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俑

2016-09-08 23:21尤静
读者欣赏 2016年9期
关键词:胡人骆驼艺术

尤静

丝绸之路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中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大量的商队活跃在丝绸之路上,通过满足西方世界对中国丝绸的向往以及中国对西方珍奇的需求来赚取最大的商业利益。丝路商队的负重常常由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承担,骆驼也因此成为丝绸之路的象征符号。考古出土的大量骆驼形象资料,不仅再现了昔日丝绸之路的盛况,也展现了中国人对骆驼这种异域奇畜由陌生到熟悉、进而发展为珍视的认识过程。

于是,“胡俑”的形象应运而生。

以胡人形象为蓝本烧造的人物俑,考古学家称为“胡俑”。胡人是中国古代汉人对北方和西方地区其他族群的统称,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环境下,胡人所指的范围也不同。先秦时期,胡人指匈奴。汉晋时期,由北方逐渐扩大到西部地区,之后,这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商业族群,沿着丝绸之路大批东移,从中亚、西亚地区到西域,然后再到中原地区,或从中原地区到中亚、西亚地区,充当商品贸易的中继者或向导,往来于丝绸之路。一路上,他们能吃苦,脑子灵活,善于生存,不但频繁进行着东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还将东西方交融的文化和思想观念传递到了中原大地。《旧唐书·西戎传》记载胡人“多嗜酒,好歌舞于道路。生子必以石蜜纳口中,明胶置掌内,欲其成长口常甘言,掌持钱如胶之黏物。俗习胡书。善商贾,争分铢之利。男子年二十,即远之旁国,来适中夏,利之所在,无所不到”。

胡俑作为一种视觉文化的作品,既不像陵墓外大体量的石刻雕像那样巍然屹立,又不像棺椁内的玉石雕刻那样小巧玲珑,而是在墓葬中壁龛或者墓室里摆放的真人替代品,表现的是人的“面”和“体”,每一个俑都从属于为死者建立的特殊象征空间里,其形象是活的。胡人的职业丰富多彩,身份亦是多元的,不仅仅是从事贩运的胡客商贾,既有从事畜牧的牵驼养马者,也有耕田扶犁的务农者,既有酿酒酤卖的酒家胡,也有变幻百戏的卖艺者,既有侍候主人的家奴,还有进入中原后为朝廷效力的文臣武将。

胡俑在众多人物俑中脱颖而出,是当时艺术工匠汲取社会前沿的反映、普受关注的遴选和不断潜心追求艺术创新的表现。我们看到的是历史的总结和见证,是丝路东西方艺术交流的国家形象。胡俑是雕塑艺术中的一个独特的造型,而艺术恰恰是人类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能够使不同民族走到一起来,从相识、相知到相互理解和尊重。胡俑为历史提供了不可磨灭的证据,是古代“纪实塑造”的凝固影像,是当时历史进程中的艺术积淀和人物见证,是最能使人信服的记录和文物意象。

三彩袒胸胡人俑

唐 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出土

该俑高鼻深目,昂首上视,袒胸露腹,脐乳俱现。头发中分,盘辫于脑后;身穿深绿色齐膝盖皮袍,褐色绒毛里外露,绿色窄腿裤,猪色尖头靴。左手叉腰,右手上举半握,头向右上方仰望,面带微笑,一副自信无比的样子。

袒腹胡人俑

唐 甘肃省庆城县穆泰墓出土 庆城县博物馆藏

胡人俑光头,身着浅赭色团领窄袖开襟长袍,腰束软带,袒胸露怀,腹圆如鼓,胸腹墨绘疏毛,衣服下摆扭结于腹下,露出绿色里子,穿白裤,足蹬乌皮靴。胡人形象为缩颈耸肩,怒目高鼻,张口切齿,片状络腮鬓鬃飞翘,神情故作慎怒状,两臂屈肘反置于身后,似在迷惑他人。

胡人牵驼俑

在丝绸之路沿途线上,历年来出土发现有大量胡人俑。当时的雕塑者在艺术造型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创造经验,他们从现实生活里,以提炼、概括的表现手法,塑造出胡人俑的生动形象,表达了他们特定的神情特征。

胡人牵驼俑

唐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无论是胡俑、骆驼还是唐三彩,都只是万里丝绸之路上的点缀。通过这些胡俑,我们看到了许多奔波在丝绸之路上的各国商人,他们不畏艰险,迎着漫天的黄沙,长途跋涉,用汗水去换取利润。这些千年之前的商人俑,就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

彩绘灰陶吹口哨骑马俑

北齐 山西博物院藏

这些胡俑,体现了丝绸之路上的民族交融。无数来自各个民族的中外人士穿梭于丝绸之路上,使古代中国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也让世界了解了中国。

猜你喜欢
胡人骆驼艺术
破山剑
塞翁失马
大骆驼
纸的艺术
略论胡人在南方丝绸之路民间艺术交流中的价值
《全宋词》中的胡人文学形象分析
骆驼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为什么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