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运武,唐 丽,王洪梅
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 徐州 221009
·理论探索与实践·
新兴技术推动高等教育形成创新文化—《2016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解读与启示
王运武,唐丽,王洪梅
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 徐州 221009
自从2004年以来,美国新媒体联盟已经发布了13个高等教育版的地平线报告,预测技术对高等教育将会产生的影响,引导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积极应对技术带来的教育变革。2016地平线报告,预测未来5年将会进入高等教育主流应用的6项技术分别是:自带设备、学习分析与自适应学习(未来1年),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创客空间(2—3年),情感计算、机器人(4—5年);高等教育采纳技术的近期趋势是日益重视学习测量和普及混合式学习方式,中期趋势是重视设计学习空间和转向深度学习方式,远期趋势是推动创新文化和重新思考机构运作机制;阻碍高等教育采纳技术可解决的挑战是促进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融合和提升数字素养,困难的挑战是教育模式的竞争和个性化学习,严峻的挑战是平衡线上与线下生活,以及使教育与生活相关。高等教育未来发展亟需重塑业务流程,使学习、教学和管理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促进形成创新文化,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使高等教育成为激发创意经济发展的引擎。
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新兴技术;教育变革;创新文化;创意经济
2016年2月,美国新媒体联盟发布了《2016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1],以立体方式呈现了未来五年高等教育领域加速采用技术的六个关键趋势、阻碍技术采用的六个重要挑战,以及新兴技术推动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六个关键趋势,如图1所示。地平线报告既是一个预测性报告,又是一个引领性报告。地平线报告对促进高等教育采纳合适的新兴技术,采取适当的政策和措施,积极应对技术引发的高等教育变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2]。
图1 2016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
美国新媒体联盟和EDUCAUSE组织在对高等教育领域中应用的消费技术(consumer technologies)、数字战略(digital strategies)、使能技术(enabling technologies)、网络技术(internet technologies)、学习技术(learning technologies)、社交媒体技术(socialmedia technologies)、可视化技术(visualization technologies)等七类技术调查的基础上,预测了高等教育领域未来5年采纳的新兴关键技术。
2016地平线报告预测高等教育领域未来1年内将采纳自带设备、学习分析与自适应学习,未来2—3年将采纳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创客空间,未来4—5年将采纳情感计算、机器人,其中“机器人”是首次提出将被高等教育广泛采纳的技术。通过对美国新媒体联盟已经发布的13个高等教育版地平线报告预测高等教育领域将采纳的新兴技术进行词频可视化分析(如图2所示),可以发现:教育游戏(提出7次)、学习分析与自适应学习(提出6次)、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提出4次)、情境感知计算和增强现实(提出3次)、基于手势的计算(提出3次)是高频词汇。
图2 2004—2016年地平线报告预测的高等教育领域未来5年采纳的新兴技术词频可视化分析
1.1自带设备(BYOD)浪潮即将来临
未来1年内,高等教育将会迎来“自带设备”浪潮。自带设备将会在高等教育领域广泛普及,成为重要的学习终端,移动学习将成为常态化的学习方式,移动办公将会成为常态化的办公方式。自带设备(bring your own device,BYOD),也涉及自带技术(bring your own technology,BYOT),是指在学习和工作场景中使用自己携带的手机、电脑、平板等设备。在高等教育领域,正在涌现自带设备浪潮,越来越多的学生和教师将自己的设备带入学习或工作场所,全面展现了现代化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全球高等教育即将迎来自带设备浪潮。自带设备浪潮使师生使用既熟悉又舒适的设备和技术,让师生更有归属感。2014年美国至少42%的高校实施了自带设备策略。据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3],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已经普遍使用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接入网络,网民Wi-Fi使用率达到91.8%,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0.1%,使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38.7%、31.5%。中国高校师生已经普遍拥有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MP5播放器等移动终端,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这些自带设备,提供适合的学习或工作场所,将会更好地变革学习、教学和管理。
1.2学习分析和自适应学习提升个性化学习效果
未来1年内,高等教育领域将会采纳学习分析和自适应学习。世界各地的教育机构已经意识到“一刀切”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难以保障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个性化学习日益成为学习者期待的学习方式,个性化人才培养日益成为最佳的人才培养方式。个性化学习是针对个体学习者特定的学习需求、兴趣、意愿或文化背景而推出的一系列教育项目、学习经验、教学方法和学术支持策略。自适应技术的出现,使得为个人定制学习体验成为可能,自适应学习技术为调适教育机会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4]。
目前,学习分析已经逐渐从开始关注学习结果到关注学习过程。学习分析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描述学习结果;第二,诊断学习过程;第三,预测学习的未来发展,进而对学习过程进行干预。自适应学习最适合运用于混合式学习或在线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通过软件和跟踪设备检测,进而依据学习者的个性化差异实现自适应学习。随着学习分析技术的发展,自适应学习的广泛普及,高等教育将会显著提升个性化学习效果,迎来个性化学习时代。学习分析和自适应学习,有助于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有助于突破个性化学习的艰难挑战[5],奠定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基石。
1.3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提供真实的学习体验
未来2—3年,高等教育领域将采纳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又被称为混合现实(blended reality),可以实现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互动,将会给学习者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提供新的学习机会。增强现实将会通过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信息集成,为学习者提供能够实时交互、虚实结合的学习环境。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用户可以获得沉浸式体验。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将会在高等教育领域产生广泛深入的应用,使学习者获得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目前,增强现实已经应用于医疗、军事、古迹复原、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工业维修、电视转播、娱乐游戏、旅游展览、城建规划等领域。例如: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实现手术部位的精准定位;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将城建规划效果叠加在真实场景中获得直观形象的规划效果。增强现实在教育中的应用涵盖网页浏览与信息获取、三维导航与教学游戏、虚拟仿真与互动教学等多种领域,蕴含着丰富认知、突破时空、实时互动等教育价值[6]。
1.4创客空间激活创意经济
未来2—3年,高等教育领域将普遍搭建创客空间,为师生提供筑梦场所。目前,全球已经掀起了创客运动浪潮,进入了“创客时代”,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创业教育。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理应是一个创新型组织,理应重点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然而现实中,很多高校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对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创新”关注不够。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亟需变革,培养社会亟需具有创造力的一流人才,这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是否具有创造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已经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战略举措。
创意经济又称为创意产业、创新经济、创意工业、创造性产业。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普遍搭建创客空间,将有助于跨学科沟通与交流,促进协同创新,激活师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师生的创新动力,提升师生的创新能力,颠覆注重知识传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学—研—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激活创意经济,有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1.5情感计算让机器具有“情商”
未来4—5年,高等教育领域将普遍采纳情感计算技术,情感计算的潜在典型应用主要是远程学习或在线学习。1997年,美国MIT媒体实验室Picard教授最早提出了情感计算的概念。情感计算是指关于情感、情感产生以及影响情感的计算,试图创建一种能感知、识别和理解人的情感,并能针对人的情感做出智能、灵敏、友好反应的计算机系统[7]。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机器将具有情感感知、情感识别和情感计算的能力,能够对人类的表情和手势姿态进行分析和判断,机器将会具有一定的“情商”,将具有人类的思维和行为,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学习即将来临。情感缺失一直是阻碍远程学习和在线学习的绊脚石,在远程学习和在线学习中应用情感计算将有助于增强人机交互的效果,使学习者获得情感交流体验。
教育领域中的情感计算研究主要关注两方面,即机器检测情感和模拟情感。通过基于手势的计算可以解释人类的行为,从而能够控制屏幕或投影,等,实现更好的人机交互效果。通过语音识别可以将人类语音转化成机器可读的格式,让机器更好地理解人类。情感计算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这些技术研发能够感知语境、具有情绪反应的机器,可实现微妙的沟通需求。
1.6机器人将与人类一起学习
未来4—5年,高等教育领域将普遍采纳机器人。目前,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机器人厨师、无人驾驶汽车等逐渐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成为人们的得力助手。情感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将会让机器人更具有人情味、更具有智慧。目前,虽然机器人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还很少,但是机器人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将具有非常大的潜力。新的研究表明,仿人机器人可以帮助自闭症学习者改善沟通策略,增强社交技巧。
未来的机器人将会在教育和学习中扮演着“学习伙伴”、“虚拟助手”、“家庭教师”、“助理教师”、“主讲教师”、“教练员”等多种角色。机器人与人们之间将会有更多的情感交流。情感机器人的功能将会逐渐从表达情感到情感识别,再到情感理解,最后具有“人工情感”。机器人会伤心、会寂寞,有自己的“心灵”,有自己的情感系统,机器人真正具有人类的“智慧”。美国机器人设计师大卫·汉森设计的仿生机器人“索菲娅”,能够展示表达许多自然的人类面部表情,借助计算机算法可以识别人脸,并与人类对视进行眼神交流,还能够理解人类语言,并记住与人类的互动[8]。日本软银公司推出机器人Pepper被日本福岛县早稻田一所高中录取,能使用日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进行学习。这是世界上首个与人类共同上课的机器人[9]。随着情感计算和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未来将会有智慧型的机器人走进家庭和课堂,承担授课、监考、批改作业等教学和教育管理任务。
2.1近期趋势:日益重视学习测量,日益普及混合式学习方式
未来1—2年,为了改善学习效果和提高学习质量,高等教育将会日益关注和聚焦学习测量。学习测量是通过信息化工具与方法记录学习者知识和技能准备过程、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产生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学习测量的结果可为实施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进行精准化的学习辅导提供决策支持。学习测量产生的大数据,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发和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知自己学习的优点与欠缺,从而更好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测量海量数据的支持下,将会使得个性化学习、形成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等进一步彰显价值。可以通过学习测量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阅读习惯、思维习惯、学习情绪等,以更好地改变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果。
未来1—2年,为了更好地促进个性化学习,高等教育将会日益普及混合式学习方式。近年来,随着新媒体和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方式、网络学习方式、E-Learning学习方式、移动学习方式、仿真学习方式、虚拟学习方式、微课程学习方式、翻转课堂学习方式、智慧学习方式等多种学习方式。对于一个学习者而言,没有最好的学习方式,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应该依据学习内容、学习环境、自身情况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10]。多种学习方式融合形成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将有利于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智慧化的学习途径,更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创新思维。
2.2中期趋势:重新设计学习空间,转向深度学习方式
未来3—4年,为更好地促进个性化学习,为学习者营造宜人的学习环境,高等教育将会重构学习空间。当前,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构成的学习空间是工业社会的产物,适合工业化批量培养人才的模式。未来社会发展亟需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培养途径将发生显著变化。教学理念、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都会发生转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数字化学习能力普遍提升,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日益个性化。在这种背景下,高等教育亟需重新设计学习空间,为学习者营造更加方便、快捷、舒适的学习空间。高等教育未来将会为学习者构建无处不在的学习空间,营造无处不在的学习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未来的学习空间,将逐渐从实体走向虚实融合,仿真学习空间、三维全息学习空间、智慧学习空间等将会为学习者提供全新的真实学习体验。学习空间设计应从重点关注知识传授,转向重点关注知识创造,为学习者营造创造型学习空间,使学习者从知识消费者转变为知识创造者。
未来3—4年,高等教育将会转向关注深度学习方式。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学习随处可见,碎片化学习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也产生了知识的系统化程度不够、知识点之间相互割裂、学习深度不够等问题。高等教育未来发展,将会越来越重视深层次阅读、深层次理解和深层次学习。深层次学习理论、深层次学习方法、深层次学习方式、深层次学习模式、深层次学习软件将会是高等教育未来关注的重点内容。当前,学习节奏、生活节奏、娱乐节奏日益加快,文化快餐、知识快餐随处可见,各种诱惑丰富多彩,一切都追求“短平快”的时代,能够静心沉思、践行深度学习应该是值得追求的求知心态。
2.3远期趋势:推动创新文化,重新思考机构运作机制
未来5年以后,新兴技术将会促进高等教育成为创新型组织,形成创新文化。高等教育需要将新兴技术作为催化剂,推动形成创新的文化,激发创造力,促进高等教育创新与变革。高校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研究型大学被视为创新的孵化器,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甚至是全球经济。为了更好地培育创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允许灵活的创新与创业。近年来,全球掀起了精益创业运动,精益创业运动为高校创新提供了实践场,已成为创业者可以运用的有效方法。
未来5年以后,高等教育需要重新思考机构运作机制。目前,技术迅速发展正在颠覆着传统大学的理念,高等教育模式和体系将会面临着潜在的危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亟需不断地尝试各种运行模式,促进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学习理念、管理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管理方式、教学资源的形态等亟需变革,以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需求。技术与高等教育的融合,将会重塑高等教育业务流程,变革高等教育的运作机制。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了一个属于数字时代的全新学历:微硕士(micromaster's)。全球的学习者都能通过edX在线完成一年制的供应链管理(supply chian management)硕士项目的第一学期,表现优秀者可在学习一个学期获得MIT硕士学位。首轮课程于2016年2月10日开始[11]。MIT尝试“逆向招生”的方式,不设置任何门槛可以学习硕士研究生课程,颠覆了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的业务流程。
为了促进高等教育领域更好地采纳新兴技术,高等教育面临6个方面重大挑战,这些挑战也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助于解决这些挑战的新兴技术,将会优先被高等教育采用。技术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高等教育对采纳的新兴技术具有自然选择性。
3.1可解决的挑战: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融合,提升数字素养
高等教育未来发展面临可解决的挑战是如何促进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融合,以及进一步提升学生、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和家长的数字素养。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将促进终身学习,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打造创新型国家作为重要的战略抉择。然而长期以来,普遍重视学校学习,对家庭学习和社会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在人的一生中,家庭学习和社会学习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很多知识和技能都是在家庭学习和社会学习中获得。尤其是隐性知识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非正式学习。以往学校学习主要是指正式学习,家庭学习和社会学习主要是指非正式学习。如今随着学习者普遍具有移动学习终端,移动学习资源日益丰富,学习方式日趋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学习方式变革已成为未来学习的趋势,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界限日趋模糊,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日趋融合。
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工作、数字化生活已经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技能,尽管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数字素养已经显著提升,然而师生的数字素养仍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和师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尤其是新理念、新理论、新技术、新媒体、新应用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师生适时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从而更好地实现数字化生存,切实提升数字化创新能力。
3.2困难的挑战:教育模式的竞争,个性化学习
高等教育未来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是如何应对教育模式的竞争,以及如何更好地实现个性化学习。面对激烈的教育模式竞争,高等教育需要及时做出恰当的抉择,未来高等教育模式,必将实现传统教育模式与在线教育模式的融合,相互借鉴管理和运营模式。未来高等教育需要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便利的环境和资源,促进个性化人才的成长。
高等教育模式面临的竞争主要有:第一,在线教育、传统教育和混合教育的激烈竞争。近年来,在线教育产业飞速发展,与传统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截至2015年12月,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10亿人,占网民的16.0%,其中手机端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为5 303万人,占手机网民的8.6%[3]。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规模2014年已达841亿元,预计2015年或超1 700亿元[12]。在线教育产业发展迅猛,传统的教育培训机构、大型互联网企业、房地产企业、实体企业等纷纷涉足在线教育产业,教育信息化产业迎来了新的一轮发展浪潮。在线教育凭借低成本、高质量的学习服务,冲击着传统的面授教育,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二,精细化和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学院、学科、课程不断细化,促进了精细化和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但是跨学科的协同交流与创新已经成为促进21世纪知识发展的重要途径,没有开阔的学术视野、跨学科的知识很难成为社会发展亟需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学习,促进个性化人才成长,是教师和学生追求的永恒目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等办学资源非常紧张,高校普遍采取了大班制的集体授课,人才培养采取了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模式,使得“个性化学习”成为口号和梦想。随着情感计算技术、可穿戴技术、自适应学习技术、物联网技术等逐步融入教育领域,学生和教师所期待的高质量、个性化学习即将来临。高等教育机构既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个性化学习资源,也需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平台,以及个性化学习咨询服务。实现个性化学习不仅可以培养个性化创新型人才,而且有利于为每个学生提供均衡的教育机会,促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3.3严峻的挑战:平衡线上与线下生活,教育与生活相关
高等教育未来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如何平衡线上与线下生活,以及如何使教育与生活密切相关。这不仅需要教育机构从政策方面适当引导,更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管理和判断能力。
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变革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技术支持者极力倡导线上生活,技术反对者极力倡导线下生活,如何平衡线上与线下生活将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很多高校管理者在教室放置手机袋,规定教师和学生上课时将手机放入手机袋,也有不少中小学严禁学生带手机进学校。这种做法必将阻碍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高等教育未来发展亟需恰当地平衡线上与线下生活。
早期的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接受高等教育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一种知识追求。如今的高等教育是大众教育,具有更多的职业化倾向。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知识传承的重任。国内外高校评价指标体系普遍重视科学研究,这使得高校习惯性地普遍采用了研究取向的课程设置,而非实践取向或能力取向的课程设置。于是高校课程教学出现了理论与实践脱节、职前与职后脱节、教育与生活脱节等问题,课堂教学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学生对课堂教学满意度低,课堂上出现了旷课、厌学、玩游戏、看电视剧、看小说等现象。因而高等教育未来发展,必须高度关注教育与生活的适切性,以更好地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深度分析地平线报告,可以发现技术将会促进高等教育多方面的变革,高等教育未来发展面临着很多机遇与挑战。高等教育未来发展亟需重塑业务流程,使学习、教学和管理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制定政策措施、促进形成创新文化、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使高等教育成为激发创意经济发展的引擎。
4.1高等教育亟需重塑业务流程,变革学校的学习、教学和管理方式
尽管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高校的学习、教学和管理等业务流程已经发生了改变,数字校园或智慧校园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传统的业务流程数字化,但是仅仅是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并未涉及到业务流程的根本性变革,并未简化或颠覆传统的业务流程。MIT“逆向招生”的探索,颠覆了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的业务流程,为全球高校变革业务流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在新兴理念和技术的冲击下,不得不需要重新思考高校的众多业务流程。例如:高校招生是否一定要设门槛,高校是否有必要设置学院、区分专业,优秀的本科生是否可以直接授予硕士学位,优秀的硕士生是否可以直接授予博士学位,科研项目的审批和管理流程是否需要重新设计,教育行政的层级管理是否可以真正扁平化,教师的薪酬是否可以和职称分离,如何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高等教育重塑业务流程,有利于提高教育行政效率,使学校的学习、教学和管理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激发高校的创新活力,提升高校的价值。
4.2高等教育亟需形成创新文化,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李克强总理说,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上是创新的竞争[13]。全面实施创新战略,是中国建设教育强国和经济强国,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未来发展,亟需形成创新文化,促进形成创新文化,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激发创意经济活力。目前,除少数一流大学外,相当多的高校创新不足,并不是一个创新型组织,其典型表现主要有:高校管理制度创新不足;高校课堂教学程序化,缺乏创新的资源、缺乏创新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伪学分制普遍存在;高校人才的流动机制和激励机制固化,难以激发教师的创新激情;浮躁现象阻碍创新;尚未形成创新文化和创新氛围,等。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积极调动教学和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建设创新型高校,形成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型人才将会是众多高校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
[1]Johnson L,Adams Becker S,CumminsM,et al.NMC Horizon Report:2016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M].Austin,Texas:The New Media Consortium,2016
[2]王运武,周静,杨曼.新兴技术促进高等教育创新与变革—《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深层次解读[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3):237-242
[3]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6
[4]龚志武,吴迪,陈阳键,等,编译.焦建利,审校.NMC地平线项目—新媒体联盟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2):3-22
[5]唐丽,王运武,陈琳.智慧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分析的干预机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2):62-67
[6]齐立森,皮宗辉,徐苗,等.增强现实的技术类型与教育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4(11):18-22
[7]马希荣,刘琳,桑婧.基于情感计算的e-Learning系统建模[J].计算机科学,2005(8):131-133
[8]仿生机器人表达愿望:想上学成家成为合法的人[EB/ OL].http://tech.sina.com.cn/d/i/2016-03-24/doc-ifxqswxk9561112.shtml,2016-03-24
[9]世界首例!日本高中录取机器人与人类共同学习[EB/ OL].http://tech.gmw.cn/newspaper/2016-04/16/content_ 111722318.htm,2016-04-16
[10]王运武,朱明月.学习方式何以变革:标准与路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3):27-35
[11]课程的“逆向混合”形态[EB/OL].http://www.wtoutiao. com/p/Ue3vxS.html,2015-10-24
[12]2015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EB/ OL].http://www.chinabgao.com/freereport/68561.htm l,2015-09-14
[13]李克强.深化教育改革激发更大活力贯彻创新战略赢得发展未来[EB/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 s6052/moe_838/201604/t20160418_238661.html,2016-04-18
Emerging technology promotes higher education to form innovative culture:
Interpretation and en lightenm ent of NMC Horizon Report:2016 H igher Education Edition
Wang Yunwu,Tang Li,Wang Hongmei
School ofWisdom Education,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Jiangsu Province,Xuzhou 221009,China
Since 2004,thirteen horizon reports have been published by New Media Consortium(NMC)in the U.S.,which predict the impact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o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actively respond to education reform brought by technologies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high education.The 2016 Horizon Report predicts that there will be six technologies coming into the mainstrea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next five years,namely,bringing your own device(BYOD),learning analytics and adaptive learning(which will be adopted in one year or less),augmented and virtual reality and maker's space(which will be adopted in two to three years),affective computing and robotics(which will be adopted in four to five years).The short-term trend for higher education to adopt technology is growing focus on measuring learning and increasing use of blended learning designs;the midterm trend is focusing designing learning space and shifting to deeper learning approaches;and the longterm trend is advancing culture of innovation and rethinking how institutions work.The solvable challenges impeding technology adop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re blending 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and improving digital literacy,the difficult challenges are competing models of education and personalizing learning,and the wicked challenges are balancing our connected and unconnected lives and keeping education relevant.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needs to reshape the business process tomake fundamental changes in theway of learning,teaching andmanagement,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innovation culture,create strong innovation atmosphere tomake higher education become the engine of stimulating creation-oriented economy.
Horizon Report;higher education;emerging technology;education reform;innovation culture;creation-oriented economy
G40-057
A
1004-5287(2016)03-0235-07
10.13566/j.cnki.cmet.cn61-1317/g4.201603001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促进教育变革的智慧学习环境研究”(D/2015/01/44)和“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研究成果。
2016-04-11
王运武(1980-),男,山东东阿人,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智慧教育、智慧校园、学习分析、综合素质评价、学习科学与技术、战略规划、思维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