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科研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09-02 06:29:14杨鹃
绥化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特教科研工作课题

杨鹃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四川省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科研现状及对策研究

杨鹃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为了解四川省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科研现状,文章研究采用问卷法与访谈法对四川省部分特殊教育教师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发现:特校教师科研积极性不高,学校科研氛围不浓;特教教师科研能力不够,对科研工作感到力不从心;教师参与科研培训的机会少;学校的科研管理和评价机制有待加强。建议:通过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科研培训,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建立健全特教教师科研评价机制等途径来促进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提高,推动四川省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科研;现状;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特殊教育是一门边缘学科,涉及教育、心理、医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学手段的特殊性意味着特殊教育领域中的教育问题更加复杂多样,需要综合各学科的科研成果来解决,同时也为特教师资队伍质量提出了挑战。我国2012年颁布的《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统筹特教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特教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开展特殊教育教师全员培训,加强特殊教育教师教研、科研队伍建设。”,可见,特教师资队伍的建设已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近年来,各特殊教育学校本着“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通过各种方式鼓励一线教师参与到科研工作中,试图通过科研这一途径提升特教教师教学能力,解决教学实践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很多一线教师开始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开始用理论武装自己,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但与普校教师相比,特校教师的科研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教师在观念的转变、实践操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研工作的开展。为此,本文针对四川省各特校教师科研现状进行调查,了解特教教师对科研的认识与态度,参与科研的现状和困难,以及对科研培训的需求,以期为各特校开展科研工作提供相应对策。

二、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研究随机抽取了四川省各特殊教育学校在校教师250名发放问卷,回收问卷244份,回收率为97.6%,有效问卷243,有效率为99.5%,其中女教师209人,男教师34人。

(二)研究方法。采用自编问卷《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科研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师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现状,包括教师参与科研的意愿、对科研的看法、参与科研的现状、进行科研工作的困难及需求等几个方面。

(三)数据处理。获得有效数据后,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三、调查结果

(一)特教教师参与科研的意愿较强,对教育科研工作有较为正确的看法。总体分析显示,在参与教育科研的意愿上,超过90%的教师表示有必要并且愿意参与到教育科研项目中去,不到10%的教师对教育科研持无所谓或没必要的态度;在对教育科研的看法上,有75.4%的人认为教育科研工作与教师的工作密不可分,并有70%的老师认为提高教学质量是参加科研的主要目的,另外,在参与科研的目的上,分别有21.4%、7.4%的人选择了“加速教师成长”和“评职称需要”。可以发现,大多数教师对教育科研工作都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并对教育科研工作表示出较强的参与意识。进一步群体差异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学历、教龄和不同专业背景教师之间在该几个项目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二)特教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不高,不同群体之间参与科研的现状存在差异。总体分析显示,在参与课题的积极性方面,近60%的人认为本学校参与科研的老师寥寥无几,同时认为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一般或不太高,只有40%的老师认为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非常高或比较高;在参与课题的类型方面,参与过校级、市级课题的老师比例分别是50.2%、31.7%,参与省级以上课题的教师比例为18.5%,从未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的比例达30%。进一步群体差异分析显示,不同教龄、不同学历老师在参与课题类型上存在差异,具体来说,与低教龄的教师相比,高教龄的老师更多的参与市、校级课题,低教龄教师在未参与课题上的比例更高,高学历的教师在参与国家级课题的比例更高一些(见表1)。

表1 参与课题类型的差异比较(%)

续表:

(三)缺少科研方法的指导和培训成为特教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主要困难,学校科研管理制度有待加强。总体分析显示,在参与科研的困难方面,72.4%的人认为特殊教育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主要障碍是缺乏科研方法的指导和培训,另外,分别有66.3%和66.7%的老师选择了“教学任务重”“缺少科研经费”,选择“学校缺乏合理规划”的比例占57.6%;在对教师的科研评价方面,约44%的教师认为在教师评价中科研的比例比较大或非常大,41.2%的人认为一般,约15%的人选择了“比较小或没有”。进一步群体差异分析显示,在参与科研的困难方面,与男教师相比,女教师更多的选择“缺少科研的指导和培训”“教育任务重,没有时间”;与非特教专业背景的老师和高教龄教师相比,有特教专业背景的老师、低教龄教师更多选择“缺少科研的指导和培训”(见表2)。

表2 参与教育科研的困难的差异比较(%)

(四)特殊教育教师科研培训的意愿强,但参与的机会少。总体分析显示,在参与科研培训的意愿方面,近90%的人表示愿意或非常愿意参加教育科研的相关培训,10.3%的人认为无所谓或不愿意;在参与科研培训的现状上,参与过1-2次教育科研培训的教师比例是52.7%,分别有23.5%、4.1%的教师比例参与过3-5次和5次以上的培训,从未参加过培训的教师的比例是19.8%。进一步群体差异分析显示,学历两端的、有特教专业背景的教师未参加培训或参与1-2次培训的比例较大(见表3)。

表3 参与教育科研培训次数的差异比较表(%)

(五)教育科研的具体方法的培训和指导是科研培训的最大需求。总体分析显示,在教育科研培训需求方面,近90%的人想获得关于教育科研中具体方法的培训,选择“教育科研流程”、“论文写作技巧”的比例分别是56.0%、52.7%;在培训的形式方面,86.4%的教师更青睐实地参观考察的形式,分别有75%、52.4%的老师选择的是“同行介绍经验”和“专家讲座”;在培训教师方面,90%的人更希望是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来担任培训的教师,选择“高校专家”的比例为50%。进一步差异分析显示,与非特教专业的老师相比,特教专业背景的教师更希望获得教育科研中具体方法、论文写作技巧及科研流程等方面的培训;低教龄的教师更希望获得具体方法方面的培训,不同性别、不学历教师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见表4)。

表4 “需要哪方面的科研培训”的差异比较(%)

四、讨论与分析

(一)特教教师科研积极性不高,学校科研氛围不浓。教育科研是教师解决实践问题,提升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敬业和爱生是特殊教育教师是必备的基本条件,但在特殊教育工作中,会不断遇到很多新的问题,而通常教师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如干预中重度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每个儿童的行为表现都有自身特点,如果没有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再多耐心的教师也只能束手无策。因此,如果不想成为教书匠,教师就需要通过教育科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从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老师们虽然能够认识到教育科研对其工作的意义,也对教育科研有较为正确的看法,并且大多数老师表示愿意参与相关的教育科研项目。但是从对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调查结果来看,超过一般的老师认为本校参与科研的老师很少,甚至是寥寥无几,并且认为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一般或不高。

(二)特教教师科研能力欠缺,对教育科研感到力不从心。“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具备的个性心里特征。能力的发展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完成的”[1]。因此,教育科研能力的发展需要在对教育科研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中进行提升。完成一项教育研究活动需要研究人员具备多种具体的能力,它表现在教育科研的各个阶段,如选题能力,进行研究设计的能力,研究方法运用的能力,资料的分析整理能力以及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等等[2]。

陈世荣老师曾从一线教师的角度论述了小学教师不宜搞科研,因为目前大多数教师的教育专业知识偏重于应用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等知识,而这些知识难以保证他们具有研究教育科学的学术水平[3]。从调查结果来看,特殊教育教师有较强的参与教育科研的意愿和动机,但由于教育科研知识和能力的欠缺,不能满足进行教育科研的一般要求,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会碰到各种他们没办法解决的困难,使得他们对教育科研工作感到力不从心。

(三)特教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培训的机会少,科研培训存在供求矛盾。教育科研的培训与指导对教师提升教育科研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2014年颁发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就明确提出要“加大国家级教师培训计划中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的比重。采取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逐级开展特殊教育教师全员培训和校长、骨干教师培训。”调查结果显示,出于科研知识和能力欠缺的原因,近90%的老师表示愿意参加教育科研的相关培训,但特殊教育教师能参加教育科研培训的机会并不多。有研究显示,参加的培训次数越多,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能力越高,产生的职业倦怠水平越低,培训对教师的理论知识、运用理论指导教学的能力有重要的促进意义[4]。虽然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学历层次在提高,但整体学历还是偏低[5],因而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受到限制,还有的教师是从其他行业转入特殊教育教师行列,特殊教育教学经验不足,教育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培训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提升自身科研素养的途径,通过培训,可以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增加教师的自我价值体验。

(四)学校缺乏科研引领,特教教师的科研评价机制有待加强。科研的评价机制是影响科研氛围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对教师科研的评价主要以科研的成果为标准,即发表论文和主持课题的数量。一般来说,一项课题的主持人或项目负责人只有一个,在一线特殊教育学校中,课题主持人一般都是校长,但校长在整个课题中起到的作用有限,更多的是课题成员在具体操作。虽然这种科研管理的形式可以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也可以促进教师间的科研合作,但不予承认的研究很难成为教师科研的动力机制。因此,校长应当采取一切可能性的措施,鼓励每一位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工作展开研究活动。

五、建议

(一)特教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育科研的能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型时代,是学习型社会,教师需要通过终身学习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知识和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提高自身教育科研能力是适应特殊教育发展、特殊教育工作及教学岗位的需要[6]。目前,很多一线教师在教育科研过程中存在教育科研技能薄弱的情况,如不会选题、缺乏写作技巧、调查研究能力低等等[7],此次调查结果也有同样的发现,这使得很多老师在遇到教学实践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力不从心,严重制约了教师科研素养的发展。因此,各地各校应针对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培训形式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理论学习,如如何进行教育科研的选题,研究设计,科研方法的操作运用、资料的分析与处理、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等,有了相应的教育科研理论以后才能展开具体的科研工作。

(二)加强特教教师科研培训,满足教师培训需求。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提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知识和能力的累积过程,贯穿在教师培养的职前、职后教育。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主要障碍就是缺乏进行科研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教师获取教育科研的理论知识的途径过少,缺乏从事科研工作的理论和技能是影响教师科研工作有效进行的原因之一。对此,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育科研的培训,如组织对该地区特殊教育教研骨干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长短期培训,并在此基础上发挥科研骨干教育的辐射作用,培训和指导本校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工作。四川省自2012年开展了由省残联、省教厅组织的“天府特殊教育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的培训,其中举办了两期针对特殊教育学校教研骨干教师的培训,培训效果较为显著,许多教师表示在培训过程中收获颇多,并期望组织更多类似的培训。

另外,调查结果中还可以看到,新教师参与培训的机会较少,培训的次数较低。新教师参与工作的年限低,工作的积极性较高,工作经验较为缺乏,学校应给新教师参与学习的机会,充分利用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成长起来。

(三)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提高特教教师教育科研的实践能力。微型课题研究主要指教师围绕教学中遇到的比较具体、微小的教学问题来开展研究,它具有切入点小、周期短、程序简单等特点[8]。一般课题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存在名额少,申报难,周期长、投入多等困难,微型课题研究给一线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与课题研究的途径和渠道,它可以把本学校、本班级的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在对个别教师的访谈中也发现,微型课题研究对于一线特殊教育教师来讲比较容易操作,研究的内容贴近教师的实际生活,可以将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紧密的联系起来。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能不断强化教师们的研究行为,提高其进行研究的动机。目前,有一些学校的微型课题研究已经成为了学校特色,老师们在微型课题研究中的热情比较高。

(四)加强科研管理,建立健全教师科研评价和奖励机制。要使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学校就必须要加强科研工作的合理有效管理。首先,学校应明确重视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让教师明确科研工作也是教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研管理制度,如以教研组为科研小组单位,可以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围绕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在组内形成科研氛围,使教育科研活动能够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最后,学校应建立健全教师的科研评价和奖励机制,依照评价制度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考核,将教师科研工作的考核纳入到教师工作评价体系中,并与教师职称、工资挂钩,以此鼓励、强化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同时也为教师参与科研创造了优良的客观环境[6]。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04-405.

[2]申小杰.小学教师教科研素质发展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2.

[3]陈世荣.小学教师不宜搞教科研[J].中小学管理,2001 (09):9-10.

[4]魏欣,章永.四川省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现状与职业倦怠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3(12):26-30.

[5]王雁,肖非,朱楠,魏寿洪,李欢.中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现状报告[J].现代特殊教育,2011(10):4-9.

[6]祁立刚.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J].中国特殊教育,2005(12):89-92.

[7]汤玉莲.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问题与对策[J].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2(03):69-71.

[8]万伟.微型课题——让教师的研究返璞归真[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10):31-33.

[责任编辑王占峰]

A Survey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es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Sichuan Province

Yang Juan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Leshan,Sichun 614000)

This article,by using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aim to probe into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es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Sichuan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s the following:th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show a lowly initiative in edu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es,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tmosphere is not strong in school;the study abi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th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is insufficiency,but it far exceeded their ability;less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opportunities;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in school needs to be improvement.The article suggests promoting special teacher’s scientific?literacy by the following:enhancing the theory stud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launching the micro research;establishing the perfect teacher’s scientific evaluation mechanism.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edu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current situation;strategy

G760

A

2095-0438(2016)04-0111-05

2025-12-14

杨鹃(1987-),女,四川武胜人,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特殊教育。

猜你喜欢
特教科研工作课题
“南京特教师范招待所”饭盆
一只普通的食堂饭盆与一段独特的特教历史
运城学院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我校召开科研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做好特教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0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第一次写课题
同样的阳光雨露——特教教师践行者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4:14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中国卫生(2016年4期)2016-11-12 13: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