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创新型工业的空间格局与区位模式研究

2016-09-01 09:47杜德斌段德忠
华东经济管理 2016年8期
关键词:空间格局上海市

杨 凡,杜德斌,段德忠,林 晓

(华东师范大学 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上海 200062)

●华东经济

上海市创新型工业的空间格局与区位模式研究

杨凡,杜德斌,段德忠,林晓

(华东师范大学 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上海 200062)

摘要:创新是提升城市工业竞争力的关键。通过构建上海市创新型工业企业数据库,在市域邮区尺度下分别从地理分布、规模等级和空间关联三方面对创新型工业的空间格局特征展开研究,并探讨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从中归纳区位模式。结果表明:创新型工业呈“多轴多核”分布特征,表现出极核带动与廊道扩散的双重效应;形成金字塔形规模等级体系,张江和漕河泾位于塔尖,依托这两大核心区生长出浦东与浦西集聚板块的联动共生格局;开发区、科研机构、老工业区、交通通达性、郊区化和路径依赖对企业区位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这些主导因素的互动作用下,上海形成三类工业创新区,即科研机构枢纽型、老工业区更新型以及开发区建设型;同时,大规模、小规模、国有、都市型和新创工业企业的空间格局与区位模式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

关键词:创新型工业;空间格局;区位模式;上海市

[DOI]10.3969/j.issn.1007-5097.2016.08.003

一、引 言

近年来,上海的“去工业化”现象明显,城市工业逐步向中西部省市和临沪地区转移,而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则显著上升。从纽约、伦敦和东京三个全球城市的发展经验来看,尽管早已完成服务业转型,但并未彻底放弃工业,而是重视在产业门类和价值链环节上进行提升[1]。作为中国传统的工业强市和经济中心,上海已步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攻坚期。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5-2040)明确表示,上海要建设成为更加繁荣的创新之城,通过聚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构发展动力。为此,关注上海市的创新型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既包括ICT、生物医药等新兴工业,也涵盖具备较强研发能力的传统工业,如机械制造、化工和纺织等。

工业地理是经济地理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工业空间组织模式及其影响因素[2]。在理论研究方面,新古典区位理论基于一般均衡原则认为,企业根据成本-收益决定生产空间的最优区位,而“新经济地理学”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模型框架内研究集聚经济的重要影响,随着演化与复杂经济理论的发展,历史、制度、偶然性以及区位的多重均衡愈发得到重视。在实证研究方面,国外学者较多关注城市内部工业(intraurban/intrametropolitan industries)的区位分布与CBD的关系[3-6],邻近CBD意味着靠近市场与信息源,可降低生产的不确定性,从而享受中心城区的外部效应,但垂直一体化的工业企业由于受土地成本和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更倾向于布局在远离CBD的城市外围,并形成专业化的产业区。同时,规模大小和技术密集程度也会影响企业分布是集中还是离散[7-10]。在后工业化城市内部,相互关联的工业部门还会形成区位协同(co-location),工业企业的布局也越来越多样化,包括中心型、紧凑型和集群式等[11]。国内的城市工业区位一般受市场与政府规划的双重引导,以开发区为空间载体和郊区化为演化路径的空间组织模式成为一种分布共性。因此,城市工业聚集区显现出簇群式的成长趋势[12]。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城市内部工业的分布及其驱动力[13-16],工业区位演变与城市空间重构的关系[17-19],以及针对某一特定工业的空间格局分析[20-21]。但随着创新发展的理念在各行各业的渗透,关于工业与城市创新空间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试图从研发强度的视角,通过构建上海市域邮政编码区划和创新型工业企业数据库,对上海创新型工业的空间格局与区位模式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决策咨询提供参考。

二、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可获得含有“研发支出”字段的数据库为2010年,其中共有上海市工业企业17 027家。通常研发强度(当期研发支出/当期销售收入)是反映企业创新意愿和能力的重要指标,发达国家的研发强度一般在2%以上,因此,本文以研发强度大于2%作为判别工业企业是否属于研发密集型(R&D intensive)的标准。根据数据整理可知,有898家工业企业的研发强度超过2%,占工业企业总数的5%,研发投入共计417亿元,占研发支出总额的60%。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缺少中小企业数据,为保证实证样本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将科技部的201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数据库”中的工业企业作为补充。需要说明的是,获得创新基金的企业已通过了政府筛选,其创新活力和研发强度普遍较高;获得创新基金的上海企业共381家,剔除其中54家非工业企业,选取余下的327家工业企业;通过上海市企业信用信息网查得邮编地址、注册时间和产业类别等信息。

最终,本文将898家规模以上研发密集型工业企业和327家科技型中小工业企业合并,构建上海市创新型工业企业数据库,共1 225家企业,并按照规模、所有制、产业类别和成立时间,从总样本中抽取得到五个子样本:587家大中型企业,638家小型企业,80家国有企业,306家都市型企业和114家新创企业①。通过对样本企业的邮编地址进行抽样查询发现,极少企业在2010-2015年期间发生迁移行为,而与2007年数据进行比对也印证了数据的时序稳定性。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以邮政编码区(简称邮区)为基本空间分析单元,邮区可避免区县规划调整的影响和空间尺度过大而掩盖的空间差异,从而精确反映企业在城市内部的区位分布。本文借鉴段德忠(2015)[22]的方法构建了上海市邮政编码空间点数据和面数据(共249个),将1 225家创新型工业企业按各自邮编地址分配至所属邮区中,基于ArcGIS、SPSS和Geoda软件,分别应用空间插值法、聚类分析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从地理分布、规模等级和空间关联三方面分析上海市创新型工业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特征,并比较不同类型工业企业(大规模、小规模、国有、都市型和新创企业)之间的空间分布差异。鉴于由单一年份数据得出的空间格局可能存在偶然性偏差,本文利用2007年的企业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结果基本一致(因篇幅原因图未标出),这表明上海市创新型工业的空间格局具有较强的时空惯性。由于企业在邮区尺度上的分布具有离散性,因此通过Stata软件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检验,并从演化视角探讨上海市创新型工业的区位模式与生成机制。

三、空间格局分析

(一)地理分布特征

上海市创新型工业总体上呈“多轴多核”分布特征,主要囤聚在位于城区外围和近郊区的少数区域,而内环以里的核心城区则是相对的“洼地”,同时,表现出强烈的交通干道指向性,依托“三环十射”道路交通网②的廊道扩散效应明显(见图1a)。以南北高架、延安路高架和内环线构成的“十字加环”型城市核心道路“骨架”为中心,上海市创新型工业的地理分布在不同方位上存在差异。首先,在西面的内环和中环间形成以漕河泾为中心的团块状极值区,以沪青平高速为发展轴延伸至虹桥和青浦的高值区;其次,在西南方向的外环与郊环间形成以梅陇、闵行开发区和吴泾等为主的极值区,以沪昆和沪金高速为空间辐射通道,在松江东部和闵行南部地区生长出连续片状高值区;第三,在东面形成从康桥向北至张江和金桥,再扩展至外高桥的高密度团状极值区;第四,在北面则形成点状镶嵌结构的高值区,这些地区大多是老工业区,主要沿黄浦江、苏州河和蕰藻浜分布,如五角场、彭浦、桃浦、顾村和安亭等,随着城市道路环线和放射线的不断优化,也显现出沿交通干道扩散联结的趋势。

不同类型创新型工业的地理分布形态存在如下差异:①大规模和小规模企业的分布格局与总体相似,但大规模企业在外高桥、安亭和闵行开发区等远郊区的集中度更高,而小规模企业则主要集中分布在张江、漕河泾和五角场等近郊区(图1b和1c);②国有企业呈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格局,主要聚集在浦西核心城区、嘉定和闵行南部地区,其中在核心城区表现为组团散布状分布,而在嘉定和闵行南部地区则呈现高度的集聚分布(图1d);③都市型企业的分布表现为强集中性,主要位于城区外围的张江、金桥和漕河泾等地,在核心城区内部也有零星散布(图1e);④新创企业的分布呈现由张江和金桥主导的核心边缘结构,在宝山、嘉定、闵行、青浦、松江、金山和奉贤等郊区均有散落的热点分布(图1f)。

图1 上海市创新型工业的地理分布特征

(二)规模等级体系

根据各邮区内的企业数量进行聚类分析可知,上海市创新型工业形成以核心区为塔尖,次中心区和重点区为塔身,一般区为塔底的金字塔形规模等级体系。总体而言,核心区位于张江和漕河泾,次中心区位于金桥和梅陇,这些地区有市级以上的开发区作为支撑,如张江高科技园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和金桥现代科技园都是上海工业创新发展的龙头,梅陇也是上海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拥有欣梅、梅莲和众欣三大工业园区。核心区和次中心区分布在核心城区外围,在浦西和浦东的分布比较均衡,而重点区和一般区则基本分布在浦西,如五角场和吴泾坐拥复旦、同济和上海交通大学等一流高校,苏州河以北的大宁彭浦、桃浦江桥和真如长风等是早期规划建设的近郊工业集聚区,安亭、闵行和嘉定等则是按苏联模式建设的工业卫星城,其均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底蕴(图2a)。

不同类型创新型工业的规模等级体系与总体情况相比可以发现:①金桥跃升为大规模企业的核心区,张江则降为次中心区,青浦和松江成为一般区,闵行开发区和外高桥分别升级为次中心区和重点区,而苏州河以北的核心城区内及其周边地区的重点区和一般区大量消失,保留下来的均提升为重点区(图2b);②五角场、真如长风和松江升级为小规模企业的次中心区,桃浦江桥和南翔升级为重点区,同时核心城区内出现环同济和徐家汇两个一般区,嘉定区的安亭和嘉定工业区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马陆。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是由同济大学知识溢出产生的知识型产业集群,徐家汇的楼宇经济为小规模企业提供了平台,依托上海交通大学设立的慧谷高科技创业中心也位于徐家汇,而随着嘉定新城的建立,一大批规模以上的龙头企业陆续从马陆园区迁出至嘉定工业区(图2c);③浦西核心城区成为国有企业的核心区,说明国有企业的郊区化进程缓慢甚至停滞,分布重心也明显向浦西倾斜,漕河泾和梅陇分别下降为次中心区和重点区,而安亭和嘉定工业区分别上升为次中心区和重点区,安亭的上海国际汽车城内有上海汽车集团等大型国企,同时浦东的陆家嘴和塘桥成为一般区,而金桥下降为重点区,张江则彻底消失(图2d);④由于电子信息业在都市型工业中的研发强度较高,因此张江和漕河泾是都市型企业的核心区,而都市型工业又相对集中在都市型工业园区和工业楼宇,如松江和花木的都市型工业园和徐家汇的上海工艺美术工业楼宇等,因此核心城区及其周边区域集中出现一些散布的一般区(图2e);⑤新创企业的核心区是张江,漕河泾和金桥分别下降为次中心区和重点区,奉贤上升为重点区,而环同济、浦江和金山等一般区的分布比较分散,表明新创企业的布局更加多样化,开发区可为新创企业提供税收法律、办公用地以及孵化机构等多方位的扶持,但远郊区由于土地成本低廉,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也有大量的新创企业,但主要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技术密集型工业的体量则相对较小(图2f)。

图2 上海市创新型工业的规模等级体系

(三)空间关联模式

通过ESDA分析中的全局指数和LISA聚类图可测度整体的空间关联度,并识别局部空间集聚的冷、热点和空间奇异值。上海市创新型工业的全局指数为0.15,显著大于0,表明存在空间正相关和空间集聚效应。不同类型创新型工业的全局指数也显著大于0(大规模0.12;小规模0.15;国有0.11;都市型0.09;新创0.08),其中都市型和新创企业的集聚特征相对较弱,新创企业可能受制于租金成本和创始人的个人偏好等因素,而都市型企业具有较强的社区属性,许多由原来的街道工业发展而来,以及大型企业改制后由原企业的人员就地经营,因此更接近随机离散分布。

总体的LISA聚类图(图3a)显示,上海市创新型工业的热点邮区主要集中在开发区密集分布的地区,在浦西和浦东的近郊区形成两大独立的高值集聚板块:虹桥-漕河泾-闵行南部、外高桥-金桥-张江,并呈现两区联动共生格局。冷点邮区主要位于城市边缘的远郊区县,包括崇明、南汇以及青浦-松江-金山的外围区域,这些地区大多是城市的生态保养区或产业留白空间。另外还存在一些显著的奇异值邮区,其中高-低集聚区零星散布于冷点邮区周边,主要分布在金山、奉贤和南汇等地,这些地区一般拥有远郊工业园区,而周边工业发展滞后,如近年来南汇的祝桥和临港依托大飞机和高端装备制造取得了快速发展。而低-高集聚区则依附于热点邮区分布,因为知识溢出和规模经济会导致虹吸效应和空间分布的距离衰减。

不同类型创新型工业的空间关联模式与总体相比存在如下差异:①大规模企业的热点邮区向核心城区外围转移,位于青浦-松江-金山外围区域的冷点邮区数明显减少,反映大规模企业的郊区化分布特征,而小规模企业的集聚变化方向与之相反,同时宝山也出现了高-低型奇异值邮区(图3b和3c);②国有企业的热点邮区数量骤降,主要集中在核心城区内,青浦和松江出现2个高-低型奇异值邮区,可能是由于青浦的中纺科技园和松江的工业园区造成与周边非工业区的异质性,而冷点邮区基本消失可能与老工业区、近郊工业集聚区和远郊工业卫星城的零散布局有关(图3d);③都市型企业的多数热点邮区在漕河泾附近呈抱团分布,浦东的热点邮区主要集中在张江,低—高型奇异值邮区呈环状分布在热点邮区周围,表明都市型企业的分布相对集聚在核心城区外围(图3e);④新创企业的热点邮区主要集中在张江和金桥,冷点邮区主要集中在崇明,高-低型奇异值邮区在核心城区与郊区均有零散分布(图3f)。

图3 上海市创新型工业的LISA聚类

四、区位模式分析

(一)企业区位决策的影响因素

企业区位决策的行为逻辑决定了创新型工业的空间格局,而影响企业区位决策的机制十分复杂,涉及企业家个人偏好、市场与政府等多重因素。从上文的空间格局分析中发现:上海市创新型工业主要以开发区为空间载体,如张江高科技园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和紫竹科学园区等,同时,与科研机构(大学和研究所)存在明显的空间同位现象,如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同济大学、吴泾的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嘉定的硅酸盐研究所等,而且,与老工业区的空间布局有紧密联系,如大宁彭浦、桃浦江桥和嘉定等地区都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规划开辟的重要工业区。因此,本文将开发区(DZ)、科研机构(URI)和老工业区(OIA)作为影响上海市创新型工业企业分布(IIE)的核心变量,将交通可达性(Road、Airport)、郊区化(City)和路径依赖(Path)作为控制变量(表1)。由于模型中alpha的置信区间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过度分散参数“alpha=0”的原假设(泊松分布),认为应使用负二项回归,Vuong统计量在[-1.96,1.96]的区间内,表明拒绝使用零膨胀回归,因此采用标准负二项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表1 变量与说明

表2的回归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DZ、URI和OIA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开发区、科研机构和老工业区对上海市创新型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具有正向影响。开发区是我国城市工业的主要空间组织方式,也是制度的显性体现,政府通过设立开发区对城市工业用地进行统筹规划,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从而引导和吸引企业入驻;创新型工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而科研机构是区域创新的“知识源”,两者的地理邻近有利于知识溢出与技术合作,符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内在逻辑;老工业区一般位于城市内部的滨水区,地理条件优越,尽管面临产业淘汰和技术落后等问题,但仍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是城区更新的重点区域。Road和Airport的系数分别显著为正和负,说明创新型工业具有强烈的交通指向性,倾向在有交通干道经过和邻近航空枢纽的邮区布局;City显著为负,表明郊区化分布的特征明显;Path显著为正,说明创新型工业倾向布局在产业集聚程度已经比较高的区域,从而形成路径依赖和锁定,也反映了集聚经济和外部效应的重要性。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上海创新型工业企业进行检验,发现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大规模企业的DZ和OIA的系数增长,表明其更倾向于布局在开发区和老工业区,URI的显著性下降,说明其与大学和研究所的空间同位性弱化,而小规模企业则与之相反,同时City不显著,表明其分布与城区关联性不强;国有企业的DZ和URI均不显著,而OIA的系数显著增大至1.52,表明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老工业区,Road、City和path也不显著,说明国有企业并不依附于主要交通干道,有些国有企业集中在核心城区,有些则分布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业卫星城,因此郊区化特征不明显,随着老工业区的衰退和国有企业的迁移,原有的集聚区将逐渐消失或被其他企业取代,这导致区位发展的路径依赖也不显著;都市型企业的DZ、URI、OIA和City不显著,但系数均为正,表明都市型企业具有较强的社区属性,对开发区的依赖性不强,而主要依托城区内的都市型工业园或工业楼宇;新创企业的UIR和OIA不显著,且OIA系数为负,说明新创企业与科研机构的空间相关性不强,选择老工业区布局的意愿很弱,Airport和City也不显著,但City系数为正,说明新创企业的空间分布相对零散,且更集中于城区。

表2 负二项回归结果

(二)区位演化生成的内在机理

企业在有限的市场边界和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会选择某种“利润满意”,并非“利润最优”的区位。上海市创新型工业的发展对城市有着特殊的空间诉求,区位条件决定了影响因素的构成情况与质量,各种影响因素与偶然性的互动作用的机制和结果,相应形成了上海三类模式的工业创新区。一是科研机构(大学和研究所)枢纽型,科研机构不仅是教学与科学研究中心,通过各种商业或非商业的手段,整合“知识—技术—市场”的创新链,使其成为区域创新引擎。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和紫竹科学园区是上海此类模式的典型代表,但两者的发展路径却不相同。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是同济大学知识溢出而自发形成的知识型产业集群,起初完全是市场驱动的结果,到后期发展中政府才逐渐参与进来,因此是“自下而上”的发展路径,而吴泾的紫竹科学园则是由上海交通大学、闵行区政府和上海紫江集团等“政产学研”机构共同出资建立,在规划上借鉴了硅谷和新竹园区的发展模式,因此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二是老工业区更新型,老工业区一般具有传统的工业区位优势,如邻近滨水港口和处于盛行风的下风向等,且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通过产业转型并改造物理空间,重塑区域产业功能和空间形态。如彭浦在大工业园区的北端经政府规划建设为都市型园区,桃浦也通过“关停并转”数十家企业,建设都市型工业街坊和园区,大宁通过“不改变土地性质出租”的方式盘活国有土地存量,充分发挥产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优势,五角场则是借助科教资源,沿着“三区融合”的发展理念,形成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的联动发展,促进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三是开发区建设型,在城市郊区设立开发区是常见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手段,但远郊开发区与城区往往受到绿化带和长途通勤等因素的阻隔,因此容易陷入孤立蔓延式发展,随着远郊开发区的人口密度增大和生活设施丰富,也可能逐步发展为职住平衡的城市化开发区,而近郊开发区通常随着城市的扩张逐渐融入主城区。如张江高科技园区是在20世纪90年代浦东大开发时期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体现上海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漕河泾和安亭等开发区则是在20世纪50至60年代设立的近郊工业集聚区和工业卫星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目前分别聚焦于微电子和汽车产业。当然,也有部分上海市创新型工业企业选择在这三种模式以外的其他区位布局,如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商业和住宅用地集中的浦西核心城区,新创企业则零散分布在生产成本更低的远郊区,这两类分布的空间形态均属于嵌入式、无边界的模式,而都市型企业则主要分布在城区内的都市型工业街坊或近郊的都市型园区,属于有边界的分布模式(图4)。

图4 上海市创新型工业的区位模式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构建了上海市创新型工业的微观企业数据库,在邮区尺度下分析空间格局的主要特征和企业选址的影响因素,并从中归纳区位模式,主要结论如下:①从地理分布来看,上海市创新型工业呈“多轴多核”的分布特征,表现为以张江、漕河泾和闵行南部地区为核心,并沿道路交通轴线布局,从而形成极核带动和廊道扩散的双重效应;从规模等级来看,上海市创新型工业形成以张江、漕河泾为核心区,金桥、梅陇为次中心区,五角场、吴泾等为重点区,安亭、彭浦等为一般区的金字塔形等级结构;从空间关联来看,上海市创新型工业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形成浦西与浦东两大集聚板块的联动共生格局。不同类型的上海市创新型工业的空间格局存在差异,其中企业规模越大,分布圈层越向外扩张,国有企业主要布局在核心城区,都市型企业大多集聚在城区外围,城区内也有零散分布,新创企业则形成核心-边缘分布结构。②上海市创新型工业的空间格局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开发区、科研机构、老工业区、交通通达性、郊区化和路径依赖对总体企业的区位选择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小规模企业的郊区化不显著,国有企业仅有老工业区和邻近机场显著,都市型企业仅有交通通达性和路径依赖显著,新创企业仅开发区、道路交通和路径依赖显著。在主导影响因素的互动作用下,上海相应形成了三类模式的工业创新区,分别是科研机构(大学和研究所)枢纽型、老工业区更新型以及开发区建设型,并推动上海市创新型工业的空间分异和多极化的城市空间结构。

从上海的工业发展状况来看,可以预见造船、钢铁等在长期内仍将是支柱型产业,但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背景下,后工业化时期的上海需要聚焦先进工业,包括高科技产业以及创新活力旺盛的传统工业部门,这将是驱动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美国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发布报告显示,美国城市的创新发展强调地区经济资产、空间资产和网络资产的互动作用,从而形成三种典型类型的创新城区,分别是枢纽型、城区更新型和城市化科技园区模式[23]。这与上海市创新型工业的三种区位模式十分相似,但有两点不同:一是创新城区不仅是生产和创新的空间,而且注重居住和生态环境,而上海的工业创新区还基本停留在空间相对隔离、自我发展的“园区”阶段,处在向具有城市综合功能与开放性的“城区”阶段转变的过程中,如政府的“大张江”概念也反映了这种固化的园区发展思路;二是上海缺乏以企业或企业研发中心为枢纽的区位发展模式,表明上海缺乏工业创新的引擎企业,同时老工业区的更新需要更灵活的体制机制,以释放地区工业资源的发展潜能,而开发区在引进大企业,增强经济效益和品牌影响力的同时,需要更多地关注中小企业的需求,并加强社区建设,以推动创新创业生态的建立和完善。上海市创新型工业的空间格局表明,目前张江、漕河泾是创新型工业的高密度集聚区,是城市创新发展的核心功能区和引领区,而与此同时,由于开发区、科研机构和老工业区在城市内部的分布相对零散,导致城市的创新空间也出现“碎片化”,这种工业创新区的分散对城市创新效率有怎样的影响,以及不同区位模式之间的创新效率差异如何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本文数据具有生存偏差和非随机选择的问题,在界定创新型工业企业的过程中仅考虑了研发强度,而忽视了研发投入、创新产出和绩效等指标,需借助更新的微观数据进行分析。

注释:

①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标准,资产总额大于4 000万元为大中型工业企业,其他为小型工业企业;国有企业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联营企业和全民所有制企业;2008年及以后成立的企业为新创企业;按上海市统计标准,都市型工业涵盖服装服饰业、食品加工制造业、包装印刷业、室内装饰用品制造业、化妆品及清洁洗涤用品制造业、工艺美术旅游用品制造业和小型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②“三环十射”道路交通网是指内环、中环和外环线以及内外环之间的十条放射线:逸仙路高架、共和新路高架、沪嘉高速、沪宁高速、沪青平高速、沪闵高架、济阳路、罗南大道、龙东大道和五洲大道。

参考文献:

[1]张婷麟,孙斌栋.全球城市的制造业企业部门布局及其启示——纽约,伦敦,东京和上海[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4):17-22.

[2]高菠阳,刘卫东,李铭.工业地理学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10(3):362-370.

[3]Harris C D,Ullman E L.The nature of cities[J].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1945,242(1):7-17.

[4]Pred A R.The intrametropolitan location of American manufacturing[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64,54(2):165-180.

[5]Moses L,Williamson H F.Th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in citie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7,57(2):211-222.

[6]Muller E K,Groves P A.The emergence of industrial districts in mid-nineteenth century Baltimore[J].Geographical Review,1979,69(2):159-178.

[7]Scott A J.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the logic of intra-metropolitan location:I.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J].Economic Geography,1983,59(3):233-250.

[8]Scott A J.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the logic of intra-metropolitan location,II:a case study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industry in the greater Los Angeles region[J].Economic Geography,1983,59(4):343-367.

[9]Scott A J.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the logic of intra-metropolitan location,III:a case study of the women's dress industry in the greater Los Angeles region[J].Economic Geography,1984,6(1):3-27.

[10]Marcon E,Puech F.Evaluating th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industries using distance-based methods[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3,3(4):409-428.

[11]HUallachain B O,Leslie T F.Post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in a sunbelt metropolis:Where are factories located in Phoenix?[J].Urban Geography,2009,30(8):898-926.

[12]黄亚平,王智勇.簇群式城市工业聚集区特征及布局优化研究[J].城市规划,2013(12):43-50.

[13]贺灿飞,梁进社,张华.北京市外资制造企业的区位分析[J].地理学报,2005(1):122-130.

[14]刘涛,曹广忠.北京市制造业分布的圈层结构演变——基于第一,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的分析[J].地理研究,2010(4):716-726.

[15]刘霄泉,孙铁山,李国平.基于局部空间统计的产业集群空间分析——以北京市制造业集群为例[J].地理科学,2012(5):530-535.

[16]张晓平,孙磊.北京市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12(10):1308-1316.

[17]樊杰,王宏远,陶岸君,等.工业企业区位与城镇体系布局的空间耦合分析[J].地理学报,2009,64(2):131-141.

[18]吕卫国,陈雯.制造业企业区位选择与南京城市空间重构[J].地理学报,2009,64(2):142-152.

[19]袁丰,魏也华,陈雯,等.无锡城市制造业企业区位调整与苏南模式重组[J].地理科学,2012,32(4):401-408.

[20]赵新正,宁越敏,魏也华.上海外资生产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11,66(10):1390-1402.

[21]曹玉红,宋艳卿,朱胜清,等.基于点状数据的上海都市型工业空间格局研究[J].地理研究,2015,34(9):1708-1720.

[22]段德忠,杜德斌,刘承良.上海和北京城市创新空间结构的时空演化模式[J].地理学报,2015(12):1911-1925.

[23]李健,屠启宇.创新时代的新经济空间:美国大都市区创新城区的崛起[J].城市发展研究,2015(10):85-91.

[责任编辑:欧世平]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097(2016)08-0016-07

收稿日期:2016-05-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471108);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基地项目(15692180300)

作者简介:杨凡(1988-),男,上海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杜德斌(1963-),男,湖北宜昌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发展;段德忠(1989-),男,江苏常州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林晓(1988-),女,辽宁丹东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

A Study on the Spatial Pattern and Location Mode of Shanghai Innovation-oriented Industries

YANG Fan,DU De-bin,DUAN De-zhong,LIN Xiao
(Institute for Innovation and Strategic Studies,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

Abstract:Innovation is the key to increase urban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Based on the data of enterprises,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patial pattern from three different perspectives:geographic distribution,regional classification and spatial correlation,and also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through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The study shows that Shanghai innovation-oriented industries present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multi-axes and multi-cores”,showing radiation and driving function to the whole city.The reg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hanghai innovation-oriented industries presents a pyramid-like structure which Zhangjiang and Caohejing are the core areas.As a result,Shanghai develops two industry clusters with intergrowth and interaction.Development zones,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URIs),old industry areas,traffic accessibility,suburbanization and path dependence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s on firms location choice.With the mutual effects of factors,Shanghai emerges three different models of innovative industry districts:the first is the“anchor plus”model which is centered on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URIs),the second is the“reimagined”old industry areas,the last is development zones construction.There are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types of enterprises including large-scale,small-scale,state-owned,urban industry and start-ups in the spatial pattern and mechanism of Shanghai innovation-oriented industries.

Keywords:innovation industry;spatial pattern;location mode;Shanghai City

猜你喜欢
空间格局上海市
上海市能源经济相关信息
——2022年1-4月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进展与展望
云南省烤烟产量空间格局及其原因分析
上海市制冷学会四专“双·阳”行
长江经济带城市物流发展的空间模式研究
五彩斑斓