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山东安丘留山石围墙

2016-09-08 03:30李福国付万刚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年8期
关键词:安丘重修咸丰

李福国 付万刚-文

试论山东安丘留山石围墙

李福国付万刚-文

安丘留山位于山东省安丘市西南25公里处,是该市辉渠、凌河两镇的界山。《太平寰宇记》载:“安丘刘山上有壘,刘裕平南燕之日,停军此山,因以为名。”由此可见,该山原名刘山,后演变为留山。其海拔441.90米,主峰居中,四周山坡陡峭,顶部平缓且林木茂密,自古以来为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在安丘留山上发现了一处石围墙。经实地勘查,石围墙南北直线距离约860米,东西约650米,周长4060米,面积近18万平方米。围墙断面呈梯形,下部多为土石混筑,上部全为石块垒成,底宽约2米,残高1~3米。石围墙随山势起伏而修筑,其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差约60米。石材多采用留山上的玄武岩、石灰岩,石质坚硬,垒砌牢固。重要地段设女墙,备礌石,以供作战之需。石围墙在东、南、西三个方向各设一门,宽约3米,进深7~8米;又在四角高处各设瞭望台一座,居高临下,以利观察敌情。留山石围墙建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是留山四周的民众为防御捻军袭扰而修筑的防御工事,距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

捻军是太平天国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军,捻军发源于捻子(今称捻党)。捻子是民间的秘密组织,一说产生于明末,一说产生于清康熙年间,主要成员是生活艰难的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活动于苏、皖、鲁、豫一带。咸丰三年(1853年),捻子在太平天国影响下纷纷发动大规模起义,起义后史学界称捻军。咸丰五年(1855年)秋,各地捻军首领们在安徽亳州的雉河集举行会盟,推举张乐行为盟主。捻军于同治五年(1866年)秋分成东捻军和西捻军。同治六年(1867年)十一月,东捻军在山东潍县大败,损失惨重,次年一月在江苏扬州被淮军击败。西捻军为驰援东捻军,至同治七年(1868年)八月,在山东茌平南镇全军覆没,至此捻军全部失败。

捻军曾多次进入安丘,据《续安丘新志》记载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咸丰十一年(1861年)二月“捻匪陷(安丘)城”。官民奔走逃避,捻军遍及四境,焚杀掳掠六日乃去。第二次是咸丰十一年(1861年)八月,捻军到城南登印台偷窥县城,城内发砲击之,捻军始退,当日夜捻军焚烧县城南关、西关,次日黎明向北而去。此次由于在二月后修筑、加固了县城,没有造成大的损失。第三次是同治六年(1867年)七月“捻匪复至”。这时的捻军就是东捻军,由平度南窜经过县境,但城守很严,各地都坚壁清野,因此被骚扰得较轻,造成损失很小。留山上的石围墙就是在捻军第一次掳掠安丘走后修筑的。而如此浩大工程的主持者,则是奉旨回籍督办团练的漕运总督李湘棻,堂侄李莘遇受其委任具体负责。

石围墙南段中心外侧

石围墙中门外侧

李湘棻(1798-1866年),字云舫,山东省青州府安邱县夏坡村人(今山东省安丘市夏坡村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改户部主事,升员外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英军入侵广东,李湘棻随参赞大臣隆文赴广东赞襄戎幕事务,以功奖知府并戴花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实授宁国府知府,擢任太常寺少卿,带兵防堵江北,署理漕运总督,后实授漕运总督。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三月为其母丁忧,被袁甲三参奏,以罣误罢职。之后被投闲置散,直至咸丰三年(1853年)春方获以“五品衔前任漕运总督”之称起用帮办地方团练;咸丰四年(1854年)擢授二品衔,后因防御太平军不力,又惩以降为三品顶戴,旋即更被革去顶戴,于五月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咸丰五年(1855年),赏六品顶戴,遣赴山东日照试开银矿;咸丰九年(1859年),复赏四品顶戴,协同僧格林沁往山东各海口查办商贸税务。至咸丰十年(1860年)捻军东扰,忠亲王僧格林沁保荐其回籍督办团练,以防捻军。李莘遇,字尹亭,道光丁酉(1837年)拔贡,由刑部七品京官迁主事,精于吏治,有政声。咸丰壬子(1852年)乞养归里,屡征不起。

李湘棻与李莘遇其原籍夏坡村位于留山东北麓,他们亲攀山顶,勘察山势,以为此处居高临深,适于筑墙避乱。遂卖田地、房屋,筹集资金,率领民众数千人修建石围墙。留山庙遗址《铭德记功》碑载:“蜿蜒十余里,若石城之状,不数旬工已告竣。”完工后在内准备器械,储粮练兵。至咸丰十一年(1861年)中秋捻军来扰,“远近邻里扶老携幼聚集于此,咸恃以为无恐”。九月初旬,捻军又至,但因山高壁陡,防守森严,难于攻取,因此不敢进攻,遂撤兵转移外地,留山周围数万民众得以安然无恙。李湘棻与李莘遇力保民众平安,深受民众拥戴,他们为修筑石围墙呕心沥血,积劳成疾,相继去世。四周乡民感其恩德,遂于同治四年(1865年)在留山庙内立《铭德记功》碑,以记其事。

留山庙遗址位于石围墙内西北隅,现仅存断壁残垣。其遗址南北长120米,东西宽80米,面积3500平方米。留山庙的始建年代无考,应晚于刘宋时期,传为唐朝时所建。《安丘县志·山水考第二》有:“刘山,高百十丈,峰峦九出,有桃源洞,洞内有石床;上多古祠、井泉。”古祠即为祭祀刘裕而建的“刘山爷爷庙”,后演变为留山庙。留山庙原在留山北麓的东旧庙、西旧庙两村之间,在明朝以前庙宇搬迁到留山顶。《安丘县地名志》西旧庙村条:“李氏于明初建村,《李氏族谱》载原籍枣强,明洪武初年避患来此定居,因古时这里建有刘裕庙,遂取名旧庙。后分为东、西两村,该村在西,称西旧庙。”清朝以后对留山庙重修较多,碑刻记载主要有清同治四年(1865年)、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光绪三十年(1904年)、民国十九年(1930年)四次修缮。

留山庙主要祭祀“三灵侯”,乡民呼作“刘山爷爷”,即刘裕。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北朝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其为东晋大将时战功卓著,于420年废掉晋恭帝,篡东晋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此为南朝的开始,也是南北朝对峙的开始。留山庙有三进院落,前殿住道士等,大殿祭祀“三灵侯”,后院为王母庙。抗战时期,庙上窝住国民党杂牌军,威胁解放区,被南郚区中队打跑,焚毁了庙宇。目前仅存残垣断壁,并存有《铭德记功》《重修留山庙记》《重修庙记》《重修王母殿碑》等完整碑刻四通,以及残碑四通。

《铭德记功》碑位于大殿院落西侧,保存完好,字迹清晰。该碑为青石质,坐北朝南,通高190厘米,宽76.5厘米,厚25厘米。《重修留山庙记》碑位于大殿院落东侧,坐东朝西,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立石。碑通高174厘米,宽83.5里厘米,厚21厘米。正面为重修留山庙记,背面为捐款明细及善人题名。《重修庙记》碑已被推倒,但保存完好,位于前殿院落正中,通高172.5厘米,宽77厘米,厚19厘米,为民国十九年(1928年)立石,碑面右侧记重修缘由,左侧为众善题名。《重修王母殿碑》位于王母殿院落东侧,坐东朝西,民国十九年(1928年)六月立石。正面上部自右向左横写“万善同归”,下面自右向左竖排,记叙重修事由及众善题名。其余四通残碑,分别有清光绪二十年“福缘善庆”碑、“众善题名”等,散于前殿院落中。大殿西侧另有院落,为钟楼、鼓楼及主持道士居住所在,没有碑刻存在。山门及东西二门均已不存。

留山清代石围墙工程量大,设计合理,建造规范,功能完善,在清末民众避乱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石围墙的修建,凝聚了劳苦大众的智慧和力量,反映了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奋力自保的精神和毅力。虽经百余年风雨剥蚀,但整体上基本保存完好。留山庙遗址内石碑所记史实,为一般史志资料所失载,是研究太平天国以后清末战乱及民众宗教信仰的珍贵实物资料。因此,加强对这些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山东省安丘市博物馆)

猜你喜欢
安丘重修咸丰
学分制下高校重修工作持续改进路径研究
山东安丘仓方早生桃生产管理技术探讨
敦煌写本《曹议金重修开元寺功德记》考释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供养人像蠡探
十里荷香赏荷归来
咸丰妙解写错字
科学谋划 精准扶贫——“咸丰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履职尽责铸造咸丰“人社品牌”
安丘蜜桃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关于独立院校重修现象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