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蕾,赵 丹,周雪梅(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4)
标准化病人在内科护理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石蕾,赵丹,周雪梅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4)
标准化病人;内科护理;实验
在我国护理教学中,教师工作独立性相对较强,普遍存在各科教师只负责本课程教学工作,与其他科教师缺乏沟通现象。其结果导致学生无法将获得的知识进行整合,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欠缺,实习后不能很快适应临床工作。学生反馈: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较分散,与临床差距大。临床带教教师反馈:学生临床适应期较长,与病人沟通能力差,不能综合评估病人情况,过于追求单一操作的流程化,特别是当一名病人需要多种护理操作时,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操作顺序;由于缺乏整体观,健康宣教内容简单、片面。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是北美地区多年来临床医学教学改革实践的成果,1968年美国Barrow教授率先提出了“医学教育中模拟人”的概念[1]。标准化病人指那些通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2]。SP经过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临床症状、体征和(或)病史,旨在恒定、逼真地复制真实临床情况,发挥扮演病人、充当评估者和教学指导者3种功能[3,4]。SP的使用为临床护理教学及评估提供了新的路径,取得了良好效果。
我校自2011年起,参考国外标准化病人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学校经济情况,将5名实验教师培训成简易标准化病人(Simple Standardized Patient,简称SSP),并将其运用于综合护理训练课程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1SSP
选择5名实验教师作为SSP进行培训,其中2名为护理研究生学历,3名为护理本科学历。培训内容包括内科、外科、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教师共同编写的外科病例集、内科病例集及综合病例集。由相关教师与临床资深护理人员对SSP进行培训。
1.1.1SSP病人角色要求 要求SSP仔细读、记病例集,能按照病例设计的情节与学生进行沟通,掌握并表现出有关疾病的体征和症状,包括病人心理状态。
1.1.2SSP评估者角色要求 在编写每个病例时,都附有教学目标和评分标准,如学生在与SSP交流时的态度、评估的要点、体检的手法以及获取资料时的技巧、健康教育内容和最后根据所收集的资料给出的主要护理诊断等。SSP需根据病例要求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
1.1.3SSP指导者角色要求 SSP需在学生完成相关程序护理后,对学生表现欠佳处给予专业化指导。
1.2学生选择
将我校2008级护理专业4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人,于实习前一个月实行综合护理训练。
1.3方法
(1)对照组按常规在实习前进行一个月的操作技能训练和课堂病例分析。
(2)实验组每天进行4课时的SSP综合护理训练,其余时间与对照组一样进行常规操作技能训练。综合护理训练由教师、主管护理师(临床)和SSP共同完成。学生抽签获取病例,在20分钟内根据SSP所扮演病人的病情收集资料(包括护理体检)并作出护理诊断,同时对病人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实施护理,根据病人病情进行健康宣教。
(1)两组训练前后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其中实践考核为根据病情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2)自制学生综合能力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态度礼仪、与病人的沟通、团结协作意识、应急能力、护理措施个体化能力及健康教育能力等。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l为很差,2为差,3为一般,4为好,5为很好。
(3)结果(见表1)。
3.1综合护理实验课开设的意义
按照传统教学计划,学生在实习前需进行一个月的护理技能强化训练,主要是练习操作技能,如口腔护理、输液、无菌操作、吸氧、吸痰等。强化训练中学生面对的是模拟人,无需考虑其心理和个体差异,过分追求操作的熟练性、程序性。这种训练方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导致学生进入临床后,缺乏与病人沟通的技巧,收集资料、问诊时缺乏连贯性,护理诊断也没有主次概念,以致在实施护理措施时分不清轻重缓急,对病情复杂的病人不能给予整体恰当的护理;在健康教育方面,忽略了对病人综合情况的考虑;在团结协作方面,缺乏与他人合作意识,而护理工作中,团队及合作意识是不可或缺的。
综合护理训练课程的开设,旨在为学校教育与临床实习设置过渡环节,使学生顺利由学生角色转换为实习护士角色。
3.2选择实验教师作为SSP培训对象
表1 两组训练前后考核成绩比较(x±s,分)
SP培养需要时间和经费投入,我国SP教学研究多限于理论层面,鲜有的应用研究也多见于临床医学生实习教学,且也没有专业的SP演示。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将护生培养成SSP,但由于其缺乏稳定性,随着学生毕业,学校需多次培训新的SSP,出现人力、物力重复投入现象。而实验教师作为学校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其稳定性强,一次培训可多次重复使用。本课题组将实验教师培训成SSP,减少了培养经费投入。
实验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参与学生实验教学,对护理理论和实践要求都有一定了解。5名实验教师均为护理专业毕业,在多年的学习和工作中,他们对常见疾病的症状和体征较熟悉,对病例临床表现的把握更准确,也无需投入更多时间。此外,实验教师每年都有临床实践的要求,这使他们能更多了解病人的各种心理,从而能用多种表情或交流方式来表现病人的心理变化,而这点是无临床经验的护生所不具备的。
3.3综合护理训练对学生的影响
3.3.1对态度、礼仪、沟通能力的影响 在常规操作技能训练中,学生面对的是模拟人,只是程序化地向其问好,无表情地自我介绍等,沟通缺乏真实感。而通过与SSP进行沟通训练,学生能注意到表情和眼神交流的重要性,为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资料会应用多种方法进行沟通交流。因此,学生在与SSP沟通过程中,能把握谈话的内容和方向,在SSP谈到很多与疾病无关的内容时(故意设计),学生也能礼貌而自然地转移话题。
3.3.2提高学生应急能力 在常规操作技能训练中,病例均是提前设计后交给学生分析,学生训练时面对模拟人,按照事先准备的语言和流程进行操作,教学情境僵化,没有更新和变通。而由受过培训的实验教师充当SSP时,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中可以随时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训练了学生应急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学生面对SSP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应对,有效变通,应急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3.3.3提高学生健康指导能力 健康指导能力是护理工作人员必不可少的一种素质。学生在对模拟人进行健康指导时,通常是将课本上的内容原封不动地重述一遍,无法做到个体化健康指导。而SSP在学生进行健康指导时采取问答方式,也可以询问课本上没有的相关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广泛汲取知识,并能将内、外、妇、儿各科知识融合,以有效解答SSP的提问,从而逐步提高健康指导能力。
[1]Bokken L,Van Dalen J,Rethans J J.Performance-Related Stress Symptoms in Simulated Patients[J].Med Educ,2004,38(10):1089-1094.
[2]叶丽花.模拟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对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0,17(7A):14-15.
[3]唐红梅,邹杨,黄刚.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启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8):610-611.
[4]Chesser A M,Laing M R,Miedzbrodzka Z H,et al.Factor analysis can be a useful standard setting tool in a high stakes OSCE assessment[J]. Mdeical Education,2004(38):825-831.
G421
B
1671-1246(2016)15-00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