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
着力培育“技能系”创业大军
张骞
图/金川
自2014年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双创”工作在全国范围迅速铺开。推动大众创业,其实质就是要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广阔的市场空间、完整的工业体系等优势,让大量创新的火花在创业之中竞相迸发。浙江省得益于市场经济比较成熟、创新生态环境较好、政府公共服务到位等诸多优势,已成为我国大众创业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掌握一技之长的各类技能人才,不仅在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技能、创业心态和创业成功率等诸多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且这种依托技能的创业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密切相关,是创业大军中宝贵的特殊群体。浙江应高度重视抓好技能创业,精心培育“技能系”创业大军,着力带动浙江产业转型升级。
去年中央部署推动“双创”后,浙江省抓住大众创业的战略机遇,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大众创业。截至2015年底,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浙江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扶持大学生创业1.6万人,带动就业4万人。全省共有各类市场主体约450万户,增幅为12.6%。浙江每万人市场主体拥有量为801户,相当于平均12个浙江人里就有一个老板。此外,浙江涌现出70多家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贝壳社等14家入选首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占全国的1/5。浙江高校系、阿里系、海归系和浙商系等创业“新四军”异军突起,逐步成为转型升级主力军。杭州入围全国首批15个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示范城市,青年互联网创业风生水起,盛况空前。
浙江大众创业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关键靠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政策推动。一年来,浙江各级各部门制订出台的大众创业政策卓有成效,对推动大众创业发挥了明显的引领和激励作用。但通过深入考察发现,大众创业政策还存在诸多缺陷,需要不断调整优化,提升政策实施绩效。其中,一个需要引起党委和政府重视的现象是,当前创业政策非常重视高校毕业生、科研人员、高层次人才、浙商等群体,因而造就了高校系、阿里系、海归系和浙商系等创业“新四军”。与此相比,技能人才则显然成了被遗忘的重要群体。浙江是制造业大省,浙江制造是中国制造版图上的重要一极。在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新形势下,浙江迫切需要突出技能人才在大众创业中的重要地位,大力引导数以千万计的技能人才投身创业创新,着力培育“技能系”第五路创业大军。
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运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员,主要包括取得技工、技师及其他相应水平或拥有各种技能的人员。据统计,目前浙江有技能人才约700万人。专家预测,到2020年浙江拥有技能人才将超过900万人。职业技能是社会大众安身立命之基。技能人才是浙江高水平推进“浙江制造”“浙江创造”的中坚力量。
技能创业是指具有一技之长的技能人才凭借自身优势创办自己的家业。对部分成功创业案例的调研结果表明,技能创业有其独特优势:创业者都熟练掌握一门职业技能,创业成功率相对较高。据调查,浙江技能创业的成功率在10%以上,远高于大学生创业平均水平。技工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到生产一线实习锻炼时间较长,积累了较多的实操经验;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好高骛远的现象较少;烹饪、汽车维修、美容美发等大量技能创业项目门槛低、投入少、风险小、需求大;创业偏好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覆盖模具数控、工程机械、电器自动化安装与维修等领域。技能创业是大众创业的重要内容,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以宁波市为例,2012年技工院校和技师学院毕业生的创业率(毕业3年内达到20%左右)明显高于普通高校大学生5%的创业率,模具制造企业的创业者80%以上都是优秀的技能人才。因此,深入推进浙江大众创业,迫切需要发挥技能人才的独特优势和技能创业的巨大潜力。
技能创业是大众创业尤其是青年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激发广大技能人才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潜力,大力推动浙江技能创业,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尽快将培育“技能系”创业大军纳入各级政府战略议程。目前,无论是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等政策,还是各职能部门(地市)制定出台的实施细则,都存在对技能创业探讨不深、扶持政策缺位等不足。各级政府应尽快将培育“技能系”创业大军、推进技能创业纳入当地的战略议程,制订出台《“技能系”创业大军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并把推动技能创业情况作为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最大限度地释放“技能系”创业大军带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和活力。
强化技师学院和技工院校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技能创业服务链上的关键环节。卓有成效的创业教育有助于创业者把握创业方法、明确创业方向、提高创业成效。要以浙江技工院校和技师学院学生为主体,通过采取设置市场调查、团队建设、财务管理、投融资等创业通识课程,以及创业案例研讨、创业模拟教学和创业实战训练等多种途径,进一步强化和创新创业教育,进而增强技校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其创业能力。
推广普通高校“学历+技能”教育模式。知识和技能对人才成长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近年来不少名校大学生中途或毕业后到技工学校学习职业技能,以便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或创业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为此,浙江普通高校亟需大力推广“学历+技能”的教育模式,积极鼓励在校大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结合专业特长和能力兴趣,全面系统地接受特定领域的职业技能教育,积极鼓励在校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到企业一线或技能实训基地接受实战训练,并将职业技能教育和实战训练的课程纳入高校学分管理,其职业技能经政府主管部门鉴定合格后发放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在普通高校开展“学历+技能”教育,培养数以十万计的专业与技能兼备的新型大学生,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而且能为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和开拓新兴产业提供强大的高素质人才支撑。
加快技能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创业成功不仅需要创业教育,而且离不开系统的创业实战训练。浙江应着手建设技能创业孵化平台促进技能创业。一是精心打造一批符合浙江实际、具有浙江特色的技能创业小村(社区)、技能创业小镇(街道)等技能创业孵化平台;二是总结推广浙江部分职业学校和技工院校为在校生提供的“创业实践一条街”模式,创造条件为广大在校技能人才提供创业实战机会。
制定发布技能创业导向目录。国际经验表明,做大做强制造业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技术工人队伍。技能创业不仅是推动浙江“双创”的中坚力量,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抓好技能创业,就要在分析研判浙江制造业短板和方向的基础上,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立足浙江省情,研究制定有利于推动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职能创业导向目录,使技能创业与面向2025年的“浙江制造”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作者单位:宁波市人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