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光华 魏超
摘 要:企业文化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在日美等发达国家落地生根,通俗地讲,企业文化就是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但凡是成功并且杰出的企业,几乎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作支撑。那么,如何建设企业文化,怎样才能使其落地生根,促进企业发展呢?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需求结合,与职工实际工作情况结合,与企业制度建设结合,与企业创新结合。
关键词:企业文化;服务品牌;经验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7-14-2
0 引言
蓬莱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在蓬莱港重组并入烟台港集团后成立,在设备老旧的情况下,自成立四年以来,蓬莱港货运装卸作业节节攀升,由成立之初的年吞吐量70万吨发展到现在的年吞吐量600万吨,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市场整体宏观环境不明朗,航运行业所受冲击非常大,经营难度增大,如何在困境中取得突破,唯有依靠无形资源,包括服务品牌、企业文化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特别要依靠企业文化的不可模仿性造就自身企业核心竞争力。
正是因为企业文化的不可模仿性,蓬莱港有限公司把企业文化确立为突出竞争重围,展开破冰之旅的突破口。我们紧紧把握企业文化创建原则,卓有成效的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包括统一思想认识、规范管理行为、打造服务品牌、提高创新能力、凝聚员工队伍等方面,积极扎实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1 把握企业文化建设原则
1.1 创新性
企业文化建设是員工无约束行为的一种提炼与引导,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对员工无约束行为共同性进行提炼,并通过提炼出的文化精髓对企业员工行为进行引导,尤其是制度缺失的情况下引导企业员工的价值选择行为,随着企业不断发展,人员不断变化,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变等内需及外在的影响,企业文化要体现出不间断创新性,要及时凝练吸收先进文化元素与企业发展需求保持同步。
1.2 整体性
企业文化同时也是企业自身“性格”的体现,企业性格往往从企业创建开始,企业管理者及企业经营风格的一种体现,它通过对所有员工的价值选择的不断影响,形成能够包容企业各个方面的核心理念,并渗透到每一位员工的日常行为中,体现了企业整体生产经营的风格,企业文化与企业各个部门或组织机构之间彼此相互影响,这尤其要求企业管理者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全盘思考,统筹打算。
2 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制度执行的力度
统一思想,确保员工思想行动一致,可以加大各种制度、措施的执行力度,要统一思想认识,首先就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只有思想高度统一才能够保证各项制度、措施的执行,只有各项制度措施严格执行,才能保企业运营效率及成本控制。这一点,在成立之初我们就清醒地认识到,并积极开实施。通过座谈、讨论等各种形式,对职工思想动态进行摸底,对相关管理理念、企业文化进行宣传,增加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凝神聚力;对外,宣传企业的文化理念,不断提升客户对公司服务的忠诚度。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企业形象的规范化建设,通过组织各班组对某一问题的讨论活动,充分发挥基层班组及党员的传帮带作用,这些活动的实施,确保了思想统一,上下一心。在成立第一年实现了港口吞吐量翻番。
3 规范管理行为,企业制度建设规范化
企业的管理行为是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制度的维护与运行。要使企业管理行为规范,首先要在制度建设上进行规范。通过建立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及流程,对企业管理制度进行梳理,使企业制度规范化,通过规范的强制执行制度与无形的、非强制性文化进行结合,对员工思想和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可以让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同时也能提升员工对企业管理制度的认同和理解。蓬莱港成立以来,特别注重将企业文化理念融入管理制度,使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同步,我们建立健全了运营管理决策队委会制度,坚持制度化、规范化和流程化,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积极推进民主管理,不断完善绩效工资公开制度,企业管理运营行为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
4 打造服务品牌,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整体性格的体现,也是企业品牌根本,企业服务品牌企业文化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企业文化展示的载体,通过塑造企业品牌,在企业品牌塑造过程中不断培养凝聚企业文化,并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维护和打造企业品牌,起升港口核心竞争力。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蓬莱港将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了港口的整体形象,增强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充分认识让渡价值,不断创新服务内容与形式、改进服务质量,“精心理财,服务到根”的木材装卸服务品牌使广大木材客户的认同度和满意度不断提高。木材到港量不断增加。
5 提高创新能力,以创新驱动港口发展
创新引领企业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企业利润的源泉,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蓬莱港面对设备老旧等竞争力不高的内部环境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外部环境,唯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抓住港口发展的先机,保障港口的持续发展,为不断鼓励职工创新,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蓬莱港积极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通过成立先模创新工作的方式,积极鼓励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创新,不断从管理上、技术上创新,寻求更为先进的解决方式。蓬莱港每年有多项技术革新项目获得奖,多个项目得到厂家认可,并在后续产品中采用。
6 提高队伍凝聚力,做好后备人才的培养
蓬莱港充分发扬民主,全体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参与企业管理,参与企业发展重大决策,自重组以来,货运吞吐量已近原来10倍。落实公司制度,关心关爱职工,通过座谈交流等活动对职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通过爱心捐款为困难职工解决实际困难;通过举办各种趣味比赛等体育活动疏解职工压力;通过组织技术大比武提高职业技能;通过在职研究生培训、五大工种技能培训等,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真正做到个人企业需求相结合,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培养,并对后备人才形成梯度培养,逐步提升。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蓬莱港积极探索,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概括来说,就是实现了“四个结合”。
6.1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需求结合
从落实港口发展规划的高度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港口建设及港口生产经营中来,蓬莱港将立足特色货源,打造精品服务品牌,差异化发展策略,重点加强木材、大袋水泥等高费率货种的货源培育,通过提升服务品牌,服务质量,形成相关产业的聚集,并进一步促成木材加工等上下游企业的配套服务,为此,我们认真践行“成就客户,发展自我”的经营理念,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木材产业聚集效应逐渐显现,多个木材流通加工企业落户当地,逐渐形成稳定货源体系。
6.2 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自身需求结合
企业文化建设要做到全员参与,通过全员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提升职工整体文化内涵,促使企业职工整体协调、步调一致,企业文化建设不能成为企业和职工的负担。要做好这一点,首先就要了解职工自身实际情况,根据企业职工自身实际情况,有步骤、有计划的逐步推进,阶段性的进行验收,在此过程中,可通过开展多种贴近职工生活的活动,让企业职工广泛参与活动,从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渗透和贯彻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和推进过程中,做到和风细雨,使全体职工认同企业文化,真正从自身需求开始转变,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使广大干部职工从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并把这种自我提升融入日常工作,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做到职工、企业都受益。蓬莱港企业文化建设坚持立足企业职工自身需求,如提升技能,舒缓工作压力,扩展交友圈等开展卓有成效的形式多样的活动,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各种活动中来。
6.3 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制度建设相结合
企业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的作用相辅相成,形成优势互补,企业管理制度是具有强制约束性的,而企业文化并没有强制约束性,而制度的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也就是说,管理制度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不能涵盖所有的方面,当制度约束不到的地方,才是真正显现企业文化的地方,尤其在基层单位、班组更为直接、更为明显。
6.4 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工作相结合
创新工作是一个企业利润的源泉,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无章可循,创新可谓不破不立,很多创新工作是对过去形成的机制及做法一种突破,而制度却是一种强制约束,在创新过程中,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滋润创新的土壤,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工作相结合,就是创新的文化;创新工作需要有创新的环境与氛围,蓬莱港一直以来把创新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不仅从制度上鼓励创新,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对创新工作的支持不遗余力,通过组织群众性创新活動,合理化建银征集,小改小革及先模工作室等方式,寻找突破点,重点集中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两大领域,一点带面,通过先模工作室的带动作用,鼓励高技能人才广泛参与,解决港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取得较好的成果,多个项目获得国家交通运输行业、烟台市、烟台港集团等上级单位的奖励,部分技术革新得到厂家认可,并采用,职工创新意识强,干劲足。
企业的竞争是市场的竞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核心竞争力能否持续保持并赢得未来的竞争,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需求,通过文化建设,不断融合企业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获得长足发展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所在。正是由于蓬莱港在实际管理生产中注意了企业“软实力”的作用,并加强建设,近年来,港口吞吐量翻了三番。
蓬莱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我们更应该看到自身不足,加强学习交流,充分利用规章制度、人文关怀及文化建设,注重职工行为习惯的养成,好的习惯培养成传统,好的传统积淀为文化。
参 考 文 献
[1] 董丽丽.企业文化测度体系的构建及其管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8:28.
[2] 陈万宁,周双喜,周敏李.企业文化测度与诊断实证研究[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10):23-25.
[3] 张勉,张德.企业文化测评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