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初中科学课程的跨学科设计

2016-09-05 12:13罗玛王祖浩
化学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跨学科

罗玛+王祖浩

摘要:香港地区的初中科学课程特别强调“跨学科”整合设计,旨在以灵活、开放的课程架构,富有弹性的课程发展模式,实现科学教育的宗旨和学习目标。对香港初中科学科课程文件进行分析,发现其“跨学科”特征具体体现在课程设计、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三个方面。藉此获得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有益启示,以跨学科的课程设计实现均衡发展,强调情意态度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跨学科;香港初中科学课程;科学课程改革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7–0019–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我国初中阶段的科学课程以分科(物理、化学、生物)为主,仅有部分地区推行了初中综合理科改革,例如浙江省全面开设综合科学课程,而上海市是合科制与分科制并存。然而,科学课的“分科”教学现象仍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与科学课程内容和活动的编排设计不无关系。我国香港地区的科学教育是在东西方文化的百年碰撞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既有中华文明的印记,又融合了西方教育潮流,具有一定特色。因此,在科技进步和国际科学教育变革的大趋势下,考虑到香港地区的特殊历史背景,研究其初中科学课程对促进我国科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引言

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于1998年开始,就香港教育制度进行了全面检视,范围包括各教育阶段的课程、学制及评核机制,以及不同教育阶段间的衔接机制。为实现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人发展,课程发展议会编制了系列《基础教育课程指引——各尽所能·发挥所长》(2002年),从学校整体课程规划、教学策略、活动设计、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对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进行了阐述。2005年香港政府推出了新的高中学制改革,并从2009年9月起开始实施三年高中(中四至中六),四年大学的新学制,初中仍为三年,又称“3+3+4”学制。

香港的学校课程划分为八个学习领域,分别是中国语文教育,英国语文教育,数学教育,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科技教育,艺术教育和体育。在香港的学制改革进程中,科学教育改革是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指引中明确指出:“优良的科学教育对香港至为重要,它能让香港紧贴科技发展,提高香港经济增长及可持续发展。[1]”

香港的科学教育通过小学及中学阶段的一系列科目完成。在小学阶段,科学教育是“常识科”课程的一部分,该课程还包括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等学习元素。在初中阶段,由不同的科学课题组成的中一至中三“科学科”,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2],内容包括核心部分和延展部分。在学制改革前后,香港高中科学教育学习领域的科目设置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传统的理化生分科(含一般课程及高级、高级补充程度课程)向更加灵活、富有弹性的课程设置转变,共设4个选修科目,包括科学以及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分科,其中科学科以“综合科学”(integrated science)和“组合科学”(combined science)两种模式推行,分别强调的是跨学科设计和学科间的组合设计。这一阶段的课程设计特点明显,而考虑到高中课程是以初中阶段为基础的衔接、延续和提升,因此深入探讨、挖掘初中科学课程的设计特色具有研究价值且是可行的。

2 初中科学课程的跨学科性

科学教育意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保持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这其中特别强调的是科学教育学习领域的跨学科整合设计,旨在以灵活、开放的课程架构,富有弹性的课程发展模式,实现科学教育的宗旨和学习目标。具体来说,可以从初中科学的课程设置、课程目标及内容结构方面加以讨论分析。

2.1 融通学科的课程设计

为方便设计及组织科学课程,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将科学教育的各主要学习元素划分成六个学习范畴[3](表1),强调以科学探究为中心,借此掌握和理解科学概念及原理,进而认识科学、科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这六大范畴并不是按照传统的科学学科进行分类,表现出“跨学科性”的特征,是对知识概念的本质与外延、探究过程等各方面的要素加以整合。在香港科学教育学习领域的各阶段、各门类课程中,都将围绕着这些范畴选择内容,对所涵盖的概念进行演绎。图1展示了香港科学教育六个学习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出“科学探究”的重要功能和地位。

香港初中阶段的科学教育课程没有分科开设,而是本着“均衡发展”的理念,设置了由不同科学课题组成的“科学科”,充分体现了科学知识的交叉融合和科学课程的“跨学科设计”。必修课“科学科”的内容包括核心和延展两个部分。核心部分是科学科课程的基础部分,是为所有学生而设计的;而延展部分则要求比较高,是为有意于进一步研习相关科学科目的学生而设计的[4]。在课时分配上,“2002指引”指出在中一至中三年级,科学科应享有10%~15%的课时;以科技教育为重点的学校,则可分配8%~10%的课时;而在中三年级,也可为科学科安排较多课时。学校实施课程时应注意横向和纵向的协调,在确保开展科学科课程核心部分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将余下的课时用于开展学生有兴趣参与、有能力完成的课题[5]。这种融通学科,灵活而富弹性的课程设置,是以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出发点,也是香港科学课程的特色体现。

2.2 整合性的课程目标

香港的科学课程强调“均衡发展”,包括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客观的科学态度等。“科学纲要”指出:“科学教育的当前要务是帮助学生做好准备,以适应科技的迅速发展。初中科学科的主要教育目标是要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必需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以适应21世纪的生活。”并提出了知识和理解、科学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实验技能、传意技能、做出决定的技能和态度六个方面的具体目标[6]。这六个维度细致而全面地描述了香港初中科学的课程目标要求。概括来说,主要涵盖了知识(概念与原理等)、技能(解决问题、实验、传意等)和态度(兴趣、安全意识、环境与社会意识、科学本质观等)三个方面,力求多层次、多角度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融合统一地提高香港初中学生的科学素养。endprint

猜你喜欢
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跨学科口笔译研究的百科全书——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介评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Fantasy and reality
跨学科的音乐图像研究
《形势与政策》的跨学科教学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