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

2016-09-07 14:41李晴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8期
关键词:悲剧意识尊重理解

李晴

【摘 要】 学校的道德教育一直是教育的一大难题,而将道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对一个新手教师来说更是一种挑战和刺激。本文由一个课堂教学案例,引出了从学生和老师两个方面出发,对德育教育的讨论与分析以及思考与建设。让学生有童话意识的同时还要有一种悲剧意识,而教师应当把学生放在一个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进行轻松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 德育教育;悲剧意识;童话意识;尊重;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01

一、我们的德育教育缺少什么?

教学案例:一个另类的自编故事

语文课上,课文中有一幅插图,插图的内容是:一匹马驮着一个漏着的米袋在田间的小路上走,一只小白兔跟在这匹马后面跑的满头大汗。老师要求根据插图内容加上自己的想像编一个小故事。同学们都积极发言,而且几乎所有的同学编的故事的内容都是:勤劳的小马去给主人送米,而米袋子漏了它丝毫都没有发现,小白兔发现了,热心的小白兔跑的满头大汗最后追上了小马,告诉它米袋子漏了。然而,最后有一位男生站起来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小马要去给主人送米,小白兔知道了这件事,想出了一个坏主意,它用它那两颗锋利的牙齿把米袋子咬了个洞。小马走了一路撒了一路,快到主人家时米都漏光了。而这只淘气的小白兔却幸灾乐祸的跟在小马后面等着看一场好戏。最后主人将小马痛打一顿。结果除了他以外其它的故事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而他的故事以和插图意思不相符,并且思想不健康为由被当堂打入“冷宫”。

二、学生与德育教育

从这个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经常看到听到的故事大都是这样叙述的:故事的主角诚实善良,却受到邪恶的狡诈的坏人的攻击和迫害,主角因此遭到苦难,但善良本性不改。故事的结局是,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善良的主角们胜利了,并且获得了以财富,爱情,地位等作为标志的幸福,坏人应“多行不义必自毙”受到应有的惩罚。“这种故事强调因果报应。故事传递的道德信息绝大多数都具有后果论的性质,这些故事成了道德教育的童话,我们可以将这种故事模式称为‘白雪公主模式”。①因此通过这种故事模式来进行道德教育体现了道德教育的一种童话精神。这种童话精神对于孩子们是必要的。的确与成人世界的污浊和恶俗相比,儿童世界是纯洁美好的。因此对于儿童来说,美好的童话再当今没有童年的时代尤其可贵。这堂课中大部分同学讲的故事就是这种童话故事的象征,勤劳的小马,乐于助人的小白兔都是他们心目中美好事物的化身,最大程度的体现了孩子的童真和纯洁,你仿佛可以从他们的故事里看到一切美好,那种没有一丝杂念的美好。

但是,现实社会的境况却质疑了学校道德教育的这种童话精神。从现实社会和生活的实有状态与儿童的成长特点来看,学校德育教育的童话精神存在一种发展性局限。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世界的拓展,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家庭的悲欢离合,复杂人生与社会的阴暗面和残酷性也逐渐展现在儿童的眼前。那些属于他们的纯洁,浪漫,天真的童话思维方式也会逐渐消失,代之以理性现实的思考。

童话是对生活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想像。童话精神主导的学校教育忽视了现实社会的实有状态,并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在现实社会中生活,没有培养学生对现实社会与生活全面的感知与理解。学校的道德教育应该回归儿童的日常生活,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面向谁的生活?是成人社会的生活还是儿童自己童年的生活?如果面向儿童自己的生活,如何处理生活的流变与儿童道德发展的辩证关系?如何准备将来的成人生活?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不仅是强调情境主义,更重要的是回归真实。悲剧代表着生活叙事的另一面,生活叙事的真实情况是,现实生活与社会不仅有幸福,快乐,还有不幸,苦难,人与人之间的欺骗,冷漠,侮辱与伤害。悲剧是生活与人生中的组成部分。或许许多年后,这些孩子们都长大了,而那个曾经被老师否定的孩子是最成功的,这些都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因为我们在他的故事里可以看到他所具备的悲剧意识,正是这种悲剧意识让他更容易接受社会生活。“鲁迅说:‘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②中国人不是不敢正视人生的悲剧性,而是这种不完善的教育体制禁锢了人的思想自由,使大多数人不敢正视人生的悲剧性,然后不愿和不能正视人生的悲剧性。久而久之,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自然逐渐淡薄了。因此学校道德教育不仅需要有童话精神,更需要从童话精神逐步过渡到具备一种悲剧意识,帮助学生能够在步入成年社会前形成理性的和健全的道德体系,人生观和社会观。

三、老师与德育教育

当然,本堂课的主持人教师的行为也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教育手段的合理应建立在尊重儿童,鼓励儿童,理解儿童上,而不是武断的否定。课堂上这位男同学的回答,显然也是经过了他自己的想像,同时也体现他与众不同的思维。以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同一件事物的能力。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学生来讲有这样独到的见解和不被定势思维禁锢的能力,都不得不让人为他拍案叫绝。作为一名教育者,你怎么忍心将这么可贵的思想扼杀在呢?

教师的工作是复杂的,他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对于教师而言,困难的倒不是如何教书,而是如何育人。尤其对于一个新手教师来说,学生的德育教育的确是一桩难事。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与精神的交流,是引导人追求知识和向善的过程,是引导人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而这种交流和过程要建立在一个相互尊重,理解以及教育者对被教育者鼓励的平台上。

儿童和教师具有同样的人格尊严,他们应该相互尊重,尤其是教师对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等人之为人的最基本品质的尊重。在具体情境中,教师必须换位思考:“如果是我,我是否愿意经过自己辛勤思考的答案就这么轻易的被老师否定?”“如果是我的孩子,我是否愿意被别人如此对待?”应遵循康德式道德原则,“如果你自己不原意被人如此对待你(你的孩子),那么你就不要如此对待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解儿童世界。不仅如此,儿童的行为遵从儿童世界的逻辑,同时每个儿童有自己的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教师必须去理解。理解即是在个别交流和对话的过程中,尽量发现儿童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生活状态。对于儿童的尊重,意味着儿童必须去形成自己的目的。儿童生活的世界是有许多强迫预先就存在的。国家试图把他们造就成有用之材,制定了一系列明确的教育目标;家长试图让他们找到一个好工作,希望孩子去当科学家,银行家等等;老师希望他们成绩好,能考上大学。这些愿望和要求为孩子的生活提供了规则和支持,同时也使他们被迫去适应承认世界,去达到他人的愿望。这些条条框框规定了一个明确具体底模式,试图把孩子圈进去。规定越具体,儿童享有的自由越少。正如萨特所指出的“人与一把剪刀最大的区别在于,在造剪刀之前,人们头脑中就有打算和策划,它的用途是被规定好的,就是用来剪东西。而人却是不同的,没有人生孩子之前就明确规定好他将来的前途和用途。”③是这样,儿童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鼓励这种可能性,也是教师的道德责任之一。

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传统的教育原则要作一些转化,变为开放性,丰富性和相关性。德育教育涉及到的价值应尽量丰富。它必须涉及历史和社会现实中产生的价值,而且要弄清楚价值产生的背景和过程。要建立一个能面向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体系。不仅要思考价值之间内在的冲突和联系,还要做到给孩子一个宽阔的收放自如的“儿童世界”。最终使道德教育影响学生的思想,行动和情感,既而是学生以自己的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观。

注释:

①引自郑富兴.德育教育:从童话精神到悲剧意识[J].中国教育学刊2006.8。

②引自鲁迅.论睁了眼看[J].载于鲁迅.坟[G].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③引自程红艳.教师的道德冲突[J].中国教育学刊,2006.9。

猜你喜欢
悲剧意识尊重理解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