匐行疹一例

2016-09-08 07:35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线状嗜酸红斑

张 翠 张 欣

匐行疹一例

张翠 张欣

临床资料 患者,男,76岁。因左侧腹部线状红斑6天伴疼痛4天,于2012年9月来我院就诊。患者6天前于左侧腹部出现多条线状红斑,呈单侧带状分布,未超过中线,无任何自觉症状,就诊于我院门诊,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抗病毒、营养神经对症治疗3天,皮损两端逐渐向两侧蜿蜒,4天前皮损出现疼痛,多为触痛,为求系统诊治入院。详细询问饮食接触史,患者10余天前曾生食活泥鳅。发病来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腹痛。既往体健,否认宠物接触史。

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腰腹部见多条线状水肿性红斑,宽3~4 mm,蜿蜒迂曲,略突于皮面,触痛阳性(图1a、b)。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嗜酸粒细胞计数0.48 ×109/L,血沉36 mm/h?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肺CT及全腹超声均未见异常。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浅层可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嗜酸、中性粒细胞及核尘,连续切片未查到幼虫(图2)。

图1 腰腹部皮损 a:左侧腹部多条线状水肿性红斑,蜿蜒迂曲?b:左侧腰部一条线状水肿性红斑自腹部向背部移行图2 真皮浅层可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嗜酸、中性粒细胞及核尘,未查到幼虫(HE,×40)

诊断:匐行疹。

治疗:入院后予阿苯达唑400mg,日1次口服,治疗5天后原有皮疹停止移动,疼痛消失。复查血常规嗜酸粒细胞计数1.05×109/L,血沉47 mm/h,10天后原皮疹基本消退,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查血常规、血沉正常,随访3个月无复发。

讨论 匐行疹又称皮肤游走性幼虫病、移动性幼虫病、幼虫移行症、游走性线状表皮炎、潜行疹、杀虫病、管道工痒疹等,多见于热带、亚热带地区,1874年Lee[1]首次报道本病。匐行疹系由钩虫、蝇蛆、丝虫及颌口虫的幼虫在人皮肤内移行掘进所引起的线状损害,而寄生在猫狗体内钩虫的幼虫是本病的主要病原体。人在接触污染的土壤、水源、动物,或食用未经煮熟的含有这些蚴虫的食物,即可被感染。皮损好发于暴露部位,成年人多见于双足、双腿和臀部,儿童则多见于双手和生殖器[2]。近年来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喜欢生食、烤、涮食物的人群越来越多,食源性的寄生虫病亦有增加的趋势。本例患者发病前曾生食活泥鳅,幼虫由内脏移行至皮肤,此种匐行疹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皮肤,偶有侵犯肺部及其它脏器者。由于该患者无发热,无肺部及腹部等其它不适症状,且肺CT及全腹超声等均未见异常,故暂排除幼虫在各个脏器内移行。该患者入院后经驱虫治疗后,血常规中嗜酸粒细胞计数增多、血沉增快,考虑可能与虫体死亡的分解和代谢产物引起的过敏反应有关。

临床上本病的误诊率较高,常误诊的疾病有带状疱疹、慢性游走性红斑、疥疮、血吸虫皮炎等,尚有误诊为体癣[3]的报道。本例患者首诊时,皮疹局限于左侧上腹部沿周围神经呈单侧分布,酷似“带状疱疹”,临床上极易误诊。本病常因搔抓继发感染或形成湿疹样等其它不典型损害,提醒皮肤科医生需要仔细观察临床表现、耐心询问病史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1]Lee RJ.Case of creeping eruption[J].Trans Clin Soc London,1874,8:44-45.

[2]Black MD,Grove DI,Butcher AR,et al.Cutaneous larva migrans in infants in the Adelaide Hills[J].Australas JDermatol,2010,51(4):281-284.

[3]Dhanaraj M,Ramalingam M.Cutaneous larva migrans masquerading as tinea corporis:a case report[J].JClin Diagn Res,2013,7(10):2313.

(收稿:2014-04-20)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辽宁沈阳,110003

猜你喜欢
线状嗜酸红斑
无取向硅钢边部线状缺陷分析及改进措施
MRI平扫在肾脏嗜酸细胞瘤与嫌色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急性腹痛的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一例
同侧乳腺嗜酸细胞癌伴导管原位癌1例并文献复习
木星的小红斑
木星上的大红斑
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
线状生命
新生儿毒性红斑的护理体会
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