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栏栅”— 明清五彩瓷中“栏杆”的形制与布局探微

2016-09-03 07:12刘乐君王新荣
陶瓷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彩瓷栏杆庭院

刘乐君,王新荣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403)

“庭院栏栅”— 明清五彩瓷中“栏杆”的形制与布局探微

刘乐君,王新荣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403)

在古代的庭院建筑设计中,“栏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有重要的实用功能,更有着丰富的审美价值和人文关怀,巧妙地体现了庭院建筑在内容与形式上的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表现。庭院中的“栏杆”在古代绘画中早有体现,到明清时期盛行的木刻版画艺术中“栏杆”的表现形式更是多样丰富,清代康熙时期最富特色的康熙五彩瓷的构图中就大量体现了“栏杆”的设计之美,功能性、精致美观的图式和空间分割的巧妙营造,成为古彩瓷中的点睛之笔。本文将着重探讨“栏杆”的形制和布局对于绘画尤其是明清版画的借鉴,阐述它们之间的传承关系,并发掘五彩瓷中“栏杆”设计美的不同体现,分析不同形制的栏杆布局对五彩瓷整体构图效果的影响。

五彩瓷;栏杆;形制;布局

一般而言,我们将古代的庭院建筑中的“栏杆”定义为在古代建筑物内外,由栏杆柱、栏板、连杆或扶手等结构组成,是用纵横木质构件组成的遮拦构造物。“栏杆”形式多样:有透空(含局部透空)的带花格图案的“栏杆”,也有实心的栏板。“栏杆”可以单独成形,也可以与楼梯、台阶、门窗、柱廊等联接在一起,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栏杆虽然不是庭院建筑的主角,却是建筑中的绝对亮点。李允鉌先生在《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一书中对中国古典建筑的“栏杆”有十分精辟的论述:“大概世界上自古至今的建筑形式中只有中国古典建筑曾经运用过以‘栏杆’作为建筑构图的主题,或者说让它占据着相当显著和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没有‘栏杆’的天坛和祈年殿,没有‘栏杆’的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这些建筑的杰作就会黯然失色”[1]。

一、“栏杆”的功能与形制

(一)实用功能

园林中“栏杆”的实用价值一来体现在防护安全。一般见于重要建筑的台明四周,水榭之上和楼阁建筑的外沿,楼梯两侧,桥面两侧水边及花坛的四周,以避免行人的跌落(见图1)。二来栏杆是可以巧妙地划分空间,作为视线的屏障,以增加空间的层次。“栏杆”确定了存在高差的两个空间的分界,划分出不同的空间。因栏杆高度是有限的,空间上是半围合的,而且“栏杆”本身又多有镂空的部分,在视觉上是半通透的,丰富了空间层次。不同的空间用栏杆隔离,即方便靠倚,又开阔视野,创造出层次感非常丰富的空间,产生景中景的多空间视觉效果,这样的布置加强了空间的深度感,使人更乐于流连其间。

(二)审美功能

栏杆的审美装饰作用也是显而易见,其形制多样、色彩丰富、空间分割巧妙,让人乐享其中。不同的材质、图式和色彩组成的栏杆也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如汉白玉石制栏杆,以其洁白晶莹的色调衬托主体殿堂的红柱红墙,使得建筑的色彩更加丰富。沉稳温润的木制栏杆让人亲切,漆红的色泽和质感更加衬托园林幽美的意境。

庭院中近水的亭、轩、阁,常在邻水处设置木制曲栏座椅,带有形如鹅颈曲线柔美的靠背形式,被称为“飞来椅”或“美人靠”,成为最有特色的栏杆种类之一。“栏杆”上一般会刻有不同的花纹和图式的雕刻,以各种花卉和“工”字、“米”字、“卍”字等二方连续的图案为主,精美细腻的纹饰雕刻让人流连忘返。李渔说: “吾观今世之人,能变法者为今制者,其为窗栏二事乎,明于此而暗于彼,何其有聪明而不善扩乎”[2]。栏杆把原本狭小的庭院空间以曲折的分割方式创造了新的空间,以小见大,虚实结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有限的空间表现天地生生之韵,体现人与自然的互动。

图1 拙政园 桥木栏杆一角Fig.1 Part of railing in Zhuozheng Garden

二、“栏杆”在古代绘画中的体现

两宋绘画中有非常丰富的勾阑绘画,成为画中不可或缺的装饰建筑。明代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世风日渐奢靡,造园之风勃兴,园林风格逐渐精致化,截取园林一角,创造出一处优雅的理想环境[3]。由于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热衷,将壮美的大自然归隐于精致的私人空间,随着园林构建的兴起,与之相呼应的亭、轩、阁、廊、窗和栏的设计也应运而生。图2是清代绢本“芭蕉仕女图”,在庭院的蕉叶丛下、倚靠在玲珑石旁、提笔凝神思索或似斟酌诗句的女子是画中的主体刻画人物,而贯穿画面从左到右的曲折剔透的栏杆既低调地做了精致的配景,又极好地丰富了空间的层次。简易木质勾阑,每段都有望柱,柱间用两根卧棂连接,柱头无装饰雕刻;制作复杂华丽的勾阑均在望柱、棂杖等处;重台阑仅在转角处设置望柱,柱头高耸秀丽。镂空的栏杆由立杆、扶手组成,有的加设有横档或花饰工艺,甚为奇妙。“栏杆”还可做成坐凳或靠背式,这些“栏杆”在古代的绘画中早有体现,并且在绘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图2 清代 绢本“芭蕉仕女图”Fig. 2 “Banana and ladies”, silk scroll, Qing dynasty

三、明清五彩瓷中“栏杆”对版画形式的借鉴和发展

五彩瓷又名古彩瓷,是明末清初最具民族特点的传统陶瓷装饰手法,呈现出装饰纹样丰富、色泽莹润剔透、色彩浓郁艳丽、视觉对比强烈、画面绚丽多彩的特征。五彩瓷分为青花五彩瓷和釉上五彩瓷,明末嘉靖和万历年间以青花色彩浓郁的青花五彩瓷为主;清代康熙时期由于釉上蓝彩的研制成功,用釉上的“古翠”颜料取代了釉下的“青花”颜料,从而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釉上五彩瓷新篇章。在清代康熙朝以前,五彩瓷内容题材多以花鸟和动植物吉祥图案装饰为主,到了清康熙年间,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人物故事题材装饰比例增加,由世俗人物、神话人物、历史故事人物,戏曲小说人物及侍女、婴戏和高仕等构成。这与当时小说的盛行、发达的版画插图印刷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4]

(一)“带状形”——上下空间的分割

明末清初时期,伴随着小说、戏曲和传奇故事的兴盛,版画插图也迅速发展,尤其是《西厢记》等小说版画迎来高潮时期,这些小说版画的内容包括室内和室外,其中庭院的描写占有大部分,庭院中的“栏杆”自然成了必不可少的装置和最理想的构图分割的方式。版画中的栏杆,不仅优化了构图,也延伸了空间。版画中“栏杆”的形式多种多样,以“带状形”的构图形式较为多见,完成了上和下两个空间的分割。

图3为明崇祯十三年西陵天章阁刻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北西厢真本》版画插图,描绘的是小姐崔莺莺在梧桐树下独自一人折玉兰花的情景,大面积的留白构图衬托了莺莺的哀怨思绪。莺莺的形象并不高大,只占据整个画面的右侧的小面积,画面更多采用了连续的曲线状“栏杆”贯穿左右,形成一个连绵的带状空间,起到沟通整幅构图的目的。这个带状空间又恰当地把整个构图分为上下和前后两个曲线曼妙、疏密有致的空间,让人对栏杆的另一面有充裕的遐想空间。而与之有借鉴关系的是清康熙青花五彩瓷“长孙皇后选妃”图将军罐(见图4),同样采用了带状的分割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前后空间,但不同的却是:带状的分割居于构图的上端,栏杆之下的构图是画面的重点。将军罐的正面是皇后凤仪祥和,端坐花园帷帐之下,两侧均有侍女打扇相从,花园洞石前女子长袖起舞。画面中人物刻画细腻,表情生动,动态传神,线条流畅自然,流露出喜庆热闹的宫廷生活场面,青花五彩色泽浓艳又不失含蓄。

图3 明 天章阁本《西厢记》木刻插画Fig. 3 Wood-cut illustration for West Chamber of Tianzhangge edition, Ming dynasty

(二)“之”字形——左右空间的分割

“之”字形又称“S”形,是由上而下蜿蜒曲折的一种构图形式,根据透视关系的原理,下方的栏杆要长而宽,逐次弯折至上方变短变窄,有效地将画面分割成左右两个不等大的空间,是版画中另一种常用的构图。

图4 清康熙 青花五彩“长孙皇后选妃”将军罐Fig. 4 “Empress Changsun choosing concubine”, blue-and-white and Wucai helmet-covered jar, Kangxi period in Qing dynasty

明代环翠堂本《西厢记》插图(见图5),绘的是张生逾墙私会崔莺莺的场景,此幅为局部图,展示的是莺莺在太湖玲石下坐等张生相会的片段。左侧“之”字形的栏杆把画面一分为二,大面积的配景描画更衬托人物内心的空虚[5]。栏杆内绘制了精美的卐字纹图式,卐字音为“万”,有吉祥万寿的寓意,栏杆的雕刻上经常采用这种图式,是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在庭院“栏杆”设计之中的浓缩。版画中的“栏杆”设计造型纹饰丰富多彩,另外还有“回”字纹,各种雕刻的花卉图案纹饰等都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同时对于扩大庭院空间,丰富画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图5 明 环翠堂本《西厢记》插图Fig. 5 Wood-cut illustration for West Chamber of Huancuitang edition, Ming dynasty

(三)多个空间的分割

对于小说人物故事的大型场景,除以上两种常用的栏杆布局之外,还需要更自由的分割方式来活跃布局,以达到形成多个空间分割的目的,使构图层次丰富,疏中有密,密中有疏。清代高凤翰在《人境园腹稿记》中记载:“至其中所用栏楯、窗槅、几榻、器具,亦必变换,勿生厌。观是又所当博取加式,广求妙品,以成圣观。”[6]说明园中栏杆等物的设计需因环境而自由变化,不要墨守成规,令人乏味生厌。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清康熙 “凤仪亭图”五彩瓷盘(见图6)就是一个利用栏杆的自由布局达到多个空间表现的例子。瓷盘中栏杆分为两组:一是位于画面前端的红色木质栏杆,于丛石之间相互掩映,虚实相间,“栏杆”单纯的横竖线条纹形式,清新大方而又不落俗套;二是庭院入口处的古紫色石质栏杆,中间绘有红色如意云头纹。相比于前面的木质栏杆,此栏杆更富有精雕细琢的玲珑美。栏杆是折角的构图,巧妙地成为了屋舍内的入口,并引出屋内更大的空间和景深。两组栏杆之间是主体人物的活动空间,加上大绿和苦绿色的草皮点缀,更扩大了空间感,小小的一件瓷盘却可以表现如此多彩的内容和丰富的层次,不得不归功于瓷画家懂得巧妙利用栏杆划分空间的道理。

图6 清 康熙 “凤仪亭图”五彩瓷盘Fig. 6 “Fengyi Pavilion”, Wucai plate, Kangxi period in Qing dynasty

四、结 语

明清五彩瓷中的“栏杆”的形制和布局在绘画的基础上,借鉴了版画中的表现形式。它既是园林庭院建筑中重要组成部分,又以精致优雅的装饰美感,虚实相间的空间层次,体现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引人入胜的意境遐想。看似静止的“栏杆”却因人的情感和与人的互动,表现出主观迁想的意境之美。“栏杆”是人们经常倚靠抚摸的构件,它是人们休憩时欣赏美景、放眼远眺的凭借,也是思念与离别情绪的寄托。栏杆的三种不同形式的布局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构图特点,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栏杆的设计对庭院构图的重要性。“栏杆”把原本狭小的庭院空间以曲折的分割方式创造了新的空间,以小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有限的空间表现天地生生之韵,体现人与自然的互动,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设计美学的精妙。

[1] 李允鉌. 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 05.

[2] 朱良志. 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m 2006: 08 .

[3]高居翰, 不朽的林泉[M], 北京: 三联书店, 2012: 08.

[4] 刘乐君. 论明清版画与清代康熙古彩的渊源关系[J]. 陶瓷研究, 2009: 01.

[5] 董捷. 明清刊《西厢记》版画考析[M]. 石家庄: 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6: 01.

[6] 郭廉夫. 中国设计理论辑要[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8: 08.

"Railings in the Courtyard": Shapes and Layouts of "Railings" on Wucai Porcelain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LIU Lejun, WANG Xinrong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Jingdezhen 333403, Jiangxi, China)

The design of the "railings" in the ancient courtyard building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t has not only an important function, but also has a high esthetic value and humanistic concern. The ingenious unity of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the courtyard building embodies the spiri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urtyard "railings" have been long in existence in ancient Chinese painting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y become more varied in the prevalent woodcut printmak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Emperor Kangxi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richest composition on Wucai porcelain reflects the beauty of "railing" design. The practical function, exquisite pattern and clever space division gives a crowning touch to ancient painted porcelain. This paper discusses shapes and layouts of railings in paintings, especially woodcut printmaking work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o reveal their inheriting relations. It also explores the colorfu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beauty of "railing” design on Wucai porcelain and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hapes and layouts of railings on its whole composition.

Wucai porcelain; railing; shape; layout

date: 2015-05-21. Revised date: 2015-09-05.

TQ174.74

A

1000-2278(2016)02-0220-04

10.13957/j.cnki.tcxb.2016.02.022

2015-05-21。

2015-09-05。

2015年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YC2015-B067。

通信联系人:刘乐君((1978-),女,硕士,副教授。

Correspondent author:LIU Lequn(1978-), female, Master, Associate professor.

E-mail:llj7822000@126.com

猜你喜欢
彩瓷栏杆庭院
邹幸 陶瓷艺术
回到庭院
庭院
与古代艺术大师画粉彩瓷
庭院中的童年
高速公路手动栏杆智能化改进方案设计
高速公路自动栏杆机技改方案探析
浅绛彩瓷欣赏之一
界画在醴陵釉下五彩瓷中的表现
斑鸠飞落的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