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泽
(秦皇岛日报社,河北 秦皇岛 066000)
如何让新闻标题更通俗
□王洪泽
(秦皇岛日报社,河北秦皇岛066000)
如今的新闻标题,口语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与书面语相比,口语化标题更多体现出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语言特点,容易为读者接受。普通百姓是报纸的主要读者和消费者,呈现给他们的标题自当简洁、通俗。用普通老百姓日常口语中最形象生动的语言做标题,如同和老百姓唠家常,在接近读者、贴近生活上无疑是一种成功的尝试和可喜的进步。这类标题所统领的新闻往往也是百姓最爱看的。
《秦皇岛晚报》在这方面进行了可贵的尝试,也取得不错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让标题更通俗,使百姓更喜闻乐见呢?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
请看例子:
例1.新小区建好了,出行道路也该修上啊(《秦皇岛晚报》2013.3.26)
例2.(肩题)首届感动港城女性人物评选如火如荼
(主题)“唯一指定服务机构”就是它了(《秦皇岛晚报》2011.6.14)
例3.(主题)想吃啥梨自己摘去
(副题)刘大妈侍弄的一棵梨树结出四样果(《秦皇岛晚报》2004.7.13)
例4.(主题)哎呀妈呀,它咋那胖乎!(副题)荷花池里捞出只怪蛙,施工人员瞅着新鲜(《秦皇岛晚报》2012.5.29)
例1标题传递市民的呼声,是直接叙述。例2反映的新闻是寻找一家赞助单位,“就是它了”明白如话。例3中刘大妈种的一棵梨树经过嫁接长出四个不同品种的梨,十分神奇。主题中这句话大妈没说过,是给她设计的台词,体现出她的喜悦和自豪。例4主题中这句话语气夸张,“一惊一乍”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
要想做出通俗的标题,口语化是最直观、最容易达到目的的办法。
例5.(肩题)不卫生不方便不安全
(主题)楼道杂物拾掇拾掇吧(《秦皇岛晚报》2008.12.18)
例6.这样的促销老百姓不待见(《秦皇岛晚报》2012.11.14)
例7.(肩题)市民巧手让人佩服
(主题)他在家中鼓捣出两辆“坦克”(《秦皇岛晚报》2009.7.3)
例8.好家伙!大风雨过后树木歪了近百棵(《秦皇岛晚报》2012.6.15)
几个例句中,“拾掇”、“鼓捣”、“不待见”就是百姓口中常说的,用于标题之中十分鲜活。“好家伙!”这句感叹自然也是“取之于民”。
通俗词语的运用让整个标题顿时生动起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9.最近,鸡蛋、猪肉涨了不少(《秦皇岛晚报》2009.9.8)
例10.20米水泥围栏眼瞅着要倒(《秦皇岛晚报》2014.3.28)
例11.(主题)躺在床上坐公交?别逗了,谣言!
(副题)“听朋友说”“求证”“求扩散”等方式发布谣言信息也违法(《秦皇岛晚报》2013.9.4)
例12.(肩题)商店墙里“咚咚”响,有时还冒小火球
(主题)咋回事,这么吓人?
(副题)孟先生怀疑是漏电,但电力人员未给出明确说法(《秦皇岛晚报》2013.7.15)
例9、例10,就像是市民之间的谈话;例11、例12语气强烈,勾起读者一探究竟的阅读愿望。
新词语包括时髦用语、流行词语、专有名词、网络新词等。
例13.盛夏来“韩流”(《秦皇岛晚报》2011.8.13)
例14.(肩题)高考过后学子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主题)给考生一粒“缓释胶囊”(《秦皇岛晚报》2006.6.16)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网络用词注意适度,尤其是当一种网络流行语满天飞,多得让人厌烦的时候,再拿来做标题,效果会适得其反。
例15.(主题)累!遭罪!不得睡!辛苦了胃!
(副题)的哥的姐,要保重身体(《秦皇岛晚报》2004.11.27)
例16.(主题)蔫不唧弄点炸药 没出手却要坐牢
(副题)炮工单某行为已构成犯罪(《秦皇岛晚报》2002.11.7)
例17.冷空气,脾气躁,电闪雷鸣加冰雹(《秦皇岛晚报》2012.9.28)
例18.两岁女娃找不着家大喇叭喊来爸和妈(《秦皇岛晚报》2003.11.28)
押韵的好处是朗朗上口,读着顺嘴,也就便于记忆,达到了新闻传播的效果。
例19.高速公路上逆行骑车,不要命啦?
例20.施工伤了大杨树根部,真心疼啊!(《秦皇岛晚报》2011.7.5)
例21.(主题)这个人哪,啥事都难不倒
(副题)和安里社区负责人贾秀珠的故事(《秦皇岛晚报》2009.9.1)
例22.(肩题)军分区居民的惊讶——
例23.(主题)老年优待证办得好快哟!(《秦皇岛晚报》2010.5.27)
例24.(肩题)第三场海选完美落幕——
(主题)嗯,“社区春晚”值得期待(《秦皇岛晚报》2012.1.12)
例25.(主题)权当买个教训吧
(副题)网上应聘骗局不老少,求职者可要警惕(《秦皇岛晚报》2012.10.9)
例26.大家注意哦,周末还得冷(《秦皇岛晚报》2013.3.13)
例27.(肩题)254个城建项目给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主题)住的呀,那叫一个宽敞!(《秦皇岛晚报》2009.4.3)
例28.嗬,一天一场雨(《秦皇岛晚报》2009.6.16)
例29.卖菜喽……(《秦皇岛晚报》2013.9.11)
啦、啊、吧、呀、哪,哟、嗯、哦、喽、嗬,等等等等,这些语气词都是口语中的“常客”,也都赋予了标题轻松、随意的语境,读者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
例30.砰!地下电缆火花四溅
唰……千余住家漆黑一片(《秦皇岛晚报》2011.1.10)
例31.轰隆!一住户家中天然气爆炸
咣当!大雨里汽车掉进小区水池(《秦皇岛晚报》2012.7.27)
例32.(主题)哗啦!近千枚硬币撒落一地
(副题)路人相助如数还老人(《秦皇岛晚报》2004.7.8)
例30是一件事,例31是两件新闻利用拟声词进行整合。拟声词特点是形象,动感强,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32.电暖宝会导致流产?没那邪乎(《秦皇岛晚报》2009.12.10)
例33.(肩题)城市中心与鼠为邻
(主题)这样的居住环境咋整?(《秦皇岛晚报》2010.9.17)
例34.小货车四轮朝天 啤酒瓶(卒瓦)了一地(《秦皇岛晚报》2011.3.21)
例35.只隔一条北环路的土台子
环境却和市区差了老鼻子(《秦皇岛晚报》2014.3.11)
方言、土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使用方言可以拉近和读者的距离,使标题个性鲜明、别有风味。不只秦皇岛本地方言可以用,因为地域关系,适当使用东北方言也能达到同样目的。
通俗化标题虽有妙处,有两方面需要注意。
其一,口语式标题和书面语标题因文而定各有所长,书面语讲究锤炼、严谨、优美、逻辑感强,在时政新闻中使用较多;口语式标题结构自由活泼、通俗易懂、感情色彩浓,而且贴近生活,比较适合社会新闻、文体娱新闻、花絮新闻、服务性新闻,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其二,通俗不等于庸俗,更不是低俗。目前部分媒体报道为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劳心费神地炮制充满着情色、暴力、低俗等特质的标题,污染公共空间,对青少年读者造成误导,对媒体语言的纯洁与规范也是莫大的伤害。这种标题不仅不可取,更需要批判。
(本栏编辑: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