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鼓书馆和杂耍园子

2016-09-01 09:01董梦知
北京纪事 2016年9期
关键词:杂耍书馆大鼓

董梦知

前面说了书茶馆, 是说评书的茶馆; 又说了大鼓园子, 是演出大鼓的茶馆。现在说一类既唱大鼓也说评书的鼓书馆, 以及带形体表演的杂耍园子。除说书外,鼓书馆以说唱长篇西河大鼓书为主,还有说唱长篇乐亭大鼓书和快板书的。其实这类茶馆, 不是在堂馆里听书喝茶, 而是在大棚子里,所以应当叫它“鼓书大棚”更妥帖些。棚子里是一排排的大条凳,不设桌子。茶客坐着听书,来晚了没座位了,也可以站在后面听书。这里也是按段打钱, 说一段打一回钱。茶水是想喝就要一碗,不喝没关系,请便。这和茶馆是不同的。

鼓书馆与其他茶馆不同之处是他们之间的利益分成。因为大棚的面积要比茶馆大得多,容的茶客也多得多,设备很简陋,所以租金低得多。无论是鼓书艺人,还是卖大碗茶的,每天除了交棚主固定的租金外,剩下的钱全是自己的。这比在茶馆里说唱鼓书的收入要多。但有一样,就怕闹天,这种大席棚如果遇上了大雨可就麻烦了。外面大下,里面小下,谁还顾得了听书,那收入可就打水漂了。不过,如果在演出过程中遇上变天,他们却有一套应付的办法。比如说,这天大棚上客不少,正说着书呢,突然天阴下来了,收钱的小徒弟发现后(他得兼职“气象观察员”),立即用暗语对台上说:“插篷儿了。”说书先生知情后,赶紧在情节里制造悬念,吸引听客的注意力,不去看外面天气。要是开始掉点了,小徒弟又说:“橛摆。”(原指佛教法器)说书的这时赶忙把情节说到节骨眼儿上,想方设法缠住听众。等到雨下大了,他倒不着急了。反正谁也走不了啦,他就该东拉西扯耗钟点了。反正只要我不停嘴,你就得给钱。

老北京的鼓书馆很多,原先是江湖艺人在露天地上“撂地”卖艺。所谓“撂地”,就是在露天市场上找块空地,用白粉画一个圆圈,作为演出场子,行话叫“画锅”。 有了锅,寓意着艺人就有饭吃了。后来发展到平地起个大席棚,虽然比不上茶馆里舒坦,但总算能遮阳挡风,比露天强多了。这里的价格也便宜得多,是平民娱乐场所。这种大棚主要分布在天桥一带。那些阔佬们是很少到此光顾的。

老北京茶馆中,带有说唱艺人演出的茶馆已经介绍过书茶馆、鼓书馆、大鼓园子。还有一种刚才提到的,既有说唱演出又有型体表演的茶馆,叫杂耍馆,也叫杂耍园子。因为早年间,人们把说书的、唱大鼓的、说相声的、说快板书的、演双簧的、变戏法的、耍杂技的、练气功的、练把式的……统统称作“什样杂耍”。解放以后50年代召开的文代会上,才正式将杂耍中的说唱类定名为“曲艺”;型体表演类称为“杂技”。而杂耍园子是“什样杂耍”全都能表演的茶馆。它主要集中在天桥公平市场一带,以爽心园、天华园、春华园最有名气。这类茶馆一般每天下午、晚上各演一场,上午没有演出,专卖清茶。

几百年来,天桥一直是平民百姓的娱乐场所和江湖艺人的谋生宝地,也是被人们称为“穷人乐”的地方。它是当年百姓们业余时间的文化生活去处,到这里吃、喝、玩、乐,一应俱全。民国初年诗人易顺鼎写的《天桥曲》一诗中的“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已成为描绘天桥繁华景物和游人乐而忘返的百年名句。 这里不但是评书、相声、双簧等多种民间艺术的发祥地,也是一大批民间艺术家的诞生地。据粗略统计,从清朝初年到“文革”期间,从这里走出了500多位民间著名艺人和艺术大师。除了前面介绍过的评书、各类大鼓书的名家外,还有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及郭启如、白全福、王世臣、常宝(小蘑菇)等;杂技界的飞叉谭俊川;耍中幡的宝三;硬气功的马元凯;抖空竹的“空竹德子”及王葵英、王桂英;踢毽子的宋少臣、宋惠玲等一大批名家。而这些名角儿大腕儿和一大批民间艺人大部分又是从杂耍园子、大鼓园子、书茶馆、鼓书馆走出来的。

鼓书馆

老北京的这一类茶馆,在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同时,也创造了人们的精神财富。它对民间艺术的产生、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京城茶文化的内容,并形成了京城茶文化的地域特色。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猜你喜欢
杂耍书馆大鼓
清晰偷摄
紧急避火(三)
大鼓声声
爱森斯坦的电影梦
第一次去图书馆
街头杂耍
纸间美书馆
大鼓
简述乐亭大鼓
大鼓敲响基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