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秀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山东 济南 250031)
品管圈活动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影响
肖秀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山东济南250031)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影响。方法将 97例糖尿病患者按实际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47例进行品管圈管理下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健康教育平均知晓率,并计算研究组目标达成率。结果2组患者健康教育平均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目标达成率117.7%,达成目标值89.1%以上。结论运用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采取个体化教育模式,能够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健康教育;糖尿病;护理管理研究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的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的小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6~10人),然后集思广益、分工协作,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运用品管七大手法,来解决工作中所发生的问题。QCC应用于护理专业的优点是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护理质量[1],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2010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9 000万,成人患病率达9.7%[2],并呈逐年迅速增长趋势,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已成为内分泌科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提高糖尿病患者健
康教育知晓率,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成立QCC对4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并与未采取QCC护理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05—2013-06于我科住院的50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30~76岁,平均(59.6±2.8)岁;1型糖尿病5例,2型糖尿病45例;病程1~26年,平均(8.7±1.1)年;住院次数最少1次,最多10次,平均3.2次;住院时间最短5 d,最长26 d,平均15.9 d。选择2013-08—2013-09于我科住院的47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其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16~80岁,平均(57.2±1.4)岁;1型糖尿病4例,2型糖尿病43例;病程2~30年,平均(9.5±1.6)年;住院次数最少1次,最多6次,平均2.8次;住院时间最短3 d,最长29 d,平均16.3 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依据《内科学》[3]确诊为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者。
1.3研究方法
1.3.1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方法: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入院宣教、特殊检查宣教、用药宣教、饮食和运动宣教等。
1.3.2研究组
1.3.2.1成立QCC由内分泌科6名护士以自愿报名方式组成QCC,由护理骨干任圈长,护士长任辅导员。组圈前、后均对圈员进行QCC知识培训、考核,使每位圈员熟练掌握QCC的特点、活动步骤和方法,掌握品管七大手法的使用技巧。
1.3.2.2选定主题应用5M选题法[4]选定“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活动主题。选题理由: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提高,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后的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5]。而良好的健康教育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学会自我管理,积极配合治疗。糖尿病健康教育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3.2.3拟定活动计划表整个QCC活动历时5个月,共21周,按照QCC活动步骤将活动计划安排具体到每个周,使活动计划更加详细,更具有时效性。每项活动都安排具体的负责人。
1.3.2.4现状调查QCC小组成员自行设计“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调查问卷”,问卷分为2部分:第1部分为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费用类别、住院次数及住院期间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等。第2部分为健康教育知识,内容为糖尿病概论、饮食知识、运动知识、口服药物知识、胰岛素知识和血糖监测知识6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包含相应的小题,每题1分。调查对照组糖尿病患者,调查时间为患者出院当日,由责任护士协助资料收集员发放并收回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平均知晓率为81.2%。知晓率=(调查得分/满分)×100%。调查得分为每个项目累计得分,满分为每个项目累计满分[6]。
1.3.2.5调查结果分析运用“柏拉图”[7]将调查的情况加以分析,根据80/20法则[7]找出重要的关键项目,并将其作为改善重点。改善重点项目为胰岛素知识、糖尿病概论、血糖监测知识。
1.3.2.6设定目标①目标值设定:依据调查结果,结合圈员能力,将活动目标值设定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提高至89.1%以上。②设定理由:综合圈员的学历、工作年资、QCC经验值等因素,将全员能力定为58.7%。按下列公式计算目标值:目标值=现况值+(100%-现况值)×改善重点×圈员能力=81.2%+(100%-81.2%)×71.8 %×58.7% =89.1%。
1.3.2.7要因分析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鱼骨图等方法[7],从护士、患者、资料、教育程序4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查找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要因。①护士因素:我科护士相对年轻化,专业知识水平低,宣教方法不当,不能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专业知识教育。②患者因素: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较大,对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一定难度,而且对学习知识的兴趣较低,是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一大要因。③知识资料因素:健康教育指导材料不全面,未给患者提供统一的教育材料,病区教育讲座授课内容缺乏统一标准,教育形式单一。④教育程序因素:健康教育仅限于教育的实施,缺乏教育前评估和教育后评价。
1.3.2.8制订对策及实施针对要因,依据“5W2H”原则[7]制订对策并实施。
1.3.2.8.1护士因素加强低年资护士培训,定期组织业务学习,由高年资护师授课,并进行考核。利用晨会时间提问重点内容,督促护士学习。提高护士教育技巧,每次宣教前先评估患者病情、心理状态、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教育时间和内容,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1.3.2.8.2患者因素根据患者年龄、文化背景、认知能力、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等,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制订个体化教育方案,因人施教。对于接受能力差、年龄较大的患者,还可取得家庭成员支持,鼓励家属参与、监督患者的健康行为。正确分析患者的心理活动,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耐心细致的讲解,使其克服思想障碍,正确认识糖尿病。增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避免填鸭式教育,按照教育计划实施,循序渐进。
1.3.2.8.3知识资料因素以《中华糖尿病护理和教育指南》(2009年版)作为护士宣教指导材料。患者住院当日即由责任护士为其发放“糖尿病床伴十问”,供患者阅读。病区健康教育讲座由糖尿病教育专业护士承担,开展多种教育形式,如病区讲座、专项学习、个别指导、病友交流等。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工具,如图画、模型、幻灯片等,使教育内容形象化;公示科室健康教育讲座计划表,让患者对教育计划心中有数,合理安排听课时间。
1.3.2.8.4教育程序因素制订健康教育评估表,了解患者知识掌握情况,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建立教育评价系统,加强科室质控小组监管力度,将责任护士健康教育效果列为绩效考核内容,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1.4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健康教育平均知晓率,并计算研究组目标达成率。目标达成率=[(改善后平均知晓率-改善前平均知晓率)/(目标值-改善前平均知晓率)]×100%。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统计变量的差异性进行统计分析,应用χ2检验2组健康教育知晓率。
2.12组健康教育知晓率比较见表1。
表1 2组健康教育知晓率比较 %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患者健康教育平均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2.2研究组目标达成率目标达成率=(90.5%-81.2%)/(89.1%-81.2%)=117.7%,达成目标值89.1%以上。
健康教育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难点和关键点。糖尿病健康教育贯穿于患者入院到出院乃至整个病程的始终,做好健康宣教,使患者获得正确的疾病知识,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重要的作用。QCC使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宣教方式由单一责任护士口头宣教与多种形式健康教育相结合。通过对患者理解接受知识的能力进行评估,采取个体化教育模式,运用更好的宣教方法,显著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从而促进疾病恢复,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通过开展QCC,运用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能充分发挥护士的潜能。QCC过程中圈员们自动地发掘问题、改善问题,从而产生有形成果及无形成果[8]。通过对健康教育中的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积极改进工作方法,提高了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科室团队意识和凝聚力。活动过程中,圈员们学会了如何选定主题、制作柏拉图及用鱼骨图解析问题等一系列品管方法,为持续开展QCC奠定了基础。通过提升健康教育质量,加强护士的业务培训,提高了护士专业知识水平和沟通能力,从而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
[1]杨丽,王卫琼.参与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4,4(4):44-45 .
[2]李蒙,李婷,施秉银,等.动机性访谈在糖尿病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2):187-189.
[3]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7-820.
[4]陈秋芳,刘沛珍.QC小组活动在提高术前健康教育效果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9):702-704.
[5]曾露.沟通技巧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6):569-570.
[6]卢保恋,陈伯香,吴祥和.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黎族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1,22(09):147-149.
[7]张幸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8-99.
[8]王临润,汪洋,张相宜,等.品管圈管理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价值[J].医药导报,2012,31(6):823-826.
(本文编辑:曹志娟)
10.3969/j.issn.1002-2619.2016.01.040
肖秀丽(1983—),女,护师,学士。从事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工作。
R193;R587.1;R473.5
A
1002-2619(2016)01-0127-03
201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