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延安精神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效途径

2016-09-07 10:39高远飞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延安精神有效途径创新创业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延安精神的形成背景和主要内容,分析了延安精神中的“创新点与创业史”,提出了以延安精神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效途径。要加强延安精神理论研究与宣传,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认同感;弘扬延安精神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观能动性;夯实延安精神实践形式与内容,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必备知识与能力。

【关键词】 延安精神;大学生;创新创业;有效途径

一、延安精神概述

1、形成背景

在长征结束之际,“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1]“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安定县(今子长)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2]“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3]随后经历了抗日战争、反日军扫荡和国民党围剿等斗争,“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机关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等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人民解放战争。”[4]从有关史料看出,从长征结束到陕北期间,为取得抗日战争、反围剿斗争等胜利,由中共中央历经13年在以延安为主的陕北及周边地区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抗日、反围剿斗争,开展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等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伟大精神,即延安精神。

2、重要表述

(1)1968年5月3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刊发《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社论:“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热烈欢呼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成立”。社论指出:“在长期斗争中用毛泽东思想培养起来的延安精神,代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彻底革命精神,代表了无产阶级的艰苦奋斗精神。”[5]社论中对延安精神有两点表述:一是革命精神:革命意为“突破性”的变革,结合党史考察分析这种“突破性”的变革精神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它既表现为中国革命的理论创新,也表现为中国革命的实践创新。二是奋斗精神:奋斗意为“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干”,将“奋斗精神”还原到延安时期历史背景下,就可以重现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党中央领导人民群众努力创建的革命事业,如创建抗日根据地、创新民主政权、创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

(2) 2002年4月2日新华网报道《江泽民在陕西考察工作强调:结合新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江泽民指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6]从延安精神的内容可以看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创新创业提供了的思想路线和科学指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创新创业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方法论。

由此可见,从延安精神的历史进程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时间上形成于1935-1947年中国“内忧外患”的艰苦时期,特别是侵华日军扫荡、国民党围剿党中央所在地延安及周边地区,导致党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最为困难的时期,被称为“延安时期”。第二,空间上生成于恶劣的自然环境,陕西北部属于黄土高坡丘陵沟壑区,农牧业、商业、运输业等比较落后,为战胜“经济封锁”和恶劣环境,党中央领导人民群众在延安及周边地区开展生产自救,并取得中国革命最终胜利的精神,被称为“延安精神”。

因此,延安精神可以概括为党中央领导人民群众立足延安地区战胜敌对势力封锁和恶劣自然环境,历经磨砺险阻,最终取得中国伟大胜利的革命(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

二、延安精神中的“创新与创业”

1、延安精神的“创新点”

(1)实践创新——“三三制政权”。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为加强抗日统一战线,党中央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普遍建立了由各抗日阶层、党派和团体所组成的民主政权。虽然政权中其他党派、团体和阶层人士数量较少,但已基本改变了苏维埃政权模式。1940年初,党中央在延安总结抗战以来根据地政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为争取和团结各界人士共同抗战,首次在党内正式提出了“三三制”政权,即共产党员占1/3,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占1/3,代表小资产阶级;不左不右中间派1/3,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这种政权模式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線的基础。

(2)理论创新——“游击战略”。为取得抗战胜利,毛主席在根据地创造性地发展了游击战理论,如:作战原则: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作战形式:以袭击为主的进攻;抗日根据地是游击战生存和发展的依托等。同时,以游击战的形式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参与抗战,为抗战最终胜利奠定了人力、物力基础。因此,游击战不仅仅是抗日战争的一种方式,而且是凝聚人心、巩固抗战力量的一种战略。有学者认为,“把游击战争提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不仅奠定了游击战争在中国革命中的极端重要的地位,保证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在古今中外的军事理论中绝无仅有的,是延安时期勇于创新精神的光辉体现。”[7]

2、延安精神的“创业史”

一是创建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为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党中央在陕西、甘肃和宁夏三省交界地区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北起长城线上的陕北府谷、横山,南至关中淳化、旬邑,东濒黄河,西临宁夏豫旺、甘肃固原,面积约十三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二百万。

二是巩固发展抗日民主政权。为解决日伪军对陕甘宁边区封锁造成的严重经济困难,党中央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强调走生产自救道路。在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涉及农、工、手工、运输、畜牧业等。边区干部群众普遍参加生产,实行军民兼顾,劳动互助,改善了生活保障供给,使得粮食、经费逐步实现基本自给。

三、以延安精神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效途径

1、加强延安精神理论研究与宣传,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认同感

(1)加强理论研究,增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认同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深入研究挖掘延安时期“选择中国革命道路、提出新民主理论、创新军事战略战术、创新党建理论”等创新点和“创建抗日根据地、三三制政权、陕甘宁边区、创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创业史,不断深化教师对延安精神中创新创业的认识,丰富和扩展延安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努力形成理论化体系化的创新创业观,不断增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认同感。

(2)广泛宣传教育,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观念的认同感。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国家、高校、教师广泛宣传延安精神所蕴含的创新创业精神。其一,延安纪实影片展播。以逼真的场景反映延安时期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新创业的情景,让大学生认识延安精神的可贵之处;其二,延安旧址实地参观。以原始的遗迹还原延安时期人们的发明创造和创业史迹,使大学生明白延安精神的伟大之处;其三,课堂教学互动探讨。依靠教师讲解延安精神蕴含的创新创业精神,让大学生理解延安精神的有用之处;其四,创新创业代表交流。以创新创业者的真实经历、体验以及事迹,使大学生深切感受到创新创业的价值。以此,不断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观念的认同感。

2、弘扬延安精神现实意义与价值,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观能动性

(1)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引领下,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认识能动性。一是认识创新创业:“横看成岭侧成峰”。从单一常规思维转换为多维立体化新思维,鼓励大学生勇于从每个角度认识事物,这样有助于全面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内外部联系,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深刻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二是思考创新创业,明辨“万变不离其宗”。在全面认识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兴趣和偏好采用擅长的研究方法和独特视角,探寻问题的最初起因、逻辑进程、可能结果以及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为较好的解决问题提供决策依据。三是选择创新创业,实现“条条大道通罗马”。在全面认识、分析事物的基础上,提出若干种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现实问题,遵循事物客观规律,选择最佳方案解决现实问题。

(2)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引领下,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动性。首先,学习延安时期典型人物。抗战时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革命先烈在艰苦的环境中创建了抗日政权、抗日统一战线等伟业,学习革命先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事迹,将会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动性。其次,对比延安时期创业环境。在艰苦抗战的环境下,党中央在延安发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军民结合开荒、种植、养畜等,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当前,党中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简化、资金支持、培训指导等,无疑给大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新创业打了一剂强心针,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动力和活力。再次,回顾延安时期伟大成就。据统计,1942年党中央在延安提出开展大生产运动以来,“陕甘宁边区农牧业发展迅速,与抗战前相比,1945年耕地面积增长79.4%,植棉面积增长270.6%,牛羊驴数量增长200-300%。粮食产量大大提高,1941年为45.6万石,1943年达181.2万石,实现了自给有余,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8]党领导人民群众在延安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将会激发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发展的机遇期奋发作为。

3、夯实延安精神实践形式与内容,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必备知识与能力

(1)提供专业化创新创业咨询与指导。依据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全方位向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咨询与指导:一要围绕涉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市场、产业、行业、技术、产品等,就市场调研、法律、税务、融资、盈利、风险等情况,以研究报告形式向大学生予以解答。二要根据创新创业大学生的个体情况,分别就其创新创业方案、个人兴趣爱好、专业知识、专项技能、筹资情况、组织管理能力等,邀请行业专家做出可行性评估报告,特别是风险性分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

(2)培训创新创业必备知识与能力。按照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行业投资指导目录的有关指引,积极搭建政府-高校-企业合作平台,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培训大学生创新创业必备的知识与能力:第一,参加国家“挑战杯”、“三创”、“互联网+”等创新创业竞赛、“创业模拟操盘”等活动,了解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和现代网络平台运作;第二,参加高校依托自身或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高科技企业见(实)习,努力参与项目研发、管理等重要环节,积累创新创业相关组织管理研发等经验和技能;第三,参加人力资源部门的创业培训,取得创业合格证书,并依据国家创业资金贷款政策,申請创业基金,办理证照手续,积累创新创业所必备筹资、经营等相关能力。

四、结语

在延安精神当代价值的引领下,以延安时期党中央领导人民群众的“创新点和创业史”为榜样,大学生通过践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进行创新创业,一定会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机遇期,书写美好的创新创业梦,实现年轻人的青春价值。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10/19/content_10170255.htm.

[2]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2/0912/c348858-18986624.html.

[3] 雷云峰,李忠全.党中央和毛主席进驻延安的时间应该是一九三七年一月十三日[J].延安大学学报,1984-7-1(15).

[4] 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81

98/30446/30455/2200292.html.

[5] 万生更.论延安精神的形成条件及当代价值[J].陕西教育学院报,2011.9.15.

[6]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

2-04/02/content_341182.htm.

[7] 孙志明.延安时期党的创新精神初探[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0.8.12.

[8] 张开颜,陈子平.聚焦延安时期大生产运动[J].陕西档案,2013.1.52.

【作者简介】

高远飞(1985-)男,陕西西安人,法学硕士,讲师,西安财经学院学生工作部(处)科员.

猜你喜欢
延安精神有效途径创新创业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三级延会提出延安精神进国企新举措
延安精神
延安,我把你追寻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