增强了适应市场的能力。
三、农业电商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从农业电商发展现状看,目前主要面临着农户主观意识有待提高、客观配套措施有待完备以及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等方面的问题:
(一)农户主观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农户对农业电商缺乏深度了解。虽然随着农村网民的数量不断增加,“农二代”的信息化水平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使得农户们慢慢开始接受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但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观念已经在我国农户心中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即便在已经参与农业电商项目的农户中,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户认为只要按要求把地种好,按时交货即可,不清楚种好的农产品是通过哪些电商平台,交由哪些物流公司,最终销往哪里。虽然农户与电商运作的其他环节做到了各司其职,但无益于长期的发展,而且一旦出现问题,农户就很容易和电商企业产生纠纷。
2.农业电子商务人才不足。人才是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对于农业电子商务的运营和管理,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计算机及互联网相关技术,对农产品市场有所了解并掌握一定农业知识,而且同时也要兼备网络营销头脑和国际化视野。并且,针对农户信息化能力以及提升农户科技素质的相关培训非常的少。除此之外,农村特定的条件导致具有一定学历和专业知识的电子商务人才,出于种种原因而不愿意到农村地区服务,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速度。
(二)配套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物流体系仍不健全。农产品物流体系的不健全是许多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由于生产出的农产品对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的影响非常敏感,而长三角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夏热冬寒,尤其在季节变换之际,农产品极其容易损坏变质,所以这也给其运输、包装、加工等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冷链物流作为农产品物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依旧是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障碍。资料显示,目前美国、日本以及一些欧盟国家的食品冷链运输比例平均已达80%~90%,最低也达到50%,而我国只有10%左右。由于冷链物流体系的不完善,造成区域内的农产品流通不便,即使得以流通,一定程度上也是以牺牲品质为代价,卖不出好价钱。
2.我国农村的网络和电脑普及率较低。我国农村的网络和电脑普及率较低,同时农民的互联网知识比较缺乏,对电子商务缺少深入地认知和理解,农民的上网比例也很低。所以,在如此现状的农村培养出电商专业人才以及加强对农民的电脑知识普及教育也成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一大挑战。
(三)政策支持和引导方面的问题
1.农产品未实现标准化。当前,家庭承包责任制仍然是我国农产品生产的基本模式,而这种小规模以家庭单位为主的分散种植也是目前我国广大地区农业基本的生产格局。农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是农产品贸易公司对农户生产出的农作物进行收购。这种农业产业结构由于不是规模化生产,从种子的采购,到农作物的成熟,收获基本上都是农户各家各户私人进行的,所以无论从内在的品质还是外型尺寸来说,农产品都很难有统一的标准,这使得农业产品实现标准化要比工业产品难得多。然而,由于网上在线交易的特性,对于电子商务行业而言,产品标准的高度统一化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农产品标准化问题不解决,实行交易电子化、网络化的成功几率就会很低。
2.网络交易的监督管理不健全。网上交易存在较大的网络安全隐患,网络上各种类型的行骗方法日益复杂,一些钓鱼软件和网站的存在一直威胁着互联网交易,同时也给企业和个人发展电子商务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
3.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电子商务是全球化、信息化、虚拟化和数字化的,它与海关、政策、道德、税收、知识产权及个人隐私权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法律上的联系。在我国,信息化相关的法规政策不是很完善,各行业的电商规则都不健全,农业电商更是严重缺乏,所以,加强立法和政策引导规范刻不容缓。
四、农业电商发展的前景展望
(一)提升农民意识,大力培育电商人才
1.切实提高农民电商意识。毋庸置疑,农民是农业电商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只有全中国广大农民的意识切实提高了,明白了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切实品尝到了互联网带来的好处,才能从根本上真正促进农业电商的发展。
2.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大力培育电商人才。将互联网络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手机通信、电视电话结合起来,融入互联网线上教育,实施远程教育,普及农业电商化转型知识和经验,极大程度地提高农民的素质和信息化水平。国家教育要给予很大重视,将高校教育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双向解决毕业生就业难和人才缺乏的矛盾。大力培育互联网信息人才,更好地推动农业电商化。
(二)尽快完善配套设施
1.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为提升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整体水平,首先是要加强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在配送终端环节设置电子菜箱,着力发展自动蔬菜销售机和生鲜智能菜柜。同时,相关企业还要加强诸如卫星定位系统(GPS)、非接触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订单从存储、包装、运输等环节全程监控温度、时间、位置,达到生鲜农产品从产地到需求点全程质量可追溯;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和企业还需要增加沟通与合作,以加快建立健全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的标准体系以及检查与监督机制,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共同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2.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产品信息推广,加强农业产业化数据库建设。政府必须加强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效利用互联网、移动网络、手机通讯、电视电话等建立和不断完善农村的信息网络,在各级地区建立信息服务平台机构,培训农民使用先进的机器设备。
(三)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1.以政府为主导,促进农业产业聚集发展。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产业集聚规划和发展可以从三方面着手:第一,科学制定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将科学的规划作为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先导;第二,驱动区域农业发展的资本聚集,资本是区域农业发展关键性的生产要素;第三,加强农业产业集聚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以政府为主进行集聚区内如交通、资源、通信、仓储等硬件环境的建设。第四,实施农业品牌建设战略,利用品牌效应积极开拓市场。第五,驱动区域内农业产业发展人才聚集。吸引外部人才流入长三角地区农业产业,为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动力,从而提升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2.倡导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模式。农产品标准化体系涉及了产前动植物良种、肥料、饲料等生产资料的选择,并有产中的栽培、饲养、管理等,再到产后的分级、贮存、加工、包装等环节,所以有关部门和企业可从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产品质量控制、生产管理四个方面入手,根据相关计划,从质量安全的角度分别制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产地环境标准、农业投入品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管理标准,并按照标准对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过程的规范和监控。同时,结合长三角地区农产品生产的特殊性,依据农产品安全生产所需要的相关管理方法、区域内农产品生产技术的实际情况,建立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体系,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水平,进而促进长三角地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洁,王明宇.我国农业电商的发展研究[J].电子商务,2013,(6)
[2] 徐刚,工巍,石宇良,马兴.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对策研究田[J].北京农业,2013(03)
(作者单位:宁波思创磁铁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责编: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