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魂”,扎稳“根”,修好“枝”
——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6-09-03 01:43方逸群
湖北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子规教参品味

● 方逸群

守住“魂”,扎稳“根”,修好“枝”
——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方逸群

如果说一节好的语文课是一株植物,那它一定是有着自己灵魂的,要不然它就只是一抹普通的绿色,无法在茫茫绿海中让你感受它生命的震颤;它也一定是有着稳稳的根的,要不然它很快就会面容憔悴、枯萎成泥;它也一定是有着繁茂的枝叶的,要不然它也无法葱茏你的眼,蓬勃你的心。

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呢?笔者认为,应主要在守住“魂”、扎稳“根”和修好“枝”三方面下功夫。

一、教材的解读是魂

对于备课,许多教师是看看教参,搜搜教案,然后东拼西凑,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对文本的解读我们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既不能唯教参,更不能人云亦云;而应当在保留教参中那些美好的、向上的主旋律的同时,结合我们这个时代和生活实际进行更人性化、更人情味的解读。

那么,一个文本摆在你的面前,怎样才能得出自己独特的解读呢?笔者的答案是:读,反复地读,不厌其烦地读。在读中欣赏,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质疑。笔者曾经参加过县、市、省、国家级的优质课比赛,每次备课,笔者都花了很长的时间去读教材,像一条小虫子一样钻到字里行间去,读啊读,恨不得把每一个字都读出味道来;想啊想,恨不得把每一个字都弄出点想法来。2015年10月,笔者参加“湖北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抽签定课文。结果,抽到的是五年级上册的《钓鱼的启示》,当时,跟笔者同去的教师心都凉了半截。因为这篇文章讲的是在鲈鱼禁捕开放日前夜,“我”钓到一条大鲈鱼,但在爸爸的教导下,“我”又把它放回湖中的故事。文章谈的是道德的问题,偏理性一些,语言也比较平淡,不太适合笔者“美读、细品、悟情”的风格。但是,笔者拿出“穿山甲”的精神,反复地读,边读边想,硬是把这篇理性的文章读出了丰沛的情感和意蕴。

当时,所有的教参、教案都没有提到“得意”这个词,大家在解读“我为什么依依不舍,不愿意放了这条鱼”的时候,都把原因理解为“这条鱼很大,又很漂亮”。但是,笔者经过反复的阅读和揣摩,觉得这些只是浅层原因,而真正让“我”依依不舍的原因,是这条鱼太难钓了,钓起来太不容易了,它见证了“我”的努力,体现了“我”高超的钓鱼技术,赋予了“我”一种强烈的成就感。这道理,就如同自己亲手种的菜吃起来更香一样。所以,笔者通过“采访”的策略,让孩子们走进“我”的内心,体会“我”的感情。后来,笔者的这种解读得到了多名专家的赞赏,认为这样解读更深刻,更贴近人性。结果,这堂课获得这次省级素养大赛课堂教学第一名的成绩。

二、语言的教学是根

语文课到底怎么上?这是无数语文人心中思索过千百遍的问题。笔者是这么想的:怎样才能做一个游泳健将呢?不下水肯定是不行的。只有天天跟水打交道,天天下水游,才能学得驾驭水的本领。怎样才能做一个出色的品酒师呢?不喝酒显然也是不行的。只有亲自尝遍不同的酒,细细体会它在舌尖上的感觉和在胃里的感受,才能品出酒之韵味。

同样,要想教学生学好语文,就必须让他们长期浸润在语言中,并教给他们和语言亲密接触的方法,反复地诵读、把玩、品味。所以笔者认为,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把握内容、提炼主题,而且要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语言,从语言文字上揣摩作者的细腻情感。那么,怎样引导孩子学习语言呢?方法有很多,但笔者觉得最重要的是读和品。

记得2010年笔者在成都参加“首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主讲《端午的鸭蛋》一课时,抓住了“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一句中的“蠢”字,“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句中的“吱”字和“冒”字,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反复品味其中的精妙所在。结果,笔者的这次赛课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课堂上,笔者紧紧扣住语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多种感官去理解,通过“读一读”“品一品”“换一换”等方法,让学生浸润在语言的河流中感受、品味、吸纳、融合,最终,美好的语言成为烙在孩子灵魂里的花,历久弥香。

三、师生课堂对话是枝

之所以把师生课堂对话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是基于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我们所面临的对象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想和情感,所以,无论我们预设得多精心,都不可能精确预知接下来的一秒会发生什么。要想在课堂上不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不手忙脚乱,要想做一个举重若轻、安之若素的教师,就必须做好对话策略研究。每次上课尤其是公开课之前,笔者都要写下非常详细的预案。从新课导入语到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语,从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答案到应该给出怎样的评价,笔者都尽可能地用文字写下来,力求简洁、优美、有激情。笔者认为,好的课堂对话应包括以下特性。

一是文学性。比如,“你读得很慢很轻,读着读着,那条鱼好像游进了我的心里。”“我仿佛看到了月光下少年那怅惘的身影。”(执教《钓鱼的启示》)

二是指导性。比如,“是啊,急文中人物之所急,入情入境,这是一种好的朗读方法。”(执教《钓鱼的启示》)

三是包容性。比如笔者在执教古诗《乡村四月》时,让孩子们模仿“子规声里雨如烟”,发挥想象,也吟一句诗。他们说,“子规声里花似锦”,“子规声里草如玉”,“子规声里柳如画”,等等。突然,一个愣头愣脑的小男孩说:“子规声里鱼如鸟。”顿时,笔者有点懵了。但转念一想,孩子可能有他自己的想法。于是,笔者耐心地问:“为什么说‘鱼如鸟’呢?”那男孩说:“鱼在水里自由地游来游去,水就像天空,鱼就像小鸟。”笔者不禁对他竖起大拇指:“你的想象真奇丽,颇有诗仙李白之风啊!”台下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四是幽默性。比如,“刚才那位同学把课文的内容概括得非常完整,可是不够‘苗条’,谁能来个‘瘦身版’的?”风趣幽默的语言让课堂像一块磁铁,牢牢地吸引着学生。

综上所述,守住教材解读的“魂”,扎稳语言教学的“根”,修好师生对话的“枝”,我们的语文课才能成长为一株朝气蓬勃的花草,我们的孩子才能获得绿色的滋养,从内而外散发出语文的芬芳。

(作者单位:黄梅县第五小学)

责任编辑刘玉琴

猜你喜欢
子规教参品味
品味年画
子规声声
巫山一段云·石榴花
品味桂峰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宣城见杜鹃花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开发出自己的实用教参
神秘的教参
语文教参使用与更新问题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