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疼痛病症(湿热瘀结证)的临床观察

2016-09-06 03:53李小华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南阳473000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6期
关键词:病症妇科盆腔

李小华(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疼痛病症(湿热瘀结证)的临床观察

李小华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疼痛病症(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13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65例,本药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 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0.77%,大于西药组的78.46%(P<0.05);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5),但中药组的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SAS及SDS评分均低于西药组 (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能够明显缓解盆腔疼痛病症(湿热瘀结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缓解疼痛。

盆腔疼痛病症中西医结合临床分析

盆腔疼痛(CPP)约占妇科常见疾病的 25%[1],临床表现为盆腔区域内以下腹部坠痛、腰骶部酸痛,尤其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疼痛加剧为特征,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病因复杂,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相关功能障碍[2],备受临床医师的重视。单纯给予西药抗炎镇痛治疗往往效果不佳,无特效药物。笔者结合临床经验,运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盆腔疼痛病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西医诊断参照《妇产科学》[3](第8版)相关内容制定的以女性CPP为主的相关病症拟定;中医诊断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2002年版)和《中医妇科学》[5](第7版)相关内容拟定。纳入标准:符合西药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湿热瘀结证者;病程1个月,年龄24~48岁者;接受治疗、坚持服药,且按时完成实验者。排除标准:不符合本病西医诊断或中医辨证分型者;有心、肝、肾功能异常者;精神异常患者,过敏体质者;未按规定用药者或不能按时完成试验者。

1.2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CPP病症患者130例,均以CPP为主症,按就诊时间进行编号,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治疗情况和证候体征,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子宫腺肌病8例、慢性盆腔炎50例、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25例、盆腔粘连22例、原发性痛经9例。1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65例,其中中药组平均年龄(33.46±8.20)岁;平均发病时间(29.68±0.54)d。西药组平均年龄(32.78±7.90)岁;平均发病时间(28.59±1.79)d。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治疗方法对照组于单纯给予头孢西丁钠针(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642)2.0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桃仁10 g,红花15 g,当归15 g,川芎9 g,赤芍15 g,丹参15 g,薏苡仁20 g,黄柏15 g,益母草15 g,制大黄9 g,甘草3 g。若下腹疼痛明显者,加鸡血藤20 g,延胡索15 g,川楝子9 g;若腰骶酸痛明显者,加菟丝子20 g,巴戟天15 g;若白带量多色黄明显者,加败酱草20 g,马齿苋20 g。每日1剂,水煎服取汁200 mL,分早晚2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4 d。

1.4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盆腔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

1.5疗效标准1)临床疗效。将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与阳性体征完全消失,行B超和妇科检查提示正常,疼痛感完全消失评为痊愈;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与阳性体征基本消失,B超和妇科检查提示正常,疼痛感明显减轻评为显效;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较前有所减轻,B超和妇科检查提示好转,疼痛有所缓解评为有效;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与阳性体征尚未消失,B超和妇科检查提示无变化,疼痛无缓解评为无效[1]。2)中医证候评分。主要症状:盆腔区域内疼痛如下腹坠胀或刺痛、腰骶部酸痛、腹股沟牵制痛及带下量多色黄等,无计0分,偶尔有计2分,时有计4分,经常有计6分。次要症状:乏力身倦、月经不调、精神抑郁、尿黄便结等,无计0分,偶尔有计1分,时有计2分,经常有计3分[4]。3)VAS评分。按0~10分进行评分。10分表示疼痛难以耐受,0分表示无疼痛,让患者判定自感疼痛程度。VAS评分改善指数=(治疗前VAS评分-治疗VAS评分)/治疗前VAS评分×100%。4)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6]。二者均采用4级评分。

1.6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慢性盆腔疼痛病症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见表2。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 别  时间  中医证候评分 VAS中药组  治疗前 15.04±4.38 7.85±1.44 (n=65)  治疗后 7.21±2.51*△ 2.54±0.81*△西药组  治疗前 16.20±4.32 7.69±1.61 (n=65)  治疗后 9.41±2.78* 4.11±1.15*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SAS、SDS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SAS、SDS评分比较(分,±s)

组别  时间 SAS SDS中药组  治疗前 42.15±4.56 42.21±5.15 (n=65)  治疗后 35.54±3.81* 35.54±3.81*△西药组  治疗前 42.56±5.06 42.21±5.15 (n=65)  治疗后 38.34±5.87* 35.54±3.81*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VAS评分比较见表2。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治疗组的VAS评分低于西药组(P<0.05)。

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SAS、SDS评分比较见表3。两组治疗后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治疗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CPP指盆腔非周期性疼痛,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疑难病症之一。其病因复杂,可多因素联合致病,常见的妇科疾病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盆腔瘀血综合征、原发性痛经、子宫腺肌症及盆腔粘连等[7]。大量研究资料表明[8],慢性盆腔疼痛病症容易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从而使得患者发生反复感染,造成持续性的疼痛而不能缓解。该病多由盆腔炎发作后遗留而引起的,故多采用抗生素对照治疗。但短期用药,容易复发,还由于长时间的普遍应用抗生素,导致了机体抗药性及耐药性增加,往往效果不佳。还有部分患者进行大量的辅助检查也找不到明显原因,却一再主诉盆腔疼痛,并伴有抑郁、焦虑或多疑等神经精神症状。曾有学者做过调查显示,盆腔疼痛病因中约有5%~25%属于社会心理因素[9-10]。

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 “妇人腹痛”“带下”“癥瘕”“不孕”“痛经”等范畴[11]。病因复杂,古代医家阐述妇科盆腔疼痛的病机为“冲任阻滞,胞脉不畅,不通则痛”和“冲任虚衰、胞脉失养,不荣则痛”,二者之间多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笔者根据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特点为湿热蕴结、瘀血内阻,胞脉不通而痛。而胞宫居于带脉之下,小腹正中,故痛以小腹为甚;“胞脉者,属肾而络于胞中”,腰为肾之外府,故见腰骶不适;湿热困脾,脾失健运,不能制水,浊秽下流,发为带;舌红,苔黄腻均为湿热瘀结之候。故以清热除湿,化瘀行气止痛为治则。临床上运用桃红四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疗效显著。

桃红四物汤源于清·吴谦等所著《医宗金鉴》,由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组成,是活血祛瘀类药物的经典名方,兼除癖燥湿之功。本研究处方中以桃仁、红花、当归为君,三者均为活血调经之要药,逐血行血之品桃仁、红花配伍养血活血之物当归,意在破血而不伤血、行血而不留瘀,瘀血行,则通而不痛,腹痛自消。臣以赤芍散瘀,清血分实热,伍以川芎走而不守、丹参降而不留,共行清热、行气、化瘀之功。黄柏寒苦,薏苡仁甘淡,两者合用,一防湿浊化热,二防黄柏过寒伤体,三使利湿之效倍增,使湿浊去而带下止。益母草、白芷两药为佐,共辅君臣之化瘀、燥湿,止带之功。甘草为使,一则清热解毒,二则缓急止痛,三则调和诸药。纵观全方,法度严谨,进退有据,组方合理,故瘀血得化,湿热得除,疼痛自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2],桃红四物汤加减可调节机体免疫机制,抗炎镇痛,可以增强盆腔血液流动性,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微循环血液灌注量,从而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盆腔疼痛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西药治疗。头孢西丁钠是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头霉素类抗生素,常作为抗菌消炎药治疗妇科炎症性疾病。虽然中两组均能改善症状积分、降低VAS评分及SAS、SDS评分方面,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盆腔疼痛病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疼痛,尤其在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1]张彪.中药直肠给药治疗78例盆腔疼痛病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2015,9(5):33.

[2]刘庆云.妇科盆腔疼痛的病因及治疗进展[J].河北医药,2012,35(6):610-611.

[3]杰主编.妇产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4]中华人名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43.

[5] 张玉珍.中医妇产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6]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9(3):35-38.

[7]黄阳玲.关于盆腔疼痛与妇科疾病的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杂志,2015,21(6):82.

[8]彭卫东,刘艺,钟萍.中医药治疗盆腔疼痛症浅谈[J].四川中医,2006,24(3):18-19.

[9]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10]李洁,尹磊,高然.穴位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疗效观察[J].云南医药,2015,36(2):214-215.

[11]石玲.魏绍斌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病症经验[J].四川中医,2015,33(6):7-8.

[12]吴粉兰.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疼痛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27(6):67.

[13]赵青.桃红四物汤加减对妇科术后慢性盆腔疼痛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0):81-82.

[14]王康峰,邱振刚.桃红四物汤[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6.

[15]张辉,王虹.桃红四物汤功效机理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1,18(3):51.

R271.19文献标志码:B

1004-745X(2016)06-1188-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6.06.080

(2015-12-04)

猜你喜欢
病症妇科盆腔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青春期病症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浅谈妇科中急腹症的临床治疗
腹部超声诊断在盆腔肿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